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宗教信仰
哈尼族是半山腰民族,长期生活在半山腰上,吃的是山,喝的是山,靠的是山,成天看到的是山,山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环境、全部空间,山就是他们心目中的整个世界。按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宗教是现实的反映,半山的民族形成了半山人独特的宗教观念、宗教信仰。
哈尼族的宗教信仰是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在万物有灵观念的支配下,产生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天神崇拜等,哈尼族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和神,天有天神、地有地神、山有山神、树有树神、水有水神、风有风神、雷有雷神、火有火神、寨子有寨神、庄稼有庄稼神等,属于原始的多神教,没有形成虔诚统一的神崇拜。但尽管如此,哈尼族的天神崇拜在诸种崇拜里是最高的崇拜,哈尼族认为,在诸多神灵中,唯天上的“莫咪”(即天神)为大,是世间至高无上、无所不能的主宰者。哈尼族把世界分为三部分:天上、地上和地下,认为天神“莫咪”和先祖的灵魂生活在天上,地上生活着人畜万物,地下有鬼神,还有被鬼带下去做苦役的活人之魂。只有哈尼族宗教活动的主持者——摩批(或贝玛)才能“入”地“上”天。当某家有人身体不适、四肢无力或生病,怀疑是否让鬼神把魂带走时,就请摩批到家里进行叫魂,一般摩批晚上躺在病患家里屋的床上进行。他“可以”在地上到处去寻找,然后再到天上俯视病人的其他魂是否丢掉,哈尼族认为一个人有12个魂。这种叫魂活动进行的时间很长,往往都是一个通宵。入地有几十道关,上天有几十道卡。笔者曾多次观看过这种叫魂仪式,不论摩批“入地”还是“上天”,躺在床上的他都会时刻说出他的行踪。摩批所说的地上,是指在半山腰。他所说的“入地”,一般是从山腰到山底、河谷地带,由近到远,沿河谷往下走去。地下的鬼神一般都在河谷比较阴森、或传说中许多河谷地段不吉利的地方。入地有几十道关,每一段河谷就是一道关,每一地阴森处就是有鬼神的地方。他所说的“上天”是顺河流而上,由近到远,从河谷山谷最后到达某处最高的山顶,那里就是天神和先灵的世界。摩批无论“入地”还是“上天”,尽管他所“走”的路曲曲折折,但地下都在山底下河谷的阴森处,天上都在一座大山的山顶——最高处,地上则在半山腰。在这里,只要我们不挑字眼——河谷地怎么说是地下,最高的山顶怎么可能是天上,半山腰怎么会是地上,我们就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哈尼族的观念里,山腰上是人畜万物住的地方,因而是人畜万物的世界;而河谷的阴森处住的是鬼神,因而是鬼神的世界;山顶上则住的是天神和先祖的灵魂,因而是天神和先灵的世界。将一座山分为山顶、半山腰和山底三部分,与哈尼族把世界分为天上、地上、地下联系起来看,可以用简单的等式表示:山顶=天上、半山腰=地上、山底=地下。显然,哈尼族朴素地把自己现实所处的世界与观念里的世界联系并等同起来,认为山顶最高,山顶即天上;半山腰在中间,半山腰即地上;山底最低,山底即地下。一个民族一旦形成了一种观念,并上升到宗教习俗的程度,那么这种宗教习俗反过来又必然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哈尼族是一个对天神和祖先深深崇拜的民族,既然山顶上即天上住的是天神和先灵,人就绝对不能住在那里,否则是对天神和先祖的不敬。哈尼族是一个山地民族,过去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其低下,他们常常在大自然面前感到无能为力,尤其是遇到天灾人祸时,就认为是鬼神作祟于人畜庄稼,给人类带来疾病和灾难。这样一个鬼神观念极强,视恶神如仇的民族,既然认为在山下的河谷地带到处有鬼神,是鬼神的领域,那么人也就不能居住在河谷地带,否则与鬼神为伍既不吉利也是忌讳。由此看来,山顶上和山下河谷地带——即天上和地下人都不能居住,那就唯有居住在半山腰——即地上。在这里,哈尼族把人畜万物既不能生活在天上也不能生活在地下,只能生活在地上的观念,与自己世代所处的环境联系起来,并使之具体化。
