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独龙族的名胜古迹
从云南省府昆明坐长途汽车往西,经过楚雄、大理,跨过澜沧江,翻越碧罗雪山行进560多千米,就到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府六库,再转车沿怒江大峡谷北上240多千米,就到了独龙族的故乡贡山。
怒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南麓,它从雪原冰峰脚下嬉闹奔跑,经西藏自治区,一路汇集条条溪流,到了云南省怒江州境内,已经是一条汹涌奔腾的大江。怒江在云南省境内全长540余千米,从六库到贡山这一段,就是她最雄伟、最壮观、最辉煌的一段。巍峨险峻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夹峙着怒江一泻千里,两岸重峦叠嶂,万壑幽深,山巅海拔均在3000~5000米以上,谷底与雪峰的相对高度差达2000~3000米。怒江在深谷中咆哮、撞击,冲破一道道石门、石峡、石壁,雷声轰鸣,紫烟四起,堪称“怒江之水天上来”。汽车行进在大峡谷中,公路蜿蜒,忽上忽下,一会儿钻入云雾缭绕的山寨之中,低头看,怒江就在你脚下汹涌翻卷;一会儿飘落谷底,抬头看,你刚刚经过的村寨已经在高高的白云深处,分不清哪是云雾,哪是炊烟,真是“白云深处有人家”。
一、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县城——丹当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县城丹当,坐落在县境内中部高黎贡山东麓的怒江西岸上,它的名称是独龙语的音译,“丹”是松树,“当”是坪子,合起来意为松树坪。
丹当小城深藏在怒江大峡谷的无限风光之中。它背靠青山,面对一江浪花;东西两边是巍峨的高黎贡山和皑皑的碧罗雪山,白云缭绕;南北两头峡谷锁天,江涛隐隐。丹当是县城的主体部分,背靠青山,左侧是清澈见底,汇入滚滚怒江的普拉河,县政府、人大、政协、公安、文教、医院、银行、邮政、电信、宾馆等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中于此。丹当县城又是沿江依山傍水往南延伸的,宽敞的柏油公路两旁,分布有法院、检察院、武警部队、土地管理、水电、林业、电视广播台、中小学等众多的部门单位,一直到最南端横跨怒江的钢筋大桥,绵延3~4千米。如果夜晚站在南端的怒江大桥上观望,点点灯火,仿佛长长的银河飘落人间。
县城丹当 摄影:杨将领
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漫长岁月里,这里虽经过民国菖蒲桶殖边公署、贡山设治局等机构的多年经营,但仅仅是散落着十几户人家而已,民国的殖边公署、设治局驻地也仅仅是三四间木板当顶的破房子,到省城昆明要攀悬崖,过溜索,攀雪山,走上一个多月。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行进到了贡山,贡山和平解放,随即于1956年10月1日建立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县政府设丹当。弹指一挥间,这里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栉比鳞次,一条宽阔的公路跨过大江,从遥远的内地伸到这里,又从这里不断地向山谷里的各个乡镇、村寨延伸。
今天的丹当已经是一座现代化的小城,它以宽广的胸怀容纳、迎接着四方宾朋。在这座云南西北端的美丽小城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你可以遇见北京人、四川人、湖南人、浙江人、江西人,江苏人……还可以经常见到金发碧眼的欧美人、黑皮肤的非洲人。他们有的经商,有的观光旅游,有的探险,有的从事科学考察。壮丽的山河、优美的生态环境、动植物的基因库、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淳朴好客的主人,将大洋彼岸、五湖四海的朋友吸引到了贡山。
到了县城丹当,有大大小小的各种宾馆、招待所、车站旅社可以住宿,价格不高,从百元到几十元不等。大街上随处是实惠的餐馆,尤其是当地的各种风味小吃都能满足你的需要。夜晚,丹当县城霓虹闪烁,灯火彻夜不眠,街道两旁有各种各样的烧烤、米酒以及啤酒、可乐等饮料。县城的文化娱乐设施也很有特色,除一般的大城市常见的图书馆、影剧院、歌舞厅之外,还有浓缩全县风光的丹当公园。公园就在丹当背后的山坡、山谷中,当你拾级而上,便来到各种山花装点的曲径、亭阁之间。在这里,你可以观赏到贡山的兰花以及各种山花之美。你还可以继续沿着崎岖的小路往上攀登,站在高处,饱览峡谷的壮美景色,山谷里还有瀑布和摇摇晃晃的藤桥,别有一番洞天。
