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影视的全球化与民族性问题谈起
关于“全球化文化”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到来,民族文化将逐步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全球化文化,即全球文化同质化、单一化。另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文化的特征就是文化趋同的出现,即随着人类实践交往的扩大,各民族文化之间就形成某种共同性、普遍性品格。笔者认为,在今天世界一体化的时代,地球已变成一个村落(麦克卢汉语),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每个民族在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果的同时,也使自己民族的文化成为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其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有机统一。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凡属民族的优秀文化产品,大都包含着对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在自身的独特生存境遇下所形成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审美心理。民族艺术从一个侧面反映着本民族的文化和审美取向,在相当程度上显示出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地域的、本民族与本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人文背景、民俗风情,以及人们的生活与生存状态、心理特质。民族艺术与世界文化的融合和创新,使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在更大范围获得认同。越是面对全球化文化交流的形势,民族艺术越应执著于个性的追求,也就越能引起本民族、本地区以外人们的兴趣和关注。
民族艺术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民族的情感方式、性格特征、道德观念,以及内涵深刻而丰富的特有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是不同地域的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任何剧作,如果不植根于民族生活的土壤,成为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的象征,就无法深刻地打动观众。要对我们民族的历史与现实进行深刻的文化反思,在表现我们民族的历史与现实时,追溯到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心理,从精神面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从具体的人物、故事中,思考人生、历史和民族的命运。川端康成有句名言,日本的文学虽然是随历史文学潮流而动,而日本文学传统却是潜藏的看不见的河床。不同民族的艺术虽然都在关心与表现某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但也往往因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环境、不同情感色彩,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而形成不同的民族个性以及不同的文化特性。
影视剧的民族性关键在于透现出民族的精神生活。应当把它所集中刻画的人,放到其所由生存的特定环境中,放到历史形成的特定的生存境遇中,揭示出人与其特定的生存环境的关系,表现出人在这种特定的生存境遇中的特定行为心理,展现出人与其生存境遇方的共构关系。
影视剧在发展自身个性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还得力图表现出人类文化的共同性和世界各国普遍的审美理想及时代特征,表现人性美、人情美。只有注意审美个性与共性的对立统一,寻求中外观众审美需求的共同点,使中国影视剧既为本国观众所喜爱,又能引起外国观众的观赏兴趣,才能使影视剧具有走向国际市场的可能。唐季礼当年执导的《红番区》、《警察故事》在海外市场很走俏,他说:“当年港片辉煌的时代,我们从来不和好莱坞合作,也不预售海外版权,这并不影响我拍的《红番区》、《警察故事》的海外市场好,相反,你只有拍出自己民族的性格特色来,外国人才会喜欢。成片后再拿出来卖才不会被压价。”“我们的文化背景很深厚,能拍出人无我有的特色来。可一旦你在开拍前预售了海外版权,就要考虑美国、德国、日本等海外市场的需要,看发行商的脸色。尤其对好莱坞而言,他们看中的是本土市场,会在拍摄过程中提出很多意见以迎合美国观众的口味,这会影响导演的拍摄思路。一旦我们的片子没了自己的个性,最后拍出的片子中不中洋不洋,在将来的市场上会吃大亏的。”(14)
作为具有东方民族精神的中国功夫逐步成为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时尚的文化符号,电视剧《七剑下天山》产业链立足于中国武侠题材,打造了一个由中、日、韩三国跨国合作的亚洲文化娱乐品牌。在开辟海外市场方面,不但销入东南亚、韩日和我国港台地区,而且成功打入欧美主流媒体。《七剑下天山》2006年春节前在台湾地区收视率平均2.22%,在韩国1月份开始在OCN商业电视台播出,观众反响强烈,在日本被购买《英雄》和《夜宴》的一家公司购买了播出权, DVD和其他的音像制品都已经在日本出版。在欧洲方面,土耳其、德国、英国等都已经购买了《七剑下天山》。(15)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诗人永远是自己民族精神的代表,以自己民族的眼睛观察事物并按下她的印记的。越是天才的诗人,他的作品越普遍,而越普遍的作品就越是民族的、独创的。”(16)一个民族的影视艺术有民族性,才能具有国际性。鲁迅在《致陈烟桥》中说过:“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的。”(17)一个民族的影视艺术,只有植根本民族生活与文化土壤,反映本民族的生活特点,塑造民族性格,在艺术表现上显示出本民族的特色,才容易引起别的民族的观赏兴趣,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