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海派清口:妙语连珠说天下

海派清口:妙语连珠说天下

时间:2023-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拾柒 海派清口:妙语连珠说天下无须什么舞台背景,也不用什么道具。嬉笑怒骂,随意调侃,亦庄亦谐观世道,妙语连珠说天下,古今多少事,尽在笑谈中。他的海派清口是一种带有浓郁海派特色的单人表演形式,其语言以上海话为主,以方言及普通话为辅。果然,在2008年年底,由周立波创作的海派清口《笑侃三十年》在上海引起了轰动,一票难求。周立波都用他的海派清口信手拈来,逐一调侃。

拾柒 海派清口:妙语连珠说天下

无须什么舞台背景,也不用什么道具。潇潇洒洒捏几片纸,滔滔不绝说上两个小时的笑话。嬉笑怒骂,随意调侃,亦庄亦谐观世道,妙语连珠说天下,古今多少事,尽在笑谈中。这就是周立波的“海派清口”。“海派”与“清口”,一个是内容,一个是形式,前者代表了支撑周立波舞台内容的海派文化,后者则是他一手创造的艺术表达方式。周立波跳出上海,在全国范围内刮起了一股海派清口的热浪,不但刷新了曲艺界的老面孔,也让全中国人民认识到海派文化的十足韵味。

一、海派清口找到了绝妙的“词”

img49

周氏幽默 百姓情怀

1981年,是上海滑稽艺术繁荣的年代,这一年周立波进了上海滑稽剧团学馆,而他的成名则在20世纪80年代末,他曾与钱程等同被誉为青年笑星。他的表演风格独树一帜,融各派冷面滑稽于一身。18年前,23岁的周立波因一场官司离开了舞台。之后,周立波下海、经商、出国,却始终牵挂着滑稽艺术。在王汝刚、严顺开以及好友关栋天、孙徐春等的鼓励下,他终于迈出了重归舞台的第一步。

2006年12月,他带着海派清口出现在安福路戏剧沙龙。

虽经4年正统的滑稽理论与演艺培训,但科班出身的周立波并不留恋传统,他有所创新并与时俱进。他的海派清口是一种带有浓郁海派特色的单人表演形式,其语言以上海话为主,以方言及普通话为辅。表演内容涉及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应景、应时是它的一大风格,不求妙语连珠亦当喜话连连。在保留和传承滑稽说、学、做、唱风格的前提下,以一种清新智慧的表现形式,传播一种快乐的思维方式和幽默的人生态度。

周立波多年闯荡的生活积累和社会阅历一直在促使他寻找一个全新的、能表现现代海派演艺文化的突破点。果然,在2008年年底,由周立波创作的海派清口《笑侃三十年》在上海引起了轰动,一票难求。

逐渐为上海人和新上海人所熟悉的“海派清口”,按照周立波自己的解释,已经不是传统概念上的滑稽,而是滑稽这个概念的扩展和延伸。这种类似于“脱口秀”的单人表演,几乎完全依靠演员个人的综合素质,“我所有的彩排就是阅读,以及随时随地的‘灵光一闪’,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随时把笔记本带在身边,想到什么‘绝妙好词’,就把车停到一边,赶紧记下来。”

二、海派清口吐出了闪亮的“珠”

(一)《笑侃三十年》

《笑侃三十年》创造了每演一场必爆满的票房奇迹。周立波在演出前便大张旗鼓地表示要以一个人、一张嘴、一台戏“笑侃三十年衣食住行”。2008年底至2009年春节期间,他的《笑侃三十年》连演31场,创造了650万元的票房成绩,奠定了周氏幽默在上海滩的地位。对于自己凭借独创的“海派清口”在上海演出界成为“个人票房之王”,科班出身却不留恋传统的周立波显得信心十足,甚至表示要打造“滑稽中的交响乐”:“没有智慧的滑稽只能与庸俗为伍,被人鄙视亦在情理之中。”

在“笑侃三十年衣食住行”中,周立波创造了一些新的“周氏语汇”——“婆媳的最佳距离是一公里开外”、“一个不会感恩的人是没有幸福感的”、“去年的股市是‘脑充血’,充发充发,就半身不遂了”等等。周立波的演出之所以受到如此追捧,除了他能够让观众在两个小时中不间歇地大笑,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他“笑侃”的都是民生问题。从当年上海人的各种票券到两喇叭收音机、老式自行车、三层阁,再到现如今最热门的词汇“山寨”、“三聚氰胺”等,周立波都信口拈来。加上舞台上多媒体播放的各种老照片,让现场的观众倍感亲切。在脱口秀之外,周立波还会夹杂一些才艺表演,尤其是模仿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的讲话,可谓惟妙惟肖,常常一个动作一句标志性语录就让现场如同“炸锅”一般笑声顿起。

