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哈利·波特》看行销中的综合效应
小说《哈利·波特》以其想象与魔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读者,但电影《哈利·波特》的成功绝非空穴来风,那是一架巨大的商业机器精心调制的结果。波特迷可能会说,若没有宣传,该片也会卖座;不错,但它不会创造北美电影市场首映周9 000万美元、10天内破2亿美元的纪录,更不会成为无所不在的“文化现象”。如果把这一现象比作魔术的话,那么,背后的魔术师们功不可没。
此处我们不是指该片的艺术创作人员,而是指那些造势的推销员。
《哈利·波特》由华纳电影公司出品,而华纳又是全球最大娱乐和媒体公司AOL时代华纳的一分子。从表面上看,一部电影充其量只是几亿美元的生意,对于这个年销售额达400亿美元的商业巨擘,尚不能算举足轻重。但时代华纳高层却为之投入了类似宫廷政变的策划和关注。早在2001年春天,在纽约洛克菲勒总部的一间会议室里,首席执行官列文便每月两次召集各部门的CEO和高级主管,商讨影片的行销方案。会议决定,将《哈利·波特》定为全公司的行销重点,颇有中国抓典型的意味。
综合效应利人利己
整套方案大有盟军登陆诺曼底的架势,牵涉时代华纳旗下各公司的协调与配合。借用MBA语言,那就是要发挥“综合效应”(synergy,简称“综效”)的威力,看一看这个纵向联合的超级大企业究竟能创造多少商机。
美国在线(AOL)是全美最大的网络连线服务商,它早早就向那3 200万用户传输《哈利·波特》的预告,让他们打开电脑一上网,就看到哈利那对慧黠的眼睛;HBO、CNN等有线电视网也开动了宣传机器,不时播出有关影片的消息;网景等站举办了以哈利·波特故事为主题的获奖竞赛。
但AOL时代华纳不仅为这只下金蛋的鸡喂足饲料,也千方百计让影片发光发热,为兄弟产业创造价值。华纳电视网在正常节目中插播的影片拍摄片断,使得整晚收视率骤升;由大西洋唱片公司发行的该片音乐CD,一上市便卖出15万张,后冲破百万大关,进入电影原声带销量的前3名;当然,电影票预售网站Moviefone更是破天荒卖出了100万张,让不愿排长龙又想先睹为快的观众满足了心愿,其中有不少是首次使用这项网络服务。当然,总公司也希望那些如饥似渴搜寻影片资料的影迷,最终会变成所有这些分公司业务的客户。
一张电影票才不到10美元,但一旦因此拉到一名AOL连线客户,每月就会进账24美元。这就是《哈利·波特》幕后的大算盘。据计算,当该片的全球票房达到6亿美元,再加上电视播映权、录像和DVD发行、产品授权收入等,该片能为整个公司产生2.5亿美元的毛利润。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这场行销战赞不绝口,对手微软网站MSN的主管表示,其实这算不上什么创新,上述这些曝光方式都可以向不同的媒体购买,不是一定要拥有这些媒体才能做到。其次,《哈利·波特》早已名声大噪,大规模宣传只是锦上添花而已,若真要试验联合推销的效果,应该找一部口碑不广的作品,看看能否遍地播种,全面开花。
如何避免杀鸡取蛋
《哈利·波特》小说版至第一部影片开拍时已有47种文字的版本,在200多个国家销售了1.16亿册。首部电影版的制作费是1.2亿美元。假设该片的电影票全部奉送,一张不卖,华纳公司也能收回成本,原因是各类厂商争相购买影片形象的使用权,并借助这股热浪大肆销售《哈利·波特》纪念品。据估计,这项收入应不少于1.5亿美元。不信你看,光一套哈利·波特就读的魔术学校的乐高积木,就卖90美元一套,而且还出现抢购风潮。
但物极必反是万物的规律,也控制着人类的心理调节。当你看到满眼都是哈利·波特的形象时,他的神奇魅力也就会慢慢消失。有鉴于此,原作者罗琳要求电影公司在开发产品及出售商品权时,力求克制,切莫过分商业化。
其实华纳公司在这方面的想法跟罗琳一致,倒不是他们有超脱精神,而是害怕走上杀鸡取蛋的路,因为他们指望这只“鸡”能有6代“接班人”(整套《哈利·波特》将有7册,至2004年华纳已经拍摄了3集)。他们知道,当炒作和商品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原本的哈利迷大本营就会出现反弹,并会从不满发展到腻烦和抗拒。
