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撒拉族文化发展愿景

撒拉族文化发展愿景

时间:2023-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要进一步落实中央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采取各种措施,切实保障撒拉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鼓励恢复和完善撒拉族文字。通过各种具体措施,使撒拉族的优秀文化
撒拉族文化发展愿景_中国撒拉族

第四节 撒拉族文化发展愿景

撒拉族文化发展前景广阔,特别是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相关政策的发布和现场会的召开,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的出台等,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千载难逢的机遇,要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政府主导,各界参与,齐心协力,努力开创撒拉族文化发展繁荣的新局面。目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出努力。

一、进一步加快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县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建设,保障撒拉族地区基层文化设施有效运转。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大力创建和完善农村“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实施“文化进村入户”工程,不断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让群众受益的实实在在的“文化工程”。如白庄镇文化站建设工程和清水乡孟达文化站建设工程要进一步落实、完善;在白庄集镇、街子乡三兰巴海村和县城南看台分别设置的两套健身器材,积石镇新建村、查汗都斯乡新建村、白庄乡下拉边村和清水乡木厂村建设的健身广场,配备的篮球架和乒乓球桌,要加强管理,落实到位,切实方便周边居民锻炼健身,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给积石镇、清水乡、白庄乡和查汗都斯乡的8个“农家书屋”配置阅览桌、书柜、报架等物品及2000多册图书、100多张光碟的基础上,要健全书屋管理制度,提高利用率,使当代农民真正受益;全县村文化室建设尚需加强,管理要到位,责任要到人,并定期检查指导。要巩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成果,扩大广播影视覆盖面。结合实际,增加和提高撒拉语广播影视节目制作能力,加强优秀广播影视作品少数民族语言译制工作。增加循化电台、电视台撒拉语节目内容,并逐步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县城剧院、体育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多渠道争取资金,加强自治县民族博物馆建设,博物馆要突出民族特色,设立民族文物展览室、陈列室。搞好撒拉族民族文物征集工作,改善馆藏文物保存条件,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专家小组,做好民族文物鉴定、定级工作,提升管理、研究和展示服务水平,使博物馆真正发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升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的作用。通过这些硬件设施建设,给公众特别是青年人提供文化活动场所和高品位的文化产品,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情趣和爱好,抵制赌博等不良风气对青少年的侵害。从演职人员、音乐器材、演出设施、舞台设计、歌舞创作等方面加强县文工团建设,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下工夫创作一批反映撒拉族生活、表现民族精神的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歌舞精品;县城“穿衣戴帽”工程的实施反映了各级领导解放思想的勇气和魄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考虑城市建筑设计的美学原则和整体效果,尽量避免机械和生硬,在县城广场及道路两侧考虑布设一些衬托城市个性、反映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人物雕塑、山水景物等,使其成为城市文化元素的点睛之笔。

二、大力开展群众性民族文化活动

定期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展演和体育活动,特别要发挥自治县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篮球之乡”的优势,组织各类比赛活动,以此推动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除了撒拉族传统的两大节日“开斋节”和“古尔邦节”以外,在广泛征求意见、尊重民意的基础上,设立民族节日和民族领袖嘎勒莽、阿哈莽纪念日,并提请县人大审议通过,使节庆活动成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节日期间,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表演“骆驼舞”等民族歌舞节目,朗诵优秀诗歌和散文,尤其是本民族作家的作品。举办摄影书画作品展、动漫作品展、刺绣精品展和黄河石艺博览会,举办民族文化论坛、民族文字方案推介会、民族历史文化讲座和各种专题讲座,邀请县外、省外和海外撒拉族精英人物“现身说法”,讲各自的见闻和成功之道,以激励青年一代奋发向上,再创辉煌。在民族领袖纪念日,可以缅怀领袖的丰功伟绩,增强民族自豪感,阐发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三、尊重、继承和弘扬撒拉族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尊重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温家宝总理于2009年11月7日在开罗发表公开演讲时向全世界庄严宣布:“在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10个民族,2000多万人口。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他们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受到了充分尊重。”要进一步落实中央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采取各种措施,切实保障撒拉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鼓励恢复和完善撒拉族文字。一个民族只有回到语言文字当中,才能感觉到自己最原始的气息,也只有通过语言文字,才能找到集体表达的方式。民族语言文字工作者包括一些撒拉族有志青年为此付出了艰辛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果,今后在支持、引导、规范、应用和普及上还需要下一番工夫。

