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拍摄期的主要任务与管理
一、拍摄阶段的主要任务
拍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全剧画面与同期对白、音效的全部录制。这个阶段是保证电视剧能在预定周期和成本内,安全优质地完成全剧制作的最核心阶段,是考验制片人的专业素质、工作能力的最关键的工作时期。
二、拍摄阶段的工作步骤
1.准备阶段(1)彩排掌握
假如一个导演想高效率的工作,制作出高质量的画面,他就必须花时间与演员进行彩排,剧组主创人员进行掌握准备,讨论电视剧中的每一个场景。因为演员和剧组中的每一个人只负责画面中的某一个部分,每一个人都只从某一个角度来看电视剧。导演必须来把握整个电视剧的视听效果,引导每一部分为共同的目标服务。
在和主要演员协商合同的时候,最好是把体验生活和彩排的时间包括进来,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导演、演员、编剧可借此机会一块讨论剧本,以达到对电视剧中每个人物和每个场景的理解,也可避免开拍后的尴尬局面。
彩排掌握的目的:一是让演员熟记自己在这场戏中表演的台词、动作、位置以及表演节奏;二是让摄制组的人员了解拍摄时的实际情况,熟悉拍摄过程中的工作配合。
彩排掌握第一步:把全体演员(尽可能多的)召集在一起共同通读剧本。
彩排掌握第二步:在彩排时不用实际拍摄那样布置好场景,实际上这也是做不到的,或是因为设备设施没有全部到位,或是因为拍摄场地还不能使用。这个时候,可采用场景设计的方法,即把拍摄所用的家具等等布置在彩排现场大致位置即可。这样既给了演员提示,又不浪费人力物力。
在彩排掌握过程中,各个创作部门要检查自己的工作细节。场记要在自己的剧本上记录下导演的分镜头构思,导演对台词或细节做的改动,演员走位的具体动作、台词。副导演安排好群众演员出入场的顺序、位置。如果是拍摄有大量群众演员的大场面,彩排时要专门练习群众演员的指挥调度。摄像部门将根据演员的表演,设计摄像机的拍摄角度、运动方式,练习摄像机的调度。灯光师根据演员的调度来设计布光。录音吊杆操作员根据现场调度来寻找自己的理想位置,以便使传声器既能接近有动作或对白的场景,又不至使吊杆“穿帮”。
(2)召开制作协调会
在演职人员准备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举行制作会议,与会人包括制片人、导演、制片主任、副导演和各部门负责人等。会上由副导演一幕幕地描述剧本,从第一幕剧开始介绍,简单阐述剧情(剧中对话可以忽略),评论剧中的特定要求并问询其他人是否有问题。通常情况下,问题是提给导演的,有时也有一些问题提给各部门的负责人。如果剧中要求有雨景,特别效果美术师就会问导演要求的雨应该有多大;制片主任会被问及在街面上设置雨塔是否会造成交通的堵塞而不被允许;摄像部门需要考虑是否应该搭设篷布盖住摄像机以防被雨水淋到。就这样一幕幕地进行下去,直到所有的问题都被搞清楚为止。
(3)技术监察
导演和所有的主创人员一起检查所有场景和设备的布置情况,这就是所谓的技术监察。在技术监察时,导演和摄像师讨论每个场景的布置和灯光情况。
照明师要马上探询电力资源的情况以便决定有多少电可以利用,需要多少电缆,布线的最佳路径以及是否需要备用发电机等。
美术、置景人员需要考虑每个场地的布置问题,并记录下笔记。
录音师需要密切关注录音环境的噪声,他需要和场地制片合作解决相应的问题,或者通知导演可能会发生的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每个主要的演职人员都有机会提出自己创造性的建议。
(4)开拍前的准备
拍摄当日,根据制片部门前一天下发的拍摄通知单,各个部门负责人签字认定,然后副导演或制片主任检查各部门的落实情况。
各部门准备工作完成以后,按规定时间出发,赶赴拍摄现场。
到达拍摄现场后,各部门根据拍摄通知单安排的拍摄次序,进行拍摄准备工作。先由副导演确切通知全体演职人员开始为哪一场戏:某集某场进入准备。导演负责监督整个准备工作,导演与摄像师确立主机位,灯光师组织灯光部门布光,美术师组织美术部门布景、布道具,副导演与演员对词。