二、千里怒江第一湾
千里怒江第一弯 摄影:杨将领
从贡山县城丹当沿怒江西岸的贡丙公路北上,行程30多千米,沿途风景秀丽,最让人惊叹不已的是可以观赏到千里怒江第一湾。滚滚怒江被一道大理石绝壁阻挡,水流从由北向南转为由东向西,但奔腾300多米以后,又被大山陡坡挡住了去路,只好再次掉头由西向东急转弯,再由北向南,因而在此形成了一个大半圆形湾,号称“千里怒江第一湾”。湾中心的村子叫坎桶村,高出江面几十米,风光秀丽,构成三面环水的小半岛。岛上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春季桃李芬芳,牛羊成群,秋冬江水碧蓝,船只往来如梭。人们在农闲季节或民族节日,三五成群到这里泛舟过溜,对歌起舞,有情人也往往来到这个地方相会。怒江第一湾秀丽的田园风光,堪称“峡谷桃源”,人们说,这里就是外国人小说里的“香格里拉”。
三、“人神共居的地方”——丙中洛
丙中洛 摄影:杨将领
“丙中洛”一词已经是网络上的著名词汇。从贡山县城丹当沿怒江西岸北上43千米,过了千里怒江第一湾,就到了丙中洛。丙中洛是乡政府所在地,是怒江大峡谷里难得一见的开阔坝子,面积约为15平方千米。丙中洛处在四面群山的怀抱之中,整个坝子被发源于高黎贡山山脉的念瓦洛河和格马洛河分成三大部分,怒江从北面的石门雄关喷涌冲出后,经过秋那桶深谷进入丙中洛,再从丙中洛往南,弯弯曲曲几道弯,在坎桶村形成了千里怒江第一湾。
丙中洛春夏季桃李争艳、鸟语花香,秋季稻谷飘香、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江水碧蓝、平静和妩媚。丙中洛美丽的田园风光和石门关、怒江第一湾一道被列为国家级4A级景点。
一天两次日出日落,是丙中洛冬季的一大奇观。冬至前后,上午太阳从碧罗雪山上缓缓而出,在狭长的天空游走不到两个小时,就匆匆地躲入丙中洛西南角的贡当神山背后,时隔半个小时左右,太阳又一次从贡当神山背后露出目光,凝望丙中洛半个小时后才落入高黎贡山的背后,仿佛一位留恋不舍的游客。
丙中洛是怒江北段重要的集市贸易和商业集散地,又曾经是茶马古道的中转站和商品集散地,从内地来的商贩把商品物资运到这里交易,又经过茶马古道运往西藏。今天,从丙中洛沿怒江峡谷溯流北上,通往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察隅县察瓦龙乡的公路已经修通,全长70千米,是唯一西藏察瓦龙乡沟通外界、常年通行无阻的道路。但是,茶马古道还存在着,古道上马蹄嗒嗒,铃铛声声,依然在山谷里幽幽传响。
人们说,丙中洛是“人神共居的地方”,在丙中洛四周的群山中,有10座有名有姓的神山,每座神山都有自己的神主,其中,高黎贡山上海拔5128米的嘎瓦嘎普是独龙族、怒族心目中最至高无上的神峰。除此之外,每个奇峰怪石,每个山洞,甚至每棵大树、每个菁沟都有自己的神灵。
丙中洛居住着怒、藏、独龙、傈僳等淳朴善良、团结友爱、热情好客的兄弟民族,这里还是一个多种宗教和谐共处的地方。寺庙有建于清朝道光四年(1824年)普化寺、香巴拉宫遗址、重丁教堂、基督教堂和众多喇嘛寺庙。人们信仰藏传喇嘛教、天主教、基督教,还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一个家庭里,父亲可能是怒族,母亲是藏族,女婿、儿媳则可能是独龙族和傈僳族;一个家庭里,父亲可能信奉天主教或崇信万物有灵,母亲信奉佛教,儿女们则信奉基督教。
四、滇藏要冲——贡山石门关
从“人神共居的地方”丙中洛再行几千米,就是滇藏要冲——石门关。石门关是怒江峡谷滇藏古驿道上的一座雄关隘口,奔腾的怒江流经此处时,雄伟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陡然相互贴近,天似窄缝,只见两座大理石绝壁拔地而起,直冲云天,犹如两扇敞开的巨大石门,怒江水由此涌出,咆哮着一泻千里。
石门关 摄影:杨将领
从石门关再往北行进几十千米,翻越梅里雪山海拔3800多米的山口,每年11月至次年5月大雪封山,便进入号称西藏江南之乡的察隅县的察瓦龙乡了,察瓦龙乡距离西藏察隅县城较远,得走半个多月,离云南贡山县城较近。因此,过去察隅察瓦龙乡的生活日用品均由贡山县供应。贡山至西藏察隅察瓦龙乡的丙察(丙中洛—察隅)公路开通以前,石门关岩壁上有人工开凿出来的古茶马驿道,每年雪化开山后,察瓦龙乡都要组织上千匹骡马分批驮着山货、药材等西藏土特产,行走八九天路程来贡山交易。公路修通后,仍有马帮通过石门关来往于贡山丙中洛乡和察瓦龙乡之间。
石门关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滇藏交通要道上的重要门户之一。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部队曾经通过石门关北上解放西藏,1959年,又有一支解放军部队从这里进藏平息叛乱,给石门雄关增添了新的荣光。
五、幽幽古道