切实尊重保护和传承撒拉族饮食习惯、衣着服饰、建筑风格、生产方式、技术技艺、文学艺术、宗教信仰、节日风俗等。县委统战部、县政协、县宗教局、县伊斯兰教协会要在原有成绩和行之有效的做法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各自的职能,“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就是要多看看外地,如宁夏回族自治区、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做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请进来”,邀请著名民族宗教问题专家包括著名阿訇、学者作学术报告,启迪心智,开拓思路,树立与时俱进的新观念、新思维,紧跟党的执政理念的变化,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进一步挖掘撒拉族伊斯兰文化资源,发挥其在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要发挥清真寺在文化传承和社会规范中的独特作用,动员阿訇通过清真寺引经据典地宣讲伊斯兰文化中关于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孝敬父母,和睦邻里,关爱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注重诚信,尊师重教,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文化,惜时守时的理念。要淡化教派意识,强化宗教的慈善功能和心灵抚慰、价值支撑作用。要增强抵御庸俗、低俗、媚俗“三俗”文化冲击的能力。要特别发挥作为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的街子清真大寺的示范带动作用,将其办成伊斯兰学术文化活动中心和窗口。通过各种具体措施,使撒拉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特别是撒拉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得以发扬光大,使撒拉族地区的社会风气越来越正、越来越好。尤其是服务行业如客运、宾馆、餐饮、商场、景区等,要成为展示撒拉族民族形象和精神风貌的窗口,使撒拉族真正成为有涵养有文化、心地善良、举止优雅的民族,使撒拉族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不光要有宽敞的住宅、可观的收入、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美味佳肴,而且能够超越物质的羁绊,不为物累,不为物役,从一切形式的人对人的崇拜和人身依附关系中解脱出来,解放思想,还人以本来面目,堂堂正正,潇潇洒洒,使神态更加自若,步履更加稳健,举止更加优雅,心情更加舒畅,心灵更加安宁,心态更加健康,目光更加清澈,笑容更加灿烂。

一要保护和传承撒拉族有特色的传统建筑,如篱笆楼。随着岁月流逝、风雨侵蚀和撒拉族群众居住意识的改变,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撒拉之乡古民居、原本规模恢弘的篱笆楼建筑濒临绝迹,篱笆楼编造技艺也面临“失传”。篱笆楼修建于明清时期,风格独特、造型别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研究撒拉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宝贵资料。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撒拉人居住意识改变,原有的篱笆楼被逐渐拆除,加上自然损毁,篱笆楼数量不断减少,濒临绝迹。从2005年开始,循化县有关部门将篱笆楼和其编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但由于措施有限、当地群众文物保护意识不强等诸多原因,剩余的少数篱笆楼风化、破损严重,有的还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随时有可能被拆除。篱笆楼代表了撒拉族人民长期形成的一种历史文化惯性,也是中国多元文化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大多数民众融入现代文明生活主流的同时,有选择地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有关部门可以定期举办篱笆楼建造技艺培训班,使这一古老的民族建筑技艺可持续发展。同时,针对当地水电建设的实际情况,应尽快寻找新址并将现存的古代篱笆楼整体搬迁,避免撒拉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断代”。

二要保护和传承撒拉族婚俗。撒拉族婚俗于2006年5月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婚俗是撒拉族群众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礼仪活动,从订婚到举行婚礼仪式需要经过相亲、打发媒人、送订婚茶、送聘礼、念尼卡哈(证婚词)、送嫁、“吾热赫苏孜”(祝婚词)、回门等程序。为增加喜庆气氛,期间还表演展现民族迁徙史的戏剧式舞蹈“骆驼舞”。

说“吾热赫苏孜”(祝婚词)是撒拉族婚礼中一个热闹非凡的场面,也是撒拉族说唱艺术中的一个亮点,深受撒拉族人民的喜爱。“吾热赫苏孜”是撒拉语,意为“亲家之言”。按当地撒拉族习俗,在男家举行的宴席上,娘家人请出一位德高望重、善于辞令的长者,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诗体语言,向新郎父母及参与婚礼的人吟诵“吾热赫苏孜”即祝婚词,其中心内容是通过生动的比喻、贴切的说理,重温人伦准则,体会生活哲理,寄托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对新婚夫妇的祝福。主题是尊重知识,尊重学者,尊重长辈,优待亲朋好友,特别是舅舅,然后说到养儿养女的艰难,感谢亲家的盛情款待,祝愿两家和睦相处常往来,小两口互敬互爱情谊长。它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而是优美生动的诗词,极具艺术感染力和艺术价值,理应保护和传承。

三要保护和传承撒拉族服饰。撒拉族服饰具有明显的中亚文化特征,年长男士头缠白色“戴斯塔尔”,身穿长袍,女士平常头戴盖头,身穿袍服,女性的饰物有金银耳环、戒指、手镯、项链、针线包等。此外,流传下来的男女随身饰物有腰刀、腰带、绣花袜等。绚丽多彩的撒拉族服饰多方面体现了撒拉族悠久的服饰文明,积淀了中亚服饰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双重影响与渗透。2008年6月撒拉族服饰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穿着民族服装的撒拉人越来越少,有消失的危险,应该采取措施加以保护。首先,作为撒拉族自治县,在一些重大活动和重要场合,要求或提倡民族干部穿着民族服装,如一年一度的县人代会和政协会上,撒拉族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要穿着民族服装,自治县法院在重大审判活动中,撒拉族法官、撒拉族律师要穿着民族服装,这样做不但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服饰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相关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是一个民族自信心的外在表现。