(二)《笑侃大上海》

《笑侃大上海》为《笑侃三十年》的姊妹篇,在近两个小时的笑侃中,周立波从“上海开埠”谈起,“十里洋场”、“火红年代”、“改革开放”成为其中线索。在讲到上海作为移民城市时,周立波用各种段子和表演阐释了苏州人、宁波人、苏北人等各种上海人群体的构成,把他们的特点描摹得惟妙惟肖。演出中,周立波保留了《笑侃大上海》的姐妹篇——《笑侃三十年》中20%左右的内容,其他80%则是新创而成。在之前“打桩模子”段子的基础上,此次又派生出“撬边模子”、“连裆模子”等众多上海市井生活中的“模子系列”,让人回想起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的特有现象。而“伐是我港侬小气哦,接下来一定是港伊小气”这样上海文化里的特有语言现象,也被周立波加以了总结。

(三)《我为财狂》

《我为财狂》是周立波继《笑侃三十年》和《笑侃大上海》之后,又一部带领观众一起“疯乐”的海派清口作品。与前两部不同,《我为财狂》不再侧重集体回忆,而是聚焦沪上最时尚、最鲜活的事件和话题,从路边钻孔打洞的民工、到跟随大盘崩溃的股民、心力交瘁的房奴、再到驾驶700多万元兰博基尼黄金跑车的“富二代”,周立波都拿来开涮。

《我为财狂》内容涉及股市、房产、投资、收藏,还有一切与经济相关的热点话题,诸如眼球经济、体育经济、娱乐经济、整容经济、保姆经济……周立波都用他的海派清口信手拈来,逐一调侃。

据周立波之前介绍,他每一轮剧场演出都将带给观众不同的快乐体验,绝不会简单重复,他将根据演出当天的股票大盘走势,来最终决定当天晚上的演出内容,同时对他的创作能力进行新的挑战。

(四)《壹周立波秀》

《壹周立波秀》是2010年凤凰卫视和东方卫视以美国著名脱口秀明星节目《深夜秀》为范本,为周立波量身打造的春节特别节目。2010年大年初一至初六每晚黄金时段首播于凤凰卫视中文台,由周立波的脱口秀表演及嘉宾现场访谈两部分组成,其中的脱口秀部分,是以周立波特有的方式对2009年发生的时政大事甚至敏感话题进行趣谈盘点,如重庆打黑、房市楼市的跌跌涨涨、奥巴马访华,以及与春节有关的话题,如年夜饭、春晚、送礼;访谈部分则每集邀请一位国内行业领军人物参与笑侃,例如演艺界的李宇春、姚晨,地产界的王石,文化界的韩寒,体育界的姚明。

《壹周立波秀》以收视之冠的事实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电视娱乐节目存在的偏见。根据央视索福瑞全国26城市的收视率数据显示,为期六天的脱口秀节目全国平均收视率为0.94,高居全国同时段节目的第一位。这不能不说是开创了电视综艺娱乐类节目成功的先河。

三、海派清口摸准了时代的“脉”

海派清口作为一门语言表演艺术,其成功之处在于表演者能够及时准确地捕捉和把握当下社会生活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艺术形式和轻松诙谐的表达诠释了海派文化的魅力,以犀利睿智的语言道出了思想的深度,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

然而,作为一个本土艺人,周立波和他的海派清口到底有何等魔力,赢得满城喝彩,在衰退为关键词的经济萧条时期,能取得这样的票房业绩,周立波到底挠准了上海人的哪些痒痒肉,引得无数百姓竞掏腰包?

(一)海派清口语言的“周氏幽默”

(1)海派清口在语言风格上表现为土洋结合,雅俗共赏。“海派清口”作为语言艺术,语言的表现需要功底。周立波语言艺术的本真,用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的话说,就是“语言不脏”,没有黏黏乎乎的感觉,而是“清清楚楚”。通过上海方言与普通话的巧妙结合,周立波充分挖掘了上海方言里的幽默语言,并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度,使上海话和普通话有机结合,达到了出人意料的幽默效果。方言虽然是一种非规范化的语言,但是在表现力方面却有其独特的功能,很多话语的幽默感只有用方言才能表现,所以说语言在表演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2)对语言的深度挖掘和巧妙运用也是周立波表演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周立波是一个很有天赋和才华的演员,他具有较强的洞悉力和表现力,把上海这座城市即将消逝的文化重新捡起,把上海人的优点和缺点描摹得如此逼真,几乎让所有的上海人都找到了归属感,找到了怀旧的情怀,这是一种非凡的能力,这需要智慧。

