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物质生活民俗

物质生活民俗

时间:2023-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宁波地区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重视装饰。旧时宁波的男性商人、知识分子以穿长衫马褂为多,俗称“长衫马褂先生”,工人农民以穿直径胡桃纽扣衫居多。近代以来对宁波服饰民俗的产生具有很大影响的,是领风气之先的上海。
物质生活民俗_宁波民俗与宁波人

第二节 物质生活民俗

物质生活民俗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即与衣食住行相关)建构的各种物质民俗事象,包括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以及人们出行的交通民俗。

一、服饰民俗

服饰,是人类的智慧创造,也是人类独有的特殊技巧。“在人类活动中,也许没有比选择穿着更鲜明地反映我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了。个人穿着是一种传递一系列复杂信息的符号语言,并且也常常是给人以即刻印象的基础。”[5]无论是从社会还是从心理的角度来看,服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服饰有其自身的古老传统,既有历史继承性,又有不同时代的革新与创造。

中国服饰历史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它从最初的出于羞耻感而遮体的说法发展到现在一个接一个的特色鲜明的服饰民俗,服饰在世世代代的民俗传承下又形成了各种类型和品目,形成了一种多姿多彩的民俗风貌。此时,它已不仅仅是一个为了遮体而采的树叶或草制成的“遮羞布”,而成了一种出于既能遮体、保暖又能美化自身的内在要求。这种实用与装饰的结合便构成了服饰的一个新的完整概念。

服饰首先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它为人类的生活、生产、劳动提供最基本的保护。随着文化的诞生、发展和变迁,服饰就成了反映人的文化符号的艺术品了。可以说,服饰反映了人们生活的文明程度。服饰的传承,是极其复杂的文化现象,它往往和一个民族的历史及文化发展史紧密联系,体现着民族集体的智慧和创造。

河姆渡时期,宁波的木器制作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最为重要的木器之一是纺织工具。河姆渡人的纺织工具有木(陶)纺轮、齿状器、木机刀、卷布棍、圆木棒、尖头小棒、木(骨)匕等。纺织专家认为这些都是卷织机的零件。有了纺织,说明河姆渡先民已脱离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进入初具文明的历史阶段。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器有3000多件,其中有骨锥、骨针、管状针缝纫工具等,已经有了动物皮毛缝制的衣服和少量利用野葛纺织为布而制作的葛衣。河姆渡遗址还出土了一些饰品,如人体装饰品有璜、管、珠、环、饼等。珠、环等饰品大多用玉和萤石制成,在阳光下闪烁着淡绿的光彩,晶莹美丽。还有一些以兽类的獠牙或犬牙、鱼类的脊椎骨制成的装饰品。可见宁波地区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重视装饰。

吴越地处海滨,上古时的先民们为谋生常年出没风涛,《说苑・奉使篇》记载:“彼越……乃处海垂之际,屏外蕃以为居,而蛟龙又与我争焉。是以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将避水神也。”[6]同时,吴越之地除了冬季稍冷,春夏秋均较暖热,先民们喜着紧身短衣,即为“短绻不结,短袂攘卷”。而且其衣襟一般都是朝左边开,即为“左衽”。这种左衽衫袖口窄小,且腰间系丝带或短裙。直到清朝、民国时期,乃至20世纪50年代前期,渔民冬季穿的多数仍为粗布大襟衫,开左衽,为夹衣,初春、秋末为单衣;就连棉袄,也是左衽大襟式;棉背心,则是左衽大襟无袖。而夏季,大多为对襟无领无袖衫。襟上为布质纽襻。渔民的裤子则为裤腿肥大的龙裤。这种龙裤,裤腰两边有七彩丝线绣上“八仙过海”图案,或是绣上观世音菩萨的莲台祥云,或是绣上青松白鹤,还有黄龙飞禽等图样;腰身前后裤子上,再分别绣上“顺风得利”与“四海平安”等祈求平安丰收的字样。渔民腰系布质腰带。而渔妇服饰,除也是左衽大襟衫和龙裤外,一般还在腰际系一条长过膝或短至膝上的裙裾,俗呼“布襕”。这种服饰,十分明显地展示出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先人服饰遗风。

丘吉尔曾讲:“衣着是最好的名片。”在旧时代,衣着曾是分等级、严内外、辨亲疏的工具。官服与民间服饰有着明显的划分,下不得逾上。锦衣与布衣、丝绸与葛麻、外乡人穿什么服装都有严格的规定。除了官方的规定外,民间的服饰也反映着人们职业与社会地位的不同。

旧时宁波的男性商人、知识分子以穿长衫马褂为多,俗称“长衫马褂先生”,工人农民以穿直径胡桃纽扣衫居多。裤子为中式白腰头大裆裤,蔬菜行、咸货行的人喜穿青龙布裤,裤腿肥大,套在一般裤子的外面,以便作业。宁波农村男性旧时有穿围裙的习俗,围裙一如女裙,但质地较厚,俗称“围腰布襕”,又叫“大腰布襕”“作裙”“桶裙”。通常是由两块大幅土布、一块围腰布和两条比较长的束腰带缝制而成。土布以蓝色最为常见,也有用蓝印花布的。这种裙子的下摆一般做得很长,要直达脚背,以至于盖到鞋面。下摆的前面开衩,如果要蹲下来,或者到田间地头干活,只要把前面的开衩口提起,挽起来塞到腰间即可活动自如。可以从深秋穿到来年初夏,既保暖又透气,深受农人的喜爱。城市妇女流行旗袍,农村妇女习惯穿中式大襟衫,腰间常围蓝布兜。城市里富家衣料多用绸缎、呢绒和机制棉布,市民穿“洋布”居多,贫民以土布为主。

海上捕鱼作业的渔民,还穿一种“栲汁衣”。这种衣服是为了耐风化日晒和海水浸触腐烂。衣服在制作后,放在薯茛根皮(即为栲)煎煮的大锅汁液中熬煮,至色呈深褚色时,捞起晒干则成,俗称“栲汁衣”,又称“栲衫”。明清两代及民国早期,渔船上服饰穿着,还有等级分别。如春秋汛渔船上不管是船老大还是船员,都穿单裤,但到夏汛,老大穿长的薄质布料裤,而船员则穿短裤。这是因为老大一般只管操舵等,下网、拔网和起鱼货等活,都由船员承担,海水、鱼腥易沾湿沾污衣裤,故而船员大都穿短裤。