四要对撒拉族原生态文化艺术做一次全面的普查工作,摸底并建立档案。普查的主要内容为:民间艺人、传统生产工具(连枷、耱耙、碌碡等),传统生活用品(木桶、火盆、提篓等)、传统饮食(窝窝头、羊背子、麦茶等)、传统服饰(六牙帽、长褂、洛提鞋、荷包等)、传统建筑(古民居、古磨坊、古清真寺等)、传统交通工具(皮筏、木洼、行囊、鞍子等)、传统娱乐(乐器、故事、谚语、歌谣、舞蹈、戏曲等)、传统艺术(刺绣、雕刻、彩绘等)、传统母语、印刷品、墨迹、照片等资料。

作为抢救、整合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措施,“撒拉族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建设应尽早列入议事日程。现阶段数据库主要搜集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化、民俗、民间艺术三大类型。数据库主要以文字、图片、声像等载体形式组建,并形成具有保存、提取、演示等多功能的现代化数据库。数据库要具备编辑、查阅、显示、链接、浏览、打印等多种功能。“撒拉族文化遗产数据库”建成后要送进博物馆或民族民俗馆,以示大众。到时候,普通百姓在博物馆或民族民俗馆中就可以看到很多濒临灭绝的文化。外地游客可以在博物馆、民族民俗馆通过视频看到不同版本的撒拉族婚礼。同时应责成自治县相关部门办好撒拉族文化艺术网站,不断更新丰富网站内容,利用互联网加强民族文化传播力度。

采取政府投入、民间筹集、社会捐款等多渠道筹款形式,为撒拉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并设立奖励基金,对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重奖。

发展民族文化,关键在于保护,重点在于传承,难点在于转型,目的在于开发。与东部不同,西部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同时又是经济贫困地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更是如此。一方面是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给开发带来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由于经济贫困,在开发中民族文化又面临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如果民族文化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和保护,民族的文化就将面临消亡。因此,发展民族文化,关键在于保护。目前许多民族文化已经相当脆弱,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正面临困境。发展民族文化,重点在于传承。民族文化中,只有那些能够传承延续下来的文化,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可以开发的文化。发展民族文化,难点在于转型。文化依附于一定的经济形态而存在,经济形态的改变意味着文化形态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价值观念的转变。在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西部开发过程中,许多民族的传统文化面临着挑战以及选择,不转型则不能适应,不能适应就不能生存与发展,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如果做不好转型这篇文章,有的文化将会消失。只有那些转型成功的文化,才会获得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发展民族文化,目的在于开发。民族文化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遗产,又是可以开发的资源。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必须寻求经济与文化的最佳结合点、切入点,使之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民族文化,如何实现保护、传承、转型、开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重大课题,需要认真研究,深入探讨。首先要有一个组织保证,应尽早成立领导小组和专家小组,使此项工作常态化、机制化,并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四、实施文化工程、推出文化精品、打造文化品牌

实施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和工程,推出一批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文化艺术精品,提高民族文化产品数量和质量,打造有影响的民族文学艺术品牌。我们在文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我们不能只在一族一地的小圈子内争高低,写一点东西,唱几首民歌,演几台节目,便沾沾自喜,自我陶醉,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和学术成果必须放到全国的平台上来衡量。我们需要弘扬追求卓越、拒绝平庸的民族精神,我们需要力透纸背的精品力作,需要振聋发聩的文艺高潮,需要学术创新与艺术创新,需要大师式、精神火炬式的文化权威,需要撒拉族的达·芬奇、伏尔泰、孟德斯鸠、巴尔扎克、雨果和托尔斯泰,需要撒拉族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一部优秀作品不仅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成就一个民族、一个时代。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作为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成为近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唐代诗人张若虚诗作虽大部散佚,但仅一首《春江花月夜》便“以孤篇压倒全唐”,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当然,学术与艺术自有其发展规律,不能揠苗助长,需要实践与时间的淘洗,大浪淘沙,真金火炼。文艺如水,自有清浊,学术如金,自有成色;但无论如何,政府的引导和重视是不可缺少的,鼓励创新、追求卓越的社会文化氛围是至关重要的。

(一)民族文学创作再上一个台阶

目前,撒拉族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很有创作实力的作家队伍。撒拉族诗歌创作是优势,要继续发挥这个优势,鼓励撒拉族诗人不断创新,继续保持在全国少数民族诗坛中的一席之地,同时要鼓励撒拉族作家写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实现长篇小说零的突破,毕竟长篇小说标志着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文学的高度和厚度。文学体裁应该囊括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随笔等;题材也应多样化,从历史到现实,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社会,从宏大叙事到个体感受,都有所涵盖。只要营造适宜的环境,给予适当的鼓励,相信撒拉族作家是有实力有潜质创作出精品力作的。

(二)完善撒拉族歌舞剧《中国撒拉尔》,将其打造成民族艺术品牌

该剧是一部反映撒拉族历史和风情的歌舞剧,是由青海省民族歌剧院独立创作完成的。在2009年召开的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该剧作为专门为会议打造的剧目获得了首演成功。2010年3月,随青海省政府组织的“大美青海台湾行”旅游推介会赴台,博得台湾观众的满堂喝彩。5月份,在广州举行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精彩亮相。