为了不让附属产品销售把影片形象推至饱和点,华纳对购买商品形象权的厂商精挑细选,如《蝙蝠侠》有150家产品商家,但《哈利·波特》却减至85家。举例来说,一般大片至少会有3家全球性授权伙伴,但这次华纳只同意跟可口可乐一家合作,并提出许多苛刻的要求,如不许在饮料罐上出现人物的脸部形象,当然更是严格禁止哈利和他的伙伴们张口喝可乐的画面。这场宣传战打得很隐晦,还加上了鼓励读书的公益性内容,使得配套行销显得较为高雅(但实际效果如何则应另当别论)。
华纳告诫商家不要给人物“涂脂抹粉”,因为他们不是完美的人物,而他们不完美的特点正是他们最大的魅力。华纳的忠告是:“把客户带进哈利的世界,而不要把哈利放到我们的世界。”因此,哈利、罗恩和赫敏不会去快餐店吃汉堡包,商场里也不会出现身穿哈利袍的工作人员;但你要自己买哈利袍则没问题,在东京可花240美元买一件。
欲擒故纵,让影迷望穿秋水
如果说华纳在联合推销方面采取放长线钓大鱼的手法,在商品授权方面采取防止泛滥的措施,那么,它在影片的直接宣传上则采用了欲擒故纵、一收一放的策略。公关部门每隔一段时间放出一点消息,让影迷尝尝甜头,但绝不狂轰滥炸,以免他们心态疲惫。
从一开始3名英国小演员被选中,他们只在一次正式新闻发布会上亮了一下相,然后从公众眼里消失。新闻界不许对他们采访,也不许进摄影棚探班,整个拍摄过程几乎在绝密状态下进行。
华纳的行销是从图像和字体着手的。早在2000年秋季,一套根据《哈利·波特》书中插图研发的形象出现在授权产品的包装上,那时还没有用电影图片。第2套直接出自影片的形象(包括字型),由公关部门选择适当的时候,一点一滴透露给外界。最早的形象是2000年圣诞节张贴在电影院的单张海报,画面上只有一只白色猫头鹰,嘴里叼着一张牛皮纸,上面写着“哈利·波特”的名字。最早的预告片出现在2001年3月,没有台词,只有形象,让人粗略感受一下影片的风格。第2套预告片出现在6月,里面加了些对白场景;与此同时,一张巨大的海报出现在高速公路旁,那是魔术学校的学生披着月光划小舟的情景,暗示着“哈利和他的朋友们即将来临”。第3套预告片出现在影片上映前的3周,里面有一些学骑扫把飞翔的特效镜头。由此可见,每一张新海报、每一套新预告片,都在吊观众的胃口,让大家时时记住,这是一部不可错过的电影。
该片公映前两周,华纳选择在伦敦向全球新闻界举行首映会,小明星们终于又亮相了,但整个活动处理得很低调,没有盛大的会后庆典。大概是吸取了《珍珠港》首映太招摇,结果名不副实,造成负面口碑的教训。接下来就是两周紧锣密鼓的电视和平面媒体宣传。至影片开映时,一项调查显示,所有潜在的电影观众都已知道《哈利·波特》将大驾光临本地影院,换成行销语言,就是该商业信息的渗透率已达100%。
最早的《哈利·波特》海报只有猫头鹰没有人。
第二套《哈利·波特》海报有人,但根本看不到脸。
第三套《哈利·波特》海报主角亮相。
拍任何一部商业电影,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赚钱,但《哈利·波特》更具“野心”。普通电影上映后若是卖座,电影公司自然会考虑拍续集,可谓“摸着石头过河”;但《哈利·波特》从一开始就有意图发展为长期生意——在第1集上映后的第3天,第2集便投入拍摄,第3集的剧本已在赶写,罗琳开始“疾书”第5集……总之,华纳公司指望它成为源源不断的摇钱树,比《星球大战》或《蝙蝠侠》更赚钱。因此,行销人员必须分外爱护这棵“树”,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施肥,都力求科学,以免它枯萎,或者结的果实失去新鲜味道。
综效的局限性
2002年年底,世界影坛又出现两大巨片的角逐。不是《魔戒》再战《哈利·波特》,因为这两部作品出自同一家母公司——AOL时代华纳,而是《哈利·波特与密室》和新的007影片《不日而亡》。这是两部毫不相干的影片,目标观众几乎没有重叠之处,前者是小男孩,后者是大男人。但它们至少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对广告宣传不遗余力。