近代以来对宁波服饰民俗的产生具有很大影响的,是领风气之先的上海。据民国《鄞县通志》记载,民国时的宁波,“自科举废后,商多士少,世家子弟至有毕业学校,仍往上海而为商者良多,以地当商埠,习于纷华。故皆轻本业而重末利也。今有上海为宁波第二故乡之谚”。说明两地人员往来和生活、商业、文化等交往的频繁和直接。同时该书在叙述有关宁波人衣饰方面的改变时说:“五十年前敦尚质朴,虽殷富之家,皆衣布素,非做客喜事,罕被文绣者。海通以还,商于沪上者日多,奢靡之习,由轮舶运输而来,乡风为之丕变。私居燕服亦绮罗,穷乡僻壤通行舶品。近年虽小家妇女,亦无不佩戴金珠者。往往时式服装,甫流行于沪上,不数日乡里之人即仿效之,有莫之能御矣。”可见,民国时期的宁波,即使是穷乡僻壤的乡里,其服饰也深受上海流行服饰的影响。而实际上,这种影响远远不仅在一些服饰方面,还有其他内容。据该书说,当时妇女的头饰——发髻,时常变化。“其初被img1如蝉翼,曳于脑后谓之假后鬓,后即以己发为之,其蝉翼缩而短小,谓之真后鬓。洎苏沪之风侵入,改为蟠髻,谓之上海头,亦曰大头。清季或效日妇之装,倒挽前额之发作半环形而蟠髻于顶。及辛亥革命则加髻于前额,谓之兴汉头。旋废而为双鬓垂脑后,旋又改为一髻。……”[7]可见不仅变化无常,而且深受上海和日本等外来文化的影响。

二、饮食民俗

(一)宁波饮食民俗特色概述

饮食是人类生存的本能需要,而且因其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饮食民俗是指人们在长期饮食过程中构建的民俗事象。烹饪是一门技艺,饮食是一种文化,人类文明是从饮食与烹饪开始的。众所周知,火的出现,使茹毛饮血的生食转为火烹的熟食,由此使文明与野蛮分离,而依靠工具与操作方法形成的烹饪,则是文明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所谓“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是经典之语。

王娟在《民俗学概论》中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民俗事象能像饮食那样与我们的生活那么贴近,那么能引起我们对民族、家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情。在人类的生活中,饮食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活动,而是包含着丰富社会意义的重要文化活动。我们生活中的一日三餐,每一餐实际上都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符号,向我们传递着不同的文化信息。饮食不仅可以维持人们的生命,解决人们的温饱,同时它还是一种文化符号,反映着人们的性格特征、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8]

综观历史,宁波的饮食文化可谓领中国之先。1973年河姆渡遗址出土了釜、缸、钵等饮食陶器,说明7000多年前的宁波人已经相当广泛地使用陶器作为烹饪器皿,特别是迄今发现的最早期的陶鼎,它是中国最早的饮食器皿的典型代表,从而证明那时已经结束了原始自然状态的烘烤、石烹的熟食方法,开始了以水为传热导体的水煮法和气蒸法,从而不仅大大地扩展了烹饪的方法与技艺,而且使食物的营养与美味得以极大地丰富与提升。另外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动物遗骨达61种之多,鱼、蚌、龟、鳖类遗骨多得难以计数,鲻、鲨鲸、裸顶鲷、锯缘青蟹等海产品均进入了食谱。河姆渡人釜内堆积的鱼骨,标志着茹毛饮血生活的结束和宁波原始烹饪业的发轫。越人饭稻羹鱼的生活在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了。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有“楚越之地,饭稻羹鱼”的记载。余姚著名易学家虞翻的后代早在1000多年前就写出《食珍录》一书。宋代诗人苏东坡更有对宁波梭子蟹制作的诗赞:“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至明清时代宁波菜已声名大震,袁枚、朱彝尊等先辈的著作中就有了“淡白鲞”“雪菜大黄鱼”等宁波海鲜类菜肴的记述和描绘。

宁波东临东海,西南靠四明山、天台山,中间有东钱湖及内河湖泽水库,还有平原蔬菜基地,既有海味、河鲜,又有山珍土产,菜肴的原料资源品种众多,可四季入市。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口,海水、淡水交汇,饵料丰富,特别是长江水带来的各种有机物质为东海水产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使东海海鲜族类繁多,肉质细腻鲜嫩,营养价值高,在品质上优于其他海域的水产,有的海鲜更是东海所独有。而且依托广阔的海涂和星罗棋布的礁石,特色小海鲜品种繁多,常年供应不断。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四季轮番提供的海产原料,使得宁波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以烹制东海海鲜(包括江鲜)为主的菜品结构。

宁波是中国盛产海鲜的主要区域之一,黄鱼、带鱼、墨鱼、石斑鱼、香鱼、弹涂鱼、海鳗、梭子蟹、海虾、蚶子、蛏子、牡蛎、泥螺、贡干、海蜇、海带、苔菜等各类海鲜一应俱全。干咸海产品中数黄鱼鲞、明府鲞、红膏炝蟹、醉泥螺、虾干、对虾干、虾皮、新风鳗鲞、海蜇头、海带、苔菜、烤鱼片等最有名,宁波人很喜欢以此特产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

据民国《鄞县通志・饮食》记载,民国时期,宁波饮食业已呈现繁荣景象,仅在三江口闹市区就有上规模的酒楼饭店40多家,以适应三江口商船、渔船中商人的商务饮食。各店竞争激烈,纷纷聘请名厨掌勺,推出各自的风味特色菜,久而久之形成了“六帮三馆”的格局。“六帮”中,甬帮菜馆有状元楼、中央楼、晋江楼、太华楼等六家;徽帮菜馆有知味馆、老长兴、天香楼、杭州饭店等四家;绍帮菜馆有泰性楼、三阳楼、元和楼、真绍兴等五家;京沪帮菜馆有梅龙镇、新三泰、好莱坞、大中华、大鸿运等七家;天津帮菜馆有天津味一家。所谓“三馆”,是指野味馆、清真馆、素食馆。较有名气的小吃店有缸鸭狗汤团店、陈万兴点心店、大丰仁羊肉粥店等。宁波菜随着宁波商业的外向发展而名扬上海、江苏,于是甬帮菜馆也纷纷走出宁波,向外发展。特别是由于上海与宁波地理相近、人缘相亲,宁波人在上海开店最多,如甬江状元楼、四明状元楼、鸿运楼等,在上海颇有名气,受到消费者的称赞,生意十分兴隆。

宁波人一般的食俗为一日三餐。称早饭为“天亮饭”,中饭为“昼饭”,晚饭为“夜饭”。农民在“春插”和“双夏”时多吃点心,上午称“上点心”,下午称“下点心”。农家请工匠或帮工时,均需准备点心。宁波的平原地区与城镇以大米为主食,山区旧以番薯、玉米为主食,居民在粮食不够时常以番薯干与米合煮食用,称“番薯干饭”或“番薯汤饭”。烹调以红烧、生炒、白切、炸、img2、炖、蒸、煎为主,一般求脆、香,味偏咸,不喜辣味。

旧时宁波农家大多腌咸菜,主要有雪里蕻、苋菜、冬瓜、霉干菜等。农家平时以食用自产田间菜蔬为主,逢时节或祭祖,偶买少许鱼肉,农忙季节则以咸鱼蒸食,以增食欲。城镇居民买菜以蔬菜和海产品居多,并大都自腌咸菜、备有咸鱼为家常菜。其时民间尚俭,烧菜力求省火省油,每餐一般两菜一汤。

