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长江之歌——《话说长江》、《再说长江》解析
20世纪80年代初,在《丝绸之路》的带动下,以电视化的手段表现中国的文化和血脉之根成为一股创作思潮。《话说长江》、《话说运河》、《黄河》等一批以江河为叙述载体进行文化溯源、文化寻根和文化反思的纪录片应运而生,以横空出世的姿态形成了中国纪录片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可以说,这一批作品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即便是其不足之处,也成为中国纪录片创作理念发生重大转变的触媒,促使了以纪实主义为核心的《望长城》的出现。而它们的存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和风尚,为我们后人去感性地了解和认识20世纪80年代那个刚刚逝去却又相当陌生的历史时期提供了珍贵的画面和声音。
《话说长江》、《话说运河》这一批作品,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而属于一种典型的“音配画”式的专题片创作方式。当然,专题片和纪录片在中国很长时间内都是混杂在一起的,两者之间的类型差别和美学特征直到现在也有许多不同看法。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它们确实是中国纪录片发展中的一个较为特殊的阶段产生的作品。其中昂扬的理想主义精神和对中华民族历史与未来的自豪和信心振奋了那一代中国人的心灵。而片中娓娓道来的解说词,如琼浆玉液一般使人沉醉在一种如诗如画中的意境之中。《话说长江》的部分解说词更入选了中学语文课本,成为学生学习的范本。
自这股“江河之恋”的热潮后,长江黄河作为一种宏大叙事,在纪录片中再也没有出现过了,它们只是以某种片断形式在纪录片中不断地被叙写和言说。这种创作取向既受纪录片创作理念和艺术手段变化的影响,同样也是时代精神和风尚在纪录片中的反映,因为20世纪80年代那股波及全民的“文化热”已经成为“历史”。在21世纪来临之后,纪录片创作中又出现一股题材回溯的潮流。那些曾经被纪录的故事和人的生活,又重新出现在镜头里。物是人非或者物非人也非不由得让人生出几许人生感叹。时间如此鲜明地体现着世界的改变,而纪录片的历史意义和纪录品格也就在这时间的流逝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2006年,中央电视台在第一套节目的黄金时间播出了31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从“话说”到“再说”,23年的时间过去了,长江依然在翻滚向前奔入大海,但随着高峡出平湖,这条大江却也容颜变化,不复当年貌了。从“话说”到“再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回望和时间的变迁,它也体现着纪录片本身历史演变的轨迹与两个时代之间的互动。
一、超越经典的冲动:一个世俗时代的理想主义情怀
1983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中日合拍的25集系列电视片《话说长江》,其收视率一度高达40%,亿万观众被吸引在电视屏幕前,跟随着虹云和陈铎两位和蔼可亲的主持人娓娓道来的解说,在《长江之歌》昂扬的旋律中去领略长江这条中华民族母亲河两岸的历史、风光、人物和传奇。《话说长江》以一种全新的话说形式,以空间概念来搭配和结构作品,按照长江的流向自西向东地展现沿途的风土人情,线索明晰,内容集中,立意单纯,加上充满激情和富有想象力的解说,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收视热情,和20世纪80年代所特有的理性主义情怀相互激荡,成为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历程中黄金时代的经典代表作之一。
《话说长江》是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影像纪录。那是一个热情似火的时代,一切都充满蓬勃的生机和向往,那也是一个刚刚从灾难和无边浩劫中走出来的民族需要清理与重新接续精神命脉的时代。这个时代产生了如《话说长江》般鸿篇巨制的一系列电视片:《丝绸之路》、《话说运河》、《黄河》、《唐蕃古道》、《龙的心》、《蜀道》、《长征·生命的歌》、《让历史告诉未来》,等等。
随着《望长城》的播出,中国纪录片创作走上了纪实主义之路,而80年代也很快成为历史的记忆,留在影像之中。在纪实主义理念的指导下,20世纪90年代的纪录片更多地将镜头投向了身边的人群和遥远的他乡,家国情怀的宏大叙事普遍被搁置。这一时期,中国纪录片成长非常显著,既获得了国际性的声誉,也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纪录片创作群体,进而形成了具有一定风格的流派。世俗化的时代潮流加上电视媒体普遍面临的商业化压力,纪录片的创作中再也没有出现如《话说长江》般具有史诗意味的大片。20多年的时间,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社会已经数度变迁,而中国的电视也娱乐风潮劲吹,纪录片的生存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于是,我们看到了纪录片的调整,纪录片的娱乐化成为挽救纪录片命运的重要手段被普遍运用。情景再现、故事化的叙事方式、跌宕起伏的结构等在纪录片创作中逐渐成为主流的认知。