进行过彩排走戏以后,各个部门再根据演员调度和摄像机调度的方案进一步做细致的调整工作:
灯光师根据监视器反映出来的光线效果指导灯光部门调整布光,布光工作是准备工作中最费时的一项工作,所以灯光师的布光速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摄制组的拍摄进度。
摄像师在他确定的机位就位,检查机器上的所有设置,确保没有差错。将录像带装入摄像机后,要检查录像带的起始拍摄位置是否正确,保证不会抹掉已有的拍摄内容。
录音部门的吊杆操作员到他早已选好的合适的录音位置上,其他的人要尽可能远离拍摄区。
制片部门要提醒全体工作人员遵守拍摄现场工作纪律,正式开拍以后保持安静,杜绝影响录音效果的杂音出现。
导演在监视器的后面就坐,一切准备就绪。
2.实拍阶段
(1)概述
根据导演总体设计,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全体演职人员各就各位,剧组正式进入拍摄。拍摄现场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现场纪律,维护好拍摄秩序,一切工作以保障创作为核心。
临开拍前,摄像师按照最后确定的光线条件调节机器的白平衡。首先拍下场记板。场记员填好场记板的内容。与此同时,录音人员请演员试音,将音量调节到能取得最佳拾音效果。
正式开拍要等待导演(或副导演代替)发出口令:“预备——开始——”人物开始行动,机器开始运转……也许第一个镜头的规定内容已经演完了,但是如果导演没有喊“停——”,拍摄工作就必须顺延下去。
在拍摄工作进行的时候,场记要在场记单和导演工作脚本上作好记录。副导演负责根据需要调度群众演员以适当的方式上场。副导演或现场制片还要在时间差不多的时候,通知化妆、服装、道具部门为下一场戏准备,并帮助在下一场戏中出现的演员对台词。
制片部门要组织人员维护场地周围的秩序,及时为拍摄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有三个人要始终坐在监视器后面,这就是导演、灯光师和化妆师。导演要在拍摄开始后,专注监视器上呈现出的演员表演和画面效果,而不再是现场的表演。灯光师的注意焦点是监视器上呈现出的光线效果——这和人们肉眼对现场光线的感知绝对是不一样的。化妆师要对演员呈现在画面上的形象负责,在拍摄间隙及时给演员补妆。
通常每一场戏都是按照从大景别到小景别的拍摄顺序拍摄,也就是先拍全景,最后拍近景、特写。这种拍摄顺序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排列方法。
第一场戏的全部拍摄工作结束后,依然由副导演向全体工作人员明确宣布,为下一场戏:某集某场做准备。于是以上提到的各个环节的工作换一个新的内容,重新来做。
(2)导演工作
在电视剧制作过程中,全体演职人员的效率与导演的管理运作密切相关。导演不仅必须为电视剧的每一个场景构思出有效的艺术方法,还得与全体演职人员就这些观点进行清楚的交流。如果演职人员未收到这些信息或是不理解导演在这一场景的用意,他们就会对工作中的指导困惑不解。
导演到达场地,准备开始关键的拍摄时,必须要有一个计划。这些计划有时列成简短的表格,或写在纸片上甚至只是在脑海里。除了提前计划,导演还有必要保持一种即兴创作的感觉和一定的弹性,因为首先,电视剧制作是一项合作互动的事业,而不应该只是取决于导演的个人所想;第二,在最后时刻可能会出现更好的计划。演职人员在对白、场景及摄像机位置方面可能提出相应的改进;第三,如果某一场景滞后于时间表,导演为了弥补损失的时间,必须有足够的弹性来改变计划。
(3)副导演工作
同制片主任负责摄制的保证工作一样,副导演负责现场的摄制。副导演是导演与全体演职人员联系的信息通道,负责职员有效地执行导演的计划。一旦导演确定了某一特定位置的拍摄计划,其他就是副导演的责任了。他与一个或几个助手一起,负责通知到每个职员,保证高效工作。助理导演也要负责保证每个演职人员准时到达准确的位置。副导演必须安排好演员的化妆和服装,以确保演员能及时的完全着装。