(二)宁波特色的食品制作方法

宁波菜中有部分菜是经过晒干、风干、加盐腌制、加酱油酱制、加酒泡制(俗称“醉”)、用酒糟里的酒液渗透(俗称“糟”)或经过发酵使之“霉”和“臭”这些手段加工的食品,民间常称之为“干、风、腌、酱、醉、糟、霉、臭”。这些食物的处理方法,是宁波当地的百姓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的保存食物的特别方式。以往由于条件有限,鱼虾等食材的保鲜存在着许多问题,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渐发明了最简单的保存鱼虾的办法,即将鱼虾之类的捕捞上来以后进行再加工,就有了新的名称,如黄鱼,将其晒干就改称为鲞鱼。《至正四明续志》卷五《志产・水族》云:“破脊而枯者曰鲞,全其鱼而腌、曝者谓之郎君鲞。”鲜鱼,“夏初曝干,可以致远,又可以鲜”[9]。被晒干以后的鱼,长年保存都不会腐坏,而且便于长途贩运,这是当地渔业习俗,一直到今天依然是鱼虾之类保鲜的行之有效的传统工艺。食材经过脱水、盐腌,既延长了保存时间,又由于腌、晒手法的独特,加工处理过的食材有了全新的风味,反过来也造就了宁波人特有的口味要求。如盐咸齏、晒鱼鲞、糟鲳鱼、臭冬瓜等。

风干 常见的干制品中,海水产品有黄鱼鲞、白鲞(白果子鲞,一种形如黄鱼而色银白的海鱼干)、明府鲞(墨鱼干)、鳗鲞、鱼鲞、乌郎鲞、虾干、海蜒、虾皮、紫菜、苔条、淡菜干、蟹粉、鱿鱼干、龙头烤、带鱼丝烤、鲚鱼烤(凤尾鱼干)。淡水水产品干制有塘鱼鲞(鲢鱼干、鳙鱼干)、青鱼鲞、草鱼鲞等。蔬菜干制品有万年青(油菜蕻干)、笋干、咸齏笋肤、黄豆笋肤、萝卜干、芋艿蓊瘪等。

盐腌 腌制的海产品宁波民间称为“咸货”,以往有专门的店肆常年供应,称“咸货店”。咸货是与新鲜的水产品也即“鲜货”相对应的叫法。常见的腌制海产品主要有咸带鱼、咸黄鱼、咸鳓鱼、咸马鲛鱼、咸油筒、咸白果子、咸鲇鱼、乌贼混子、乌贼蛋、咸炝蟹、螃元蟹、泥螺、蟹酱、蟹糊、咸虾蛄、咸淡菜;腌制的蔬菜主要有咸齏(腌雪里蕻)、榨菜、腌萝卜、盐茭白、羊尾笋;肉、禽类的腌制品有咸肉、火腿等。

油酱 酱制品主要是以酱油或者豆豉汁浸泡后食用,肉类酱制后还要风干。宁波常见的酱制食品有酱肉、酱鸡、酱鸭、酱蟹、酱蚶、酱豆腐、酱瓜、酱萝卜。此外还有什锦酱菜等。

酒醉 醉制品以白酒或黄酒浸泡,宁波地区用黄酒为多。肉类多为煮熟后醉制,海鲜多为生鲜即醉制。此外还有醉干果做补品。宁波常见醉制食品有醉肉、醉鸡、醉鹅、醉猪肚、醉猪舌、醉凤爪。因酒精有分解肉质内脂肪的作用,故醉制品不腻不腥、清香脆口。醉制的海鲜不多,常见的有醉虾、醉蚶。鲜果醉制有“烧酒杨梅”,宁波人夏天爱饮用此酒,认为可以解暑止泻。干果醉制的主要是“老酒泡黑枣”,一般宁波人认为其有进补的作用。

糟浸 利用黄酒酒糟中含有的酒成分,浸润肉类、海鲜及一些蔬菜,味道清香不腻、爽朗醇厚。宁波常见的糟品有糟鲳鱼、糟带鱼、糟鲎、糟虾仁、糟鸡、糟鸭、糟鹅、糟大肠等。与醉品不同的是,糟品都是生糟,糟制好后要经过加热蒸制才能食用。同时糟品的酒味也比醉品要淡些。

霉化 宁波地处江南,气候温热湿润,食品容易发霉变质。宁波人利用这一特点,将一些食材(主要是素食的豆制品)经过一定的霉化、发酵,使食材内的氨基酸等物质分解,一方面延长了食材的保存时间,另一方面使食材产生了特有的风味。常见的霉制品有霉干菜、霉千张、霉麸、霉豆腐等。

臭卤 食用臭制食品是宁波民俗的一大特色。臭制实际上是一种发酵,经过发酵后产生硫化氨等气味,因而民间以为臭。在宁波的臭制食品(宁波俗称“臭货”)中,常见的有臭冬瓜、臭苋菜管、臭芋艿蓊、臭毛豆、臭茭白以及臭豆腐等。臭卤的原汁,是由臭毛笋头产生。将毛笋老头切块,煮熟后略加盐水泡之,在一定的温度下,形成臭卤,以此作为酵母,来臭制食物。

(三)宁波的特色点心小吃

宁波点心小吃主要是以水磨糯米粉为主料,配以白糖加猪油、芝麻(或黄豆粉)为馅的甜点。此外还有用大米发酵的甜酒酿制品。不管是汤团、圆子,还是各种团子,如金团、雪团、麻团、灰汁团、方糕、黑饭、米馒头,都有糯、甜、香的特色。这些点心小吃,最初大多为宁波地区农家的家常点心,带有浓厚的稻作文化的特色。原来一般主要用于农忙时节田间劳作时填饥接力,由于制作精细小巧,味道鲜甜适口,体现了农家人的聪明心智,故经过长期流传演变,发展成为宁波饮食里的精品,后来成为宴席上的佳肴甜品。

宁波传统小吃可分为点心、糕饼、菜肴三类。点心类有以猪油汤团为首的十大名点,糕饼类有宁式蛋糕、月饼、桃酥、酥饼、绿豆糕、白糖细糕、桂花软糖、冰片糕、苔生片等。宁波风味小吃,特别注意选料。如猪油汤团,采用精白水磨糯米粉,内嵌上等猪油、白糖、黑芝麻等精制而成的馅,其色如白玉,糯而不黏,油而不腻,柔软润滑,香气扑鼻。

宁式点心以龙凤金团、豆沙八宝饭、猪油洋酥、鲜肉小笼包子、水晶油包、猪油汤团、三丝宴面、鲜肉馄饨、豆沙合子和肖孟为十大传统名点。

汤团、汤果、圆子一类点心是煮食的点心。汤团是以糯米泡浸过夜后水磨成粉,盛布袋以草木灰抽干,嵌以猪油芝麻粉或黄糖豆沙馅搓成球丸,以沸水煮熟装碗,称汤团。以猪油芝麻为馅的汤团称“猪油汤团”,享誉全国。糯米粉搓成柱形,截成扁柱状,以菜或糖煮汤,叫汤果。糯米粉搓成小球状,以糖、豆沙或酒酿烧成汤,称圆子,尤以酒酿圆子著名。

