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隐理论
内隐理论是一种社会心理学,对解读创新能力的心理结构和心理特征等具有独特视阈。这种内隐理论是潜藏在人的大脑深处自然存在的,需要人们去挖掘和发现,而不是培养。人们在评价他人和自己的时候都会具有聚合-分区效度(Con-vergent-Discriminant Validity),利用自己的内隐理论做出合理的解释。
1.创造力本质的内隐理论
斯滕伯格(1985)通过对内隐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们的创造力,并且从四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第一是思维的活跃性和综合性;第二是审美能力和形象能力,遇到问题的决策能力以及变通性;第三是鉴于成就和认识动力产生的判断能力;第四是敏感度和直觉能力。从这四个方面可以看出人们的创造力绝不仅仅局限在一个方面,通常大众都是从认知和人格两个方面来对创造力进行理解的,这也是我国相关方面的学者在就大众的创造力内隐理论研究调查中得出的结论。每个人对于创新能力的认知都有差异,但是就事物间的联系和差异,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审美能力,判断能力和对于社会规范的批判能力等基本要素都具有相同的看法,这无论是在认知还是个性要素中都存在。
2.创造力内隐理论的领域特殊性
在不同的领域,专家和学者对创造力的认知都有所差异,相同的创造力的内隐理论也不外如是。在斯滕伯格的内隐理论研究中,对艺术、商业、哲学等不同领域的教授就智力和创造力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这些教授虽然在很多方面抱持相同的看法,但更多的却是领域内不同的观点。艺术教授对于创造力的理解更偏向于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商业教授则更倾向于创造新的法则的能力;哲学教授强调灵活性和观点的整合能力;物理教授更倾向于数据的归结能力,能够对既定事实产生质疑并寻求真实理论的批判能力和求知能力。这些创造力理解标准的不同是由于领域特点的不同而产生的,这些标准也是衡量一个人具有某种内隐的指标。创造力内隐理论,强调专家和“外行”如何认识创新能力的概念,在他们看来创新能力的主体应该具备怎样的心理结构和心理特征。斯滕伯格考察了“外行”与专家对创新能力主体的观点,发现创新能力的内隐观念是认知要素与个性要素的组合。尽管大家对创新能力有各自的看法,但无论是认知要素还是个性要素,很多基本元素都是相同的,如“善于找出事物间的联系”“看出事物间的异同”“思维灵活畅通”“极具审美能力”“好奇心强”“创新动机强烈”“敢于对社会规范提出质疑与批判”等。
二、外显理论
外显理论更多的是依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出来的有关创造力的概念、结构和发展历程的研究结果,而进行这些样本测试的专家和学者们通过这些结果来得出最后的理论。在外显理论方面,阿莫拜尔(1983)将创新能力描述为三种因素的汇合,即创新主体的内部动机、专业领域相关知识和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相关的技能。其中创新能力的相关技能包括认知风格、产生新想法的启发式知识、工作作风。格鲁伯(Gruber)和他的同事们(1988)提出了关于创新能力的进化系统模型,他们认为,一个人的目标、知识系统、情感或心态系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发展,个体变异也会随之不断被放大,最终导致创造性产品的产生。奇凯岑特米哈依(Csikszentmihalyi,1996)强调个体、专业和领域的交互作用,认为个体获取某个专业的信息,通过对信息进行加工与转化,在这个专业领域有影响力的群体对新想法进行评价与选择之后,进而产生创造性产品。
三、投资理论
创新能力投资理论是斯滕伯格和鲁巴特(1996)提出的。他们认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能够把蕴藏发展潜力的想法“低买高卖”。“低买”是指寻求尚不为人所知或尚不感兴趣的有增值潜力的想法。“高卖”就是创新能力的主体在面对首次提出某种新想法遭受阻力时逐渐以高价卖出,并转向下一个新的人们所不熟悉的想法。根据投资理论,创新能力需要智力能力、知识结构、思维风格、个性特征、动机与环境六种特征分明且彼此关联的资源才能汇合起来,各种成分要素的汇合进一步增强了创新能力产生的可能性。
四、创造力动力取向理论
动力取向从人的本性与内心深处来研究人的创造力,认为每个人都有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与动力,且高创造力者能够利用一定的条件对这部分潜能进行激发,而一般人则不能对这部分进行发掘。
1.精神分析理论的创造力观
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他认为,人的本我包含有许多冲动和欲望,而这些都是社会所不能接受的,为了减少本我欲望带来的罪恶感与内疚感,个体会采用自我防御机制,通过否认或歪曲事实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本我的需要。自我防御机制中的升华、最高水平的防御机制,也是最具创造力的一种。升华是原有的冲动与欲望以一种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将原始冲动转向比较崇高的方向,使其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价值与意义。弗洛伊德认为,达·芬奇的天才画作就是对母亲的情感升华的创造,个体创造力来源于个体的本能和原始欲望。而阿德勒则认为创造力来源于个体的生理缺陷或由社会比较所导致的心理自卑感,正是由于个体的缺陷或不完善,为个体提供了不断向上的动力,追求更高的水平,创造力的发展是一种潜在能量的转化。荣格认为,人格结构中的集体无意识是创造力的源泉,创造是原型象征化的过程,象征将本能的原型以非本能相似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分析理论对创造力主要是从其动力方面进行的,它并不是关注于创造力的外显表层原因,而是挖掘处于人们心灵最深处的原因,让我们从动力层面了解了创造力产生的来源。但是这一理论忽略了对创造力的思维过程与结构特征,带有一定的生物倾向性,使创造力的产生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
2.人本主义创造力观