副导演需要助理导演的帮助。通常是助理导演处理书面工作和外出收集情况。
副导演的另一个作用是指导临时演员或者群众演员。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导演和副导演之间的交流,再由副导演转达到临时演员。
(4)摄制过程中剧本的修改
一旦一个剧本投入拍摄,那么修改就会一直进行下去。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包括演员、场景、天气的变化,预算方面的考虑,艺术方面的考虑,以及在拍摄电视剧进展过程中编剧和导演对剧本日益加深的理解等。
一旦剧本发生修改,相应的也要调整分场景表。某个场景分配到一个数字,它就必须始终和该场景在一起。因此增加的场景就得到一个数字和字母混合的名称。例如,如果在场景19和场景20中插入两个场景,他们就分别记做19A和19B。如果场景66删除了,在剧本的场景65和场景67之间加一个注解,记做“66删除”。采用的标准是按相同的方式保持一致的页码,在页码间加A或B而不是重新编页或者重新打印剧本。
(5)补拍
电视剧制作人员往往都是完美主义者,导演也不例外。然而考虑到预算和周期的限制,不可能达到一种完美的效果。你只能做好你所能做的。对于那些低中档预算、拍摄时间比较紧张的电视剧尤其如此。
有时候在一个简单的镜头中追求完美并没有太大的必要。假定你已经拍摄了三遍这个镜头,并且对这一场景的三个镜头都前半部分满意,而对后半部分不满意。现在不需要重拍第四次,你只需要进行一次补拍,从这一场景的中间开始,一直到结尾。
关于什么时间进行补拍的一个重要考虑就是它是否会对演员造成影响。如果将一个场景分割成太多的碎片,对演员来说就很难在演出中保持一种连贯的感觉。
3.拍摄后的工作
每日的拍摄工作结束后,各部门负责清理拍摄现场,回收清点本部门的器材、物品,检查它们有无损坏、遗失。使用完的拍摄场地、拍摄物品,应将其恢复原貌,根据租赁协议物归原主。制片部门要保证剧组设备器材安全装车,做到不丢不落无损坏。各部门清理现场完毕后,由制片部门做最后安全检查。
回到剧组驻地,导演要和主创人员一起重看全天拍摄素材。通过看回放,大家检查画面、声音中有无出现问题,预期的艺术效果有没有达到,回想在头一天的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及时就创作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对出现的问题尽快采取补救措施。
各个创作部门根据需要召集本部门的人员开小会,进行工作总结,并就第二天的拍摄进行工作布置。
制片部门要将第二天的拍摄计划、拍摄地点、出发时间及时标示在剧组驻地的黑板上,制片部门给各部门派发第二天的拍摄通知单。
4.拍摄阶段计划与制片人的工作重点
(1)拍摄阶段计划
制定每天的拍摄计划并制作拍摄通知单,是执行制片人和制片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有时这个工作也交给专门负责的副导演来完成。只有每天的拍摄计划合理,整部电视剧的生产计划才有可能落实。
摄制组拍摄期间面临的突发情况很多,即使提前制定了具体到每一周的拍摄计划,临到制定每日拍摄计划时发生变动的可能性依然很大。要制定合理可行的每日拍摄计划,必须细致地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包括我们在上一节中提到的天气因素、演员调度因素、场景准备因素、道具准备因素等等。另外,安排拍摄计划时还要合理搭配内景和外景、日戏和夜戏的工作量,防止摄制组的工作让演职人员过于疲惫。
面对诸多的限制条件和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执行制片人要用心设计能加快生产进度、节约拍摄经费的排列组合。制定每日拍摄计划之前,一定要跟所有的部门反复协商。只有经过充分民主协商以后,在确定所有创作条件都能落实的前提下,所制定的拍摄计划才能保证合理性、统一性、权威性,才能指挥调度全组统一行动。如果制定计划时只是闭门造车,这个计划往往会落空。