人们说,进怒江峡谷如果不到贡山,那就不算进了怒江峡谷;到了贡山不进独龙江,就不算到了贡山。独龙江河谷是贡山县最大的一个乡,总面积达1997.3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一半左右,被人们称为“神奇的河谷”。
独龙江边的人马驿道
坐落在怒江西岸的贡山县城丹当,左侧是汇入怒江的普拉河,去往独龙江的古道就是溯源它而上的。这是一条独龙族人用长刀开出的古道,过去,一路上都是令人毛骨悚然的独木天梯和悬崖峭壁,从独龙江到县城丹当要走整整7天,人们形容它是“山羊无路走,猴子也发愁”。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织人民炸开峭壁,架设桥梁,把它改造成一条人马驿道,山道不断被加宽,路程缩短为3天。在独龙江公路修通以前,独龙江的干部群众,边防官兵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日用物资都靠这条古道,人背马驮输送,它成为一条纽带,把独龙江地区和祖国内地紧紧地连在一起。
过去,这曾经是一条十分热闹的古道。每年的五六月份,每当雪山冰雪融化之时,丁丁当当的马铃声就打破了雪山的沉睡,听到马铃声,独龙江的人就知道大雪消开山了,于是人马纷纷拥挤到这条古道上来,山谷一下子变得欢腾起来。嘴里衔着旱烟锅的独龙老汉、豪爽的赶马大哥、嘻嘻哈哈吵吵闹闹的小伙子姑娘们,还有急急忙忙赶往县城进货的“小老板”们。走在古道上,山谷里马铃声、马蹄声、人们的歌声、笑声响成一片。独龙江公路修通以后,古道冷清了许多。但大雪消融开山期间,经常可以遇到一些从独龙江下游地区到县城的人,还可以偶尔遇见一些到这里考察的中外植物学家和摄影爱好者。
茶马古道 摄影:杨将领
古道是徒步旅游的最佳路线,沿途都是原始的茫茫林海,一路上可以经历亚热的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云冷杉林、铁杉针阔叶混交林、亚寒的针叶林等多种自然的森林类型地带,在那里你可以观赏到秃杉、珙桐(鸽子花)、水青树、大树杜鹃等古老而又珍稀的树种。各种烂漫的山花就更不用说了,它们有的红,有的黄,有的白,有的紫,有的粉红。有的高达几米或十几米,傲然挺立于丛林之中,有的则只有几十厘米甚至几厘米,或匍匐在岩石上,或攀缘在大树上,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一路上叫你惊叹不已的还有那一条条飞瀑。沿着山谷攀登,首先,发源于雪山脚下的普拉河就是一条大瀑布,它从云雾弥漫的天际飘下来,忽隐忽现,有时一落几丈十几丈,直扑深涧,不时地唱出欢快的山歌,有时则轻轻奔跑,不声不响。你正走着,突然一条小溪从路边调皮地喷出来,先洒你一身的水,又从你脚下汩汩地流过,每过一个山坡,每走过一条小河谷,你都可以看到一条条一串串的大小瀑布,它们有时从岩石上轻柔地飘下来,有时奔腾跳跃,有时则静静地挂在陡壁上一声不吭,它们像银蛇,像玉带,像轻纱,总是那样娇美,那样洒脱、潇洒,真是峰回路转,林深水复……
走在古道上,脚下的路有时是柔软的青苔,有时是石板,有时是木板,幽幽古道在缠绕着古藤长满青苔的大树下延伸,枝繁叶茂的古树,有时阳光都难以透射进来。走在里面,有时可以听到猿啼、百鸟欢唱,热闹非凡;有时,原始老林则特别沉稳宁静,显得神秘莫测。
横断山区“一山过四季”,这话一点也不错,走古道可得备好一套厚毛衣毛裤。别看在山下挥汗如雨,当欣赏过烂漫的山花,扑面而来的就是一阵凉爽秋风,到了山脚下可就寒气逼人了,山脚下是一泓泓清澈、幽静、神秘的天湖,普拉河的源头就在这里。爬到垭口上,这时,在人们脚下是茫茫无边、翻卷的云海,云海下走过的原始老林隐隐约约,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苍松、箭竹、雪岭花丛倒映在天湖之中,把天和地巧妙地连为一体,令人心旷神怡,仿佛走入了仙境。
河谷清晨 摄影:李金明
翻越了雪山垭口就进入独龙江境内了,独龙江的景色与怒江峡谷大不同,由于高黎贡山的西坡比较湿润,森林植物的群落结构也大不一样,沿途的巨大古树上长满了厚厚的苔藓和各种附生植物,古树底下则是密密麻麻、高矮不等的灌木丛以及各种草本植物,各种鸟儿、彩蝶、松鼠也多了起来,森林里非常热闹。远眺独龙江河谷,半山坡以上和山谷、山沟里是郁郁葱葱的森林,面阳的半山以下则是金黄金黄的茅草坡,碧绿的独龙江水从北边飘然而来,格外得美。
六、独龙江公路
独龙江公路是在国家交通部的投资扶持下于1995年7月1日动工的,1999年7月1日竣工通车。1999年4月29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在昆明云南民族村接见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和部分少数民族代表,当他了解到独龙江公路的建设情况,欣然挥笔题词:“建设好独龙江公路,促进怒江经济发展!”
