二、达达主义影响下的抽象电影(纯电影)
达达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现代文艺流派。倡导者是法国诗人特里斯唐·查拉。1916年,查拉在苏黎世与一些青年诗人组成一个文艺小组,他们翻开一部法语辞典,用手随便一指,恰好指到“dada”这个词,就用它命名他们的小组。dada本是初学说话儿童的语言,意思是“马”,用它作文艺活动的旗号,并无任何意义。但达达主义的宗旨正是在于反对一切有意义的事物。它反对一切传统,反对一切常规,反对被认为有意义的一切文学艺术,包括达达主义本身。它主张以梦呓、混乱的语言、怪诞荒谬的形象来表现不可思议的事物。他们对政治对艺术甚至对整个人类文明都持否定态度。他们主张无连贯性、荒谬、嘲讽,追求绝对的无意义,热衷于偶然因素的自发性表现。达达主义的美学是令人震惊,甚至令人反感。他们想制造一个假的机器,借这个机器作为攻击的目标,以此嘲讽人的本质活动,迫使人们相信占统治地位的美和美的价值都只是一种偏见,达达主义的出现也是有原因的。正当规模空前的战争在摧毁物质世界和人民的生命的时候,有一群青年人仇恨这场战争和产生这场战争的精神世界。他们认为要否定这个精神世界,就必须将旧世界破坏,新的精神世界才能产生。这就是达达主义的根本含义。达达主义的精神状态非常空虚,他们常用帕斯卡尔的一句话来表白自己:“我甚至不愿知道在我以前还有别人”,“指导我们行动的原则的确是破坏一切。”在达达主义影响下,抽象电影进入高潮。
抽象派拍了为数不多的几部普通观众根本看不懂的抽象电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机器的舞蹈》(〔法〕费尔南·莱谢尔)把一些机器的零件如轴承、螺丝和齿轮等物品用动作的节奏或形状上的类似联结在一起“跳舞”。《对角线交响乐》(〔法〕维金·艾格林)是一种由螺旋形和梳齿形的线条组成的抽象动画片。《第21号节奏》(〔德〕汉斯·里希特)则由黑灰、白色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跳动形象构成。《第一号作品》(〔德〕华尔特·罗特曼)由一些模糊不清的很像X光检查器中所看到的形体构成的影片。后来罗特曼又拍了《柏林——一个大都市的交响乐》则用城市的各种物体作对象,寻求其造型美。
抽象电影不但受达达主义的影响,而且成了立体主义画派的产物。立体主义电影的代表作《机器的舞蹈》,影片导演费尔南·莱谢尔就是立体派画家。他认为万物尽管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究其本源不外乎是各种几何图形,抽出每一事物原有的几何图形加以变化,就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便可以窥见其神韵,这是一种反现实主义的美学观点。《机器的舞蹈》拍的是各种造型的物体:如金属球、气枪、木马,更多的是机器齿轮、轴和其他零件。他们按形状相似或节奏相同凑合在一起,狂跳乱舞,令人眼花缭乱。这类影片谈不上任何社会意义,如果有一点成果的话,也只是在动态构图、节奏变换等方面有一定成果。按他们自己的解释就是所谓的“物和人一样有趣”的美学观点,或者是表现日常生活中物体的造型美,揭示它们局部的特色,以及节奏、美感和个性,不论它是桌子腿、锅、锅盖还是瓶子、篮子。这就是达达主义的情趣。
雷内·克莱尔(René Clair,1898—1981)后来成为法国著名的电影导演。在先锋派运动中,他拍摄的《休息节目》(1924)是又一部抽象电影的代表作品。这是一部娱乐性作品,是穿插在一出由先锋派画家和诗人领导的剧团演出的芭蕾舞剧幕间休息时放映的短片。当时达达主义编写的芭蕾舞剧的剧名也故弄玄虚,叫《今晚休息》。所以有时当剧院真的贴出休息的通知,也有一些赶时髦的人挤在剧院门口等票。因为克莱尔的影片在幕间放映,所以自然称为《休息节目》。影片描写一个疯癫的科学家,用一种魔光使巴黎陷于沉睡状态,然后用轻松的讽刺描绘了八个人物生活在死寂般巴黎时的情景。影片追求出人意料的惊奇效果:芭蕾舞明星翩翩起舞,动作优美,可“她们”猛一露脸,脸上都长满胡子,还戴着夹鼻眼镜。出殡的场面是从庄严的节奏中开始,一匹骆驼拖着殡车,一位打扮得像银行出纳员的牧师跟在车后,像奶油面包似的花圈放在车上。这些都是达达主义的典型细节,淡淡的讽刺与幽默是达达主义的特征之一。这部“荒唐的杰作”就是为了追求创作的快感,它只期待博得人们一笑,并无任何明确的目的。
这些拍摄《第一号作品》、《对角线交响乐》、《第21号节奏》等纯电影、抽象电影的导演只是一群狂热的艺术知识分子,他们当时就是想把电影拉入现代主义轨道。他们欢呼画面的时代来到了,认为电影应当是音乐,是许多互相冲击,彼此寻求着心灵的结晶体,以及由视觉上的和谐、静默本身的特质所形成的音乐;在构图上应当是绘画和雕塑,结构和剪裁上应当是建筑;电影应当是诗,由扑向人和物体灵魂的,梦幻般的旋风构成的诗;应当是舞蹈,由那种与心灵交流的,使你的心灵和画中的演员融为一体的内在节奏形成的舞蹈。他们让画面来主宰一切。他们主张电影没有故事、没有头没有尾、没有开始、没有中段、没有结尾、没有正面也没有反面,人们可以从任何角度去观察这些情境。右边能变成左边,不存在过去和未来的一切界线,因为电影不善于用理性逻辑武装自己。这就是指导抽象电影作者进行创作的极端的美学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