通常在一个工作日中,我们把同一场景中的戏按照先集中拍日景再拍夜景的顺序排列,目的是减少调整灯光的次数。
剧组开机第一天的拍摄计划不会安排重场戏,而且工作量比较少。拍摄工作开始的第一天,是剧组所有工作人员合作的磨合期。由于许多人都是初次合作,在很多艺术感觉、工作方法上都需要逐渐适应,第一天的拍摄工作必然存在着许多磕磕绊绊。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可以在第一天的拍摄计划中多安排一些占页数比较少、比较好拍的戏,这样虽然工作速度可能稍慢一点,但是大家的感觉依然是一场戏接一场戏很快地完成了,有一种工作顺利、进度快、效率高的感觉。也就是说,这样的编排将有利于鼓舞士气。
在摄制组的工作过程中,影响摄制计划正常落实的因素还有很多,几乎每一部戏都会出现一些突发的、意料之外的事刺激执行制片人的神经,比如:主创人员生病,剧组的人与当地群众发生纠纷,重要的设备发生故障或道具没能按期运抵拍摄现场,中途更换演员,拍过的戏中发现严重穿帮……总之,执行制片人必须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准备应付意外情况发生。一个有经验的执行制片人会有很多的技巧用于制定摄制计划,当然妥协总是会有的,关键在于要认清在哪些方面做出妥协,这其中就有许多的计算和权衡。
(2)制片部门的工作重点
在拍摄期间,制片人管辖的制片部门负责统筹、调度,他们要组织生产、保障创作部门的顺利创作。细数起来,制片部门的工作琐碎、繁杂,无所不包,制片部门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拍摄期间执行制片人控制预算的落实,审核剧组的一切经费开支。所有部门的报销单要经当事人、部门负责人和执行制片人签字,才能在会计那里复审报销。会计协助执行制片人管理摄制资金,负责剧组工作人员酬金的按时发放,并且建立剧组帐目,对剧组各部门收支、工作人员酬金发放情况进行详尽的登记。剧组各部门购买的实物都要由制片部门验收、登记,以备拍摄结束后回收处理。
②组织督促生产
执行制片人与副导演协商编制拍摄计划,并要在拍摄期间克服各种困难,采取一切措施保证计划按时完成。制片部门负责催场,提醒导演掌握工作进度。如果某一天的拍摄进度慢,计划内的两场戏未能在当天完成,执行制片人要想办法从后面的拍摄中挤出这两场戏的拍摄时间,而不是任由每日的点滴耽误汇总成超出整体计划的两个工作日。如果拍摄期间出现意外,严重影响到原定计划的执行,执行制片人要尽快安排可执行的替补拍摄方案,并组织人马尽快解决困难,必要时要向制片人汇报求助。制片部门还要在拍摄期间下发各种生产通知,安排好各种碰头会,保证各个部门能及时沟通,统一行动。
③创造生产条件
为了保证每日的拍摄按计划进行,制片部门要提前为生产作好准备,为拍摄现场创造生产条件,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这些工作包括购买生产资料、联系拍摄场地、接送演职人员、装卸器材物资、维护现场秩序、检查安全措施、调动车辆和场工……拍摄雨中镜头,制片部门要调动洒水车;拍摄移动镜头,制片部门要组织场工铺设轨道;拍摄大的群众场面,制片部门要配合副导演指挥调度群众演员……总之,制片部门在这方面要做的工作数不胜数,而且由于每部电视剧的具体拍摄情况不同,制片部门遇到的特殊工作也可能前所未见。
④后勤保障
制片部门还要为剧组工作人员的生活做好后勤保障。剧组工作人员的吃、喝、住、行均由制片部门安排;每天由制片部门通知起床、出发、收工、上车;剧组有人出现伤病,制片部门要请医买药或送去医院;剧组出行,制片部门要打前站,负责买机票、车票、船票……制片部门做这些琐碎的事务时,必须细心及时周到,这些工作也会影响到剧组的生产进度和工作人员的情绪。
⑤对外联络
剧组对外联络的一切工作也是由制片部门负责的,他们除了应付生产、后勤工作与外界联络的要求外,还要保持与制片人的联系,定期做生产报告,交制片人验收。为了电视剧宣传的需要,制片部门还要督促剧照人员拍好剧照,协助副导演联系安排新闻媒体的采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