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电视纪录片的美学品格——《唐代丝绸复原记》解析
1987年,千年古刹法门寺地宫出土了大量唐代丝绸,几乎囊括了唐代丝绸的所有品类,总数达七百多件,被誉为唐代丝织品的宝库。但是,这些弥足珍贵的古丝绸在历经千年之后却早已失去了原本的模样,板结成块如同一堆朽木。为了使这些珍贵的唐代丝绸得到有效的保护,2002年,中德专家联合攻关,开始了对古丝绸修复的尝试。电视纪录片《唐代丝绸复原记》以此为内容,调动电视手段,用15分钟的时间艺术地再现了这一长达三年的古丝绸修复工程。整部片子紧紧围绕着古丝绸的修复展开电视化叙事,但是它没有停留在对真实的简单还原或再现这一层次上,而是通过巧妙的悬念设置,以极其精巧的方式将民族文化、人文精神、科技发展等诸多因素融入对古丝绸修复过程的纪录之中,把用摄像机纪录下来的古丝绸修复过程以一种审美的方式艺术地呈现给观众,远远超越了简单纪录的过程本身,以凝练、简洁的风格凸显了电视纪录片的美学价值。
一、文化的审美价值
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是中国纪录片参与国际竞争所特有的文化资源,也是纪录片最能感染观众、打动观众的地方。电视纪录片《唐代丝绸复原记》的艺术魅力首先来自对民族文化尤其是唐代文化的表现。
丝绸是中华文明的古老载体之一,早在公元前二至前三世纪,中国就以其华丽炫目的丝绸锦绣而名扬天下,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不仅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同时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壮举之一。在中国文明史的长河中,唐代文化的独特贡献和巨大价值,则是最易于被人们认同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看,《唐代丝绸复原记》的选题本身就透露出深厚的民族文化的意蕴。
在具体叙事中,编导充分发挥电视纪录片影像语言的特点和魅力,将民族文化转变为具体可感的物象。钟磬悠扬的佛家寺院,叹为观止的金银玉器,苍劲有力的碑文以及被修复的古丝绸上所绣的凤凰和麒麟,衣料上手工绘制的百鸟争鸣、蜂蝶飞舞的精美图案等等,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被自然地融入到古丝绸修复的过程之中,观众在了解古丝绸修复过程的同时也领略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古丝绸修复的现代科学工艺与古老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使纪录片所表现的内容具有探寻自然事理与传播民族文化的双重价值。在这里,民族文化的展示绝不仅仅是展示古丝绸修复过程中的一种陪衬性的需要,而是经过编导的主观选择和提炼之后,对古丝绸修复工程意义的深层次揭示,古丝绸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远远超过了古丝绸的物质价值本身,这正是《唐代丝绸复原记》的价值所在。
对于观众而言,欣赏这样的电视纪录片往往会因为其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对纪录片所表现的内容产生认可。另一方面,将民族文化渗透其中不仅可以使纪录片的内容更加饱满,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其艺术品位,避免陷入与其他电视纪录片似曾相识的尴尬境地。
二、叙事的多元追求
电视纪录片是以电视为传播载体的纪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再现艺术。现代社会,由于电视的快速发展,观众有了充分的选择自由。这对于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来说,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有适合观众欣赏趣味的内容,同时还要有赏心悦目的表现形式。很难想象,像《唐代丝绸复原记》这样的纪录片如果只是以影像加解说的方式进行简单地图解古丝绸复原的过程,会有多少观众能够坐下来耐心欣赏。《唐代丝绸复原记》借鉴了美国探索频道的成功经验,以历史文化变迁、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心,巧妙设置悬念,寓知识于娱乐,在叙事技巧方面,体现出多元追求的艺术特征。