在当前这样一个消费社会语境中,或许不是一个英雄的时代,但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中的现在却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依然需要一种理想主义情怀,需要对这个时代和我们的民族进行审视和思考,需要具有史诗意味的电视大片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镌刻下它前进的步伐和活泼的容颜,既面对成就也面对问题。《再说长江》的策划之一胡智锋教授这样解释电视大片:所谓“电视大片”,指的是规模、篇幅上较为宏大,内容上较为丰富,时空跨度较大,思想含量、文化含量、学术含量较高,拍摄周期较长,拍摄人员众多,创作制作要求较高的那些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1]。近两年,这样的纪录片开始在中央电视台出现,而且很多是在一套的黄金时段出现,如《故宫》、《新丝绸之路》、《大国崛起》、《晋商》、《徽商》等。面对《话说长江》,中国的电视纪录片人有一种超越经典的冲动。也许对纪录影像本身来讲,它永远不存在被超越的可能,但对曾经的长江,如果我们运用了自己时代的技术手段和艺术构想,做出自己时代所能做到的认识和表现,它就在这样的意义上获得了超越。正如一代人有一代人之文学,一代人也有一代人之纪录片。
面对长江,曾经在中日合作中获得阐释的母亲河,20年之后我们又会独自做出怎样的纪录和阐释,收获怎样的启迪和感动呢?《再说长江》的总编导刘文说:“《再说长江》策划时明确的主旨就是以长江沿岸风光地貌、风土人情的变化来反映中国20年的经济建设所带来的巨变。20年前的《话说长江》是部风光片,散文化的解说,让没走出过家门的老百姓看到了祖国各地人们的生活状态,20年后的长江沿途很多地方都是旅游胜地了,早已不再神秘,所以这次我们以人为本、以纯纪实手法讲故事,用对比来展现长江的变化、中国的变化。然而更重要的是,让观众看到变化的背后其实是不变,20年巨变的根源在于中华文化血脉相承的不变。”[2]这变与不变之间的认识,体现出创作者对长江的深刻理解。今天我们去再说长江,说的不正是新发现的神秘莫测的三星堆古蜀文明和蜀地众多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不正是中国最年轻的充满了勃勃生机的直辖市重庆,不正是雄伟壮丽、千古一坝的三峡和它那同样艰巨的世纪移民工程,不正是国际大都市上海那炫目的发展速度和飞速崛起的浦东么?一条长江,见证了新世纪中国的迅速崛起,承载着中国人生活翻天覆地的变迁。江水滔滔,不变的是哺育长江两岸人民的这条大江的精神血脉,它依然流淌在人们的血管里,沉淀在每一个长江儿女的心中。要去纪录这条江,是需要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的。纪录这条江,也必然要求运用史诗般的电视大片才能尽情表现它无比丰富的侧面。
二、纪录理念:在难舍难分之间
《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的相遇隔了20年。时间是纪录片的第一因素,20多年的跨度会积累很多人文的优势,而且有一种比较的优势,有一种时间的跨度产生的沧桑感,这就使得《再说长江》有一个比较好的创作基础。时间也让我们在面对这条发生巨大变化的大江之时有了不同以往的纪录理念。
《话说长江》在拍摄制作的时候,中国电视片的创作还笼罩在我们现在所指的所谓专题片的模式之下。这一模式的典型特征就是主题先行,以解说词为主,画面只起配合解说词的作用。其优秀之作多为风光风情题材、政论性题材和人物片。这些专题片的解说词往往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完全能够脱离画面独立成文,因此单独成书出版,也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优秀的篇目甚至成为语文教学范
文被编入课本。《话说长江》是在中日合拍的“万里长江”片的素材基础上,由中央电视台戴维宇、陈汉元等人编辑而成。由于没有参与前期策划和拍摄,后期编辑发现缺乏很多素材,大家决定采取陈汉元提出的以章回体——“话说”长江的方式,用解说词弥补这些断点。《话说长江》将目光集中在长江两岸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上面,着力表现长江所孕育的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以浓墨重彩、翰墨华章的风格,以一种一泻千里、磅礴非凡的气势,抒写了一曲祖国山河与民族历史的新篇章。整部片子以主题歌《长江之歌》为基调,讴歌了我们伟大的母亲河,第一次全景式地展现了长江流域的全貌,充满了豪迈的气概和对未来的信心。让我们再来听听这歌声吧: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啊,长江!