年糕、糩等的制法与汤团一类不同。年糕是一种以粳米为原料,或干碾成粉或水磨粉,蒸熟后在石臼中捣烂成条状的食品。糩是以纯糯米蒸熟为饭,亦在石臼中捣烂制成饼状。近年来,年糕多由机器制成,仅少数农家仍手工制作。年糕与糩均晾干浸水待用。年糕切片或以菜烧成汤,或炒成装盆,尤以咸菜炒年糕和荠菜肉丝炒年糕特具风味。糩以邱隘产最为著名,邱隘糩个小质白,或煮或蒸均宜,最有特色的是猪油糩,以汤团的猪油馅与糩并蒸,趁热拌匀上口。

年糕、糩一般无馅料,而金团一类的团子则有馅料。如金团是将水磨糯米粉蒸熟后嵌豆沙或芝麻白糖馅,放入雕花模子中制成饼形,涂以松花,可冷食。龙凤金团是农村喜庆和访友时馈赠佳品。雪团是以糯米粉嵌甜馅子成团,蒸熟,滚上糯米蒸的饭粒,洁白如雪。麻团又称“擂沙鸡”,将糯米煮成饭,趁热在锅中捣烂,成团,滚以白糖芝麻粉,口味很是香甜柔软。青团是用艾叶去筋粉碎,掺入糯米粉,揉成粉泥,填糖性馅子成饼状,蒸熟,色青翠如春草;不嵌馅者称青果。以冷食为佳。

米鸭蛋是用糯米粉加糖蒸熟搓成鸭蛋形的点心,滚以松花粉,其色鹅黄,冷热均可上口。灰汁团是用上好早稻草烧成灰,滤灰汁,加水磨糯米粉浆,加糖,蒸熟成半透明饼状,冷食清香爽口,尤以鄞州蜃蛟石马塘灰汁团最为著名。

黑饭则是春季采黑饭树嫩叶煮烂熟后取汁烧糯米饭,以箩头盖平铺拍实,凉后切成方形,冷食有异香。

扁子是以汤团粉制成扁饼状,油炸成金黄,蘸糖吃,外酥内糯。

蜂糕是用糯米粉以酵粉发酵,撒上红丝绿丝,蒸熟切成菱形。松软爽口,酒香扑鼻。

席启是用米粉浆以酒酿发酵后,薄浇蒸笼布上,半熟后再浇,反复多次,成层状,切斜方块即可上席。

米馒头是将米粉浆以酒酿发酵后,用勺舀至笼布上,蒸熟后成馒头状。

锅旋面类似面食,汤煮沸后,取水磨糯米粉浆,用勺旋于锅边,粗熟即铲入汤中,面片薄滑宜口,别有风味。

饭瓜麦果则是老南瓜除瓤,蒸熟去皮后掺入糯米粉,加糖,揉成粉泥做饼,色金黄清香,冷热食宜。

肖孟是用糯米粉或麦粉为皮,内嵌猪腿肉馅。形如棵菜,洁白美观,皮薄馅满,味鲜可口。

宁波的粽子是碱水箬壳粽,将糯米加碱水,浸泡后,以大张毛竹箬壳包成粽子,熟透后香黏易化。

除了以上用糯米、粳稻制作的点心外,宁波还有一些较有特色的点心。如将豆腐臭化后用油炸成焦黄,以细竹丝穿成串,蘸米醋或辣酱食用。臭中有香,有闻之越臭食之越香的特点。还有面结,是用豆制百叶(俗名千张)包荤素馅成条状,水汆熟即可食。此外,如牛肉粉丝汤、碎米羊肉粥、木莲冻等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喜的小吃点心。

(四)宁波的特色菜肴

宁波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风味菜肴,宁波菜以炖制海鲜见长,讲究原汤原汁、不改原味,以鲜咸合一、鲜嫩软滑为特色。宁波的传统名菜都有深厚的饮食文化内涵,例如“冰糖甲鱼”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其历史渊源与传统名菜馆“状元楼”紧密相连。“状元楼”前身是“甬江楼”,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是甬上文人雅士雅聚之地。咸丰二年(1852),甬上举人章鋆与张氏兄弟赴京赶考,书生们在“甬江楼”为他们饯行。筵席菜单上有“冰糖甲鱼”等十多种本帮名菜,口味异常鲜美。殿试后章中状元,“甬江楼”从此改名为“状元楼”,“冰糖甲鱼”也因此别称“独占鳌头”。

宁波菜中的筵席菜实际上与家常菜的区分不是十分明显,许多家常菜也进入筵席菜的行列,只是比一般家常做法在选料、烹调上更精细些,更讲究些。筵席菜基本由冷盆若干(8~10只)、热炒若干(8~10只)组成,另外再加甜羹、砂锅或暖锅及汤。热炒上席中,还常穿插1~2只点心。宁波菜肴中有一些菜式因其主要配料价格偏高,加工方式也比较复杂,一般家常菜中很少做,所以也就成了筵席的专用菜。

冰糖甲鱼、苔菜拖黄鱼、剔骨锅烧鳗、雪菜大汤黄鱼、荷叶粉蒸肉、黄鱼海参羹、网油包鹅肝、火踵全鸡、彩熘全黄鱼、苔菜小方烤为宁波十大传统名菜。冰糖甲鱼以冰糖、甲鱼在锅中蒸,并用热油裹紧甲鱼,色泽光亮,绵糯润口,甜酸香咸,味鲜美,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热度。苔菜拖黄鱼是以苔菜、面粉、黄鱼块为原料,形似枇杷,色泽金黄,软松鲜嫩,苔味清香,食时蘸醋,其味更佳。网油包鹅肝肝香味醇,软润糯口,油重不腻,有补目功效。荷叶粉蒸肉清香软糯,不膻不腻。剔骨锅烧鳗是将河鳗剔骨,红烧,色泽红亮,鳗肉鲜嫩、绵糯香醇,味鲜略甜,汁浓有味。黄鱼海参羹鱼肉嫩滑,海参绵糯,色彩淡雅,味美鲜香。彩熘全黄鱼其色五彩缤纷,其味甜酸咸鲜。火踵全鸡色泽红白褐绿,四色相映,原汁原味,鲜嫩滑口。苔菜小方烤用苔菜烤小方肉,红绿相映,肉味不腻,苔菜清香爽口,略带甜味。

除上述名菜外,富有地方风味的名菜尚有宁波摇蚶、油爆大虾、三丝拌海蜇、剥皮大img7、青鱼划水、青豆虾仁、蛎黄跑蛋、苔菜花生米、蛤蜊鲫鱼、鳝鱼糊辣、竹笋弹涂片、芋艿全鸭、鸡白鲞汤、虾子炒冬笋、丝瓜卤蒸黄鱼、菜蕻炒鳖鱼和咸菜卤蒸蛏子等。