该剧以撒拉族独特的人文历史和民族文化为背景,在编导、音乐、灯光、舞美设计等方面运用了现代和多元艺术手段,将撒拉族历史、文化中典型的题材进行整合,除序幕《走过遥远》和《追赶太阳》外,共有五幕七个章节,再现了古老民族走过的沧桑岁月,通过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台场景设计和演员表演,表现了撒拉族儿女创建幸福家园,向往美好明天的精神追求和时代情怀。演员水准较高,服饰尽现撒拉族所内涵的民族特色。舞美灯光以及音响也愈来愈专业化,愈来愈多媒体化。故事从700年前撒拉族先民东迁一直讲述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贯穿其中的不断变换的布景对于整个剧目的视觉审美与艺术感染力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歌舞剧不仅运用了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服装道具也极具青海元素,如男演员身上缀满了“红辣椒”、女演员穿着“盖碗茶”出场并变成“果树”等,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歌舞剧从音乐到道具,都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发人深思。

当然《中国撒拉尔》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作为音乐舞蹈史诗缺乏大气磅礴,场景不够恢弘,音乐没有突厥音乐特色,男演员的选择上没有考虑撒拉族的民族气质,阴柔有余,阳刚不足,舞蹈动作设计虽很精致,表演很细腻,但缺乏豪放粗犷风格,审美趣味上江南文化气息太重,整体上没有厚重感,没有体现撒拉族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深层次的民族精神,这种现象值得反思,值得总结。

在总结和完善过程中,可以学习《云南映象》模式。2003年8月《云南映象》首演后,已蜚声国际,演出场次突破3000场。剧中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热情四溢的舞蹈受到了无数观众的好评,其中来自滇山村寨的数十名舞蹈演员,用极其质朴的歌声和肢体语言,展现了彝、苗、藏、傣、白、佤、哈尼等族原生态歌舞的绚丽色彩,制作堪称精良、俨然“民族博物馆”。它将最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再创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在歌舞集中,原生、古朴的民族歌舞与新锐的艺术构思的碰撞,带给人一种特定的“云南映象”。亦真亦幻的舞台、灯光及立体画面效果,留给观众一个“原生态”的特定印象。180副具有云南特色的面具,牛头、玛尼石、转经筒在亦幻亦真的舞台灯光中穿梭于远古和现代,在时空交错、视觉错位中构建一种生态情感。《云南映象》的演员共有90余人,其中70%是来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数民族演员,他们血液中本来就流淌着原始的舞蹈基因。

作为综合性的艺术还可以借鉴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要淋漓尽致地表现撒拉族的历史和民族精神、理想和追求,一定要给人一种震撼。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集传统音乐、演奏音乐、文学艺术、戏剧、舞蹈于一身,具有抒情性和叙事性相结合的特点,最适宜表现音乐舞蹈史诗。艺术唱词包括哲人箴言、先知告诫、乡村俚语、民间故事等,其中既有民间歌谣,又有文人诗作,是维吾尔族人民心智的生动表现,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感染力。维吾尔族舞蹈形态强调昂首、挺胸、立腰、拔背而产生的立体感,给人一种高傲挺拔感觉。观察维吾尔舞蹈,其婀娜多姿的女舞者的扭腰、弹指,眉眼神采的变幻,舞步的缓急节奏与迅急旋动的神韵,以及矫健壮硕的男舞者随舞曲节奏的舒缓而配合的时而刚健时而舒缓的肢体舞动与双足腾挪跳跃,以及其他一切应有尽有的舞蹈语汇,都向人们隐隐诉说着维吾尔族驰骋于中亚大陆草原的英雄故事,曾经的沙漠绿洲的宁静田园风俗,多苦多难的善良老农世世代代的喜怒哀乐,漫步在无边沙漠的行吟都塔尔乐手沁人肺腑的悠扬旋律,还有那焦虑与喜悦相伴的曲折缠绵的儿女爱情诗篇……撒拉族也是突厥民族之一,在文化上,在审美意识上,与维吾尔族更接近,更容易学习其文化艺术精华。

同时,在舞台情绪的渲染、塑造撒拉族民族形象、精神气质、传统民间艺术与时尚现代元素的融合等方面,要汲取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的精粹,立足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土壤,充分体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注重把握和挖掘撒拉族东迁历史风采、地域风情、民间生活习俗、改革发展成就和建设新家园的情景融合,要精心锤炼,精心打磨,精雕细琢,通过民族服饰、婚俗(如骆驼舞)、歌谣、祝婚词(吾热赫苏孜)、宗教等诸多文化艺术元素来全面展示撒拉族浓郁质朴的民族风情、原生态的民族歌舞、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和充满诗情画意的撒乡风光,力争将其打造成撒拉族艺术品牌。

(三)拍摄反映撒拉族先民波澜壮阔的东迁历史的电影

反映土尔扈特蒙古人东归历程的电影《东归英雄传》和电视剧《东归英雄》都有了,社会反响很大,效果很好。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政府应该向国家民委和文化部、广电总局打专项报告,论证拍摄这类电影对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尽早结束没有撒拉族题材电影的历史。

