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谈话类电视栏目的特点及分类
电视谈话类节目的本质是人际传播。因为人是构成传播活动的两极,所以“传播是各种各样技能中最富有人性的”。谈话节目以人类生活中最常见、最亲切、最便捷的传播方式——谈话为主要方式,以文学、艺术、社会、人生情感为话题,实施传播,帮助人们,引导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谈话类节目具有独特的魅力,其特点归纳如下。
一、谈话类电视栏目的特点
(一)多向传播的模式
《实话实说》《五环夜话》《影视俱乐部》《国际双行线》《有话大家说》《北方直播室》《女性时空》等都是国内知名的谈话类栏目。在这些栏目中,从主持人到嘉宾,从现场观众到场外观众,人人都既是传播者,又是被传者。话题的展开必须依靠主持人、嘉宾、观众三方面的积极配合,而不只是嘉宾与主持人的对阵,所以观众的参与性是一个谈话栏目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国的电视谈话类节目中,现场观众的参与性相对来说表现较弱,他们不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节目中去,多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节目,有话说的时候被无形中限制了,成了谈话节目中的“摆设品”。国外的谈话节目中,观众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作用。他们可以触景生情讲述自己,可以为嘉宾出主意想办法,可以以热烈的语言支持嘉宾,可以表述自己不同见解,等等。现场观众与嘉宾激烈争辩,这些情况不仅不会影响收视率,反而有利于收视率的提高。谈话节目原本就是做给观众的,突出观众参与性和其在谈话节目中的地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二)平民化的节目定位
谈话类节目之所以能异军突起,成为主要的电视形式,其主要特点就是放低了视角,把主要的交流目标转向平民大众,在节目中没有“权威”“唯一”和“专制”,而是每个人都自由交谈、交流、交锋,达到信息、观念、情感的沟通。谈话类节目已经进入“群口时代”。
《一虎一席谈》栏目片头画面
“在这里我们创造了可供老百姓表现个性的空间,我们追求的是谈话过程的真实和生动,不主张给人结论,而是隐藏我们的主观倾向,把判断权交给老百姓。这既符合电视纪实美学的要求,也是现代传播的理念。”[5]以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为例,其定位为“多言堂”,旨在提供一个不分阶层的平等话语空间,畅所欲言是节目的最大特色。在讨论过程中,主持人将自己定位于话题中介的角色,只负责为嘉宾提供热点话题并引导其讨论,不会预置讨论议程和结果。讨论展开之后,论辩双方往往观点鲜明,思想的冲突和交锋让全场气氛非常热烈,从而也能够充分激发起观众参与讨论的热情。观众手里都拿着赞成牌和反对牌,如果对嘉宾的观点不赞同,可以举反对牌,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收视率高低取决于话题和谈话方式与人民群众的贴近程度。国内最具平民化代表的栏目《实话实说》就是由一个长着群众脸的主持人崔永元,带领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百姓,讨论群众关注的事情。《实话实说》的大众性才是获得空前成功的主要原因。
另外,谈话节目的话题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上到国家政策,下到家庭烹饪,无不体现了节目的大众化、平民化特点。
(三)纪实电视的理念
电视谈话节目与其他电视节目本质上的区别,就是它必须严格遵循纪实的电视理念。在纪实性的谈话节目里,如果从主持人到嘉宾到现场观众人人都是面具遮掩、假话连篇,那么这档节目的可视性就可想而知了。这里的纪实,不是如实地记录每一个细节,而是一种主张及其延伸,即尊重人的权利,让人开口说话,并把这话语尽可能地记录下来,传播出去。
正是在这个理念之下,《鸟与我们》的那期节目里,头一次进中央电视台上《实话实说》的北京胡同养鸟老伯在挨了大家一顿环保教育之后,还敢鼓足勇气表达自己的困惑:“听来听去,我有点纳闷,好像是养鸟的不如不养鸟的爱鸟。”这才是可以引起掌声、笑声和回味的谈话话语。谈话节目的主持人在这里最根本的职责,就是依靠真诚和主持技巧使每一位到场的嘉宾和观众愿意说话、愿意听人说话,并且能够实话实说或者积极而真诚地有所反应。
(四)节目形式的丰富性
1.表现形式与播出方式的多样化
我国目前的近两百个谈话类电视栏目,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可谓品种繁多。从表现形式上,有外景采访的,有演播式录制的,有现场观众参与的,也有无现场观众的;播出方式上,有日播的,也有周播的,有日间节目,也有夜间脱口秀形式,有现场直播的,也有录制播出的。
2.节目内容的多元立体化
谈话类节目取胜的法宝在于话题的选择,根据话题的不同,节目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有新闻类、娱乐类、生活类等。有的话题甚至涉及多个方面,这种综合性话题的展开方式也成立体多维式,包含的信息丰富,参与的嘉宾涉及多个领域,交流的方式也是多元化代替一元化,而观众的观点更是五花八门,角度各异。这种多元立体化的模式,也是谈话节目的发展趋势。
