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电视剧投融资的发展阶段
中国电视剧制作的资金来源大约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即行政拨款阶段、拨款与社会资金相结合的阶段和按市场化投资与融资阶段。一、第一阶段:行政拨款阶段
自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即现在的中央电视台)开播后,大约一个多月后,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播出。可以说电视剧几乎与中国电视一同诞生。由于当时电视机数量极少,电视剧主要是尝试用戏剧化的叙述阐释国家政策和理念,是利用电子媒介进行宣传的实验性手段。由于其主要功能是宣传,当时又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故电视剧生产的资金主要是靠行政下拨的事业经费,由国家财政出资,按计划下拨,计划使用。当时电视台的所有节目都不例外,电视节目中也没有广告,电视剧也是以直播形式出现,故至今没有留下中国第一部电视剧的影像资料。由于受制作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当时的电视剧都是在现场搭置的实景中拍摄并同步直播,在很大程度上更像是舞台剧转播,有点类似美国的“电视戏剧”、前苏联的“电视故事片”和日本的“电视小说”等。在中国,人们将这种叙述虚构故事的电视节目称为“电视剧”,之后又将这种同一主题的连续电视节目称为“电视连续剧”。
从1958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前的8年里,中国大陆共播出电视剧约180多部。从文革开始到1978年是中国电视剧发展的低谷期,值得一提的是:1967年北京电视台(现中央电视台)拍摄了电视剧《考场上的斗争》,这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部不采用直播而采用黑白录像设备录制的电视剧。从1958年到1978年这20年间,中国电视剧的制作经费完全由政府出资,从事业经费拨款,当时电视剧的重要性还不能与印刷媒体及广播、电影等相比。
二、第二阶段:行政事业经费拨款与社会出资相结合阶段
1976年,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共中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加速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以后的10年里,中国的经济获得了逐步的恢复和发展,中国的电视事业逐渐形成。1978年,中国电视观众仅有8000万人,到1987年7月,电视观众已经达到了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6%。到2004年,全国电视观众覆盖率达到了94.61%,潜在的电视观众为11.54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电视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电视覆盖的扩大和家庭电视机的普及,观众对电视文化的需求为电视剧的繁荣创造了社会条件。
由于电视观众对电视剧节目需求量的急剧增加以及电视融资方式从过去的单一财政拨款发展到可以广泛融资,1979年,当时的中央广播事业局在第一次全国电视节目会议上,建议各地电视台凡有条件的都可以制作电视剧,并在国庆30周年时举行全国电视节目联播。这是中国电视剧的第一次飞跃,1980年全年电视剧生产达131集,是前一年电视剧产量的6倍以上。1983年,中央电视台成立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电视剧产量再次大幅度提高,比上年增加100%。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时期,由于政府投资、广告经费支持和企业的赞助,电视剧的生产规模开始迅速扩大,从1978年到1987年的10年,中国电视剧总产量已经达到了5875集,是从1958年到1978年这20年的近30倍。在电视剧产量急剧增加的同时,与中国电影观众从1979年开始逐渐下降的趋势成反比,电视剧的观众则在不断增加,电视剧取代电影成为了中国最具大众性的视听叙事形式。
从80年代开始,电视剧的生产资金越来越多地来自于社会、企业、甚至国外和港台地区,越来越多的非电视台机构制作电视剧,政府对电视剧生产的直接控制减弱了。1980年2月5日,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的9集电视剧《敌营十八年》具有一种标志性的意义。这是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也是第一部采用情节剧模式制作的产生广泛影响的通俗电视连续剧。这部电视剧与其他重视政治批判、艺术风格的电视剧不同,不注重对人物个性的开掘,也不强调对政治思想的演绎,而是突出了情节性、戏剧性、惊险性、离奇性,具备了娱乐性作品的基本特征。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
三、第三阶段:按市场规律运行的投资与融资阶段
这一阶段的电视剧投资大部分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社会投资为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提下的电视剧市场化投资占总投资的80%左右,事业投资只占很少部分。
1987年,中共中央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及“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改革目标,市场在社会的总体发展中被确立了重要位置。从这一年开始,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对电视的影响明显强化。1987年,中央电视台广告收入已达2700万元,高出1300万元的国家拨款2倍以上,而到了1994年,中央电视台获得的广告收入则已经达到了12亿元;1998年,全国电视广告的收入已经高达133.6亿元。正是由于广告收入的急剧增加,电视媒体在经济上主要并不是依靠政府而是依靠市场来推动发展。因此,从80年代末期开始,电视台的经济运作体制开始出现多样化趋势,电视剧的生产和流通也越来越受到市场规律的支配。
1992年,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投资200万元制作41集电视连续剧《爱你没商量》,之后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贷款150万美元拍摄《北京人在纽约》,这种投资性的生产方式意味着电视剧具有了明确的商业回报指标,必须通过市场价值来补偿制作成本和获得利润。1992年中央电视台以350万元购买《爱你没商量》的播映权,之后用黄金时段的广告时间换取《北京人在纽约》的播映权,这意味着电视剧买方和卖方互惠互利的市场格局雏形开始出现。随后,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以1000万元购买了30集电视剧《武则天》的国内版权,随剧征集广告,用电视台的广告时间来交换电视播映权,这种贴片广告的形式在很长时间都是中国电视剧市场化的重要途径。
总之,随着制作方式的多样化,电视市场的逐渐形成,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的产量一直居高不下,年产量都在6000部集以上。而2004年度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中申报剧目则高达2842部、74143集。
尽管中国的电视剧市场仍然没有成熟,但应该说,电视剧是在中国最早实现制播分离、市场交换的电视节目类型,正是这样的市场体制推动了电视剧在90年代的高速发展,而且也使电视剧成为中国电视节目中几乎唯一具有国际电视市场竞争力的节目类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