人本主义认为人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自我实现的本质特征就是人的潜能与创造力的发挥。创造力是在环境中学习的结果,每个人都有努力的从事创造性行为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倾向性,而那些健康的人最具创造力。自我实现的创造力人格具有独立、自主、自我控制的特性,创造力动机来源于人格,研究创造力应该从研究人格入手。自我实现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如经验的开放性、存在主义的生活方式、信任自己的机体、自由感等。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每个人都是创造者。人本主义创造力观把创造力大众化,使我们认识到创造力并非某些具有突出表现的人所特有的,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只是每个人潜能的发挥程度有所不同。人本主义不仅强调创造性内源性,而且还重视环境在创造力开发中的作用。在理解创造力上,人本主义从先天和后天两个视角同时进行,丰富了研究视角。
五、创造力认知取向理论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很多心理学家从认知的角度对创造力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创造力并不是少数人所特有的,而是一种一般的认知加工过程,通过研究认知加工过程,分析个体在开展创造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1.格式塔学派的创造力观
格式塔学派主张对认知过程进行整体化和综合化的研究,该学派重视个体在认知过程中积极性与主动性,它对认知心理学的产生与兴起产生了促进作用。格式塔学派通过研究创造性活动过程来对创造力进行探究,重视创造力思维过程中的顿悟。创造性活动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不断探索的认知思维过程,需要寻找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沃勒斯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准备期,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并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相关资料与信息;二是孕育期,当了解和分析所要解决的问题后,我们并不能立即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我们需要把问题先放在一边进行其他的活动,也就是问题解决的酝酿期;三是明朗期,当酝酿到一定程度后我们会突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我们所说的顿悟;四是验证期,找到问题解决方法后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验证,检验其有效性。格式塔学派关于创造力的观点并不系统,概念也不是很明确,但是它关于思维的阶段论和问题解决的研究为我们理解和研究创造力做出了贡献,也为创造力的信息加工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吉尔福特创造力思维观
吉尔福特是科学创造心理学的创始者,他的创造力思维理论使美国以及其他各地兴起了研究创造力的高潮,他提出的智力理论和发散思维理论为创造力研究奠定了基础。吉尔福特(1967)提出,在探究创造力的本质特征时,应该从人类的智力结构入手。他运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智力结构说”,该模型将智力分为内容、操作和产品三个维度。所谓内容是指收集并存储于人们大脑的信息内容;操作是指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产品就是加工信息的结果,包括观念与实物。创造力的核心就是操作中的发散思维,它是指思维灵活,摆脱已有的固定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认识和思考问题,能想到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发散思维主要有逆向思维、横向思维和多向思维三种表现形式。他指出,创造力不仅要有发散思维,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聚合思维,即归纳和总结的能力。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要有敏感性、评估能力和洞察力。创造力思维观从智力角度对创造力的特征进行研究,为后来的研究开创了这方面的先河,为创造力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框架,是创造力结构研究的基础。
3.信息加工理论创造力观
信息加工理论是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创造力的,认为创造力就是一个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运用已有的信息产生有价值的新信息的各种能力。通过对信息加工过程的分析,可以知道创造力应该包括这样六种能力:一是获得信息的能力,主要指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并在这些信息中选择有价值的信息,过滤和排除无关信息的能力;二是储存信息的能力,主要指将新获得的有价值信息以合理和有效的方式存储于已有的知识结构系统,有效的储存方式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三是激活信息的能力,主要指个体根据所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取和激活存储于大脑的、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关的信息的能力;四是加工信息能力,主要指对提取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加工的能力,包括心理加工和实际操作加工两种方式;五是输出信息的能力,主要指将创造出的观念与新信息以适合于新信息特性、特点和社会文化的方式输出的能力;六是监控能力,主要指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各个部分进行监控的能力,它能促进创造性活动的顺利进行,并贯穿于创造过程的始终。
