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彬,胡敏达,孙 倩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陕西西安 710064)
作者简介:焦 彬(1991-),男,长安大学汽车学院硕士研究生,车辆工程专业。
胡敏达(1991-),男,长安大学汽车学院硕士研究生,载运工程专业。
孙 倩(1990-),女,长安大学汽车学院硕士研究生,载运工程专业。
摘 要: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过程中,城市常常会忽视建设中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实际影响,如若处理不当,则易引起社会矛盾。因此,在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前期,必须要对其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现以合肥市近期轨道交通规划为例,利用风险程度法和综合风险的风险等级对其进行风险评估。
关键词:轨道交通;风险估计;风险等级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urban rail transit projects,some cities only care about and focus on the growth of economic,they ignore the impact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to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and people,if mishandled,it can cause social contra-dictions.So,before the construction,its social stability risk must be assessed.In this paper,take Hefei city for example, focus on the process of social stability risk assessment and method of survey.Using various technology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like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the integrated and technical analysis.Assessing the investigation of risk, risk identification,risk estimate,risk prevention and risk level involved in the proposed project,and put forward opinions and coping strategies to the social stability problems of the proposed project.
Key words:Rail transit;Risk estimates;Risk level
1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
社会风险评估工作是建立在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社会风险分析包括有风险调查、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及初始风险判断、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落实措施后预期风险等级、风险分析结论等。
1.1 社会风险调查
采用公告公示、实地走访、座谈会、网上调查、问卷调查等调查方法对拟建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进行调查。风险调查是后续风险分析工作的基础。
1.2 风险识别
根据调查结果,运用对照表法、专家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案例参照法、项目类比法等方法对拟建项目进行分析,列举出风险因素。再初步识别各列举风险,从中筛选出主要的单因素风险。风险识别以风险调查的结果为主要依据,是风险调查的紧后工作,并为风险估计、防范措施提供分析内容。
1.3 风险估计及初始风险等级判断
对拟建项目的主要因素进行风险估计,主要运用的是风险概率—影响矩阵法、专家经验确定法等。进而对整个项目的风险等级进行判断,其中可以采用风险程度判别法、综合风险指数法、层次分析法。本项工作的开展以风险识别中的主要风险因素为分析对象,并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1.4 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
得出了整个项目的风险等级后对项目可以改进的地方采取措施,综合对比相同案例的处理方法以及咨询专家意见降低拟建项目的社会风险。本项工作是针对上一项工作的结论提出的,为确定预测风险等级的前提。
1.5 落实措施后的预期风险等级
预测落实措施后主要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影响程度等,再综合预测拟建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等级。确定预测风险等级是建立在初始风险等级和防范化解措施的基础上的,是社会风险分析的重要结论。
1.6 风险分析结论
总结出拟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的主要结论,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2 合肥市城市轨道近期规划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2.1 项目概况
合肥市2014—2020年拟建3、4、5号地铁线路,总长度达到114km,投资估算总额为778.18亿元。3号线从方兴大道至相城路,总长37.7 km;4号线从候店路至天水路,总长36.0km;5号线从云南路至汲桥路,总长40.3km。该项目工程量巨大,信息复杂,影响力广泛,需要对其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2.2 社会稳定风险调查
本项目风险的分析主要进行了调查问卷以及实地调查。本次调研的区域为合肥市蜀山区、庐阳区、瑶海区、包河区四个区,调查范围为沿线直接受本工程影响的群众、单位等。重点收集社会民众对项目背景、动拆迁影响、征地影响、工程对周边居民带来的环境影响、商业影响等方面。本次调查主要采取沿线现场走访、沿线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以入户调查为主,入户调查样本数量不低于总数量的90%,非入户调查样本不高于总量10%。每个小区至少访问了1个居委会成员,征求意见,回答问卷。调查对象为沿线居民和其他对工程建设感兴趣及有相关利益的人群、本项目沿线企事业有关人员、受本工程环境影响较敏感部门的相关人员、沿线大型居住社区居民,有非常好的代表性。
2.3 风险识别
通过调查的数据对比分析以及以往的案例参照分别区分出来的风险类型一共有七种:政策规划和审批程序;征地拆迁及补偿;技术经济;生态环境影响;项目管理;经济社会影响;安全卫生。
2.4 补充风险调查