宁波人多喝黄酒,俗称“老酒”,夏日多喝白酒,俗称“烧酒”。部分农家在冬季自酿米酒。

(五)宁波饮食民俗俗语

宁波老话里有很多有关品尝鱼鲜的谚语或顺口溜,易懂易记,富有知识性和指导性。如“天上斑鸿,地下泥鳅”“猪吃叫,鱼吃跳”“三月虾骣嫩似水”“清明螺壮如鹅,八月鳎壮如鸭”,以及“春鳊、秋鲤、冬鲫、夏鲌”等,是宁波人从餐桌上领悟到的品尝鱼鲜的美食要领。宁波人懂得什么季节里哪些水产品属于“时鲜”,即“上市下饭”,吃起来才会肉肥味美,透骨新鲜;而且懂得不同鱼种各有不同的最美味部位,如“黄鱼吃嘴唇,鲳鱼吃下巴,鳓鱼吃尾巴,带鱼吃肚皮”“鲥鱼吃鳞,甲鱼吃裙”。有的鱼种,其最美味的部位会随季节而变换,如河鲜中的鲫鱼一年四季都可食,尤以“春头、夏尾、秋背墩”为最佳;毛蟹则以“九长十团”(九月长脐生黄,十月团脐有膏)为佳。过了季节,称为“落市下饭”,其味道就大打折扣了,如“六月蟹,瘦瘪瘪,一根筋”等。

宁波俗语中有许多是关于饮食的:

人是铁,饭是钢,侬弗吃,其要怏。

老成人靠饭劲。

会吃就是补。

脚宕宕,饭冷冷,还有铜钿好放生(放贷)。

女馋痨,做生姆;男馋痨,奔丈姆。

面孔老老,肚皮饱饱。

好看红绿,好吃鱼肉。

三十年夜下饭多,还差一碗割蛳螺。

蔬菜三分粮,咸齏当长羹。

三日弗吃咸菜汤,两脚有眼酸汪汪。

生鲜熟补咸经拖。

只有眼慌,呒没肚慌。

吃勒邋遢做菩萨。

吃酒三年也呒钱,戒酒三年也无钱。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萝卜熟,医生哭。

药补弗如食补。

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一弗可赌力,二弗可赌食。

酒是穿心毒药,色是快刀割肉。

宁波旧时有一首歌谣名为《菜名五更》,对宁波的家常饭菜有一段演唱:

一更一点月出山,蛎黄白摊摊,鸡肉白斩斩,三丝虾仁来贴蛋,油鸳鸯来肫脏满盆斩,白肚酱油蘸。

二更二点月圆圆,花生穿红衣,瓜子茴香味。广东福建和白梨,红苹果来莲藕加荸荠,香蕉要剥皮。

三更三点月当中,河虾红冬冬,毛蚶嵌嫩唇,新鲜鲫鱼烧香葱,大石蟹来膏涨点洞洞,河鳗清炖炖。

四更四点月过西,一盆炒三鲜,五香五宝鸡,鳝丝鱼片浇麻油,白水蹄来笃勒糊冻冻,甲鱼冰糖炖。

五更五点天将明,老酒三年陈,油包当点心,小妹敬酒郎把酒饮,恩爱一夜郎又要出门,抱头难离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宁波人旧时饮食的丰盛。

三、居住民俗

(一)宁波居住民俗概述

叶涛、吴存浩《民俗学导论》中认为,居住民俗是“人类获得生存空间和安全与舒适生活的一种特殊风俗”,同样“体现了人类本能文化的一个方面”。[10]房屋建筑是“客体化人生”,“空间化的社会生活”,是“凝固为物体的人生”。[11]因此,在居住、建筑活动中建构了多种民俗事象。

宁波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建造起舒适的生活处所,并善于利用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使房屋别具一格、类型多样。

河姆渡遗址发掘中共发现29排木桩,据考古学家分析至少有6栋建筑。根据木桩的排列与走向分析,当时的房屋呈西北—东南走向。从单体看,当时普遍采用连间长房子形式,其中最长一栋房屋面宽达23米以上,进深7米,房屋后檐还有宽1米左右的走廊过道。这栋房子可能是一个家族的住宅,房子的门开在山墙上,朝向为南偏东50~100度。它在冬天能够最大限度利用阳光取暖,夏季则起到遮阳避光的作用,因而被现代人所继承。河姆渡时期的房屋建筑布局合理,设计科学,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条件,使之有利于人类的生活和居住。

河姆渡遗址的两次考古都发现了木建筑遗迹,以第四文化层最为密集和壮观,总数在千件以上。主要木构件有木桩、圆木、长方形木材、带丫杈的柱子和地板。考古学家和古建筑专家认为,河姆渡的房屋是以一排排桩木为支架,上面架设大小梁承托地板,构成高于地面的架空基座,再于其上立柱、架梁、盖顶的干栏式建筑。在垂直相交的构件接点上,使用榫卯结构技术,把我国出现榫卯木作技术的时间从金属时代前推了3000多年。

除建筑外,在遗址第二文化层还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水井遗迹。水井构筑于直径约6米的锅形水坑底部,用边长2米的四排木桩围成一个方形井壁,再在井口套上一个方木框作为围护。水坑四周还设有圆形栅栏,大概作护岸之用。河姆渡文化时期,居址周围河沼遍布,但水体与海水相通,致使盐分升高、苦卤而不堪饮用。所以水井的出现是人类为提高生活质量所作的努力,是人类本质使然。

河姆渡原始先民还十分注意装饰自己的住宅。他们用塑有四头小兽和五叶纹的陶块装饰屋内,在木构件上也雕刻有植物茎叶组成的图案花纹,说明河姆渡住宅建筑已经有早期雕梁画栋风俗的萌芽。

我国木结构建筑中的梁、枋、檩、柱构造,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在宁波尤为普遍应用。由于木构建筑具有良好的弹性缓冲外应力,因此无论山居、水村、海浜、闹市的村落,多以木质梁架承重屋面,即使地震或风暴“墙倒而屋不倒”。乡间的大宅“三合院”和“四合院”更是符合我国儒家尊卑礼制伦理道德的居住形式。如从古村民居屋面和墙头的戗脊和马头墙来看,既是房主权势地位的标志,又增强了建筑物外观的壮美,更起到聚居村落的防火隔离作用。因此,一些保存较为完好的宁波古村落,像一部保存完整的浙东建筑史、民俗史和完美的文化史。它的潜在历史文化价值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愈显光辉。宁波一些古村落民居的文化价值还体现在非物质文化方面。如还保存在古村落中的民间传说、故事、诗歌、谚语,无不与村落中的历史建筑和历代著名人物有关。宁波的大隐村、黄古林、大里村、黄贤村都与汉代“商山四皓”的“黄公”有关。

宁波地区以平原为主,水系发达。过去的交通主要靠水运,因此村落多依水而建,自然地形成了沿河带状布局,有的在河一侧,有的夹河而建。房屋相互毗邻,朝向多依河而定。河边设有不少公用或私用码头、河埠。建筑也往往做成骑楼或廊棚形式。很多地方的地名都和水有关,如庄家溪、横河、清潭、管江、藕池、云湖、马渚、桃江、姜山、梅湖、邹溪、余家坝等。

