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蒙太奇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蒙太奇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时间:2024-08-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蒙太奇表现形式的运用和处理,形成蒙太奇句子或蒙太奇段落,构成一部以蒙太奇语言表述出来的影视片。在一定意义上讲,蒙太奇的表现形式是蒙太奇语言的具体化、格式化。正确、合理、巧妙地运用蒙太奇的表现形式,对于影视艺术创作具有极端重要的实际意义。蒙太奇作为影视艺术的构成方法,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胜枚举;其内涵、其名称也是各执一词,众说纷纭。叙述的蒙太奇和表现的蒙太奇,是指镜头组接的方式方法而言。

第二节 蒙太奇的表现形式

蒙太奇的表现形式,实际上就是蒙太奇的镜头组接方式方法。通过对蒙太奇表现形式的运用和处理,形成蒙太奇句子或蒙太奇段落,构成一部以蒙太奇语言表述出来的影视片。在一定意义上讲,蒙太奇的表现形式是蒙太奇语言的具体化、格式化。正确、合理、巧妙地运用蒙太奇的表现形式,对于影视艺术创作具有极端重要的实际意义。

蒙太奇作为影视艺术的构成方法,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胜枚举;其内涵、其名称也是各执一词,众说纷纭。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尔亭提出,不论什么蒙太奇形式,归根到底只有两种形式、两种类型:

①叙述的蒙太奇——即连续的蒙太奇。

②表现的蒙太奇——即对列的蒙太奇。

它们同为国际上惯用的影视构成方法,各有其特点,但无高下优劣之分。

叙述的蒙太奇,是指将镜头按照时间顺序、生活逻辑和因果关系来分切、排列、组合,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和演绎故事。它强调外在与内在的连续性,着重于情节发展和人物形体、语言、表情以及造型上的连贯。比如以下三个镜头的组接:

①主人在写字台前看书,听到敲门声向门看去。

②客人在门外敲门,等待主人来开门。

③主人走过去开门,客人同主人一起进门。

在这一例子中,动作是连续的,叙述也是连续的。脉络清楚,逻辑连贯,明白易懂,这是叙述的蒙太奇的优长之处。它是一种最单纯、最基本的叙述方式,因此为国际影视界所常用,尤其是英、美等国影视工作者更习惯于运用这种传统的连续的蒙太奇。

表现的蒙太奇,是通过镜头的对列,即通过镜头内容或形式上的对列,通过人物形象和景物造型的对列,造成一种概念或某种寓意,产生一种联想或某种含义,以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达到激发观众的想象和思考,揭示、突出、表现创作立意的目的。它强调镜头的对列,着重于内在的联系,着重于主观的表现,着重于强烈表达某种情感、情绪、心理或思想。试举两例:

img15

以上两例中,将两个镜头排列在一起,通过两个形象之间的对照、冲突,产生了一种崭新的含义,一种特别的艺术效果。表现的蒙太奇富有内在的艺术张力和思想的冲击力,为前苏联电影艺术家所惯用,成为他们的一种艺术创作传统。

叙述的蒙太奇和表现的蒙太奇,是指镜头组接的方式方法而言。此外,还有所谓音响蒙太奇、音乐蒙太奇、理性蒙太奇、诗意蒙太奇之类,林林总总,兹不赘述。就是叙述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这两大类型,蒙太奇的表现形式也是千变万化,各显千秋。下面仅将叙述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的表现形式各列示数种如次,借以观其大概。

一、叙述的蒙太奇

(一)平行式蒙太奇

在影视片中,往往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通过两条以上线索或两三件事,在不同时空、同时异地或同时同地并列进展着,互相有呼应,又有联系,彼此起着推动、促进、刺激的作用。这种方式就是平行的或并列的蒙太奇。例如,影片《董存瑞》中,董存瑞与他的小伙伴郅振标分头去找县委书记王平和八路军连长,要求参军的一段故事情节,就是话分两头、平行发展的处理方法。这种方式有利于删节过程,灵活转换时空,丰富剧情,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蒙太奇剪辑方法。