18世纪60年代,年轻的渥巴锡继承土尔扈特蒙古汗位,因不满沙俄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政府的民族灭绝政策,于1771年,率部24万人脱离俄罗斯,经历了将近8个月的迁徙,历尽千辛万苦,最后终于回到新疆故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悲壮的民族大迁徙。这部史诗历史剧以弘扬蒙古族在人类历史上的最后一次民族大迁徙为主线,讴歌了民族英雄渥巴锡可汗,赞美他崇尚和平,拒绝征战,带领24万部族回归故土的伟大壮举,完成了几代土尔扈特蒙古人不再漂泊异域的夙愿。撒拉族先民的东迁史更加激动人心,惊心动魄,能够为拍电影提供更好的历史素材。本着为民族负责、为历史负责、为后人负责的态度,一定要据理力争,完成这一民族文化的大工程。至于经费,中央、省政府、县政府、民族企业家们多方出资就可解决。

(四)哲学人文社科研究要上档次,某些领域要在全国占据领先地位

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服务社会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方面,要鼓励在原有基础上推出更好更多的学术研究成果,特别是有分量上档次的在全国有影响的成果。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是没有高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讲,一个民族既要有一些脚踏实地的人,也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自然科学技术和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这两者的重要性不是相互排斥而是互相补充的。就重要性而言,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毫不逊色。自然科学面对的是自然,它的任务是单一的,发现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不仅要研究社会,而且要研究由于自然科学和技术应用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要研究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关系。可以说,自然科学技术越发展,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越重要。根本的原因在于,自然科学技术发展所引发的问题超出了自然科学范围,绝大部分是社会问题和心理层面的问题,它不可能单纯依靠自然科学技术本身来解决,必须有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参与。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撒拉族如何面对全球化,如何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都需要发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优势并作出正确的回答。

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避免低水平重复,不能总是在民族民俗里面打转转,热剩饭,转来转去,还是脱不了“俗”。要拓宽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提升研究层次,要鼓励和培养一批理论联系实际,功底扎实,勇于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理论骨干,充分发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提高全民族人文素质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渗透,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民族宗教问题研究是优势学科,要继续发挥这个优势,重点支持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有重大作用的研究项目,支持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研究项目。自治县政府可以考虑与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横向合作,就撒拉族或自治县事关全局的重大课题,如教育发展战略、文化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民族历史反思、民族宗教问题、民族区域自治问题、民族语言文字、流动人口问题、三农问题、农村规划与建设问题、土地资源开发问题、城镇化问题、城镇规划与建设问题、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就业问题、黄河上游水电开发与撒拉族经济社会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国有资产问题、社会和谐问题、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干部培养和使用问题等,进行专题研究。要加强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宣传和普及,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扩大优秀成果的社会影响力,推动优秀成果更多更及时地应用于实际。

五、积极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目前,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化产业刚刚起步,总体上显得小、散、乱、弱,没有上档次和规模,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竞争能力不强。当然,这些与自治县的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密切相关,发展自治县文化产业,需要县政府站在战略高度,对文化产业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相关方面需要开动脑筋,转换思路,群策群力。

撒拉族文化实行产业化比较可行的途径是与旅游产品开发结合起来,在有效对接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中寻找切入点,进而把文化产品植入旅游业当中,使旅游业成为文化产业成长的载体。同时利用各种节庆活动提供的窗口,借助传媒广覆盖、强辐射的传播平台,精心编织从里到外、由近及远的文化产品宣传促销网络。从开发刺绣、黄河石艺、文化用品等民间工艺品及制作图片影像、编排文艺节目着手,逐渐培育起一个新的朝阳产业。