独龙江公路全长96千米,从县城出发,开头也是沿着普拉河,与古道隔河并行,但到了卡尔总就转向另一个大山谷。从公路进独龙江,因山道崎岖,需要坐五六个小时的车。一路上,公路都是在原始森林中弯弯曲曲地穿行,坐在车子里远望,对面云雾缭绕的山峦起伏叠嶂,有时云雾从山谷弥漫上来,汽车穿云走雾,你自己就仿佛在腾云驾雾。
独龙江公路 摄影:杨将领
徒步行走在独龙江公路上也是很不错的主意,备好野外露宿的行装,慢慢走、慢慢听、慢慢看,一路喝山泉,感受原始老林的气息。到了垭口,可以爬上高峰,远眺茫茫群山,冰峰林立,细细品味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剧烈相撞造成的巨型复合造山运动;夜晚则在公路旁的小溪边安营扎寨,燃起篝火,欣赏满天星斗。
到了垭口,通过400米的独龙江公路隧道,就进入了独龙江境内。垭口的两边,山谷里是箭竹林和一个个幽静神秘的小天湖,潺潺溪流从这里发源奔向远方;垭口的独龙江隧道口下,还躺着一条千年不化的高山冰川。垭口距离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孔当约30千米,沿着公路向独龙江行进,到了木切汪河谷,可以遥望独龙江西岸雄伟的担当力卡山脉,但独龙江河谷还深藏在白云深处,公路宛如一条白色的缎带,从白云深处的雪山蜿蜒飘落独龙江河谷。
七、神峰嘎瓦嘎普
嘎瓦嘎普神峰
神峰嘎瓦嘎普在高黎贡山山脉上,是高黎贡山的主峰,在山脉的中段,海拔5128米,从怒江峡谷东岸可以远远望见,它的脚下是丙中洛村。独龙江河谷一面在孔当村和献九当村之间,要爬到西岸担当力卡山上很高的地方才能看得见。嘎瓦嘎普山顶上长年白雪皑皑,云雾缭绕,很少有机会能见到它的真面目。
传说在洪水滔天的时候,只有一对兄妹爬上了嘎瓦嘎普神峰幸免于难。洪水过后,兄妹婚配繁衍人类,养育了九男九女,九对儿女又婚配成九对夫妻,后来分散到九条江上分别做了九条江的主人,他们的后代变成了今天世界上的各个民族。据说,今天在嘎瓦嘎普神峰脚下,还可以见到当年人类的祖先,幸免于难的兄妹及其九对子女遗留的九个火塘。
在独龙族人的心目中,独龙江两岸的所有山峰、雪峰都是有灵性的,都是神峰,尤其是嘎瓦嘎普雪峰,它不仅是一座神峰,而且是本领最大的一个神,他掌管独龙江和怒江两江流域,护佑着两江流域的人民。
很久以前,独龙江河谷的独龙族人和怒江边上怒族阿怒人约定祭嘎瓦嘎普神山,在祭祀之前,当地的人们按习俗都要焚烧松毛叶,结果怒江边上的阿怒人提早一天焚烧了松毛,于是嘎瓦嘎普神将面孔转向了东方的怒江峡谷,神面前摆放的自然是食物,因此怒江边上庄稼好种,年年收成都好;而独龙江一面是嘎瓦嘎普神背对着的,神背上背的是行李物品,所以独龙江河谷庄稼收成总是不好,但飞禽走兽和可采集的野生植物很多。
嘎瓦嘎普神峰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和地位,与担当力卡山脉和高黎贡山山脉众多的神峰做过较量,许多神峰都不是它的对手,只有达拉木龙神峰是最具有挑战力的。达拉木龙神峰也在高黎贡山山脉,海拔4000多米,在嘎瓦嘎普神峰的南边,距离约30千米。两个神峰的较量方式是相互投掷竹杖,嘎瓦嘎普神峰用的是雪山实心竹杖,达拉木龙神峰用的是芦苇杖,结果达拉木龙神峰的本领比嘎瓦嘎普神峰稍逊一筹,他的芦苇杖只投到嘎瓦嘎普的脚下,而嘎瓦嘎普投掷的实心竹杖正中达拉木龙的头顶。
这虽然是个神话传说,但今天,在嘎瓦嘎普的山脚下的确长有一蓬芦苇,许多猎人可以证实,而这芦苇(与内地的芦苇不同)一般只长在独龙江下游比较温暖的亚热带河谷地带;在达拉木龙山顶上也长有一蓬雪山实心竹,雪山实心竹一般是长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高寒山区,长在雪山顶上却是十分罕见的。
迄今为止,还没有人登上过嘎瓦嘎普神峰。当地的独龙族人和怒族人是不会刻意去攀登嘎瓦嘎普神峰的,因为神峰就是神的头顶,谁也不敢上去,只能远远顶礼膜拜,祈求他的保佑。远远看去,群峰围绕着神峰,似乎很近,但要走到它的脚下,可不容易,要沿着河谷爬两天。神峰陡峭,时常有暴风雪、暴风雨和雪崩,但山脚下却是美丽的,神峰脚下是一个个山谷,山谷里有一座座的高山冰川,一片片的箭竹林,一泓泓幽静的高山湖泊,山花簇拥着条条溪流从这里发源,奔向云雾下的两江河谷。
嘎瓦嘎普神峰还是一座宝山,传说它的肚子里、它的脚下埋藏着无数的金银财宝。在怒江边上的丙中洛村背后,嘎瓦嘎普神峰南边的一座山,根据地质勘测,整座山肚子里的岩石都是羊脂玉。
嘎瓦嘎普神峰 摄影:杨将领
八、神秘的神仙洞