房屋多朝南或朝东南,因以南向偏东为尊,唯庙宇大殿方朝正南。山民依坡建宅,平原居民枕河而筑。居宅以两层三合院为多,宜合族聚居,清代所建多“前厅后堂”“四明两廊”式,近代所筑多“三(五、七)间两弄(四)明轩”式。宁波人以门面合一间宽为正一间,不分深度和实际分隔,也不计楼层,故名为一间,实际常高下分数间。间内分割,俗称“前后房”。故旧时富家常屋近百间。此类大宅有照壁、石库门,尚对称,中有天井,俗称“明堂”。正房旁、后多盖披屋或平屋,间数不定,随贫富而别,以堆放杂物。屋顶多以象征富贵的元宝砖压顶,脊中绘塑取意吉祥的图案花板。屋面多用中式蝴蝶瓦。富户有瓦当,豪富之家多用空斗双重高墙,双屋之间以“马头墙”做防火墙。山民多用卵石和泥垒墙造屋,以单间连栋为多,少组合院。

(二)宁波民居的主要特色

天井院式 天井院式住宅的产生与宁波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有很大关系。宁波地区人口稠密,多丘陵,耕地少,因而建房屋宅院时尽可能节约用地,三面或四面的房屋都建两层,同时由于夏季湿热,冬季阴寒,由三面或四面两层房屋围合成一个高而窄的天井,这种设计有利于内外空气对流及冬暖夏凉的效果。

天井院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由三面房屋一面墙组成,正屋三开间居中,两边各为一开间的厢房,前面为高墙,俗称“三间两搭厢”;另一种是四面房屋围合中间的小天井,俗称“对合”,“对合”的正房称上房,隔天井靠街的称下房,大门多开在下房的中央开间。两种天井院都以堂屋(正房一层的中央开间)为住宅中心,它的开间进深大,前面一般不设门窗和墙,与天井直接相通,利于采光和通风。

四水归堂 天井的面积不大,宽度相当于正房中央开间,长只有厢房开间大小,加上四面房屋挑出的屋檐,天井漏天部分狭小,这种高窄天井的设计,具有近似烟囱效应,有利于排除房宅内的污浊空气。天井还起着室内采光和聚集雨水再通过地沟排水的作用。

高墙窄巷 天井院之间为防止火灾蔓延,都将山墙建得高出屋顶。山墙呈错落的阶梯形,称为封火山墙,成为屋顶形式的重要标志。这样一个个天井院紧挨相靠,有条条街巷相连,形成村落中的支路,街巷与村中干路相通,构成鱼排式路网骨架。

建筑装饰 宁波地区民居的装饰艺术,无论是“三雕”(木雕、砖雕、石雕),还是壁画、彩画,都匠心独运,各具特色,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砖雕精品多见于门楼,石雕多见于石窗、石鼓、抱鼓石、栏杆柱头、栏板、石阙、雀替等,木雕多用于斗拱、封板、栏板、木窗、木门、柱头等。其中尤以木雕工艺最为突出。

木雕在宁波传统民居建筑中有广泛的运用,雕刻的内容有花卉、飞禽、走兽、人物、山水、植物及几何图案等。无论是建筑上的斗、拱、昂、梁、雀替、牛腿或隔栅、门扇、窗扇,还是家具的细部装饰中,都体现了浓郁特色。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年初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宁波朱金木雕。宁波朱金木雕,构图饱满,内容多是喜庆吉事、民间传说,画面充实,丰富多彩,形成宁波自己独特的地方风格。宁波民居砖雕、石雕雕刻细腻,造型生动,艺术价值较高。雕刻门楼多以历史故事为题材,有“八仙过海”“太公垂钓”“将相和”等,内容非常丰富。如现存的宁波月湖叶氏住宅门楼雕刻技法娴熟,是地区晚清民居建筑中的砖雕代表作。

(三)宁波民居与风水

风水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阴阳学说及儒、道、佛诸家学说的综合运用。顺乎天意也就是顺乎自然,风水理论称其法为审阴阳向背之善恶,占顺逆消长之理数,天道示人以进退之机,趋避之方,如果经过风水先生之占卜,人们的阳宅阴宅能天地同节,则天地自然会保佑的。风水理论的产生和形成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它的天人合一,须合乎自然的观点,更是具有时代色彩,但经过历代江湖术士的穿凿附会,自然也加入了虚妄与迷信的成分。由于风水在民间的巨大影响,也使其渗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在生活中,人们常以为自己满堂子孙、富贵有加、高寿健康都是好风水所赐。相反,如果是贫穷无望、孩孙早夭、灾难频生也常常归因于风水之不佳。因此,在过去,有的人为了寻找一块风水宝地建房或修墓,不惜金钱,废时旷日,虽难以承受,也在所不惜。有的在修建房屋时,动辄得咎,不是门不全,就是路不当,劳民伤财,有时还招致邻里纠纷。

宁波许多古村落的选址,十分讲究风水,认为风水好坏关系到村落及宗族的兴衰,卜其兆宅者,卜其地之美恶也,地之美者,则神灵安,子孙昌盛,若培植其根而枝叶茂。这与风水所强调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求得与天地和自然万物的和谐,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基本是一致的。

民居是村落最主要的构成因素,民居的朝向、形式、布局及相互关系几乎都受到风水观念的影响。在宁波民居中,风水的趋吉避凶处理手法,主要表现在迎合、避让、符镇等方面。绝大多数传统住宅都呈规则方正的合院布局,少有不规整的宅基,迎合了风水中“屋式要四周端正整齐,不可尖偏斜”之说。

风水中门在相对位置上的禁忌众多,传统住宅中对比自己高大或凌厉的建筑,往往在门上挂镜,射其形,与之抗衡,或挂虎头牌,表示威武以压倒对方。门在风水中具有特殊的精神意义,民居中的斜门和永不开的门都是吉凶观念的具体表现。

符镇是风水中避凶的主要方法之一,实际上也是一种重要的装饰手法。“若宅兆即凶,又岁月难待,惟符镇一法可保平安”(《阳宅十书・论符镇》),在宁波一带都是如此。此外,更多的是在门上画阴阳八卦、安尖叉等符镇,以及张贴(挂)吉祥物、吉祥语等装饰图案,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获得精神上的寄托。

宁波造房时的民俗

宁波民间在造房时保留了许多民俗,至今仍然沿袭。

造房的程序一般为奠基、上梁、砌墙盖瓦和进新屋等几个步骤。其中奠基又包含“选地相宅”“祭祀动土”“挖地排夯”“筑基理石”等内容。上梁中上正梁、上大梁仪式最为隆重。至于新房完工后,乔迁入屋自有一套仪礼和习俗。