《话说长江》第一次邀请了两位主持人。主持人的亲切风格也使它突破了当时专题片创作的模式,特别是它所采用的话说式的讲故事风格,跳出了过去单调呆板的解说腔调,以富有个性充满感情魅力的声音征服了观众。
面对《话说长江》,《再说长江》固然一方面要考虑“说什么”,更要考虑“怎么说”的问题。中国电视观众通过20世纪90年代纪录片的纪实主义风潮洗礼之后,对纪录片的特征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对那种大包大揽式的专题片创作模式已经很难容忍,对纪录片的要求也更高了。《再说长江》的创作团队很清醒地将重点放在长江两岸20年来的“变”与“不变”之上。但这个变不能只是长江的地理景观的变化,要是这样,《再说长江》就最多是复制了《话说长江》。新的景观要呈现,而且还要用新的方式展现它的景观,但是一定要用人来表达。没有人的长江只是一个具有景观意义的长江,但是有了人的长江就血肉丰满了。
从纪录片本身来看,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纪录片当中以人为本的创作趋向越来越凸显,越来越成为主流,而那种展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东西越来越少。这也是社会主流价值越来越倡导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流架构与潮流。也就是说,要从《话说长江》的“见山、见水、不见人”,到《再说长江》的“见山、见水、也见人”。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张长明在拍摄《再说长江》时提出,《再说长江》要真实、要有细节、要有感情。这样来看《再说长江》,我们就会发现它在诸多层面上确实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是一个多层次、立体感、血肉丰满的长江。如果我们要说《话说长江》的真实的话,我们或许只能说我们在影像上见到了长江宏伟的躯干,它真实地存在却又似乎颇为遥远,而长江的心理我们就更难以去体会了。《再说长江》的真实却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更切实的真实。我们不但在片子中看到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我们也更清楚地感受到这事件和进程对我们造成的影响,看到了历史留给长江与长江人的双重印痕。
比如从第十三集到第十七集中,集中纪录了重庆改为直辖市后的巨大变化,纪录了世纪工程三峡水库的建设和移民工程。这些宏观层面的纪录当然是重要的,另外它也特别微观。在重庆,摄制组找到了当年《话说长江》中在长江大桥晨跑的李曦,当年的小男孩如今已是30多岁当爸爸的人了,然而不变的是每天早上在这长江大桥上的跑步。20年如一日地跑步,李曦跑过了自己的人生岁月,也跑过了重庆20年的发展。在表现三峡移民的心态时也是从微观着眼的。我们为了建设长江的未来要大量移民,它牵涉到每个人的生活。这些人世世代代在长江边生活,他们的内心世界是非常的复杂和矛盾的。片子里有一个船工,就很典型地贴近了这些人的心态,而且抓住了矛盾。他想给国家作出贡献,但他付出了太多太多,他付出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土地、自己的生活等等,作品没有回避这些,而是让他对着摄影机镜头说出来。他用一种非常朴实的中国对联式文化表现形式,反映了对三峡移民既矛盾又复杂又高昂的民族情感。另外在讲到上海的变化的时候,片子抓住老百姓的一个账本,里面记载着开支最少的时候是四分钱一个冰棍,而到现在是3万块钱的装修。我们在这里不但看到一个账本的变化,看到中国人一种务实生活的精神,也看到了时代的巨变在这个账本上具象的反映。纪录反映这种变化,就是把人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虽然这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与此相适应,在纪录手段上则是大量同期声和长镜头的运用,将这一个个平凡人与长江的故事讲得自然又亲切。
无论从地理还是人文上,也不管用多长的篇幅,要穷尽长江都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一种概括力,这种概括力对《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是同样的。虽然我们从《再说长江》中感受不到那种激情澎湃、诗情画意、昂扬乐观的解说,但我们同样可以发现,解说词在片子中的作用仍然是极其重要的。面对这浩瀚的空间和流逝的时间,纪录片的单纯纪实已经不能承担起这样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再说长江》之于《话说长江》从纪录理念上实在是分中有合、难舍难分的。
三、视觉时代的景观:技术美学下的纪实