六、突出民族文化特色,注重文化与旅游的结合

近年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以市场为先导,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精心策划,主打“撒拉族绿色家园”品牌,不断提升旅游品位,增添文化魅力,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打造县域“五大旅游品牌”,实现旅游和文化比翼双飞。打造以骆驼泉为主的撒拉族、藏族等民族旅游品牌;依托黄河上游公伯峡电站、下游的积石峡电站和中间的苏只、黄丰电站优势,打造黄河水上游旅游文化的品牌;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达天池为主的孟达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品牌,以十世班禅故居,喜饶嘉措大师纪念塔及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为主的宗教旅游文化品牌;打造以撒拉族、藏族民居、饮食、服饰为主的民俗品牌。通过这些重点旅游品牌的打造,带动各相关景区旅游业的发展。目前,在循化已形成了92个景区,1个游览主轴(黄河浏览主轴),2个景观走廊(文都—岗察景观走廊、道帏景观走廊),3个游览区(县域撒拉族民族文化游览区、孟达森林生态游览区、公伯峡水上游览区),先后开辟了5条精品旅游线路,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联合促销,使循化成为甘肃、青海两省的“后花园”,青藏高原上的“水都”。2010年年底,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发展高峰论坛上获得“中国最佳民族生态旅游休闲胜地”称号。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发展高峰论坛以世博会及中国文化旅游主题年为背景,以民族品牌成为世界品牌为发展目标,围绕民族旅游品牌、文化旅游精品、原生态民族旅游、民族特色旅游营销、民族旅游创意及旅游竞争力等主题展开巅峰对话,循化县撒拉族原生态民族旅游文化备受关注。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的过程其实就是寻找和感受文化差异的过程。随着文化差异吸引力的逐渐增大,文化积淀深厚和丰富的地方往往成为旅游热点。人们对旅游的目的不再停留在“吃、住、行、游、购、娱”,而是向精神旅游、心灵旅游方向发展。故今后还需要在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上,在提升旅游的文化含量上下工夫。目前,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其一,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骆驼泉文化园区”建设,努力将其建成撒拉族王牌旅游景点。骆驼泉不是一处普通的名胜古迹,也不是一般的旅游景点,它是撒拉族的发祥地,是撒拉族的血脉之根,承载了撒拉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是国内外撒拉族同胞向往的地方,在撒拉族同胞心目中具有任何地方都不可替代的神圣地位,也是撒拉族最重要的文化遗迹和遗产之一。园区建设体现了中央对人口较少民族的特殊关怀和扶持,体现了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执政为民的决心和行动,也凝结着相关部门和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但由于种种原因,也留下了一些遗憾,最大的遗憾是缺少文化含量,既然是文化园区,就要增加文化含量,让游客和来宾充分感受到撒拉族文化的神韵和魅力,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还有一些硬伤,如园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撒拉族先民东迁”浮雕,人物造型不符合撒拉族先民体貌特征,如脸部造型应该是高鼻梁,深眼窝,棱角分明,可是浮雕上的人物鼻梁不高、脸型扁平,像蒙古人,这是一个低级的错误,是败笔,直接颠覆了一个民族最基本最直观的资料和信息,给越来越多的游客展示了失真的民族形象。

园区内没有《古兰经》的相关文字内容,这也是很大的缺失。骆驼泉及其传说的一个核心内容是撒拉族先民为何背井离乡,离开中亚?如何带着珍贵的手抄本《古兰经》和故乡的水土,赶着骆驼,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街子的一眼泉边定居下来等。如果以合理的形式将《古兰经》中有关提倡和平和谐、团结合作、与人为善、助人成功、劝善戒恶、坚韧不拔、开拓进取、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经文适量地刻在墙上,不是更好吗?[1]对本民族同胞不是一种激励吗?游客和来宾不是更能了解撒拉族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渊源吗?不是更能理解撒拉族先民为了不在新的陌生而复杂的环境中迷失自我而带来了最高经典吗?

在规划设计上,骆驼泉文化园区与毗邻的街子清真大寺,嘎勒莽、阿哈莽陵墓,手抄本《古兰经》珍藏馆之间,在相互呼应,相互映衬,浑然一体方面,考虑得不够。应考虑在广泛征求意见、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建一座民族领袖嘎勒莽、阿哈莽纪念碑和两位伟人铜像,碑文要精练通俗,要高度概括民族领袖的丰功伟绩,以激励后人奋发图强,开拓进取,为社会为国家作出无愧于先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铜像位置也可以考虑放在交通要道街子三岔口或县城广场比较醒目的地方;两尊铜像在形象上可以有所区别:一个是骑着骏马手持宝剑戴着头盔的英武形象,另一个是穿着突厥长袍头戴着“戴斯塔尔”手捧书籍的儒雅形象,一文一武,并肩而立,昭示着撒拉族文武双全,有勇有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以此为鉴,今后凡是重大文化建设项目都应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比如公众的意见、各级领导的意见、专家学者的意见,特别是民族学、历史学、文化学和旅游方面专家的意见,必要时举行听证会,做到集思广益,充分论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少留遗憾。特别是要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旅游与文化、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防止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其二,开发撒拉族民俗旅游。开发撒拉民俗旅游则要在认清民俗与旅游关系的前提下,把握撒拉族民俗文化现状,厘清思路、寻找二者的契合点,进行评估开发。全面挖掘民俗文化,不仅要求更新和提高现有的民俗产品,还要追溯、传承和再现曾经的古老民俗,在提升部分民俗品位之时,运用多种方法追溯“潜文化”和“潜民俗”。在撒拉族现代婚俗中,传统的习俗礼仪、乡土文化已经消失,如,骑马送亲、哭嫁及“骆驼戏”在婚礼中消失。饭馆举行婚宴现象的出现,充分体现婚俗中现代文化的浸入。应该从这些问题出发,将传统婚俗与现代婚俗进行全面真实展现,并且做到互补和结合。丰富民俗旅游形式和内涵,系统地归纳撒拉族婚俗中饮食、服饰、文学、舞蹈、宗教、口传等文化形式和文化类别,系统地体现婚俗中的审美价值和观赏价值,在婚礼表演中更要注意包括婚礼的方方面面,如表演与解说的同步,时间与空间的同步等。在多样形式下,更要将原生态的内容进行贯穿,如“赶马送亲”形式进行再现,做到游客的参与,使得看、触、感结合,使游客大开眼界,亲身体验,达到文化本身与文化氛围的融合。