3.风格的多样化
西方的谈话节目出现的时间较早,著名的栏目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独特的风格并延续至今,而节目的风格主要是由主持人的风格决定的。《科南·奥布赖恩深夜秀》是1993年开播的时事新闻的深夜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科南·奥布赖恩幽默讽刺、自我调侃、即兴搞笑、无事不娱乐的主持特点,形成节目自我的风格,受到观众的喜爱。一项收视调查显示,相当数量的美国年轻人对时事政治的了解来自深夜秀等消遣节目。
科南·奥布赖恩
拉里·金客观、真诚,掩藏锐气,使他成为最成功的沟通者,给观众留下值得尊敬和信任的印象,这也是《拉里·金直播》的特点和风格。
《鲁豫有约》中鲁豫体贴、温柔的态度,使她成为温和的聆听者,也确定了她的节目的独特性,一直以来人们称鲁豫为中国的奥普拉。
(五)制作成本的低廉
谈话类节目多是在背景相对固定的摄影棚中录制的,需要外出进行录制和信息采集的比较少。谈话的表现形式,也对技术的要求相对较低,节目成本的低廉和节目制作的简单使得该节目类型的火爆成为一种必然。
二、谈话类电视栏目的分类
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从1996年《实话实说》开播以来,近20年的时间里发展迅速,无论在题材、形式、风格方面都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为谈话类电视栏目进行分类。
(一)按照内容划分
1.新闻类谈话栏目
新闻性谈话栏目是针对现实社会中有争议、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人物,与嘉宾和观众进行访谈,所选择的嘉宾多为专家或当事人,可以直接展示新闻源,既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又以平等谈话的方式向观众提供信息和观点,促使观众思考。新闻类谈话栏目是以新闻为核心,强调互动性、参与性的直播谈话节目,满足了观众通过新闻事件表达个人观点的愿望。
国外有多个著名的新闻类谈话节目,多年来在收视率上一直保持着优胜的姿态。国内凤凰卫视的《时事辩论会》,每期邀请意见相异的嘉宾,在热烈的气氛中对国内外的热点事件展开辩论,获得了观众的关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观潮》,以内容的开放性、前沿性、创新性,风格的亲切、轻松、敏感、犀利,受到听众的欢迎和业界的好评。同类节目中还有《对话》《东方之子》《时事开讲》《记者档案》等,都取得了骄人的收视率。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话题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当一个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突然间备受社会关注时,它必然会成为新闻性谈话节目追逐的焦点,于是,造成了观众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持续收看不同栏目对同一话题、同一人物的访谈,收获的是大量的重复信息和由此带来的审美疲劳。这就要求节目制作者不断更新观念,尝试新的运作方式,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时事辩论会》栏目画面
2.娱乐类谈话栏目
《超级访问》节目画面
娱乐类谈话节目,顾名思义就是以娱乐为目的,娱乐、游戏为主要内容的栏目。邀请的嘉宾多为娱乐界的明星及其他知名度较高的公众人物。谈话现场气氛自由、轻松、活泼、煽情,话题多涉及家庭、恋爱、婚姻甚至隐私,常常挖掘嘉宾们不为人知的一面。美国的《深夜秀》《今夜秀》都是成功的娱乐类谈话节目。目前在我国台湾,以《康熙来了》为首的一系列娱乐类谈话节目,话题丰富,气氛活跃,迅速风靡了海峡两岸。而内地的《超级访问》《东方夜谭》等新兴的谈话节目同样抢占了大量的收视份额,成为内陆娱乐谈话节目的典范。另外在日本,娱乐类谈话节目更是有着长久的发展历程和固定的收视群体,《堂本兄弟》就是典型的偶像做主持人而取得空前成功的娱乐类访谈节目。
《康熙来了》节目画面
3.社会生活类谈话栏目
社会生活类谈话栏目,以社会普遍存在的或特殊现象为切入点,以普通百姓为核心,用民众的眼光和话语,表达民众的情感和呼声。此类节目的话题涉及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更具有感性和故事性。每个栏目都根据定位的不同,呈现不同的风格,给观众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
《实话实说》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此类节目,“它的魅力来源于强烈的说话意识和鲜明的平民意识,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6]美国的《奥普拉·温弗瑞秀》以女性化定位,以心理访谈、专题讨论、健康生活指导等为主要形式,带给观众一次又一次感性而温暖的心理辅导。我国地方电视台推出的《生活广角》《有话好说》《龙门阵》《童言无忌》等展现了活跃的社会思想,培养了平民的话语意识。
4.专题类谈话栏目
