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宁波的民间舞蹈
民间舞蹈是产生并广泛流传于民间、风格鲜明的舞蹈。它反映当地特有的劳动、风俗、交际方式和爱情生活。不同地区和民族的舞蹈受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乃至地理和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出现迥异的风格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文化生活的改变,民间舞蹈的表演技艺也有所发展,服饰道具更加精致美观,表演形式上也发生明显变化。
宁波的传统民间舞蹈有狮舞、龙舞、灯舞、风俗祭祀舞蹈等。在没有走上现代舞台之前,传统民间舞蹈的社会性功能主要在于自我娱乐。
狮舞 在宁波城乡流行较广,宁波市区及鄞州、余姚、慈溪、宁海、象山等地均有舞狮的传统。其中,尤以宁海的狮舞最具特色,明末清初宁海地区就有的梅林狮舞,与其他地方有很大的区别,它的狮舞带着武术的内容,鼓励当地的年轻人锻炼身体。据传在远古时代,宁海南岙村后的冒峰山上出了一群妖怪,文殊菩萨骑着金狮路过,金狮只轻轻吼叫了一声,妖怪便慑服了。后来妖怪变了一盏天灯到洞口引诱狮子,狮子见是天灯宝盏便追逐玩耍,贪玩忘了归程。狮子不在了,妖怪又出来残害人畜,人们就出门寻找金狮。狮舞就是模拟寻找金狮的过程。今日宁海狮舞以梅林陈舞狮子队最为著名。宁海梅林地区的陈舞狮队舞狮套路复杂丰富,将传统的宁海文狮和武狮的表演风格融为一体,既有北派武狮的刚猛,又有南派文狮的细腻。在传承了以前狮舞动作的基础上,又发展了诸如“跨脖旋转”“狮滚背”“盘腰”和“狮子造型”等新动作,使得狮舞表演愈加丰富生动。
狮象窜 也是狮舞的一种,又称“狮子白象”,由一狮、一象和一个大头和尚组成。演出时,由装着炮铳的担子开道,沿途不时点燃火铳“鸣炮”助威,在大头和尚的引导下,狮子、大象按照打击乐器的节奏表演各种动作。结束时,狮子还要口喷火焰。这个民间舞蹈也是从明清开始就有了,它的套路比较简单,色彩很漂亮,老百姓觉得很好看,搞节庆活动的时候时有表演。
宁波灯舞 宁波灯舞有马灯、车子灯、船灯、鱼灯、彩莲灯、轿子灯等。
盛传于宁波民间的马灯舞,据传是南宋康王赵构被金兵追杀至钱塘江边,无舟可渡,正危急时,江面游来一匹白马,把康王渡过钱塘江,赵构投宿在一座破庙里,醒后不见白马,只见庙前一尊汗流浃背的泥塑马,康王即加封泥马为神马。后人为纪念泥马渡康王而兴起了跑马灯。在南宋后期,它就已成为宁波传统民间习俗。民国《鄞县志》载:“乡间好事少年,挈童子数人,衣彩衣,冠武士帽,系马灯于其身之前后,为跑马之戏。”[1]一般都会用浙江著名的民间曲调马灯调的音乐来衬托。马灯舞的演出一般由舞队与乐队两部分组成。乐队队员为成年人,敲锣打鼓拉胡琴;舞队成员一般为十一二岁的儿童,分为“四盏马灯”和“八盏马灯”两种。跑马灯的人交叉地奔跑,摆出龙门阵、梅花阵、剪刀阵等,其中最为出色的是“八盏马灯”。马灯以竹篾扎成马架,用彩布包饰,分成前后两节,分别系在舞者的腹前与腰后。表演时,两名男童头戴帅盔,身着盔甲,扮作将士状,手持门枪领舞,四位男马童和四位女马童,身穿士兵服,腰系竹马,左手拎头,右手握马鞭,作跨马状紧跟其后,在打击乐器的锣鼓声中开始翩翩起舞。通过操兵布阵,表现了古代军士的威武和机智勇敢的献身精神,也体现了不畏强暴、同仇敌忾、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车子灯主要流行于宁波余姚地区的陆埠,慈溪的长河等地也有演出。据传起源于唐代。车子灯是在“走旱船”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整体造型如八角灯,两只为一对,车芯由一男一女扮演。整只队伍由领头人手提大灯笼开道,车子灯随后,并配有锣鼓、管弦等乐器伴奏,沿街串巷地演出。
船灯舞、鱼灯舞是宁波东海沿海渔民表演的民间舞蹈,在象山一带比较常见。鱼灯舞里有一系列翻滚跳举的动作,就像海里的鱼,很形象、有趣。
造趺 造趺又名“肩背戏”“肩胛戏”,俗称“马嘟嘟”,主要流传于北仑的柴桥、穿山、梅山及慈溪三北等地,最早出现在赶庙会的时候,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了。“造”即画脸谱的意思,“趺”即脚夫的意思。表演时八九岁的小男孩、小女孩站在壮年男子肩上,随着男子不停地走动,在上面边舞边唱、念、做、打。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发展,现在的造趺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雌雄金钱豹格斗》《春草戏贪官》《岳云与金国公主交战》以及《薛丁山三请樊梨花》等5对较为固定的表演。造趺于2006年被列入“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
龙舞 龙舞是普遍流行于宁波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龙是神话传说中吉祥威武的象征,古代人们想象它有一种呼风唤雨、祛灾除疫的作用和力量。人们祈求过上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的幸福生活。比如,在以前有的地方插完秧,在田里用草扎成龙,在秧田里耍龙舞,认为这样能驱虫害;盖新房以后,也要耍龙舞,表示房子与龙一样长生长存,房主万事如意。而祈雨降水的祭祀活动中,龙舞更是作为主要的存在形式。