哈尼人家门头悬挂的牛角 摄影:白永芳
哈尼民居门头悬挂的驱邪物 摄影:刘镜净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哈尼族世代居住在半山腰上,所以才形成了半山腰是人畜万物的世界——即地上的观念。久而久之,这种观念反过来在哈尼族人的思想意识里被强化了,认为人只能居住在半山腰而不能生活在山顶和山底的河谷地带。这就是哈尼族除了早期的老寨子之外,为什么后期甚至新的村寨也都是建在半山腰上的原因。
半山腰上的哈尼山寨 摄影:王建福
这种河谷地带即地下为鬼神世界、半山腰即地上为人畜万物世界、山顶上即天上为天神和先灵世界的观念,也表现在哈尼族的葬俗上。
在哈尼族的观念里,人死只是躯体死了,灵魂却永远不会死,永远轮回,人死了灵魂定要回到祖先那里。哈尼族认为,人必须在寨子内的家里和亲人面前去世,决不能死在寨子外面,更不能在野外意外死去,否则是极为不吉利的。哈尼族把人死分为两种:正常的去世,非正常的死亡。正常的去世就是在寨子内的家里和亲人面前去世,非正常的死亡就是在寨外甚至野外死去。不论死者年纪大小、辈分高低,不论是男是女,是病逝还是意外死去,都统统归入这两种方式。不论何故死去,在寨内死去是正常的,在寨外死亡,如被河水淹死、闪电劈死、滚石砸死、树上摔死、被野兽咬死等,都是非正常死亡。进而哈尼族把灵魂的轮回分为两类:正常去世者灵魂的轮回和非正常死亡者灵魂的轮回。其中前者又分三种:一是轮回成人,这是最好的;二是轮回成某种家畜家禽,如猪、牛、羊、鸡等;三是轮回成某种动物,如虎、豺、熊等。也就是说正常去世者的灵魂,不是轮回人,就是轮回成某种家畜家禽或某种动物。
在哈尼族看来,只要是正常去世者,灵魂能轮回人固然最好,但轮回不了人而轮回成某种家畜家禽或其他动物也没有关系,因为在来世之后还有更好的轮回机会。哈尼族是怎么知道或怎么确认死者的灵魂是轮回为人还是轮回为某种家畜家禽或其他动物呢?绿春县的有些哈尼族,在埋葬死者当天晚上,在家里用甑子蒸一筒米饭,蒸好后把米饭匀平盖住,认为死者之魂轮回后深夜返回家里,要从甑子里吃东西。第二天一大早由几位老人打开盖子查看,在匀平了的米饭上留下什么脚印就认为轮回成什么。若有人的脚印,就轮回为人;若有某个家畜如羊的脚印,就轮回成羊;若有某个动物如虎的脚印,就轮回成虎。是否真会留下什么脚印,由于笔者不是老人无权查看而不得而知,但这个习俗本身却是真实的。
至于非正常死亡者,他们的灵魂决不会轮回为人、家畜家禽或动物,只会变成鬼。不仅如此,这些鬼还会勾引活人的魂到地下去做苦役,甚至会伤害他们,进而危及活人的健康,甚至危害生命。
与把死亡分为正常和非正常死亡有关的是哈尼族的葬俗。哈尼族大多要选择一处或几处离村寨不远的半山腰作同宗的公共坟地,正常去世者都要送到此坟地埋葬。尽管也有个别坟地是在半山以上地势较高的山上,但公共坟地决不会选在山脚下的河谷地带,也决不会把正常去世者埋于此。而非正常死亡者,一般都被埋在山下河谷边,也有一些因死在山上而埋在阴暗的山谷里。他们是决不能埋在公共坟地与正常去世者葬在一起的。不仅如此,正常去世者的葬礼,要按一套严格程序进行,规模较大,从杀一两头猪到宰一两头甚至三四头牛不等;而非正常死亡者,随时埋下,简单了事。
在此,我们可以看到,从深层的意识上,哈尼族的葬俗与哈尼族把世界分为三部分——即天上、地上和地下,进而形成的天上即山顶、地上即半山腰和地下即山底的观念有关联,应该是后者影响了前者。非正常死亡者的灵魂只会变成鬼,因而把他们埋在地下即山下河谷边,与鬼神为伍。正常去世者的灵魂要轮回为人或家畜家禽或其他动物,因而把他们葬在地上即半山腰的公共坟地。而天上即山顶上既然是天神和先灵的世界,就不能在此埋葬人,哈尼族的公共坟地的确也只是在半山上,而没有在山顶上的。可是也有个别正常去世者埋在半山以上甚至要到山顶的地方,这怎么理解呢?我认为,这是哈尼人朴素宗教观念的反映,就是希望死者转世后能早日进入天上即山顶上,因为正常去世者的灵魂,无论轮回成人还是轮回成家畜家禽或其他动物,都要上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