在作品中,解说就像是一个潜在的叙述者,以深沉的语调叙述着唐代丝绸的来历、古丝绸的修复过程以及古丝绸修复过程背后的故事。从传说中印度阿育王为安排释迦牟尼佛祖舍利而在各地广造佛塔开始说起,并由此引出法门寺地宫的秘密和地宫中出土的唐代古丝绸。随着作品的展开,叙述者通过画外音形式不断提出问题,引出悬念:藏于法门寺地宫中如此多的丝绸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一腰绣裙会不会也如地宫中物账碑中记载的那样就在丝绸包块之中呢?古丝绸出土后为什么被搁置十五年之后才进行修复?古丝绸的修复工作到底有多么复杂?……在重重悬念中,古丝绸的修复过程被转化为扑朔迷离的情节,具有故事的特征。虽然这里所要解开的谜团并不是自然史和人类史中未解之谜,但整部片子却被这样一种讲述方式笼罩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忍不住要参与思考,产生强烈的心理期待,从而有效地调动了观众的情绪,使观众沉浸在思索的乐趣和发现的快感之中。
《唐代丝绸复原记》还通过声画交融的细节使作品呈现出厚重的历史感。作品中,考古学家们将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古代丝绸与同时出土的志文碑、物账碑对照,通过科学推断将这些古丝绸放置到大唐盛世这一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特别是在向观众介绍至文碑的内容时,编导运用叠化镜头艺术地再现了唐咸通年间懿宗皇帝最后一次迎奉佛骨舍利的盛况,通过虚构的影像让观众以直观的方式领略宫内富丽堂皇的景象。还有物账碑上关于迎奉佛骨舍利时供奉物的记载,导演运用特写镜头配合解说将惠安皇太后、昭仪、晋国夫人等名字一一展现给观众。历史以这样一种方式被有理有据、有声有色地还原,使得整部作品的风格显得古朴、奇特、悠远、厚重。
为了使纪录片呈现出一种现场的质感和美感,《唐代丝绸复原记》在表现古丝绸修复过程中,通过大量的特写镜头、现场同期音等手法,不仅使观者如临其境,同时也将唐代丝绸修复过程的工艺表现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极具视觉震撼力。
三、人文精神的张扬
对人的关注是纪录片永恒的主题,它不仅增加了纪录片的魅力,也极大地增进了纪录片的思想深度。《唐代丝绸复原记》在看似客观的纪录中,编导同样在有效地传达着对于人和生命本身的关怀,体现出强烈的人文精神。
《唐代丝绸复原记》中的人文精神,首先体现在通过纪录古丝绸修复过程展现了科学工作者的精神风范。编导在众多从事古丝绸修复的专家中,特别选取了德国的古丝绸修复专家安格丽卡作为主要对象,对安格丽卡在古丝绸复原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敬业品德、细致作风、科学智慧与探索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纪录片的解说中有这样一段:“这个周末安格丽卡没能休息,她把自己关进了实验室里,这是最关键的时候,她必须时刻观察丝绸的变化,要在适宜的时机及时开始揭展,而且一旦开揭,这个工作就不能停下来,过早揭展,残片间尚未脱离粘连的必有损伤,而延误时机,残片内外湿度不匀,散开的部分暴露在空气中会很快龟裂破碎。”言语之中既阐明了古丝绸修复过程的复杂,同时对于安格丽卡的敬业精神的赞美也溢于言表。
《唐代丝绸复原记》的人文精神还体现在被修复的古丝绸与人的关系上。作品中,编导通过“古丝绸的主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这一悬念将古丝绸紧密地与人联系在一起。在开始修复之前,根据物账碑和志文碑的记载,先将古丝绸与唐代皇室中的贵族诸如惠安皇太后、昭仪、晋国夫人等联系起来,并且特别点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也曾在这里留下了一腰绣裙。尔后,随着修复工作的进行,虽然没有明确给出古丝绸的主人到底是谁的答案,却通过对被修复的古丝绸的质地和图案的介绍暗合了前面的推测。这种表现和叙事方法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丝绸修复只见物而不见人的沉闷状况。而在纪录片结尾,编导以一段慷慨激昂的抒情段落作结,使得沉默的古丝绸染上了昔人已去的悲壮美。
精巧的叙事,民族文化、历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加上色彩绚丽的画面,隽永悠扬的音乐,流畅精炼的剪辑,《唐代丝绸复原记》向观众展现了一个艺术审美境界。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下,面对着市场压力和挑战,当代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唐代丝绸复原记》代表着电视纪录片的一种发展趋向,也给我们一个启示:艺术价值永远是电视纪录片永恒的魅力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