打造街子三岔口至骆驼泉撒拉族先民骑骆驼迁徙感受游。

其三,今后还应加强和完善旅游规划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通过高水平、高质量的规划管理,实现对旅游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对于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而旅游开发规划的制定需要有清晰、正确的思路与方法。先对被开发地区进行调查,如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旅游资源情况及类别,以及该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分析该地区旅游资源特色,再分析市场需求状况。根据以上资料找出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制定出该地区旅游发展的战略构想,以开发的产品和线路为主体,以景区景点开发、设施、人力等规划为支撑和配套。最后对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对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规划的制定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围绕经济效益,制定各类指标体系。但是,因包括撒拉族在内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有其特殊性,这样的规划思路在实施中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般而言,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可利用的资源多以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为主体。与汉族地区的主流文化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差异性,也正是这种差异性吸引着众多旅游者前往探询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宗教信仰、工艺艺术等,都成为开展旅游业可利用的资源。然而,同一般的自然旅游资源或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不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求把活生生的“人”的生活方式呈现给旅游者,一旦开发不当,传统文化必将产生变异,甚至消失,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旅游业也会随之无以为继。

因此,对自治县的旅游开发首先应明确以下几点认识:第一,自治县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获得文化效益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提。目前,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把旅游业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有效途径,旅游开发规划考虑的重点是如何发挥旅游业的经济带动作用,实现旅游开发的经济目标。但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包括撒拉族自治县,旅游业的开展应更强调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的统一,甚至可以说文化效益目标的实现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效益的实现和社会文化效益的实现是相互制约和促进的。如果开发不当,被开发地区的民族文化变质,失去自身特点,也就失去了对游客的吸引力,民族文化旅游业在该地就无法持续下去;而民族旅游业从该地消失,民族旅游业所产生的一系列收益也会随之消失。反过来,如果当地社区分配到的旅游收入足以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教育水平,从而提高自己的参与和管理旅游业的能力,当地少数民族就可能努力实施国家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模式,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从而也就可以使民族文化旅游的正面效益持续获得。第二,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充分认识是搞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旅游业给民族地区带来的正面效益已为人所知,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给当地社区带来的自然环境的负面效应受到重视,但是,由于旅游带来的经济方面的积极影响较为明显,容易为社会所观察和体验,而它对民族社区社会文化环境的消极影响却多隐藏于社区居民的社会生活中,不容易被人很快觉察,始终没有得到社会及开发者的足够重视。可是,这种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较之对这些地区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广泛、更深刻。如骆驼泉开发后,由于采取无例外地收门票制度,本民族本社区经济条件差的老人只能“望园兴叹”。今后是否可以考虑凡是年龄在60岁以上的撒拉族老人免票进入,因为他们不是以一个游客的身份参观园区的,而是怀着深厚的民族感情和对祖先的怀念之情来凭吊的,原本可以自由进入,如今被挡在外面,难免有失落感和拒斥感。再比如,对手抄本《古兰经》珍藏馆的参观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最高经典,在穆斯林心目中具有神圣的地位,凡是触摸《古兰经》者必须带“大净”和“小净”,即按照教规沐浴净身者方可触摸,同时,穿着要庄重得体。可是随着该馆的开放,游客越来越多,而且游客当中,有的穿着暴露进进出出,严重刺疼着撒拉族群众的内心,因此应该在门口醒目位置写上相应的提示语。总之,只有在深入分析旅游对当地社会文化产生的正面与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开发规划方案。第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应侧重以资源的可持续性为导向。目前公认的旅游开发与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分析研究市场的需求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提供旅游产品。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有其特殊性,在开发与规划中应侧重以资源的可持续性为导向。

七、努力推进民族文化对外交流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文化必须要活,活就要交流,需要县内外、省内外、国内外,多层次多渠道全面交流。要积极参与中外互办文化年和在国外举办的中国文化节、文化周、艺术周、电影周、电视周、文物展、博览会以及各类演出、展览等,促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2010年5~6月,应土库曼斯坦文化部邀请,受中国文化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亚协会委派,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派遣儿童代表团赴土库曼斯坦进行国际天才儿童文艺演出比赛,访问交流很成功。眼下,应积极准备参加将于2012年举办的中国—土耳其文化年,拿出几个比较好的项目,如经过完善后的撒拉族歌舞剧《中国撒拉尔》、以手抄本《古兰经》为代表的撒拉族珍贵文物展等。土耳其是探究世界古代文明的一个非常重要而有意思的标本,它地处欧亚大陆的交通枢纽,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几个文明的交会之地。土耳其的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17位,且有上升趋势。撒拉族在历史上、文化上,与土耳其有着很深的渊源,故撒拉族文化应该在中国和土耳其的文化交流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八、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夯实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础