这里说的“广告宣传”,不是影片为自我促销所打的广告,而是借助本身的影响力为别的产品大打广告。这些产品或许跟影片有某种关联,或许毫不相干。哈利、罗恩和赫敏似乎不喝可口可乐,但他们(准确地说,是塑造他们银幕形象的电影公司)希望那些喜欢他们的观众每天畅饮可乐,而且必须是可口可乐。至于007詹姆斯·邦德,谁都知道他喜欢开宝马新款车,戴欧米迦手表,喝Finlandia牌的伏特加酒(摇的,不是搅的),用Norelco的刮胡刀……咦,这是邦德的戏中品牌,还是演员皮尔斯·布鲁斯南无处不打的广告?瞧,我的视听已被混淆,可见广告的收效不浅,或者说我受害很深。
利用大制作电影挣广告费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以前都属于小打小闹,1992年那阵平均一部商业片只能收95万美元的形象授权费,5万美元的广告费;如今,某些影片的形象授权和广告费已超过了影片的制作费用,即拍摄一部影片的所有费用光靠卖形象及广告就足矣。当然这种情况仅限于《星球大战》等早已被证明卖座有保障的作品。但随着西方电影业一路走高,商家赶搭大片顺风车的趋势也愈演愈烈。就拿这第20部007影片来说,商家们总共掏出1.2亿美元来做“共同广告”(即同时宣传影片和赞助商自己的产品),其中有11家共花费1亿美元打电视广告;相比之下,该片的拍摄费用只有1亿美元,而片商自己掏钱的广告费也只有3 000万美元。
出品《哈利·波特》的AOL时代华纳不是拉不到那么多“外快”或赞助商。正如前文介绍的那样,原作者罗琳和电影公司都不想把该片一下搞得太商业化,以免杀死一只会生金蛋的鸡。比如该片禁止在电影场景中加插秘密广告,因此哈利就读的魔术学校内不会有任何商标;而且对赞助商也实行限制,可口可乐更是答应捐赠20%的费用给慈善机构。
《不日而亡》等新近的007影片堪称广告专题。
引起笔者注意的不是这一抑一扬的两种做法,而是这两家电影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AOL时代华纳是一家合纵连横的媒体娱乐集团,它旗下有众多威力巨大的杂志、电视网和网站,而出品007的米高梅公司是好莱坞出了名的孤家寡人,因长期经营不善,一直处于被抛售的边缘。
但从这部新的007影片的造势来看,米高梅背后没有大树照样可以乘凉。据该公司的CEO兼董事长叶门尼德坚表示,综合效应的作用被吹嘘得言过其实,他认为关键要看一部影片的质量好不好,它的行销搞得是否有创意。“如果本身的产品过硬,别人的门也会为你敞开。”的确,007新片的宣传材料大量出现在AOL时代华纳旗下的媒体还有别家的媒体中,而这些并不是花钱买的广告,而是媒体心甘情愿为一家竞争对手的产品摇旗呐喊。演唱主题歌的麦当娜属于华纳唱片公司,而跟另一家对手派拉蒙同属维亚康姆的MTV免费播出了一系列半小时的特别节目;迪斯尼也是米高梅的对手,但旗下的ABC电视网在收视率极高的足球转播中加插007的宣传片。销售方面更是如此。维亚康姆属下的TNN有线电视网投标购买了以前那19部007影片的播映权。
由此可见,当一个独立的企业在市场上运作时,它对于“兄弟单位”的照顾多半是象征性的,除非受到更上一级的“指令”。一家杂志登不登关于某部影片的介绍,基本上不太考虑这部影片是兄弟公司还是敌对公司的产品,而是考虑该内容是否符合自己读者的口味;一家电视台是否买某部影片的播映权,花多少钱来买,也完全是市场行为。因为都是独立核算的企业,如果只能买同系统的产品,或者必须优先考虑这些产品,你所做的商业决策就可能不是最合乎自己经济利益的。但冷静想一想,这“兄弟单位”的互相支持、互相提携却是媒体娱乐业像滚雪球似的不断整合的一大理由。
据好莱坞业内人士透露,这个行业就像一个小圈子,大家无论属于哪个山头,互相之间都很熟,有什么买卖,“外人”跟“兄弟”的地位毫无二致,“同宗”和“外姓”是在同一起跑线上来竞争的。米高梅的老板声称,他们跟某些竞争对手旗下部门之间的关系,要比它们的“兄弟”更紧密,所以他不觉得自己没有一大帮“企业姻亲”会造成任何劣势。
《哈利·波特》的例子也能说明综效的局限性。诚然,该片的宣传内容遍布母公司旗下各大媒体:AOL网站让你下载30秒钟的预告片,华纳电视网在一个儿童节目中播出最早的电视预告,卡通电视网举办抽奖比赛,华纳旗下的唱片公司发行原声带,HBO播出一部介绍新片的短纪录片,同时放映上年度的那部老片,等等。但华纳也并不介意在别家的媒体平台上宣传该片,比如最早的一套剧照发表在高档的《浮华场》杂志,而不是母公司旗下的《时代》或《娱乐周刊》,而2001年和2002年这两部《哈利·波特》的无线电视播映权卖给了迪斯尼的ABC网(因为它出价最高)。