专题类谈话栏目围绕某一领域内的专题或某一事件,邀请专业人士做嘉宾,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或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讨论、问答。这类节目往往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文化氛围,所邀请的嘉宾都是不同领域的精英人物,通常安排在专业频道或在特定时间播出,拥有固定的受众群。
《大家》栏目主持人曲向东
《高端访问》《面对面》《艺术人生》等栏目都属于专题类谈话节目,着重突出个体的思想和追求,表现多姿多彩的人生。《杨澜访谈录》强调人文和国际化特色,访谈对象都为各国政界要人和科技、社会、文化界精英。《鲁豫有约》则面向平民,与成功人士一起分享经历,思索人生。
目前,在理论界有一个新的谈话节目概念,更加重视节目中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的追求,这就是“人文谈话节目”,这类节目出现时间不长,数量不多,但正逐渐被人们重视。其中《大家》为影响较大的栏目,它的内容定位为“口述历史”,用它的理性审视历史的凝重。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插入,使嘉宾个体的生命历程成为一颗放大历史的水珠,更加深了叙事的真实性和历史感。《开坛》被称为“人文精神的张扬之地,知识才俊的精神大餐”,受众的目标定位为具有较高文化知识素养的观众群,是可以满足观众求知欲的谈话节目。
(二)按形式划分
1.辩论式谈话栏目
辩论节目通常选择不同观点的几个或几组嘉宾,针对某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内容展开辩论。争议性话题通过谈话各方的激烈辩论,让话题内蕴含的矛盾冲突得到充分展示。激烈的辩论往往能激发谈话者表达真实自我的欲望,观点的交锋常常能引起谈话者和倾听者更全面的、换角度的思考。
在美国众多的脱口秀节目中,“争议性”的利用已成为谈话类节目最基本的技巧之一。曾一举摘得2006年中国电视榜“最佳谈话节目”桂冠的《一虎一席谈》是一档真正意义上的“辩论型”电视谈话节目,它对思想性的追求作为一个理念贯穿节目始终。《一虎一席谈》在辩题的选择上注重贴近性、冲突性、公共性和多样性的结合,密切联系社会生活,让节目参与者能够在多角度的交锋中倾吐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是充分体现思想性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2.讨论式谈话栏目
讨论式谈话节目又被称为群言讨论式,是一种漫谈式节目。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针对一些新闻、社会现象等进行分析、评论等较随意的漫谈。讨论式谈话节目和辩论式谈话节目的最大区别,就是参与者必须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辩论式谈话节目中,一方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用各种手段驳倒对方,证实自己的正确性,很少能够用一种客观、理智的开放性态度分析问题的实质。如《一虎一席谈》中,经常出现两方混战的局面,这就是参与者重视辩论的结果远大于对问题实质的分析。而讨论式谈话节目常常用一种聊家常的方式,带给观众轻松的气氛和愉悦的心情。《开坛》《国际双行线》《交锋》等就是这类节目。
3.叙述式谈话栏目
《一虎一席谈》节目画面
《天下父母》节目画面
叙述式谈话节目主要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这类节目不像讨论式谈话节目那样,提出话题,再请嘉宾、观众从不同的角度发表意见,而是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与观众分享情感与人生的经历。节目邀请的讲述嘉宾往往是名人或者经历具有典型性的普通人。虽然讲故事能吸引观众,但“故事的讲述”需要精心设计,需要不断设置悬念,同时也需要一些背景铺垫和音乐、布景、外景短片等一些电视元素的运用。其代表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讲述》《社会记录》,湖南台的《背后的故事》,湖北台的《往事》,成都台的《新闻背景》,山东台的《天下父母》,辽宁台的《今晚博客》等,都是成功之作。湖南卫视的《真情》,在悬念设置和情感渲染方面颇费苦心,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今晚博客》节目画面
(三)按受众群划分
按照观众的年龄、知识层次、性别,分别有不同的谈话节目,如《相约夕阳红》等老年节目,《淑女大讲堂》《半边天》等女性谈话节目,《男人世界》《男人哭吧》等男性谈话节目,《阳光班会》《石头剪子布》等青少谈话节目形式、内容多种多样。
(四)按照观众参与的情况划分
《男人世界》节目画面
《石头剪子布》节目画面
根据观众参与的情况,基本上有两种谈话栏目。一种是有现场观众参与的节目,这种节目中,观众往往和嘉宾一同阐述观点,讨论话题;另一种就是没有现场观众的,但是场外观众可以用电话连线、网上留言等方式参与节目。例如,《实话实说》为有现场观众参与的栏目,而《锵锵三人行》为无现场观众的栏目。
《锵锵三人行》节目画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