宁波山川秀丽,有很多山涧渊潭,传说这些深潭为藏龙之处,称为龙潭。南宋诗人楼钥《隐潭》诗曰:“中有卧龙君勿狎,有时平地起风雷。”每当亢旱之时,田地龟裂,禾苗枯萎,农民们便敲锣打鼓,成群结队去龙潭祈祷,向龙王求雨。见潭中蛇、鳗、蛙等水生动物,请而归之,如神供奉。待旱情解除,再把它送回原潭。把“龙”送回原潭时,要举行“送龙行会”,其间有舞龙表演。元代著名诗人戴表元(奉化人)《观村中祷雨》诗曰:“西村送龙归,东村请龙出;西村雨绵绵,东村犹日出。”(《剡源集》卷二十七)可见请龙求雨之风既古又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舞龙这个民间习俗活动。在民间,不但亢旱之时请龙送龙要舞龙,而且在新年、吉庆、丰收之时也舞龙,舞龙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长期以来通过人们不断想象、丰富、充实,使它成为一个集舞蹈表演艺术和造型艺术于一体的民间艺术样式。
宁波的奉化布龙迄今有800多年的历史,因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不断完善的艺术风格,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舞得活、舞得圆、神态真、套路多、速度快是奉化布龙的主要艺术特征。整个舞蹈由盘、滚、游、翻、跳、戏等基本套路和小游龙、大游龙、龙钻尾等过渡动作组成。舞者动作矫健,舞姿变化多端,技艺娴熟。舞蹈动作都在龙的游动中进行,形变龙不停,龙走套路生,人紧龙也圆,龙飞人亦舞,动作间的衔接和递进十分紧凑。
犴舞 宁波余姚地区流行的犴舞,是在犴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据有关神话传说和资料调查表明,今天依然存在而独有的犴舞,是在秦朝以前已出现并流传下来的。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过九嶷山,浮长江东下,至会稽,尔后抵达余姚马渚,“屯兵渚山,饮马于潭”,当地东夷百姓“舞犴渚山”。
犴舞里的道具“犴”全长约15米左右,分头、身、尾共7节,7节的主体骨架现在均用篾编制而成,犴头制成狗头状,犴身的支撑架制成圆筒形,可用一举杆嵌在圆筒上,举杆下端为舞犴手的抓握柄,尾分上、下两叉,犴的外表用黄色布料包裹,头部用红色布料点缀,画成似狗亦似狐状,嘴分上下两颌,中间露红色舌苔,嘴可分合,上颌有大鼻,左右眼睛,眼圈生黑毛,眼珠大而有神,头上生有两只犄角,两只大耳各分左右;下颌有红色满腮短须,造型非常夸张,显示出了一副凶悍威武之相。全身呈黄色,身上无鳞片,背上垂华须分披两边,尾较短且分上下两叉。犴的整体形状犹如布龙,但形态各异,且舞的动作与章法也与龙舞不相同。
在犴舞表演前,长杆五色旗擎旗手随“令”字旗的指挥,排成梅花桩形状,然后,犴在犴珠手的导引下,随珠起舞,其基本动作和阵法有吃珠、转身、三跳、进桩、串阵、甩法、收场等7个阵法,整个犴舞表演的套数和阵法,是在锣鼓和“招军”(一种民间吹奏乐器)等乐器的伴奏下进行的。犴舞手们边舞边跑,又蹿又跳,节奏之合拍,动作之夸张,是其他文艺表演形式所不可比拟的,特别是那“三跳”,更是犴舞所特有的一绝。要舞好犴舞,犴舞手要有健壮的体魄和敏捷的反应。越地祖上舞犴曾流传两句话:“心齐犴也圆,犴飞人亦舞。”
犴舞象征犴能生,克“五行”,又能食虎豹、驱邪恶,为民除害,保民平安。龙能化雨,犴则能喷雾生露,祈阳光雨露,兆五谷丰登。余姚的犴舞活动,其应用大约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祈神。此种应用,一般均产生在出现天灾或不吉利状况时,人们往往会动用犴舞来祈祷神明,望驱灾消难,赐雨露,滋五谷。二是娱神。此种应用,一般产生在某种特定的事件或节庆日,祈求或庆贺神明赐福平安,祈神讨吉利。三是娱人。此种应用,一般都在传统节日或某个大型纪念活动、庙会等场合,既参与了活动,又娱乐了人们。
澥浦船鼓 澥浦船鼓起源于清中后期,是镇海澥浦地区的民间舞蹈,这是一种集打击(鼓)乐、船形道具舞、民歌小调三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具有非常鲜明的浙东渔区风俗特色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先是为当地渔民们出海捕鱼(俗称“开洋”)前祭祀海神、祈求平安和丰收,以及在捕鱼归来(俗称“谢洋”)庆贺满载而归、抒发情感时所专用,后才融入庙会以及社会各项节庆活动。据说,此舞起始于清嘉庆中后期(约1810年前后),当时澥浦为一较大的渔业集镇。而当时渔民又多为河南籍和福建籍迁居来的。亲人们出洋捕鱼和谢洋归来时,河南籍的往往以敲锣击鼓示庆,福建籍的则常常以竹木条扎成船形载歌载舞。后来,二者逐渐融合,于是就有了这船形舞与锣鼓伴奏合一的船鼓队,并扩展至民间庙会及各种民间传统节日与喜庆活动。至清末和民国初最为红火,往往成为各项节庆活动的“先头部队”,民间影响很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