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三个大的阶段
1997年以后,是中国电视业发展的第三个大的阶段。开始了产业化管理,走向市场,发挥市场机制对广播电视产业的调节作用。1999年中国的电视观众占了世界电视市场的四分之一,占亚洲市场的44%。中国的中央电视台和为数众多的省市电视台每年大约需要500万小时的电视节目。在所有的节目当中,每年要播出大约8000多集电视剧,其中四分之一需要进口。2003年电视节目进出口贸易品种为118种,占全部商品的0.69%。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有大约30%是从国外购买的。各省级电视台只有能力制作所播出节目的20%。而由于美国的影视节目在其国内已基本收回了成本,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可以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2004年8月,央视风云传播有限公司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筹建新闻集团下的名牌节目“国家地理频道”在中国内地投资的第一个电视节目制作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计划每年提供300小时的节目。2004年11月,新闻集团又与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等几家单位共同组建了一家合资公司,负责青海卫视的广告经营。11月3日,另一跨国影视巨头维亚康姆旗下的尼克儿童频道与上海文广合资成立儿童节目制作公司;11月25日,索尼影视与中国电影集团合资成立华索影视数字制作有限公司;2005年2月3日,香港上市公司友利控股有限公司宣布,以5.5亿港元代价换取保利华亿的五成股权,希望借此涉足中国影视制作和电视频道业务。
2004年11月28日,广电总局签发的《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第44号令)规定,外资媒体公司可以入股国内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中方投资人持股不得少于51%(时政新闻和跟新闻有关的专题、专栏节目仍是外资媒体的禁区)。
【注释】
(1)引自中国电影资料馆编辑:《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1358页。
(2)〔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243页。
(3)转引自孟建、李亦中、Stefan Friedrich主编:《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4)〔法〕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陈卫星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88~289页。
(5)〔法〕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陈卫星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89页。
(6)引自中国电影资料馆编辑:《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85页。
(7)引自中国电影资料馆编辑:《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85页。
(8)〔美〕C.L.威廉姆斯:《中国需要的电影》(Pictures for China),见《影像杂志》(Motography),1911年第5卷,第5期,第211页。
(9)见《领事与贸易日志》(Daily Consular and Trade Reports),1913年2月。
(10)〔美〕赛缪·纳本虚(Samuel Knabenshue):《中国》,刊于《领事与贸易日志》,第1156页,1912年6月。
(11)〔美〕陈力(JayLeyda):《电影:对中国电影及观众的考察》(Dianying:An Account of Films and the Film Audience in China),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72年版,第1~3页。
(12)参阅严梦:《中国电影阵容总检阅》(1934),引自中国电影资料馆编辑:《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1349、1311、1396页。
(13)相关资料转引自萧知纬、尹鸿:《好莱坞在中国:1897—1950年》,《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
(14)〔美〕沃伦·科恩(Warren Cohen):《美国回应中国:中美关系史》(America’s Response to China:A History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版,第68、107页。
(15)〔英〕丽雅·加各布(Lea Jacobs):《罪恶的报酬:审查制度与堕落女性电影(1928~ 1942)》(The Wages of Sin:Censorship and the Fallen Women Film),威斯康星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6)参见〔澳〕露丝·瓦西(Ruth Vasey):《异域角色:好莱坞的全球发行及其对外国人形象的塑造》(Foreign Parts:Hollywood’s Global Distribution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Ethnicity),《美国季刊》,1992年12月,第44卷,第4期,第617~642页。
(17)参见罗静予:《过去和现在》,《中国电影》,1957年第9期,第69~74页。
(18)〔美〕韦尔伯·伯顿(Wilbur Burton):《中国人对电影的反应》(Chinese Reactions to the Cinema),见《亚洲》(Asia),1934年10月号。Hollywood in China:1897~1950,2005年第6期。