六、创造力综合取向理论
随着科学的综合取向的发展,创造性的研究走向综合化,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综合个体的人格、认知特征、个体动机、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来研究创造力,该取向认为创造性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阿马贝尔创造力理论
阿马贝尔是当代美国创造学家,她从社会心理学的独特视角对创造力进行了研究。她对创造力所需具备的内容要素、创造力过程这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阿马贝尔(1968)认为,不管在什么领域中,创造力的产生都必须具备领域技能、创造技能和任务动机这三个部分。创造力是这些创造力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成分都会对创造性活动产生影响。领域技能是个体在某一领域进行创造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才能,这是在某个领域进行创造的基础,包括知识、基本技能和特殊才能;创造技能主要是与创造活动过程有关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各种技巧和方法,它包括个体的认知方式、思维风格、学习和工作方法等;任务动机包括个体对某个领域以及所从事工作的基本态度,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内驱力。在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后,阿马贝尔发现社会因素对创造力也非常重要,并认为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个体任务动机,进而影响创造性活动的产生与发挥。她认为在社会因素中存在着一些阻碍创造力发展的负面因素,这些因素会限制个体的创造力发挥,包括一些传统文化和一些外在的物质激励。同时,阿马贝尔还对创造力过程进行了阐述,她认为,创造的过程大体分为提出问题、酝酿准备、产生反应、验证反应和评价结果五个阶段。阿马贝尔创造力模型包括内外部因素,这个模型不仅关注创造过程所需的领域技能和创造技能,而且关注任务动机对创造过程的影响,还强调社会环境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使得研究创造过程的理论更加丰富。
2.斯滕伯格创造力理论
现代心理学对创造力问题的探讨,主要是从认知研究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两条基本途径展开的。斯滕伯格是美国心理学家和心理计量学家,他最大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智力的三重理论,并从认知的角度对智力与创造力进行了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认为,智力可以分为三种搜集和加工信息的方式,相应的,理智理论可分为三个亚理论:一是成分亚理论,主要考察个体在问题情境中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经验亚理论,主要考察个体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情境亚理论,涉及个体所处环境和文化的作用。在此基础之上,斯滕伯格和他的助手提出了创造力投资理论,试图对创造力做出较为完整的解释。投资理论认为创造活动就像投资一样,花最少的成本创造最大的财富,个体只有将精力和能力运用得当,放在有价值的地方才能创造出最多最有价值的产品。创造力要素包括认知方式、知识结构、思维风格、人格特征、动机、社会环境等,这些因素共同促进创造活动,是影响创造力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要素。
3.奇凯岑特米哈伊创造力系统理论
奇凯岑特米哈伊(1993)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他花了十五年的时间研究创造性,并针对91名世界各地公认为具有创造性的人物进行采访研究,总结出创造性的基本规律。通过实证研究,他提出了创造力系统理论。20世纪50年代,他认为,所谓的创造力只能是在熟悉的领域才能观察到,包括“专业”“领域”和“个体”三个因素。“专业”主要是一些社会文化要素,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等;“领域”主要是个体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由一群人构成,他们具有某个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技能;“个体”就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个体。奇凯岑特米哈伊(1999)认为,创造力不会平白无故的产生,必须以一定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刺激下才能产生,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创造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规范,新的元素只有相对于旧的存在才有意义,如果脱离了一定的社会文化与规范,所谓的“创新”也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缺少社会适应性与实用性。人们必须参照某种标准才能识别某种发现是否新颖或者是否属于创新活动,所以,人们无法把个体的活动与社会文化规范割离开来。创造力系统理论强调已有的社会文化规范和个人所建立的社会关系网,认为人际互动对创造力的产生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也就是人际圈对创造力的重要性。这一理论促进了人们在创造力研究过程中对社会文化环境与人际互动的重视,同时也推动了团队创造力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