独龙江的江边和高山上,有一些神秘的岩洞,独龙族人说里面有一种叫“那依”的神灵居住。独龙族人信奉它,供奉它,每年都有专人(主要是中老年人)去朝拜祭祀。在独龙族人看来,神灵“那依”会预兆到整个独龙江地区人畜兴旺,庄稼收成好坏等生计大事,因此每年都要去祭祀它,以求庄稼丰收,人畜兴旺发展。
据说,洞里的岩石呈各种各样的人像、河流、石床、石柱、石槽、粮食、筷子、旗子等模型,而且每一年都会有一些变化,由此人们可以预知来年或今后的天下大势,诸如是否会发生虫灾,瘟疫战争,人畜是否兴旺,庄稼是否丰收,是否会降雨雪灾害等,这些都会在岩石上显现出来。
进神仙洞有许多的讲究,如去祭祀的人数必须是双数,单数不能去,否则“那依”会把单数的那个人灵魂关在洞里。女子不能去,经占卦命不好的人不能去,身上带晦气的人也不能去。从未去过的人第一次去神仙洞,要由前辈陪同,只能走到离洞口远一点的地方,在那里祭祀,由前辈向“那依”做一介绍,然后返回;第二次也只能到洞口,祭祀介绍完毕返回,第三次才能正式进入洞里。如果贸然进去,洞里有“那依”豢养的神犬,看到生人会咬,这个人就会全身长疮而死。
独龙江河谷有许多这样的神仙洞,比较有名的有三处。一处是在独龙江支流麻必力河谷的木当村西岸的山上,据说那个神仙洞不是很大,洞深约20米。一处是在地政当村的东岸,就在江边,从西岸可以看到洞口,洞口小得只能曲身进去,据老人们讲,进洞后里面就豁然开朗了,洞很深,洞的尽头还有一个深不见底、有风呼呼地冒出的地洞,如果扔石块或木棍下去,可以听到物体下滑磕碰的声音,持续很长时间。一处在孔当村南面的不卡汪河谷,从不卡汪村沿河谷爬近一天的路程才能到,据老人们讲,这个洞很深很宽敞,也很宏伟,洞口像倒U形,有一条小河奔涌而出,洞里过河要过几座石拱桥,石桥上竟然有石栏杆,洞没有尽头,走几十分钟后向下倾斜,人不能再走,如果扔竹杖下去,可以听到持续十几分钟的响声,直到响声如丝,渐渐消失;这个神仙洞里有燕子筑巢,去祭祀“那依”的人,祭完神仙常常采燕窝回家。
据说,神仙洞里的岩石模型千奇百怪,五颜六色,像进了水晶宫一般,有红的、有黄的、有黑的、有洁白如玉的、有透明的、有翠绿的。这也许是横断山区的独龙族山乡的特有的喀斯特地貌,有待于科学考察、探险的人们去揭示其奥秘。
九、第四纪冰川遗迹——独龙江畔的冰臼
奔腾于雄伟壮丽的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山脉之间的独龙江,素来以险、奇、秀闻名于世,但一直不为外人所了解的是,这里还隐藏着一个地质史上的秘密——冰臼。
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韩同林教授被誉为中国的“冰臼之父”,他的冰臼形成理论提出:冰臼是第四纪冰川后期,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岩屑物质,沿冰川的裂隙从数千米的高度,自上而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对下覆基岩进行强烈冲击和研磨作用而形成的类似我国古代用于舂米的石臼,因此称之为“冰臼”。
根据科学研究,发生于距今200万~300万年前的第四纪早期大冰期时期,全球大约有3/4的陆地被一片白茫茫的冰雪覆盖,那时的地球仿佛一个大雪球,冰川覆盖最南直抵中国的海南岛。第四纪大冰期结束于距今1万~2万年前,在这200万~300万年的时间里,全球气候也有过几次大的变化和反复,有的时期气温回升,冰川消融、退缩;有的时期气温下降,冰川扩张。变化时间短则几千年,长则几万年、十几万年不等,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极大,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正是在第四纪大冰期的气候变化中演化、发展成为现代人类的。
冰臼是古冰川的重要遗迹之一,过去在我国的黄山、庐山和西藏等地有过零星的发现记录,北欧、北美、南极等地也有一些报道。冰臼在中华大地上的大量发现是从1997年开始的,从高纬度区的北国内蒙古、河北到中低纬度的四川、湖南、浙江、广东和海南等省均有陆续发现,但云南省尚未有发现的报道。
说起独龙江流域的冰臼,要从独龙族“剽牛祭天”习俗和神话传说谈起。“剽牛祭天”独龙语叫“德如哇”,是传统年节活动中比较隆重的仪式,由富裕的人家出牛,载歌载舞剽牛来祭天,祭毕,所有参加仪式的人都可以分到一份牛肉。新中国成立以前,独龙族社会中只有富裕的人家才能买得起牛,牛是独龙族财富和荣誉的象征。在一年当中,能弄来一头牛请大家吃,对主人家来说,既可显耀富贵,又是非常光彩体面的事情。关于独龙族剽牛祭天习俗的来历,详见本书第三章。