2004年最卖座的3部中文电影,在行销方面都堪称跟好莱坞接轨:《十面埋伏》在张伟平的宣传运作下,获得媒体铺天盖地的免费版面;《天下无贼》画面中暗藏着众多商业广告,尤其是手机广告,似乎跟冯小刚的前作《手机》一般招摇;《功夫》的户外广告多半是别的商家为了搭顺风车而主动支付的,无须片商或发行商掏腰包。
这些事实足以证明:最好的买家、最合适的曝光场所未必在自家(尽管你自家有着全世界最强大的媒体资源);当你所要宣传的内容本身具有充足魅力时,媒体替你宣传不是在帮你的忙,而是利用你促销它自己。《哈利·波特》是公认的“名牌”,一本杂志刊登哈利的照片对影片上座没什么影响,但对杂志的销售就会起到促进作用。当华纳电视网播放该片预告片时,收视率直线上升,这充分说明了谁的卖点更大。华纳影片公司的主管直言不讳地说:“我们没有要求兄弟单位作任何宣传,一切决策都由他们自行制定。对我们而言,只要是有利于《哈利·波特》的事我们就去做,不会考虑什么企业的综合效应。”
Aston Martin可称最显眼的配角之一。
也有人认为,华纳影片公司有这种任其自然的态度,就是因为其母公司有深厚的实力,无须挖空心思做过分的行销。反之,米高梅抓着007这棵摇钱树,就恨不得一下把所有果子全部摘干净。比如,邦德这回驾驶的是Aston Martin,福特汽车公司为此花了3 500万美元;露华浓推出007系列产品,因为女主角哈利·贝瑞是该公司产品的代言人。索尼提供给007的那些“玩具”,当然少不了要大出血。幸好这些品牌出现在该片中不算太突兀,否则整部影片如同两小时的产品广告,配上一个精彩故事。
米高梅主管说得没错,关键要看影片的品牌和质量。但不可否认,多数新片是没有品牌效应的,质量好不好在上映前也没人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庭”的优势就可能显现出来。连米高梅的CEO自己也承认,当你的产品有质量问题时,垂直性的企业能助你一臂之力。而偏偏米高梅这两年“有质量问题”的影片特别多,如《哈特之战》、《风语者》等,从“高处坠落”时没有人能搀扶一把。
业内人士认为,企业综效的最大优势在于防守,而不在于进攻。过去10年美国媒体的大整合,使得6大电视网中有5家被拢入大集团的麾下,这使得游离在外的小电视台变成势单力薄的散兵游勇,在谈生意时可能被置于不利地位。
综合效应还体现在资本的运作方面。一家横向或纵向联合的大集团很容易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而要从一个单独的据点扩大到第二个,难度相对要大得多。
当企业发展及整合时,企业家总是喜欢抬出“一加一大于二”的逻辑。这种所谓的综合效应的确存在,但眼下似乎有被夸大之嫌。不仅媒体娱乐业如此,其他行业更是如此。但是,大联合有一大好处,很少有人提起,那就是分散风险。就拿AOL时代华纳来说,近年美国经济不景气,靠广告吃饭的媒体业一片愁云惨雾,但电影业却阳光灿烂。在美国,电影业似乎是跟整体经济背道而驰的,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是该行业的黄金时期。假设没有《魔戒》和《哈利·波特》驰骋银幕,网络泡沫的破灭对AOL时代华纳的冲击便要猛烈得多。
另外,《哈利·波特》的成功也标志着近年来一种新的电影行销手段的流行,即全球同步放映,行话叫做day and date。华纳声称2003年春季的《黑客帝国》第二集是第一部全球同步放映的故事片。这种发行的好处是消除盗版商的生存空间,让影迷在第一时间到影院观赏新片;弊端是发行费用更高,风险更大。以往的等级发行制度,新片一旦在美国那样的一级市场取得成功,其影响力便会逐渐扩散到其他市场。同步发行等于是全盘下赌注,赢者自然通吃,但输了的话,损失也比传统手段惨重得多。
许多事总是出人意料之外;许多企业主管的高谈阔论总是夸大其词;许多决策的成功属于歪打正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