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英勇保卫祖国边疆
自从鸦片战争以后,我国西南边疆不断受到英法殖民主义者的各种侵略,边疆各族人民因之不断掀起保家卫国的斗争,景颇族人民更有着反侵略斗争的光荣传统。景颇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进行过英勇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捍卫祖国领土完整
(一)保卫章凤街的战役
1897年冬,中英两国在陇川勘定中缅边界时,英国企图在1894年和1897年两个界务条约的基础上,更多地掠夺我国的领土,遂胁迫清政府把界标内移六七十里,这一做法激起了景颇、汉、傣等边疆地区各族人民的坚决反抗。陇川县王子树乡的景颇族爱国山官早乐东挺身而出,向英国侵略者提出严正抗议,并出示虎踞关、铜壁关两块碑文拓本,证明那六七十里及其以外的一些土地,历来属于中国领土。当侵略者强行占领我国领土陇川县章凤街时,愤怒的景颇、傣等各族群众拼死抵抗,早乐东从马背上把侵略者头子奥氏抓下,在其告饶后,将其驱逐出境。在保卫章风街的战役中,景颇族人牺牲了50多人,为保卫祖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与此同时,早乐东等人的英雄事迹也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是可歌可泣的大事。
(二)震惊中外的“马嘉里事件”
从19世纪60年代起,英法帝国主义就开始了侵略中国西南的战争,云南首当其冲。为了先于法国进入云南,英国于1874年在印度和缅甸由殖民当局组成了由陆军上校柏郎率领的探路队,探寻开辟滇缅商路,试图从云南开辟一条自印度、缅甸到中国长江流域的通道。他们要求英国驻华公使派一名通晓汉语、熟悉中国情况的官员到缅甸,随同探路队进入中国。同年7月,英国驻华公使来到清政府总理衙门,要求中方发给几名官员由缅甸进入云南的护照。总理衙门提出边境地区难保安全,但英方执意坚持。由于当时的时局很紧张,总理衙门不愿引起英方不快,最终同意了英方的要求。既然是开辟商路,本不需要太多的人马,身为军人的柏郎习惯于耀武扬威,竟组建了一支近200人的武装探险队。其中除了一些必要的地理学家外,还有100余人的军队。他们打算从缅甸的八莫进入云南的腾越(今腾冲)地区进行侦察活动。1874年10月,英国驻中国使馆派翻译官马嘉里一行人到达八莫与柏郎会合。马嘉里由北京至云南,一路上无视清政府的存在。抵达昆明时,马嘉里居然牵出狼狗接受清政府封疆大吏、云贵总督岑毓英的躬拜。虽然岑毓英举行了隆重的宴会欢迎马嘉里,但对马嘉里的傲慢怒火中烧。马嘉里到达腾越镇后,又对腾越总兵蒋宗汉口出恶言,随后沿途收集情报,在云南腾越测绘地图。马嘉里的举动激起了腾越人民的强烈反对,腾越地方官员将他送出境外。
马嘉里于1875年1月17日到达缅甸八莫与柏郎等人会合。1875年2月6日,马嘉里从八莫取道云南的芒允开始向中国边境进发。英国武装探险队行至中国境内红蚌河边,得知边区军民已有联合抗击准备,马嘉里便自告奋勇带几个随从前往探路,柏郎率部队跟随在后面。英军的这一举动激怒了清政府封疆大吏、云贵总督岑毓英,岑毓英命令腾越左营都司李国珍在途中伏兵截杀马嘉里,李国珍故意放过马嘉里,却切断了他与柏郎的联系。
马嘉里2月14日晚上行至芒允时,留宿在一座寺庙中,但是当他在2月16日返回去迎接柏郎的途中,受到了当地景颇族群众的阻拦,马嘉里当场开枪打死了一个人,从而激起了景颇族当地人民的愤怒,杀死了马嘉里一行人中的4个,弃尸于户宋河中。此后,参加战斗的景颇族群众增加到了6000多人,他们乘势将柏郎率领的英军包围起来。柏郎纵火烧山,乘烟雾弥漫逃脱,退出了中国边境,他在逃出中国边境以后才知道了马嘉里已经死去的消息,这就是震惊中外的“马嘉里事件”。