奠基 在造屋之前必须先寻找宅基地,并要请风水先生察看“阳宅风脉”。风水先生按照阴阳八卦、天干地支以及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来确定此宅基是否“风水宝地”,是否适宜建房。一是造房选择宅基地时,除了考虑“风水”因素外,还要考虑是否是“风口”,屋后是否有石塘,还要考虑上屋、下阶的路道和山溪的流向。二是测定宅基地和上屋的走向。其方位不能朝正南和正东。只能是朝南一字东,或朝东偏南坐向。这是因为台风季节以东风为多,若宅屋朝正东,狂风暴雨骤至很不安全。为此“选地相宅”时,要用罗盘来测定方位。渔民在建房时选宅基地必须面对港湾和岙口,便于房主人观察海上动静和船只动向,万一海湾里有啥变化,房主人可及时察觉下山补救。

“选地相宅”后,主人家要用三牲福礼、四色水果和大红蜡烛祭祀宅基主人的祖宗或当方土地神,并宴请和酬谢风水先生。

当宅基确定,备足了原料后,接下来的程序就是破土动工。破土的日子,要拣吉日良辰。破土前要在地角祭拜土地爷和四方鬼谷神,要用朱漆大红木盘以及丰盛祭品祭祀他们。祭祀毕,由主人执三炷清香和酒壶领头,后跟施工的泥水匠和木匠,手拿锄头和土筐,按宅基轴线边锄边进,从而划出宅基的界线和范围。再接下去就是掘土开漕,因地漕较深,土质较松,需放大片石填底,用土夯夯实,俗称“开掘排夯”。开掘排夯后,在底石上再筑一排方形的块石,俗称“理石”,使宅基平衡方正,成为一块完整的宅基。按照旧俗,此时在地基四角要放定界石,上刻“×姓墙界”或“泰山石敢当”字样。

俗话说:“造屋百年,全靠地基。”地基稳则房屋牢固,地基松动则房屋倾倒,从古至今造屋的主人对此都把关很严,并有周到的习俗仪礼。一要择吉利的日子,还要择吉时良辰。所谓吉时良辰,海边的渔民一般认为是潮水上涨的时刻,宅基才能动工。这是因为潮涨意味财源涨、福禄升,鱼从远方向近岸游来,是鱼丰人富的象征,此时破土定会大吉大利。二要插旗。在宅基地和邻居的屋前屋后都要插旗,插旗的目的是占风水。邻居家怕风水被奠基的屋主人占去,所以插旗以避之。屋主人插旗也是为了占风水,故插旗而护之。插旗的色彩有红、蓝、黄,但不能插白旗和黑旗。样式上也多种多样,有方形旗、三角旗、令字旗,还有鳌鱼旗、龙凤旗、鲳鱼旗、八卦旗,五彩缤纷,尤其是盖上观音和龙王庙大印的佛祖旗和龙王旗,更是神圣的象征,具有非凡的神力,其镇邪趋吉的功能更强,为人们崇敬和信仰。奠基物习惯把康熙铜钱或描有金龙图案和乾隆通宝字样的铜板作为奠基物,放在四角基石下以镇邪。甚至有人把碎小的金块作为奠基物,据说是屋沾金,人丁旺。也有人在宅基的侧角下挖个小洞,埋下银珠神砂以及桃符木或八卦匾额。据悉,埋后还要烧银箔和燃放爆竹。在宅基侧角的正面竖“泰山”、石条以驱灾。

在奠基程序中,应该说还有一俗,一些渔民在造房时要“先挖坑,后造屋”。即在奠基时,同时在屋宅内挖一个大坑,把预先做好的大木桶放入坑内,作为渔民的室内地下腌鱼仓库,再在上面盖上木板。

上梁 在建房仪礼中,更具特色的还有上梁。奠基完工后,接着是择日立栋,继而竖窗架和门框以及砌墙。海岛上的墙,下半截是石块,上半截是砖头。窗有木窗、石窗之分。但是,这些程序都是技术性操作,唯有上梁,最具有信仰和礼仪色彩。上梁要拣吉日良辰,亲戚朋友要送贺礼,邻居家为了避邪要挂红布旗、米筛和镜子,俗称“拔福”。住宅中,柱子上贴的是绿纸楹旌,正梁上挂的是红布二方,有的还插金花和挂红灯笼。那一天,屋主人要祭天地神祇,办竖屋酒,并要向木工师傅分“双份利市红包”。上梁时,木工师傅唱着“上梁歌”踏梯而上,到了梁上还要“醮梁”,抛“上梁馒头”,贴八卦图案,抛“子孙袋”,等等,程式十分繁琐。

上梁时要唱上梁歌。大致有五个阶段。首先是“布彩”龙歌,歌词云:“红缎绸缎挂成双,押稳楠木紫金梁。仙鹤神鹿群起舞,金龙玉凤祝安康。”此时,木工把房东准备的红布或福字横幅安置在明间的脊檩中间,俗称“布彩”。接着是上梁,即把一根根桁条安装到梁架上去,在鞭炮声中,由两位木匠的领班师傅分别从两边爬上扶梯,一边亮开嗓门唱“上梁歌”:“脚踏扶梯步步高,手攀杨柳采仙桃。采出仙桃眯眯笑,众仙聚会火焰高。东海老龙来斗宝,西池王母献蟠桃……”这种歌谣可以唱得很长,不同的木匠有不同的唱法。并在安梁时用酒浇梁,俗称“醮梁”。此时也要唱歌:“九龙山上,出了一根沉香大木。上有凤凰筑巢,下有青龙盘根。”还有:“浇梁浇到头,一对青龙四海游;浇梁浇到尾,凤凰展翅来贺喜;浇梁浇到腰,代代儿孙戴相吊;浇梁浇得团团转,富贵荣华万万年。”接下去即为明间脊檩到位,上梁的仪式进入高潮。木工师傅头顶糕盘,顺着梯子边上边唱:“脚踩聚宝凤凰地,身踏招财紫金梯,龙飞凤舞鹤来朝,龙母娘娘把手招。”到了梁顶上木工开始往下抛“上梁馒头”,此时,下面的姑娘边抢馒头边唱歌。唱的内容也与龙有关:“龙女接宝兆吉祥,屋主含笑喜气扬。上梁喜逢黄道日,宅安人美有福享。”歌唱完了,上梁的仪式也就结束了。

建新房上正梁时,主人要操办上梁酒。择吉日吉时,早起先敬神,以祈求屋业太平兴旺。到涨潮时上梁,梁上先披红布和蒸伞,上钉角子钱币,表示红火、蒸蒸日上、财源滚滚。上梁时,放鞭炮,抛上梁馒头,从梁上抛下馒头、糖果、香烟,以犒劳邻里乡亲,交结缘分。是夜,主人办上梁酒,主要请造屋的泥木师傅、帮工及亲朋贺客。亲朋相贺,主要送油包(一般送108只)、馒头、蹄髈、鹅等供品菜肴,也可以送礼金相贺。

此外,旧时对水与火也有所忌讳。上梁最喜下雨,认为“龙浴于水,生活富庶”。但却忌红讳火,凡言语、用语皆得禁忌,为此楹联、横披概用绿纸,连有火字旁的字都不可全写,如“紫微高照”的“照”字,下面只写三点,不可写四点。然而,上梁后却又得生火甏,三天不灭,谓之“火种不灭,兴旺发达”。但从上梁及其有关习俗,可见东海渔民建房特征及其海洋文化的影响之深。