(3)综合运用多种语言艺术修辞手法,营造独具风格的幽默、诙谐效果。“周氏幽默”体现了周立波本人具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深谙语言修辞艺术。周立波式的语言,时尚而俏皮,狡黠而灵动,隽永而深刻,极富语言穿透力和表现力。这种幽默的语言艺术主要得益于表演者丰富的人生阅历、敏锐的思维能力和娴熟的语言修辞艺术。但周立波在形式上最大的创新,就是他自己在长达两小时的演出时间里喋喋不休。这不仅是对演员功夫的挑战,更是对传统曲艺欣赏习惯的挑战。

(二)海派清口内容的“百姓情怀”

语言表演艺术并不同于唱歌跳舞,一旦缺乏“讽刺幽默”的空间,其创作无异于戴上了沉重的枷锁。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如果在内容上脱离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思想上缺少深刻睿智的批判揭露,只有空洞美化和一味歌颂,那么哪怕是才华横溢的表演艺术家,要想获得群众的认同和喜爱也是不可能的。三年来,周立波在上海一枝独秀,其中更为关键的是他的海派清口有内容上的独到之处。

在人群聚集的场合对政治、经济问题高谈阔论,这必然会引人侧目,周立波则不同,他是将政治、经济热点问题带到相声里,带到公共场合,将沙龙私语变为剧场招牌。为了能对这些公共话题分析到位,让外行人听懂,让内行人眼前一亮,他背后还有一个团队在忙活。这个团队包括报刊记者、编辑,各专业的专家或者半吊子专家,这些人保证了周立波表演内容的新鲜和准确。

面对上海观众,他的内容会时不时地穿插带有上海本地特色的人或事,能让上点年纪的人重新回忆起这些事情,得到会心一笑。同时,他又善于借网上段子为己用,博得年轻观众的喝彩。诸如形容股市的惨淡,他说“人才进去,棺材出来;杨百万进去,杨白劳出来”,这实际上便是网络上到处流传的段子,周立波引用之余,略加补充为“大小非解禁进去,大小便失禁出来”,取得更加无厘头的效果。总之,在周立波全方位的带动之下,无论老幼,都能从中取一瓢饮,买得大笑而归。

周立波将他的这一系列创新,统而言之为“智慧”,正对了在寻找智慧的路上日夜趱行的上海人的胃口。这张“智慧牌”打对了。在不少人看来,这位自称可以以鼻尖为圆心、正好划一个满圆的圆脸上海男子,俨然成了当代“海派”文化代表。

(三)海派清口传播的“品牌效应”

《壹周立波秀》借助主持人(周立波)与节目的相互辅助,形成品牌强势。先是以周立波海派清口创始人的身份吸引大家对节目的关注,而后通过节目的板块设计及表现形式的展现,达到节目的精彩。节目成功之后也扩大了周立波的知名度,主持人与节目形成双向的品牌效应,即主持人的知名度带动节目的关注率,节目的优质扩大主持人的知名度,最终形成品牌强势。《壹周立波秀》就是节目与主持人成功结合的典例。为了达到娱乐效果,《壹周立波秀》的“娱乐性”不仅体现在内容上的另类娱乐犀利点评,更体现在《壹周立波秀》把以往只在饭桌上、手机里流传的“段子”作为处理资讯的基本单元,并借鉴了不少相声、小品的语言处理技巧,每隔15秒就让观众笑一次,而且在每一“段子”之后还要灌录“情景喜剧式”的笑声,增强幽默、轻松的效果。节目表现形式方面,自制的现场连线采访、VCR影像资料、特效音视频转换等多变元素为节目增添了色彩,也更加丰富了周立波的表演形式。

然而,在周立波带着他的海派清口大红大紫的当下,也有质疑的声音,随着周立波的言辞越发犀利,清口到底能够“清”多久?如果社会时事的含义,在这一类的表演中更加模糊不清,仅仅沦为搞笑的消费对象,那么城市文化内在的机械和僵硬,就不会因为笑声而减少退却,反而可能由此递增叠加。海派清口的大受欢迎,既意味着可能重新理解城市文化,又意味着重新遮蔽这一可能。

(中南大学 谭梦 娜卢伟 执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