独龙族人说,天神“木普耿”举行“得如哇”的“得布龙嘎”就在今天独龙江下游缅甸境内木肯嘎村东岸,是江边的一片大岩石,直到今天,那片大岩石上还印有各种人和飞禽走兽的脚印、天神煮酒的“大锅”以及舂米的“石臼”等;独龙族人在年节举行剽牛祭天的“得如哇”习俗,就来源于天神“木普耿”在“得布龙嘎”的那场聚会。
神话归神话,但在今天的“得布龙嘎”岩石上留有许多臼、锅状的印迹却是事实。石臼紧靠江流,最大的直径大约1.5米,深不可测。当地村民说,过去的几十年前,在这片“得布龙嘎”岩石上,另外还印有许多人和飞禽走兽的“脚印”,由于每年夏季江水暴涨,淹没岩石,那些“脚印”已经被洪水夹带的泥石冲刷、磨平了。中国的“冰臼”之父韩同林教授确认,这些“石臼”“石锅”属第四纪冰川遗迹——冰臼无疑。
其实,独龙江流域的冰臼不仅仅是缅甸境内有,在中国境内独龙江两岸分布也很多,有的静静埋在江水里,有的“镶嵌”在江边的岩石上。但目前发现的中国境内的冰臼底部都比较浅,是江流夹带的泥石长期碰撞、冲刷、侵蚀的缘故。
冰 臼 摄影:杨将领
第四纪冰期发生于200万~300万年以前,那时候,由于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剧烈相撞引发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已经进行了几千万年,中国大西南横断山区巨型内陆造山地带已经形成。不难想象,在200万~300万年以前的冰期,山高谷深的独龙江河谷,可能还包括山巅、雪峰,完全淹没在厚厚的冰川下。而在沟壑纵横的独龙江流域,很多深邃悠长、人迹罕至的大小支流河谷,也许还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冰臼呢!
十、独龙牛趣话
独龙江边生长着一种牛,人们在学名上把它叫做“贡山大额牛”,由于是源于独龙江河谷,因此又俗称“独龙牛”。独龙牛不是一般的黄牛,在几百年前,它的祖先还游荡在独龙江两岸的雪山林海呢!
传说,独龙牛是猎人从深山老林的卤水泉边领回家驯养的。很久以前,独龙江下游一带有个猎人去深山打猎,发现在卤水泉边有一头野牛整日不走,也不怕人,猎人很奇怪,觉得这是神赐予自己的,不忍心伤它,就慢慢靠近用盐喂它,它竟然十分地亲近人,猎人就把它领回了家,它的后代就是今天的独龙牛。
独龙牛一身黑油油的毛,宽宽的脑袋上一对又粗又长又尖的角直冲头两侧,有的前额戴着一颗白星,有的满头通白,有的像是在粗壮的四足上箍着白色的脚镯,加上它高大的体格,煞是威武英俊。根据检测,独龙牛的基因介于家牛和野牛之间。或许是遗传基因的缘故吧,独龙牛特别热爱自由,主人家的牛圈无论怎么牢固,都关不住它,用角一顶开就跑出去了。它可以耕地,但每年到耕地的时节,总是把去年的事情忘了,主人还得耐心地重新教它如何耕地,十分麻烦,只好任其到处游玩。独龙牛一般五头一伙,十头一群,在“首领”的带领下,活动在海拔2000千米以上的高山林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山林里的豺和狼都不敢惹它们,就是山大王老虎也得让它们几分。在独龙江地区,一般的黄牛被猛兽吃掉的事情屡有发生,但独龙牛是个例外。有一次,有个人发现自己家的大公牛好几天不见了,就上山去找,最后发现在一棵大树根下,大公牛用长角死死抵住一只老虎,老虎已经死亡腐烂,而独龙牛一直不肯放松。
独龙牛
独龙牛平时生活在山上,吃竹叶、草叶,一个月才会想念主人一次。想主人了,就成群下山找主人家要盐吃。吃了盐在山下休息一两天,晒晒太阳,便又上山继续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独龙牛
独龙牛还是独龙江地区的游泳高手,如果它看到江对岸的山坡上长着青青的草,就会扑通扑通跳进湍急的江水,毫不在乎旋涡巨浪,游向对岸。有时想到下游去看看,懒得走山路,就顺着汹涌的江水漂几千米再上岸。
独龙牛个体大,纯种的独龙牛最大的体重接近1吨,独龙牛吃竹叶野草长大,肉质好,纯天然,是人们生活中理想的肉食牛。国家为帮助边远地区的各族人民脱贫致富,拨出了专项经费,扶持各族人民饲养独龙牛并使其成为养牛专业户。现在,独龙牛已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贡等县安家落户,还被送到昆明动物园与游人见面,昆明动物园里所谓的“野牛”其实就是独龙牛。
十一、天梯的台基——木肯当
