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浅谈放映业
电影放映业是电影产品最终“卖”给消费者的一条渠道。它曾经是唯一的渠道,后来随着电视播映和录像带的兴起,它降格为主要渠道;如今在北美市场,从销售额来看,它已沦为次要市场,但它的龙头作用却依然存在。一部影片的电视播映费和DVD发行收入多寡,主要由它的影院放映收入而定。
放映业是一个区域性的行业,跟IT等产业不同,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全球性的趋势。比如近10年来北美市场的兴旺,对亚洲没有什么冲击;反之,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电影放映业的如火如荼,主要是因为需求长期遭遏制以及缺乏其他竞争性娱乐产业所致,跟国际趋势无关;同属于开放市场的香港和日本,放映业的境况则完全不同。
放映业的好坏跟经济大环境有关系,但这种关系颇为复杂。比如20世纪90年代末香港经济不景气,六七十港元一张电影票,让很多市民望而生畏,打消了去影院消费的念头;然而,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时期,电影放映却进入了空前绝后的繁荣期——反正失业在家,看场电影能使人短暂地忘记现实的烦恼。电影消费有没有阶段性?它跟经济整体的关系如何?这都是经济学家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据学者那东(Nardone)1982年的一份颇有影响的研究揭示,电影业跟经济基本上呈逆向趋势,在经济蒸蒸日上之时,87%的时候电影业却会低迷不前;而在经济陷入低谷之时,70%的时候电影业却一片蓬勃。也有人提出,电影业的循环期是4年或10年,但这种结论尚有争议。从上座率来讲,美国电影业的巅峰是1946年,死谷是1971年。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娱乐产品越来越丰富,但电影放映业却一步步走向崩溃的边缘。当然,这些现象都有超越电影制作业及电影放映业的更深层原因,我们现在指望影院改造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妙用,但影院的硬件设施只是决定放映市场兴衰的一个因素,而且未必是最主要的因素。
如果说电影业的长期周期并不明显,那么它的季节性却一目了然。人所皆知,空闲时间是看电影的好时候,比如节假日。暑假是北美市场的黄金季节,因为它的主要观众群青少年不用上学,自《大白鲨》开创了暑期档之后,夏天成了好莱坞淘金的“大热天”,其票房占年度总额的将近40%。从11月底的感恩节到12月底的圣诞节是电影消费的第二个热潮,此时推出的影片较适合全家庭欣赏,艺术水准也较高,因为很多有获奥斯卡奖潜力的影片却在此时推出,以便评委们在投票时对这些影片记忆犹新。
《大白鲨》开创了暑期档这个电影旺季。
美国电影放映业在发展初期受制于制作商和发行商。由于发行商实施买甲片必须买乙片的手法(有点像当今微软的所作所为),放映商想买一部佳片,往往需要搭买很多“臭黄鱼”。在放映业的阵阵抗议声中,美国司法部开始调查发行商的垄断行为,在1940年曾达成类似庭外和解的协议。但由于该协议仍向发行商的利益倾斜,造成5大制片发行商仍垄断全美70%的首轮影院。1944年,放映业再度控告发行商,至1948年,美国政府终于把电影发行业和放映业彻底分家。从此电影业进入一个新时代。
但这个新时代未必对放映业有利。由于制片发行商不再拥有放映渠道,它们便改变生产格局,不再像从前那样一家公司每周至少推出一部新片。供应的大幅度减少,产生了物以稀为贵的效应。影片的发行价格直线上升,受欢迎的影片更是受到众多放映商的标价竞争,如此一来,放映业的“小鱼”被挤压出局。加上电视在此时开始进入全美的千家万户,抢走了越来越多的观众,这项原以为有利于放映业的法律,大有腰斩整个电影业之势。为了跟免费的电视产品竞争,电影业开始走“大场面”、“千军万马”的路线,使得制作成本上升。所有这些因素,都加剧了电影业各环节运作的成本,使得没有实力的弱者遭到淘汰。(美国实施的发行和放映分家的法律,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才终止。)
据第13届金鸡百花电影节透露,2003年中国(应指大陆部分)有1 834块银幕,人口只有中国1/4的美国有将近36 000块银幕,占全球共104 000块银幕的1/3以上。因为中国和印度的收缩,比2002年的107 000块减少了3 600块,即4%。但全球的数码银幕从1999年的12块增长到2003年的178块中,美国、英国和中国占了大多数。
2003年全美国共有6 060家影院,约36 000块银幕,其中42%属于5大院线:Regal(皇家)6 061块银幕、AMC(美国多厅娱乐)3 156块、Cinemark(新马克)2 329块、Carmike(卡麦克)2 239块、Loews(卢斯)1 486块。美国的放映业主要控制在这些大院线手里,你在美国处处能看到这些影院,它们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大头。另外美国还有上万家放映厅,大多是单厅的旧式影院,位于市区那些凋零的街道和破败的建筑物内。美国人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向郊区大量转移,使得整个娱乐业的结构发生变化。如今的放映业,其主要阵地在于mall(购物商场,商业街)里的多厅影院,往往有20个放映厅甚至更多。而曾经流行的汽车影院(坐在汽车里看露天电影)现在已极为罕见,从1980年的全美3 561块银幕,减少到2004年的601块。趋势显示,mall里的大型多厅影院将是全球各地在将来发展放映业的主要方向。
加拿大的放映业基本上控制在Loews(卢斯)和维亚康姆拥有的名伶(Famous Players Ltd)两家公司手中。它们拥有加拿大70%的市场,相当于美国市场的10%。
北美的放映业在20世纪90年代扩张过度,造成一定程度的供过于求。在80年代的全盛期,一些大城市的电影院,其价值是根据年度经济收益再乘上10—14倍来计算的。(所谓“经济收益”是用会计学上的EBITDA概念,即“计算利息、税、损耗和摊还之前的收入”,通常指营业额减除成本。)中小城市的影院大概值收益的5—6倍。另外,许多大城市的影院在出售时,一般标价为每个放映厅一百多万美元,再转手价却不到50万美元(20世纪80年代的价码)。至2000年,大型的阶梯式影院建造过多,造成多家院线破产。
汽车影院曾经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青少年谈情说爱的好去处,但如今已经式微。
电影票
2003年美国电影票的平均价为6.03美元,2004年的平均价格是6.21美元。从价格均衡理论的角度计算,相当于中国电影票定价不到10元人民币。
产品定价是一门很微妙的科学。电影票的高低对电影消费到底有怎样的影响?从目前的香港局势看,高票价直接遏制了经济不景气时观众的消费意愿。但美国的情况却有所不同:研究表明,美国观众对于票价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反应,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电影票价不太有“价格弹性”,尤其是口碑很旺的大片更是如此。但是,美国观众会考虑整个消费过程的费用,除了电影票,在美国看电影可能引发的开销有停车费、在外餐费、请保姆照看婴儿等。美国影院一般对“非黄金时段”实行优惠价,这里的“非黄金时段”是指周日傍晚6时前、周末和节假日下午2时之前。有些影院对中午前的早场提供更大的优惠,主要吸引一些退休人员、无业人员、家庭主妇及逃学的学生。也有影院提供折扣套票,但一般限于已放映了一两个星期的影片。
美国市场曾经有非常发达的二轮影院,现在已大体消失;少数二轮影院虽然票价很低,只有普通票价的一半或1/3,但由于这些影院的设备陈旧,很难吸引大批观众。另外,有些影院甚至尝试推出月票,但发行公司并不支持这样的做法。
表4-1:2003—2004年美国电影院行业结构
资料来源:MPAA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