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容得道
包容是一种思想境界,人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拥有博爱的心和博大的胸襟,这是一份坦荡、一种气概,是赢得朋友的保证。有客谚:“和气生财,斗气生灾”;“唔怕困难多,最怕人不和”,“冤家宜解不宜结”,“冤冤相报何时了”,“冤家不可结,朋友不怕多”,“人要广交,路要宽敞”,“忍气人留财,受气人得福”。客家先民在千年万里的迁徙过程中,经历了万般艰辛,最后在山区定居。为了生存与发展,他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这就要求和睦相处。与此同时,儒家文化精神也伴随着他们在新的地方扎根,并与客家精神文化融为一体。这对客家人善良、好客、包容的性格形成起了重大的影响,至今仍影响着客家人的为人处世哲学。
客家人十分讲究待人接物的礼节,如若有违,则曰:“早死爷哀(客语“娘”的意思)少教导。”又说:“入门就是客,待客要热情”,“人情要长,数目要短”,“人要长交,数要短算”。即是说不要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要看到长期友谊所带来的益处。相互交往时,要注意节制自己,“有理也要让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多数客家人宁可吃亏忍让,也不与他人结仇。他们认为以和为贵,少结冤家,才能立足异地并多交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走。客家大县——广西博白有句流行语“行为失措,尚可挽正。人际失和,百事无成”。强调了人和的必要性,强调要拥有博爱之心和博大胸襟的重要性。两个人在狭窄的路上相遇,客家人会主动让路,年轻人让老人,男士让女士,空手的让挑担的,挑担轻的让挑担重的,挑重担的会让给扛抬的。偶尔在涉外交往过程中有争执和冲突,他们尽量息事宁人,避免永无休止的官司纠纷,争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充分体现客家俗谚:“相打望人拖,官司望人和”,“忍得一口气,免受百日灾”的包容思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客家妇女。她们在家庭中不仅是半边天,而且几乎算得上是顶梁柱:上山砍柴、下地耕作、担水喂猪、洗衣做饭等,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不论在家里还是家外,男人能做的,她们基本能做,男人能受的一切苦和累,她们同样受得。客家妇女这种任劳任怨的精神,说白了就是在尊重理解男人的基础上忍让出来的。男人是一家的主心骨,肩负着赡养老人,照顾妻子,抚养儿女多重责任。客家妇女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将心比心去体会做男人的不易,理解男人的压力,知道男人在外奋斗的艰辛,因此她们谅解男人在家不做家务的懒惰。她们无怨无悔地包下家里的一切劳作,尽己之能,出己之力,妥善处理好家庭琐事,竭尽全力为男人分担责任。日本人山口县造在《客家与中国革命》评价:“日本女人以温柔顺从著称于世,而客家妇女亦毫不逊色。而且我们可以说,日本妇女之所以温柔顺从,是病态,因为她们的生活,须靠男子,不能不籍此求怜固宠;而客家妇女的温柔顺从是健康的,因为她们都能够生活,她们纯然是真挚的爱和传统的对于丈夫的崇敬……”[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