(19)见〔美〕理查德·帕特森的《电影在中国》(The Cinema in China),《密勒氏评论报》, 1927年3月12日,第48页。
(20)乔尔·W.费勒(Joel W.Filner):《好莱坞故事》(The Hollywood Story),皇冠出版社(Crown Publishers)1988年版,第281页。
(21)英租界警察总监1931年2月致秘书处信,上海市档案馆,工部局档,U1-6-67。
(22)关于在中国发行的美国电影的数量,参见《二十四年度外国影片进口总额》,《电声》, 1936年5月,第5卷,第17期,第407页。
(23)参见〔美〕乔尔·W.费勒:《好莱坞故事》,皇冠出版社(Crown Publishers)1988年版,第281页。
(24)玛丽·坎珀:《上海繁华梦:1949年前中国最大城市中的美国电影》,载《电影艺术》, 1999年第2期。
(25)沈芸:《中国电影百年产业“话”(四)》,《中国电影报》,2005年11月24日,第7版。
(26)《二十四年度外国影片进口总额》。
(27)高斯给海关总署的信,1939年6月21日,第二历史档案馆,海关档679—19722。
(28)参见李启军:《早期中国电影畅销东南亚市场》,《广西日报》,2006年2月14日,第11版。
(29)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上海革命文化大事记》(1937~1949),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141页。
(30)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2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161页。
(31)《电影片检查一览表》,上档,Q6—13—627。这些送检影片中包括部分复映片。
(32)刘康:《抗战胜利后美国电影在广州的泛滥》,《广州文史资料》第20辑,第181页;《西片商加重压力,国产片发展受打击》,《铁报》,1947年6月15日。
(33)《民光剧院致上海市电影院商业同业公会》,1946年7月3日;《广州市戏院商业同业公会致上海市电影院商业同业公会》,1946年12月20日,上海市档案馆藏档。
(34)《1947年上海市政务会就实施配额制度联名致政府书》,上海市档案馆,档号S6-13-612。
(35)费厘:《不是为了饥渴的缘故》,《新影剧》,第32期,引自《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下册,第177页。
(36)《中国电影复原以来》,《电影论坛》第2卷,5~6期合刊,引自《影像中国》,第449页。
(37)Film Board of Trade to Shanghai Cinema Exhibitors Guild,Oct,17,1946,《上海市电影院商业同业公会章程》,上档,S319-13。
(38)相关资料参见汪朝光:《战后上海美国电影市场研究》,《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1期。
(39)《民国卅七年度上海市电影院商业同业公会工作报告》,上档,S319-1-12.10.11。
(40)汪朝光:《民国年间美国电影在华市场研究》。
(41)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2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162页。
(42)吴道:《论中国电影的倾向和路向》,《电影与戏剧》,第2期。
(43)这些数据基于《上海电影志》(1999)。
(44)这份材料藏于美国电影科学与艺术学院图书馆,电影审查档,1937年。
(45)见1946年3月28日上海影院业同业公会秘书长John Hung-kwang Chow致美商电影公会秘书长A.沃玛特的信,上海市档案馆,案卷号S319-01-00023。
(46)《广州电影院要求外片商采用租映制》,《电声》,1938年第7卷,第15期,第284页。
(47)《〈摩登时代〉改作包账》,《娱乐周报》,1936年第2卷,第10期,第201页。
(48)《民国卅七年度上海市电影院商业同业公会工作报告》,上档,S319—1—11。
(49)《民国卅六年度上海市电影院商业同业公会工作报告》,上档,S319—1—10。
(50)《关于电影票价问题的有关资料》,上档,S319—1—21。
(51)Film Board of Trade to Shanghai Cinema Exhibitors Guild,July19,1947,上档, S319-1-3。
(52) 《为外商电影院不映国产影片请建议政府制定管理法规限令加映国片藉节漏卮而重国体案》,上档,Q6-l3-625。
(53)上海电影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电影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596~597页。
(54)上海电影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电影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596~ 597页。编排顺序作者略有改动。
(55)上映中外影片的影院数量根据《申报》广告抽样统计,日期为每月的10日。
(56)《文化部负责人发表谈话》,《人民日报》,1950年7月12日。
(57)上海电影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电影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485页。
(58)转引自卢燕、李亦中主编:《隔洋观景:好莱坞镜像纵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
(59)中国电影家协会编:《笑论〈英雄〉》,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125~126页。
(60)王军光:《时代华纳合资中国影院》,《北京青年报》,2003年6月2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