乔迁 主人乔迁新居,办进屋酒以酬亲朋。择吉日早起要敬神,先搬马桶到新屋门口,因马桶又称“子孙桶”,以求子孙繁衍。城里人家则以扫帚、畚斗从大门一直扫到自家门口,以示“财不遗路”。然后先搬床、被,以示入屋。进屋酒可以办在中午,也可以在晚上。多以晚餐为“正桌”,邀亲朋入席,同喜同贺。贺客则以合适的房间摆设、金团、鲤鱼、白鹅、利市(猪头)等食品相赠,金团要64只,也可以赠送礼金。

四、交通民俗

交通在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化交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关交通的民俗,也只有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才能形成。交通民俗是指人类在交往活动中,依靠不同的交通工具和方式而形成的风俗习惯。虽然交通民俗主要因不同的交通工具而形成,但交通民俗的目的在于延伸和强化人类行业的本能,因此交通民俗是人类本能文化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交通工具的使用缩短了人与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独木舟和船桨,可以证明距今约7000年前,宁波人已经开始乘用舟船出行或渔猎。在古代的宁波,民间交通往来,在水网地区以舟船作为交通、运输工具。陆路则靠步行或乘轿舆,运货物则靠肩背或肩挑,特别是山区运输主要靠人力挑。

旧时,在宁波平原水网地带和沿海村镇及海岛,得舟楫之利,交通主要靠船,大部分乡镇可通水路。大小船类繁多,因地而异。较大型者为海船、商船。专运货物的叫“货船”,来往于两地之间载客的叫“航船”,供人们乘坐游玩的船叫“游船”,用做收购海鲜货物者,叫“鲜船”,因载客不付钱,俗称“搭便船”。有的地方隔岸无桥,则设有渡口,其船称渡船。

一般在宁波内河上行驶载客的船为夜航船。分上下两层,下层装货,上层载客。船上给每位客人提供一席之地以供夜眠。夏天夜航船供应茶、扇,冬天出租被褥。每日黄昏开船,老大双橹并驶,交错摇动,以保持船身平稳,乘客睡在船中无动荡感觉。翌日黎明到埠,一般都能赶上早市。在内河,还有带篷的一类船只,船夫坐在船后,两脚推动桨板前进,谓之“脚划船”,可载客二三人,乘客可坐可卧,日夜可行。

宁波各地的水乡河道纵横、湖泊交错。旧时有些水网地区靠渡船来帮助行人过渡,渡口设有渡船。一般为木船,前头低,后头高,底部平,以桨和篙运行,速度快而稳,可以载客30余人。渡船可按有无专职船工分两种,一种是虽然有专职船工,但平时乘船,不收渡船费。每年秋收时节,农户给渡工若干斤谷子,作为平日搭坐渡船的报酬,有少数人家则付给现金或大米。现在,渡口一般都是直接收费,归专职船工所有。渡船的修理费用由船工自理。另一种是无人渡船,亦叫“牵渡”“拔渡儿”。此种渡船一般为村人集资建造。船比较小,船头、船尾均呈方形,平底,不容易侧翻,一次可载8~10人。船的两端备有一根缆绳系在两岸的树桩上,行人跳上船以后,可拉着缆绳渡向对岸。

宁波沿海多海涂地。潮退后,露出一片宽长的海涂,人走起来易陷入泥中,十分困难。近海作业,如捕蛤蜊、拾海螺、挖泥螺蛏子者,习惯使用泥马船。即在一块约40厘米宽、1.5米长的木板上钉上一个T形把手。双手握住把手,一只脚跪在上面,一只脚用力踩泥,一蹬就像滑冰一样连板带人飞速滑行。这种船可用于从事渔业生产,也可用于载人,俗称“海马”。据传,这种船是明代戚继光追击倭寇时创造出来的交通工具。

旧时一些戏班、艺人常要下乡去唱“草台戏”,所以一些戏班都有戏班船。戏班船每舱有舱板,可以睡人;船肚里放置行头箱以及常用家具,刀枪剑戟则罗列在船头的木架上,船尾的后标上要写明班名,有的还在船头上插一面戏班班旗。戏班船是供二三流角色或跑龙套角色乘坐的,如果是名角,另有单独的包船。

旧时宁波港装载货物多用木帆船,分南船和大北船。南船走福建、广东;大北船走北洋,即今天的江苏、山东、河北、天津等地。宁波货船的船老大多为舟山人。货船一般都有三支桅杆,即头桅、中桅(也称主桅)和后桅,中桅顶挂有红布制作的三角状桅顶旗,船尾插有灵风旗以辨风向。每逢春节,船主惯用大红纸张贴桅杆,前桅写“开路先锋”,中桅书“八面威风”,后桅为“一路顺风”等吉语。货船平时运送货物各有习尚,如装运棺材(多为尸骨还乡),在中桅缠红布以作标记。

宁波的渔船大都为木帆船,因“帆”与“翻”谐音,渔民忌讲“翻”字,故俗称篷船。宁波鄞州南乡的姜山一带渔船有不钉船眼的习惯,被称为“瞎眼船”,有船眼者即称“亮眼船”。渔船起锚出海,渔民不得回头看望。

旧时船上多设财神堂,供财神菩萨或娘娘菩萨。每晨,由烧火做饭的人点香供净茶。春节或正月初五财神生日,则以鱼肉敬财神以保平安。修船时,由船主亲自撑伞把菩萨“请”至家中供奉。船修毕,再“请”回船上。船工如果穿草鞋不得下船,因草鞋无边,意为无边无岸。船工一般不穿袜,忌说“袜”字,因宁波话“袜”与“没”谐音,所以船上称袜为“锄头套”。乘船人忌问船老大何时可到之语,因“到”与“倒”谐音。忌说“死”,航行时如见浮尸,要说见到“元宝”了,井将船眼遮盖。

人们为了需求而进行生产,而物质生产、生活的民俗事象,实在是人们长期劳动、生活经验的总结并被沿袭使用,以此来发展生产,丰富生活。宁波的物质民俗事象蕴含着宁波人的聪明才智。

【注释】

[1]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9页。

[2]陶立璠:《民俗学》,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页。

[3]浙江省鄞县地方志委员会:《鄞县志》,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196页。

[4]浙江省鄞县地方志委员会:《鄞县志》,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170页。

[5]玛丽琳・霍恩:《服饰:人的第二皮肤》,乐竞泓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6]转引自陈华文等:《浙江民俗史》,杭州出版社2008年版,第79页。

[7]《中国地方志集成》编辑工作委员会:《中国地方志集成》第17册,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上海书店1993年版,第2610页。

[8]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0页。

[9]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宋元浙江方志集成》,第10册,杭州出版社2009年版,第4576页。

[10]叶涛、吴存浩:《民俗学导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11]郑光直:《负正论——建筑本质新析》,《新建筑》1996年第3期,第1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