(二)交叉式蒙太奇

影视片中常见到这样的故事情节:一个人被匪徒捉去,正在进行审问拷打,而另一队人正在骑马或乘车赶去营救。这两组内容不同的镜头,按照故事情节的进展,一会儿出现匪徒们拷打逼审,一会儿出现营救的人们乘车或骑马赶来,将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内容的镜头交叉地组接起来,使两种动作构成紧张的气氛和强烈的节奏感,造成惊险的戏剧效果。这种剪辑方法,就是交叉式的或交替的蒙太奇。它的特点是两条或数条情节线索发展的严格的同时性。这一方法在影视创作中也经常被使用,最具有代表性的段落是格里菲斯导演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中的“最后一分钟营救”。这种手法能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造成悬念,激发观众情绪,增强情节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三)复现式蒙太奇

在影视剧里常见到内容、性质完全一致的镜头画面反复出现。不过,这种画面总是在剧情发展的关键时刻出现,其用意是加强影视片的主题思想或表现不同历史时期的转折,从而唤起观众对影视片主题的明确认识和对主人公的深刻印象。反复出现的镜头画面,必须是在主要人物动作线的关节点上,才能够有力地突出主题,刻画形象,感染观众。这种构成方法,就是复现式蒙太奇或称之为反复的蒙太奇。比如,影片《乡村女教师》中反复出现的地球仪,它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的转折。电视剧《苏雅的故事》中的苏家小院,在20集中每集都要重复出现多次,这对于表现剧情发展的空间、时间、节奏和格调,都是十分重要的。精心设计而又有所变化的视听形象的复现,可以产生独特的寓意、节奏和艺术效果,对于影视片的主题深化、叙述流畅、形象生动都会起到有益的作用。

(四)叫板式蒙太奇

上一个镜头说到什么人或物,下一个镜头跟着就出现这个人或物,如同京剧中的叫板,叫到谁,谁就出场。这种构成方法,就是叫板式蒙太奇。如影片《51号兵站》中,日本人说到“无缝钢管”,下一个镜头就从特写拉出一堆钢管。在影视片中,运用这种蒙太奇手法,能收到承上启下、前呼后应、转换自然、紧凑明快的良好效果。

(五)错觉式蒙太奇

首先是(通过镜头画面)故意引导观众猜想到情节的“必然”发展,接着,突然来了一个180°的大翻转,跟着出现的并不是人们所预料的结果(镜头画面),而是恰恰相反,出乎意料。这种构成方法,叫做错觉式蒙太奇。例如影片《51号兵站》中,上一个镜头是一个特务被地下党人用棒打下去,下一个镜头却是敌特头目马福根抬起头来。又如影片《牛虻》中,上一个镜头是牛虻在教堂门外广场上被打倒,下一个镜头却是牛虻倒在室内床上。运用这一构成方法,可以使剧情发展曲折多变,跌宕生姿,给人留下深刻强烈的印象。

(六)积累式蒙太奇

利用从内容到性质上相同的一些画面(但这些同一类画面里所表现的主体是不一致的),按照动作和造型特征,各取不同的长度组接起来,构成一种紧张或扩展的场面,以营造出预想的气氛和节奏。这种剪辑方法就是积累式的蒙太奇。比如在不少战争影视片中,将显示临战待发的飞机、坦克、大炮、机关枪等等武器的镜头画面,反复交替地组接起来,就可以造成一种即将大规模攻打敌人阵地的气势。又如电视剧《净魂》中“刺王僚”唱段的镜头组接。这个唱段自身带有一些迷信色彩,反映在屏幕上就不可能用写实的手法处理,须得用虚拟的处理方法来组接。根据唱腔的节奏,剪辑师选择了一些石虎头、石虎牙、石虎爪、石虎尾等石虎雕像局部的镜头,交替地组接,突出了电视剧情节所要展现的内容,并且适应和强化了原有的节奏。积累式的蒙太奇能有效地增强影视片的气势、情趣和节奏感,为影视创作者所乐意采用。

