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室内剧的制片流程
以镜头为单位的单机拍摄的电视剧,制片过程往往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筹备阶段(选景地,剧本分镜头,选演员,化妆、服装、道具准备,核定成本预算和拍摄周期等等),拍摄阶段(任务是完成所有画面拍摄和声音录制工作)和后期制作阶段(画面剪接、配音、录音乐合成等等)。这三个阶段必须循序渐进,前期任务完成了,才能进入拍摄阶段,拍摄阶段工作结束了,才能开始后期制作。而“室内剧”的制片过程,以上三个阶段是交叉进行的。例如,按照不同的历史背景年代,50集《渴望》被制片人分为三个拍摄单元:1—20集为第一单元,21—30集为第二单元,31—50集为第三单元。三个拍摄单元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交叉进行。摄制组在套拍1—20集的同时,进行着第二、第三单元的筹备。在第二、第三单元投入拍摄的同时,进行着第一单元的录音乐、制作片头与片尾字幕、合成等工作。这样在拍《渴望》后30集的同时,前20集的完成片就已经问世了,制片方立即召开了新闻记者招待会,征求专家、领导和记者们对《渴望》前20集的意见,以反馈、指导后30集的拍摄。
综上所述,室内剧将单机拍摄电视剧各个拍摄阶段的独立性、顺序性,变成室内剧拍摄工艺的整体性、交叉性,这是电视剧制片管理流程的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各创作部门在制片人的统一调度下井然有序地工作,各个工作环节都可交叉进行,大大节约了“实景拍摄电视剧”所必需的环节之间过渡运转的时间,这就大大缩短了周期。下面列出的《渴望》30—40集工作交叉进度示意图(图9-1)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一点。(2)
图9-1 《渴望》30—40集工作交叉进度示意图(3)
从上图可看出,各个创作部门的现场拍摄和下个场景筹备工作都是同时交叉进行的。因此,室内剧制片人的协调指挥能力至关重要。
室内剧的制片过程全然取消了过去三个制片阶段的划分。剧组的每个工作部门在制片人的调度下都同时交叉进行着两个乃至三个拍摄阶段的工作。这样就大大缩短了摄制周期,降低了成本。50集室内剧《渴望》仅用10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拍摄,相当一个月拍完5集,扣除节假日,5天就可拍完一集,这还包括前20集的制作、录音乐、合成等。如果后30集的制作、录音乐、录大动效、片头片尾制作、合成等再需2个月的时间,那么全剧的准确生产周期便是6天就可完成一集。再看单机拍摄的电视剧,28集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从前期筹备到全部完成用了近3年的时间,8集电视剧《钟鼓楼》用了近一年时间,12集《便衣警察》用了一年多时间,照这样计算,单机拍摄电视剧每集的完成需要一个半月。而室内剧《渴望》每集只需要6天,拍摄时间缩短到单机拍摄的1/5。可见,从制作的角度看,拍摄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是室内剧的最大优势。
为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拍摄周期。制片人必须指挥、控制整个摄制组按计划正常进行。首先,为了保证制片按计划顺利进行,应该使场景和人物更加集中,以充分利用场景的空间搭置,尽可能减少技术上难度较大的戏。如刮风下雨、电闪雷鸣、飞机、火车以及群众演员较多的大场面等等。其次,室内剧一般有两个导演(一个导播,一个现场执行导演),但导演艺术又具有较强的个性意识,这就会经常出现两个导演在艺术构思和见解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容易造成演员无所适从、各部门配合失调等现象,致使拍摄工作停滞不前,这就需要制片人及时促成两个导演之间的沟通与统一。影视艺术是门遗憾的艺术,导演为尽量减少遗憾,时常会提出临时加戏、改戏及对道具、服装、化妆、灯光、置景等方面的新要求,这是不可避免的;但过分的随意性又会造成各部门的临时失调,严重影响拍摄质量和进度。制片人就应从实际出发,适度控制导演的随意性,促成按原计划正常运转。最后,对技术部门的工作,制片人也要随时了解掌握。例如,如果由于灯光师对室内剧的照明布光不熟悉,而导致拍摄因光效不佳和等待布光耽误时间,制片人就应该毅然重新聘请经验丰富的灯光师。摄制组还有许多有可能影响拍摄工作进度的问题,制片人要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尽可能缩短拍摄周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