民族地区的教育或多或少地受民族文化的影响,而民族文化也需要教育来传承。在民族地区,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是密不可分、相互关联的。它们都是一种社会活动,共处于社会文化的大系统中,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既相互矛盾,又协同发展。

在民族地区,尽管学校教育主要传承主流文化,但也应重视非主流文化的传承。事实上,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理念,缺少相关的制度保障,片面追求升学率等方面的原因,在一些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承并未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对民族文化传承起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与学校教育不同,在教育内容上,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比重较大。社区和家庭可以通过清真寺、市场、村落、文化站、民间艺人文化室和社区学习中心等场所,通过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丧葬礼等使年轻一代接受民族文化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化和大众传媒的影响,社区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逐渐弱化;由于教育观念、社会组织结构变化和现代文化的影响等原因,撒拉族家庭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逐渐弱化。社区和家庭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弱化,意味着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内容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文化传承的质量。

与电视、电影、录像、互联网等大众媒介相比,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方式还不够有趣和生动,容易造成年轻一代对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的厌倦,制约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水平。

当前,撒拉族教育现状喜忧参半。截至2010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6所,其中小学72所,教学点5所,中学10所,职业中学1所,特殊学校1所,幼儿园8所(含其他部门办5所);全县共有教师1325人,其中专任教师1283人;在校学生24341人。当前,制约自治县教育发展的矛盾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和目前自治县教育质量整体水平不高的矛盾。由于该县教育发展的基础薄弱,质量不高,致使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外地求学,这种现象就是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和目前该县教育质量整体水平不高这个矛盾的突出体现。二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期望值较高和自治县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矛盾。三是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高要求和自治县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的矛盾,尤其是教师队伍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的矛盾突出。四是校园文化与学生原有文化、家庭文化之间的矛盾导致的学生厌学的情况。

将民族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它关系到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关系到重建民族核心价值观,关系到延续民族文化命脉和精神命脉,关系到提高全民族文化认同,希望政府教育部门能就此问题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集思广益,形成共识,最后提请自治县人大审议通过后予以落实。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对学生起着教育引导、规范行为等作用。但在民族地区常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校园文化与学生原有文化或家庭文化存在着不一致之处。因为民族学校的学生入学前,已经受到其家庭和本民族社会道德观、价值观、行为方式等的影响,已初步形成了对自己的家庭、民族的一系列认同意识。但入学后由于受到他族文化,特别是主流民族文化的影响,民族学校的学生常常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这种文化的不一致有时会给学生心理带来严重的影响。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能会导致厌学、逃学。

在课程设置方面,除开设国家统一的课程外,还应增设民族文化课程,尤其要开发本土课程。本土课程开发的目标包括:使本土人民意识到他们自己完整、系统、历史悠久的本土知识体系;展现本土知识在本土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贡献,重新唤起本土人民对于本土知识体系的价值意识;通过本土知识的传播,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认同;改造源自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课程,使它们本土化,剔除它们之中对于本土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不利的东西。课程教材的编写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着重体现出民族特色。课时的安排可灵活机动。学校应重视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指非正式学习的各种教育要素,如校园环境、学校规章制度、校园文化活动、师生关系等,这些隐性课程通常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

民族学校的课堂教学要使用民族文字编译的教材和自编教材。编译教材以全国统编教材为蓝本,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增加某些内容;自编教材则是民族地区学校根据本地区、本民族实际自己组织编写的教材,也称乡土教材或本土教材。编译教材要准确、规范,内容的增删应适度,增加的有关内容应具有科学性、人文性、民族性、思想性;自编教材要以民族团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主题,结合本民族及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实际编写。

针对学生的具体状况,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式,如个别化教学、非课堂教学等。非课堂教学指的是正式课堂之外的教学,包括课外活动。课堂教学和非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民族学校应对两者都给予充分的重视。非课堂教学的实施,也应充分结合学生的民族性特征,开展民族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教学活动。民族学校应实行民族语言和汉语言并列教学,亦即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是民族学校教学的特殊性。由于民族学校的文化特殊性,对民族学校教学直观性原则要求就更高。语言直观性是指通过教师教学语言的形象描述,创设文化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文化的独特性。因此,民族学校的教师应注意准确、深刻地把握民族语言和汉语言,在教学中生动、流畅、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及时接受老师传递的文化信息。除对教师的教学语言作直观性要求外,一些声像教具的使用,也是实现民族学校教学的直观性原则的方式。如在教学中运用图片、幻灯片、电视等直观性教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感性认识,进而促进他们对文化的理性认识。

民族文化传承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对社会各界的力量进行“多元整合”,从而形成社会的合力。作为民族文化与学校教育结合的民族学校教育,应该主动地承担起联系社会文化部门、民族文化社团的职能,使传承民族文化、重建地方民族文化成为一个有机的社会行为。借助各种社会力量进行师资培训。在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师资是关键。当前,在民族学校民族文化教师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借助社会上各种办学力量,举办短期民族文化师资培训班,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在办班期间,推荐已编撰成稿的文字教材与声像教材,同时在学员之间进行教学科研成果的交流评比。

【注释】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这是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发挥宗教积极作用的很好途径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