(七)扩大与集中式蒙太奇

从特写(镜头)逐渐扩大到远景(镜头),使观众从细部看到整体,造成一种特定的气氛,这就是扩大的蒙太奇;再由远景(镜头)逐渐进到细部特写(镜头),这就是集中的蒙太奇。这两种蒙太奇,正如前苏联导演尤特凯维奇所说:“前者是前进式的蒙太奇句子,后者是后退式的蒙太奇句子,这两者结合起来,既是环行的蒙太奇句子,又是扩大与集中的蒙太奇。”比如在影片《双旗镇刀客》中,就多次运用这种构成方法,来表现少年主人公与本地女子成年刀客的生死关系与情感冲突。这种蒙太奇的叙述方式,最适宜表现影视片中情绪的变化,高涨与低沉,激烈与平静,狂躁与舒缓。如果运用得当,会给影视片增色不少。

(八)夹评夹叙式蒙太奇

影视片一开始,主人公不讲现实生活的话,而是在镜头画面上加旁白解释或加评语叙述;在某些场合,影视片的主要人物,又以现实生活的面貌出现,以现实生活的语言表达剧情。旁白时而有、时而无,它跟随着影视片的主要人物出现而出现。旁白的内容,既有叙述,又有评语,反复地与主人公的出现跟随交织在一起,直到整部影视片的结束。从头至尾在一部影视片中运用这种手法,就是夹评夹叙的蒙太奇。例如,法国影片《没有留下地址》,德国影片《献给检察官的玫瑰花》,我国影片《死去活来》,我国电视连续剧《唐明皇》、《三国演义》等,都是运用这类手法。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影片是《伤逝》。《伤逝》整部影片是以夹评夹叙的蒙太奇构成方法作为表现形式的。它全片贯穿着旁白、内心独白,又有人物对白。在影片中,时而旁白、内心独白,对白与人物动作、情绪交织在一起,时而情节内容与画面变化结合叙述,时而是人物的自我评述、自我剖析、自我悔悟,使影片呈现出深沉、深刻和优雅、悠远的格调。夹评夹叙式蒙太奇这一方法不是所有影视片都能运用的,它必须根据影视片的内容和风格而定。一旦运用,就应该精心处置经营。如能运用得当,对于提高影视片的艺术品位,确立影视片的独特风格,一定会大有助益。

二、表现的蒙太奇

(一)对照式蒙太奇

通过镜头之间在内容上或形式上的强烈对比,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情绪和思想。在影视片里,常看到富与穷的对比,强与弱的对比,文明与粗野的对比,伟大与渺小的对比,进步与落后的对比等等,这些构成方法,就是对照或对比的蒙太奇。杜甫诗中有这样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诗文中的对比手法,转化为影视的表现手法就是对照式蒙太奇。比如在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张忠良与王丽珍在重庆跳舞的脚与上海沦陷区日本兵大马靴叠化的对比镜头;一个小女孩领着一个瞎老头在街头卖唱与阔佬们在高楼大厦饮酒作乐的对比镜头。这种构成方法有着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可以鲜明有力地表达创作者的观点与倾向,因此被广泛采用。

(二)梦幻式蒙太奇

通过精心安排的镜头组接,展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或精神状态,如梦境幻觉、想象、思索、闪念、回忆以至潜意识活动,这种构成方法就是梦幻式或心理的蒙太奇。其特点为形象是片段的,叙述是不连贯的,节奏是跳跃的,人物的主观色彩浓重。例如,影片《白夜》中主人公的五段遐想、回忆和幻梦;影片《堂·吉诃德》中不断出现的狂想和幻觉;影片《淘金记》中流浪汉查理(卓别林饰)冻饿之中的梦幻和心理变态;影片《小花》中多次出现的小花与她的哥哥永生的回忆、闪回、梦境和幻觉。这种构成方法是影视艺术中心理描写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影视创作中特别是现代电影中运用得颇为普遍。