此后,在英国公使的高压态势下,清政府作出了妥协的第一步,先派遣由60岁的老绅士郭嵩焘带领的使团,赴英国道歉。与此同时,清政府请求其“英国朋友”赫德出面斡旋,恢复与威妥玛的谈判。威妥玛表示不愿意再谈判,但赫德提醒他说:“如果你坚持不谈,那个郭嵩焘单独去伦敦把解决问题的方案谈妥了,那么,你连邀功请赏的机会都没有了!”这样,威妥玛终于同意:与李鸿章在烟台谈判。经过长达一年多的谈判,李鸿章与威妥玛谈成了《中英烟台条约》。这个条约的签字时间是1876年9月13日。这个条约的签订,意味着马嘉里事件的终结。
1876年3月19日,在云南昆明城内,从总督衙门至阜司衙门途中,岗哨林立,不准百姓通行。中英两国官员聚会阜司大堂,由钦差大臣李鸿章、钦差副使薛焕主持“会审”。英方人员格维纳参赞、达夕波领事、贝德禄翻译参加“观审”。被提审的12名景颇族爱国壮士为勒都、勒拖凹、尔同巴、即而腊、而腊惑、而干、陆滥干、勒干、而刚干、勒拖腊、阿洋双、施乃。他们为反抗英国的侵略,捍卫祖国的尊严,用鲜血和生命奏出了感人至深的英雄赞歌,他们的事迹将永远载入史册。
(三)震惊中外的“片马事件”
根据文献记载,中国早在元代就开始设置机构对小江流域地区进行管辖。明代这里属景颇族茶山长官司地,明末因土司被当地少数民族杀戮,景颇族茶山长官司被废,至清朝时期没有再任命,但原景颇族茶山长官司辖境的大部分仍属腾越厅。乾隆十七年清政府按照云贵总督硕色的建议,将小江上游的片马、鱼洞等寨划归保山县登埂土司管辖,将上楼、把仰、大塘、茨竹、习降等寨划归腾越州,分属大塘、明光、滇滩等隘土司管辖。由于制度上的弊端和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到光绪年间,小江流域许多村寨实际上早已脱离中国土司的管辖。英国经勘察发现中国管辖证据不足,便以天然边界线为由,要求将这些地方划归缅甸。1906年5月,英政府发出强硬照会,声称如果清政府拒绝英国的界线要求,英国将不再与之磋商,而派兵强占恩梅开江至高黎贡山的土地。但在历史上,这些地方从未隶属过缅甸,英国的行为完全是大国强权主义的表现。不过,英政府迟迟没有将照会内容付诸实施,到1910年年底英军才采取远征片马地区的行动。
1911年,英帝国主义悍然出兵,占领泸水卯照土千总辖地片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片马事件”。片马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它位于泸水县境内的高黎贡山西侧,西面与缅甸接壤,北通印度、巴基斯坦,为印、缅进入滇、川、藏的咽喉要地,国防意义尤为重大。秦汉开通南方丝绸之路以来,片马即为支线通道之一,很早就与缅、印等地通商,并以出产杉板而著名。19世纪末,英帝国主义继占领印度、缅甸后,又向我国云南边疆扩张,对高黎贡山西境的我国领土进行蚕食侵占。1900年,英军数百人入侵我片马地区的茨竹、派赖等寨,当地景颇族在傈僳族等民族的大力支持下奋起抵抗,土守备左孝臣和边民一百多人英勇战死。1911年1月4日,英军两千多人趁高黎贡山雪封路阻,内地与片马交通阻绝之机强占了片马。片马各族人民在景颇族山官姚中科的领导下,在片马管事、傈僳族头人勒墨夺扒的支持下,组成“蓑衣军”,拿起大刀、弩弓,与侵略军进行了英勇不屈的奋战。傈僳族猎人褚来四不幸被俘,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威武不屈,并机智脱险,然后破雪翻山,把英军占领片马的消息传到怒江。怒江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六库段氏土司立即组织民团武装开赴片马,配合片马“蓑衣军”痛击英国侵略者。在怒江各族人民的坚决抗击和国内外强大舆论的压力下,英国不得不于1911年4月10日向中国政府照会,正式承认片马、古浪、岗房等寨是中国领土,但仍赖在片马不走,阴谋永远强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缅两国政府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从1960年10月以后,片马地区包括片马、古浪、岗房的土地,正式归还中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