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比赛场地、护具与器材
一、比赛场地
拳击比赛是在拳击台(boxing ring)上进行,国际业余拳联(AIBA)规定,拳击台不得超过6.10米见方,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拳击台高于地面,在拳击台面上须得垫毡制品或其他具有同等弹性的材料。
拳击台四周的要有坚固结实的围绳(rope),一般选择用3~5厘米直径的粗绳,从四角的固定竖杆上拉出。
图1-13 拳击台
二、拳击手套
根据国际业余拳联的规定,拳击运动员在参加拳击比赛时,一定要戴拳击手套。拳击比赛时按体重级别使用不同重量的手套。
按照规定,手套的套峰击打面要用非常清晰的白色标出,以便在运动员击打时,台上裁判员和评判员都能判别出运动员是否用拳锋部位击打对方。拳套不能有丝毫破损,带子要结扎在拳套背部,长出的带子塞进套筒,露在手套背面的结头处要用橡皮膏粘住。
图1-14 拳击手套
三、护手绷带
护手绷带是用来保护运动员手的用具,拳击比赛标准护手绷带长2.5米,宽5厘米。在比赛中如果绷带松开,台上裁判应予以系紧,如果运动员不遵守有关绷带尺寸的规定,拳套管理员和台上裁判有权制止,令其在规定的时间内更换,否则将取消该运动员比赛资格。
图1-15 护手绷带
四、服装
拳击比赛中运动员应穿可遮盖胸背的背心、不超过膝盖长度的短裤、软底无跟、无钉的靴或鞋。比赛时如果服装出现问题,台上裁判员应立即暂停比赛,给运动员1分钟的时间更换、最多不超过2分钟,运动员应准备好备用服装,以备更换。
图1-16 拳击背心
五、护具
拳击比赛中运动员必须佩戴护齿、护头及硬质塑料护裆。护齿的大小应合适,比赛时不允许运动员故意吐出护齿,如果护齿被打掉,台上裁判员捡起后把拳手带到他自己的角落,交助手冲洗干净后,再由台上裁判员给运动员戴好;双方运动员使用护头的规格、样式要统一,一方为红色,一方为蓝色,和各自所在的角色要一致;如果护裆脱落或损坏,要及时更换和穿戴好。
图1-17 拳击护头
图1-18 护裆
六、器材
在拳击比赛中,在拳击台下应放置两个盛有松香的浅盘子;拳台上有两个可转动的座椅,供运动员在回合间休息时所用;两个塑料大桶用来盛放饮用水和漱口水;裁判桌上配备锣(带锣锤)或铃、一块秒表;赛场须设一套急救设备;供仲裁委员会成员使用的数量足够的人工评分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