(三)象征式蒙太奇

这种构成方法,是按照剧情的发展和情节的需要,利用景物镜头含蓄而形象地表达影视片的主题和人物思想活动。不同内容的景物镜头或构图相似的画面,能烘托、譬喻、升华人物形象或主题思想,从而起到抒发人物情感和深化主题立意的效果。比如:海洋浪潮象征伟大宽广,山岳峰岭象征雄伟高大,冰河解冻象征春天到来和新生肇始,鲜花象征美好和幸福,红旗象征革命,等等。这种通过镜头的对列进行类比,表达出创作者的寓意的构成方法,就是象征式或比喻的蒙太奇。例如:影片《英雄儿女》中,王成握火箭筒跳入敌群中壮烈牺牲,音乐起,画面出现傲然挺立的青松,象征着英雄人物永垂不朽。这一构成方法如果运用得当,将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和形象表现力,能产生奇妙独特的艺术效果。

(四)联想式蒙太奇

将内容截然不同的一些镜头画面组接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意义,并使观众去推测这一意义的本质,这种剪辑方法即联想的蒙太奇。比如,将一组农民在田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不停耕耘的镜头,和一组农民家中老小吃糠咽菜的镜头,交替组接起来,使人们联想到种田人吃不到粮食的悲惨境地,联想到地主老财的残酷剥削。如影片《白毛女》中“秋收”这一段落,一组寒鸦盘旋、太阳落山、黄叶飘飞的镜头,与佃户们收割、打场、交租的镜头交替组接起来,使观众联想到贫苦农民的悲惨命运。这种构成方法能使观众浮想联翩,着意深远,情趣盎然,是创作者打动、感染、刺激观众的强有力的艺术手段。

从上述各种表现形式中可以看出,叙述的蒙太奇和表现的蒙太奇这两大类型的蒙太奇处理方式各有优长。叙述的蒙太奇适宜于展现故事情节,时序清晰,逻辑顺畅,曲折悠远,起伏跌宕;表现的蒙太奇更适宜于表达情绪、寓意和思想,具有强烈、简捷、新颖的艺术表现力。同时,二者也各有其短,如果处置失当,叙述的蒙太奇容易流于平铺直叙、拖沓冗长,而表现的蒙太奇容易产生直露、生硬、晦涩,矫情怪异、不知所云的弊病。一般说来,叙述的蒙太奇是影视片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构成方法,但它的“色彩”变化不大,因而显得比较缺乏创造性。与之相反,表现的蒙太奇则富有高度的创造性,是影视艺术中表现内容不可或缺的手段。这种蒙太奇手法,是以视觉的隐喻或明喻或象征,直接深入事物的核心,常常会将事物本质表现得更为深刻,更富有哲理性。因此,它的艺术效果、艺术魅力十分吸引人,永远不会过时。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叙述的蒙太奇与表现的蒙太奇这两大类型的蒙太奇手法,也不是相互隔离、相互对立的;相反,有时它们二者之间是可以相辅相成,可以有机融合的。比如,梦幻式蒙太奇如果掺入了对过去事件的回忆和对未来事物的想象,就会成为过去与未来式的蒙太奇——叙述的蒙太奇的一种构成方法。同样,某些连续的蒙太奇构成方法,通过手法的变换,也往往融合进某些对列的蒙太奇的因素。采用哪类哪种蒙太奇的表现形式更为得当,取决于影视片的内容、样式和风格。事实上,在同一部影视片中,这两类蒙太奇手法的各种表现形式都在不同段落、不同场合里予以使用。至于如何运用得熟练、精到、巧妙,那就要看影视创作者对蒙太奇的认识、理解和把握的程度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