木肯当在独龙江的下游,从原乡政府所在地巴坡可以远远望见,是高黎贡山山脉的一道山梁,从东南往北向独龙江河谷自然延伸形成的一个大山头。它的东面是从高黎贡山上奔流下来的湍急的拉王朵河,与从北方飘然而来的独龙江相逢时,突然西折转弯,深深切割山梁,再汇入碧绿的江流。木肯当横亘在河谷,使独龙江自北转向西南方,海拔约2500多米,山头方圆约3平方公里,东面坡度比较平缓,北面和西面则是高600~700米的绝壁垂直于拉王朵河和独龙江水。
独龙语“木肯当”的意思是“天罩住的平地”。
木肯当 摄影:杨发顺
远古时候,天和地的距离是很近的,在木肯当上有一九级天梯连接天地,人们通过天梯来往于天地之间。蚂蚁王骑着金灿灿的大公鸡上天缴纳金税,它看见人戴着藤篾编织的各色脚镯光彩夺目,很羡慕,就跟人要。人嘲笑蚂蚁王说,脚镯是人戴的,你的脚又细又瘦怎么戴?蚂蚁王要不到脚镯,还被人嘲笑一番,又羞又恼发誓说:“你们等着瞧,半夜三更,我要拿走天梯,让你们上不了天!”果不其然,半夜里突然听见轰隆一声巨响,原来,蚂蚁王出动了亿万蚂蚁,把天梯的台基挖空了,天梯一下子陷入了地下。从此,天变得越来越高,大地变得越来越低,天地从此分开了。
今天,在木肯当山头上真有一个深不可测的巨大深洞,细听里面还有流水声响。木肯当虽然突兀于独龙江河谷,高出江面近千米,上面却有甘甜的泉水涌出,过去有很多独龙族人家在那里居住,后因交通和孩子上学等很不方便,才搬迁到山下的村落。传说,远古洪水过后,重新繁衍人类的兄妹俩就从神峰嘎瓦嘎普脚下,带着九对儿女先下迁到了木肯当,再从那里把九对儿女分配到了九条江。各地的独龙族人一说起木肯当,都说那是独龙族人发源地,它是独龙族人心目中的一个圣地。
十二、月亮大瀑布
月亮大瀑布在独龙江下游中缅边界的一侧,距离国界约3公里,从独龙江最南端的钦郎当村出发需要沿着亚热带密林和河谷行进1公里左右,从远处马库村的山坡上远远可以望见。走近大瀑布,突然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诗情画意、壮美无比的图画:悬岩如刀削斧劈,瀑布从天而降,仿佛一幅宽长的白练悬空,飘拂在天际。一帘高约200米,宽40~50米的瀑布从担当力卡雪峰顶侧的岩壁上喷涌而出,在60余丈高的陡壁上急流倾泻,溅起了弥漫山谷的水花。每逢雨天水位上涨,瀑布则像一条白色的巨龙直扑入汹涌的独龙江水,发出一阵阵轰隆隆的巨响,整个河谷如雷过顶,千山万壑响应,数里以外都能听到响声。这气势胜过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去往中缅边界的路要从大瀑布里面通过。瀑布里面开凿的路宽仅1米左右,你首先必须憋住气,在两三丈高的悬崖上,忍着砸在头上、身上的水柱,脚步稳健,急速地冲进瀑布里面,稍不小心就可能被瀑布卷落。站在瀑布里面喘息,好像进了水帘洞,只见一道白茫茫的水帘,只听见轰响声,什么也看不见。在瀑布里面呼吸很困难,不能停留太久,喘口气,要马上再冲出去。雨天山水暴涨,这条路就不能走了,只能等到天晴,瀑布水小了再走。
月亮大瀑布 摄影:杨将领
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的青树古木掩映着大瀑布,烂漫多彩的山花千姿百态。每当清晨太阳从高黎贡山上冉冉升起,瀑布就像一位心灵手巧的独龙族姑娘在江面上织起了一幅七彩毯。此时,明媚的阳光、白练般的瀑布、绚丽的彩虹、青翠古木、鸟语花香,把你带进的是梦幻般的世界,令你陶醉,流连忘返。
自古以来,独龙族人把大瀑布叫做“哈帮”,汉语直译的意思是“水帘下”,主要指的是大瀑布里面的那条路。每当夜晚,皎洁的月亮升上天空,接近西岸的担当力卡雪山顶峰,人们看到的是一条银河从月亮上飘下来,那闪着银光的水花像一朵朵梨花开放,又像一片片飘飘洒洒的雪花,迷人极了。因此,近年来人们形象地把它叫做“月亮大瀑布”。
十三、独龙江畔
独龙江发源于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从迪布里流入贡山境内,上游叫克罗洛河,在雄当附近与西边另一条发源于担当力卡山脉的麻必力河相汇后始称独龙江。独龙江全长170余千米,在下游的钦郎当村向西折入缅甸境内后称恩梅开江,也就是伊洛瓦底江的上游。
神秘的独龙江 摄影:刘开弟
独龙江河谷最南端靠近中缅国境线的村子叫钦郎当村。钦郎当村建在一条小河的冲击扇上,有十几户独龙族人家,四面由郁郁葱葱的青山环抱,海拔1270米,年平均气温在23℃左右,独龙江水从村边缓缓流过。也许是大自然的有意安排,纵贯钦郎当村的小河是从村边的一条大河上游分离出来的,冲击出一片平地。一片片的水田,木结构的独龙竹楼稀疏错落,分布在小河的两侧,田边地脚,长着一丛丛芭蕉、董棕、桃树、李树,一派亚热带风光。农闲时节,常常可以见到人们在江边撒网垂钓,独龙竹楼则飘着袅袅青烟,仿佛世外桃源。