本次调查通过开展座谈会和完善详实问卷调查内容的方式来确保风险分析的完整性,本次公参中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展了公众参与座谈会,在座谈会中,评价单位首先对本工程概况进行介绍,就该工程建设给当地经济发展、交通便利带来的有利影响和工程在建设期和运营期带来的环境、交通以及噪声、振动、车站污水等不利影响以及拟采用的措施进行了详细说明,然后公众就一些自身关心的问题和疑问提问,评估组进行解释,使得风险调查更全面、更具有科学性。
通过本次座谈会我们发现拆迁征用房屋、土地是最关心的问题。有56.3%的人选择拆迁补偿方式及标准,其次是拆迁项目合法性问题,其占比为25.8%,这表明补偿问题是拆迁征用房屋/土地过程中所面临地最大问题。还有11.9%的人最担心是否会出现强拆的情况,5.6%的人关心拆迁时限的问题。另外补充了社会治安以及社会媒体舆论导向的风险因素,对整个稳定因素分析达到了补充的效果。
2.5 风险估计
2.5.1 主要风险因素调整
本次评估将风险识别评估结果划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等级。其中低风险是指风险基本不会发生或发生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综合风险指数为0~0.333。中风险是指风险可能发生,一旦发生可能引起一定的后果,而且可能造成一定社会冲突,综合风险指数为0.333~0.667。高风险是指风险发生概率较大,且一旦发生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可能造成整个项目的暂停,甚至停滞,综合风险指数为0.667~1。
对风险分析产生的以及补充社会稳定风险因素的八大类别分别进行初步评估,采用风险概率—影响矩阵法,分别判断每一类别的主要风险因素以及每一个类别的风险等级,从而分别出最主要的风险因素。见表2.1所示,同时补充说明风险发生的阶段。
2.5.2 项目初始综合风险等级估计评估
风险分析篇章中对项目初始综合风险等级的估计采用结合各风险因素风险程度、量化的综合风险指数、风险事件等进行分析,体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估计方法,但未说明量化指标的确定方法。在本评估定性识别出主要风险因素的基础上,项目分别于2012年12月25日和2013年5月28日召开了专家咨询会与预评审会,采取匿名专家打分评估法确定风险类型的权重以及风险程度系数,最终计算得到综合风险指数为0.385(计算见表2.2),初始综合风险等级为中级(0.333~0.667),因此,有必要采取合适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力争将风险等级降低到中级以下。
表2.1 主要风险因素及其程度汇总表
表2.2 项目初始综合风险指数计算表
3 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的评估
3.1 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
在正确识别风险因素的基础上,针对风险程度,应优先从规范审批流程、方案设计、施工组织上采取规避防范风险的措施,同时从保障相关者利益、化解群众矛盾、组织保障措施和预案等角度提出风险对策。
在风险发生的全部阶段,需要建立稳评管理机制,使工作人员尽早稳定。主要负责主体为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公安、交警等部门协助工作。
1)对于政策规划和审批程序,应该加大宣传力度,畅通宣传渠道,促进合法性建设。主要负责主体为政府、设计单位、建设主体,相关职能单位协助工作。
2)对于征地、动拆迁及补偿方面,应该合法性审查,“公平、公开、公正”,保证政策连续性、落实安置、补偿措施。政府、建设主体为责任主体,经济、工程咨询机构、相关职能单位为协助单位。
3)对于技术经济方面,应采取多方位的工程工程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优化措施,在项目前期即开展研究,吸取已有建设的经验教训。设计单位、建设主体为责任主体。
4)在生态环境方面严格执行环评报告书提出的环保措施,选用先进工具、新技术、新工艺,加强施工的时间和人员管理。在项目前期即开展工具、技术、工艺的优化和施工管理制度的改进。建设主体为责任主体。
5)对于项目管理方面,应该详细了解地下管线的位置,并建立风险应急预案,组织项目领导小组。在准备阶段就成立项目管理团队,设计项目管理方案。建设主体为责任主体。
6)在社会环境影响方面,对靠近公共配套设施的沿线,要采用减噪、减振等技术;在学校考试期间停止施工;加强环境监测;控制工期,分段施工;进行交通组织。在准备阶段进行分期实施方案设计、临时交通组织方案设计等。建设主体为责任主体。
7)对于社会治安方面,应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完善工作和生活管理制度,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保障工人薪酬福利,加强道路瓶颈和事故黑点的交通巡查。这些措施都必须在准备阶段制定方案、实施阶段严格执行。建设主体为责任主体。
8)在社会媒体舆论方面,应主动、充分地利用媒体平台,主动发布重大政策决策和建设规划信息;加强与社会媒体、新闻工作者的合作交流。这些措施要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受到重视。其中政府、建设主体以及相关智能单位为责任主体。
3.2 落实措施后的风险等级确定
落实措施后,主要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都将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样对综合风险指数的评判,同样采取专家打分评估法,每一项风险因素后附上应对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措施说明,分别打出措施落实前后的系数得分(0~1)。根据表3.1计算得到落实措施后的综合风险指数为0.307,可见本项目采取处置措施后预期的风险指数明显降低,综合风险等级降低为低级。
4 评论主要结论
1)分析报告中,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4—2020年)初始综合风险等级为中级,采取措施之后,该项目的整体社会稳定风险为低风险,合法、合理、可控、可行。
2)分析报告中,各项风险因素分析合理,补充风险因素采取方法合理,使整个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分析完整全面。采取初始风险措施后,各类风险都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降低了各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说明采用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可行、有效。
表3.1 落实措施后项目综合风险指数计算表
参考文献
[1] 李万里,王桂茵.某市轨道交通2号线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3).
[2] 王靖宇.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研究[J].交通发展.2012(12).
[3] 高睿晶.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证分析[J].201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