1967年,法国学者居伊·德波出版了《景观社会》一书,指出了在西方社会现代生产条件下,景观正在成为一种人们与世界之间的新的联系方式。十年之后,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在他那本著名的《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中深刻地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他认为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还不在于电影和电视这样的大众传媒的出现,而在于自19世纪中叶就开始的地理和社会变迁所造成的一种新的美学。但是,至少在目前这样一个影像传播极度发达的社会里,电视成为景观的一个主要展现场所,推动着符号消费的波澜,确实是一个事实。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消费形象甚于阅读文字的时代,基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美学追求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高清数字摄像机和接收终端的出现,给电视追求景观效果提供了前提条件,而计算机技术则为景观效果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手段。从电影《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到纪录片《故宫》、《新丝绸之路》、《圆明园》和《再说长江》,景观意识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创作理念影响着电影电视的从业者。
《再说长江》从2004年开拍,历时两年,投资超过1 000万人民币,采用高清摄像机拍摄时间长达55 000分钟,是我国第一次运用高清晰数字电视技术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在画面质量上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再说长江》摄制组在拍摄上采用了多种飞行器,克服种种困难,对长江全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拍。尤其是对长江源头的拍摄,尤为珍贵。长江源头所在的青藏高原一直以“世界第三极”而著称,是有名的飞行禁区。摄制组以沱沱河为基地,在海拔4 700米的高原野外搭建临时机场,在中国电视史上首次动用了可以低气压飞行的高原黑鹰直升机,起降十几架次,其中最高飞行高度达5 000米以上,对整个长江源头和七十多个现代冰川进行了航拍。摄制组飞越长江沿岸12个省,在万里高空俯瞰长江,从而使观众可以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欣赏长江独特的魅力。长江第一次将自己的全貌呈现在电视观众的眼前。那种广阔的视野、清晰的影像和一般人很难达到的视角,的确给人很开阔的心境。
在使用高清摄像技术和大规模航拍的同时,《再说长江》还使用了电脑制图辅助解说。作为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的流域面积占了半个中国,不仅自身结构复杂,所涉及的历史、古迹等更为纷繁。为了能把长江“说”明白,《再说长江》第一次运用真实再现和动画合成相结合演绎长江文明的源流,第一次运用高清动画和卫星遥感全景展现长江水系全貌,同时片中还用电脑动画技术制作了一幅立体、精细的长江脉络图,它的主干、支流、流向都一目了然,将抽象化为具体,更利于观众对长江直观感性地认识。据该片总制片人兼总编导刘文介绍,该片共制作了200多幅精美的地理动画以全面地表现长江的风貌。一幅壮美而真实的长江画卷就这样在电视荧屏上徐徐展开。而在后期制作过程中,还特意为《再说长江》制作了三维动画演示来辅助部分物理、水利知识的解说。如在对三峡工程的解说中就借助了三维动画清晰明白地展现了工程的原理与船闸的工作原理,以一种利于理解的方式人性化地处理了枯燥的专业问题。
在声音的采集上,《再说长江》也做到了精益求精。为了达到最好的自然声音的还原效果,摄制组第一次使用了杜比立体声录音技术采集极富原始美感的自然之声。如在拍摄源头时,总制片人要求最大限度地还原那种冰川融化、水滴落下的声音,流水摩擦岩石的声音,微风掠过旷野的声音,甚至源头的夜晚人耳不能分辨的声音。当它们与各类画面相配合时,便让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身临其境之感。
技术大面积介入纪录片的创作,给纪实带来了一种新的面貌。技术手段对人的感觉器官的超越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视听震撼效果。然而纪录片毕竟不是电影,在充分肯定技术手段之时,我们也要警惕技术手段对现实本身的僭越,造成一种奇观化后果,脱离纪录片坚硬的质地和敏锐的洞察力而沉溺在形式之中。
正像那首《长江之歌》的旋律仍然回荡在我们对长江的阐释中一样,从《话说长江》到《再说长江》,所表达的是我们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和这个时代的一种认知、一种理解和一种态度。
【注释】
[1]胡智锋:《时代呼唤“电视大片”》,http://blog.cctv.com/home.do?uid=352。
[2]《〈再说长江〉今晚播出,20年前风光片20年后故事片》,《北京晚报》,2006年7月1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