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省直管县切实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省直管县切实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时间:2024-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在“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中,必须要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尤其是要尽快剥离地方政府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相关职能,处理好政府体系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定位问题。综合上述三个方面来看,在“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有限责任政府,将部分政府职能交还给市场和社会,让市场和社会逐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一、切实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这里之所以要再次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在当前“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中的作用,主要是基于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只是解决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问题的一个应急策略,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角度出发,解决当前政府体系对市场经济规制过多、干预过多的问题才是治本之策。当前,由于政府职能尚未转变到位,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都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在经济领域还广泛存在着管得过多、过细的问题,地方政府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拥有强有力的行政干预能力,由此形成了学术界所说的地方发展型政府(development state)。在这种背景下,从“市管县”体制到“省直管县”体制,虽然可以把区域经济发展的统筹层次由地级市上升到省一级,在短时期内可能暂时满足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但始终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要素对地域界限不断扩张的要求。由此看来,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行政区与经济区不断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行政区划本身,而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进程尚未满足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够将政府职能转变到位,切实理顺政府与市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结构性关系,那么“市管县”体制下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就无法根治,“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绩效也将大打折扣。

其次,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可以为缩减行政层级,实施“省直管县”体制创造必需的条件。从国际比较的视野来看,西方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政府间纵向管理的幅度都非常大,但仍然能够正常运转,并且治理得也很好。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国家不管是中央政府(联邦政府)、省级政府,还是市、县政府,每一级政府负责管理的事务都非常少,相应的,每一级政府官员手中的权力也都非常有限。由此可见,只有切实减少了政府承担的公共事务量,缩减政府层级、扩大管理幅度,才有可能转变政府职能,为政府“瘦身”。否则,“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就可能会流于形式,缩减的层级也会死灰复燃。

最后,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还可以有效避免“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推进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种新问题。比如,如果不能够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那么原来“市管县”体制下的市与市之间的行政壁垒将会在“省直管县”体制下演化为新的市与县、县与县之间的行政壁垒,区域经济的“巴尔干化”问题将会更加严峻。为此,在“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中,必须要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尤其是要尽快剥离地方政府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相关职能,处理好政府体系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定位问题。

综合上述三个方面来看,在“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有限责任政府,将部分政府职能交还给市场和社会,让市场和社会逐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各级政府从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向市场监管者和规则制定者转变,大幅度减少政府的经济职能;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民间组织,为政府社会职能的转移提供更多的组织载体。近几年,浙江省扶植和培育了大量的民间商会,有效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多项职能(18),这种有益探索是值得关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