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几年,全国刮起一阵风,到处大建新城或各种名目的开发区。根据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对12个省区的调查,12个省会城市全部提出要推进新城、新区建设,共规划建设了55个新城、新区,其中,沈阳要建设13个新城、新区,武汉也规划了11个新城、新区。在144个地级城市中,有133个提出要建设新城、新区,占92.4%,平均每个地级市提出建设1.5个新城、新区。161个县级城市中,提出新城、新区建设的有67个,占41.6%。[1]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1月,全国各类(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共1632个,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13个,国家级保税区13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15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63个,其他国家级开发区42个,省级开发区1178个。2010年全国13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累积开发土地面积2904.2平方公里(435.6万亩),2011年开发区面积增加到3704.7平方公里(558.7万亩)。[2]各类新城和开发区,名目繁多,良莠不齐。[3]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指出,目前一些地方新城、新区建设中普遍存在着“数量过多、规模过大、标准过高”等问题。“在我们调查的城市中,有很多新城的规划面积达到了现有城市面积的一半多,规划的新城、新区人口基本相当于现有城市人口。而且,不少地方新城、新区建设都提出了较高的建设标准,生态城、智慧城、科技城、现代城等比比皆是,建设配置标准大多是国内和国际领先标准。”不少地方出现“大手笔”的新城建设,工业园区、创业新区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甚至在一些农村和乡镇,也不断涌现出占地动辄几千亩甚至上万亩的示范园、生态园等项目。有些官员认为只要在城市周边圈上一块地,规划一个新城,吹得天花乱坠,再按高标准建设一批办公楼、大马路、大广场,立刻可以提高城市的档次,吸引舆论的注意。有了这些政绩,很快就能得到上级的赏识,获得提升。由于他们缺乏经济学知识,缺乏市场竞争意识,没有很好地分析当地的比较优势和劣势,一厢情愿,闭门造车,新城建好了,却招不来商,引不来资。有些新城占地几十、上百平方公里,空旷的开发区内杂草丛生,了无生气。到了夜晚,一片漆黑。
毫无疑问,有些开发区非常成功,例如上海浦东新区、大连金州新区等。可是有些城市完全脱离现实,大搞高科技园区,摆了一个空架子,骑虎难下。在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进程中,由于缺乏经验难免犯些错误,可是,为什么在开发区建设上犯错误的概率这么高?很清楚,绝大部分新城和开发区都是政府主导的。某些地方政府官员认为产业升级的难度较大,支持教育、科研费时费力,见效缓慢,为了突出自己的政绩,不如搞几个新城,只要加大政府投资,就可以立竿见影,拉动GDP增速,创造就业,带来地区经济繁荣。他们贪大求洋,拼命扩大新城和开发区的规模。这种脱离现实、违背经济规律、拔苗助长的做法不仅严重浪费土地资源,而且留下来一些拖累地方经济发展的“烂尾楼”。
众所周知,建设新城需要巨额资金。许多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为新城建设筹集资金。他们预期新城开发之后,地价将大幅度上升,土地出让金不仅可以偿还贷款,还能给地方政府带来丰厚的土地财政收入。事实上,按照国土资源部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84个重点城市处于抵押状态的土地面积为523万亩,抵押贷款总额5.9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7%和23.2%。在2011年土地出让金总额高达3.15万亿元。在许多地方政府的开支中土地出让金占40%以上。可是,在2012年土地出让金总额下降为2.69万亿元。中央政府又从土地出让收入中提取了水利、教育等基金,一减一增,打乱了一些地方政府的预算计划,很快就暴露出债务风险。近年来地方债务急剧上升。国家审计署对36个地方政府2011年以来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抽查,结果显示,两年来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增长了12.94%,某些城市的债务余额是当地综合财力的两倍多。
有必要给“新城热”泼一盆冷水。今后,不是不要建新城,而是要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凡是能够交给市场的就不要让政府插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相信民众的智慧,因势利导,主要由市场来决定是不是要建新城,要建多大。政府的职责主要是严格审批土地使用,尽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1] 资料来源:参见“耕地进入警戒红线”,《瞭望》,2013年9月30日。
[2] 参见“2012年1—6月,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情况综述”,2012年12月13日,商务部网站。
[3] 在2007年,各地申报的开发区多达6866个,国家发改委核减到1568个。规划面积由3.86万平方公里压缩至9949平方公里。资料来源:《光明日报》,2007年4月2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