钦郎当村 摄影:杨将领
从钦郎当往南沿江走4千米左右就到了中缅边界,出了国界再走5千米,就到了缅甸的木肯嘎村。国界的中国这边,距离钦郎当村约1千米处,可以观赏从天而降壮美无比的月亮大瀑布。无论去缅甸的木肯嘎村游玩,还是去看月亮大瀑布,钦郎当都是最佳的落脚歇息处。缅甸的木肯嘎村里都是清一色的独龙族人家,有30多户,民风淳朴,也非常好客,食宿不需要花钱,由主人家招待,不过也得带一些礼品送给主人家,有来有往是独龙族人的习俗,礼品不用昂贵,一些日常需要的盐和茶叶即可,因信奉基督教,他们都不吸烟不喝酒。如果想看一看异国风光,可以事先在独龙江乡派出所办理一个出境证。
马库是钦郎当北面的一个大村子,也是马库村村公所所在地,已经通上了公路。马库村坐落在高高的山上,是个十分美丽的小山村,青竹、龙竹林怀抱山村,山村上面是半人高的金黄的茅草坡,从这里可以遥望雄伟的高黎贡山山脉,清晨则常常云雾围绕,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到钦郎当去游玩看月亮大瀑布,马库是必经之地,也可以选择在这里歇脚住宿。从马库下到钦郎当路程约5千米,山路陡峭,大约需要走40分钟。先是在茅草坡上弯弯曲曲的山道上下1千米左右,然后就进入了亚热带密林,一路上鸟语花香,运气好的话可以看到猴群、麂子、山驴等野生动物,在林中穿行4千米就到了钦郎当村。不过,下山容易上山难,从钦郎当返回马库却十分费力,一直是爬坡,爬得快要爬一个半小时,如果爬得慢则要爬两个多小时,因此,从巴坡出发到钦郎当游玩去看月亮大瀑布,最好还是选择当天到钦郎当村住宿,第二天去看大瀑布,在亚热带的河谷走一走,在江边钓钓鱼,下午再爬坡回到马库住宿。
独龙江的清晨 摄影:李金明
从马库到乡政府所在地孔当有30千米左右,如果步行需要6个小时左右。一路沿江北上,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孔当小镇是独龙江东岸的一块平坝子,这里集中了乡政府、边防派出所、学校、农村信用社、邮电、医院、村公所等众多机关单位,此外还有民族文化广场、小超市、小商铺和小餐馆,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孔当小镇背靠高黎贡山,半山坡上还有3个台地,孔当镇正上方的叫孔当村,乡政府所在地因此得名,左边是齐林当台地,右边是齐林当村,这三块台地传说是巨人普珠踏平的,这里的齐林当和碧当村台地盛产水稻。孔当村是独龙江地区能种水稻的最北方,再往北就见不到水田了。独龙江西岸的半山坡上也有一块台地村叫肯顶,传说是巨人普珠磕烟锅磕平的。孔当小镇仿佛一颗闪耀的明珠点缀于青翠的独龙江河谷,银白色的现代建筑物,四周是竹林和桃李环抱着的飘着袅袅炊烟的独龙族村寨,古朴与现代气息在这里自然、完美地交融在一起。
独龙江畔 摄影:杨将领
从孔当沿江边乡村公路往北30千米就是独龙江最北的地政当村,也是独龙江地区最大的坝子,有30多户人家,江东也有人家居住,两岸以藤篾桥相连。地政当坝子南北长约2千米,坝子里是一块块平整的以石坝为界的田地,主路从石坝间穿过,这里主产玉米、大豆、土豆和小麦,是独龙江乡主要的产粮区之一。地政当的气候、植被与孔当以下大不同,这里到处是云南松和云杉林,气候温凉,已经是温带的特点了。
地政当村没有公路,再往北翻过山梁走羊肠小道6千米左右,经过雄当自然村,就到独龙江上游两大河流克罗洛河和麻必力河交汇处。到右边的麻必力河谷去要过溜索,麻必力河谷的莫当自然村有零星几户人家,莫当就是无人区了。沿麻必力河谷,有古道通向西藏的察隅县,到了雪山脚下景色就美不胜收了,山谷豁然开朗,左看右看群山连绵不断,平坦宽敞的山谷里云杉、冷杉林密布,树高一般都在30~40米以上,有的高达100多米,有的大树胸径竟达10多米,要十几个人手拉手才能合围。脚下是松软矮小的垫状草甸,很少有绊脚的灌木丛,可以尽情奔跑,一条条雪山脚下流淌下来的小溪小河可以直接跨越。雪山脚下,密林间经常可以遇见雪鼠、獐子、岩羊、野牛、扭角羚以及五颜六色的各种雪雉等野生动物。白云时而浓浓地围裹、环绕群峰,时而像一条条缎带缠绕树枝头,小河滩边、草甸上开满了各种山花,有粉红的雪灵芝、毛茸茸的雪子,还有各种不知名的野花,五彩缤纷,把高原装扮得绚丽多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