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拉祜族的族际交往

拉祜族的族际交往

时间:2023-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八章 拉祜族的族际交往由于长期处于原始落后的封闭状态中,拉祜族社会没有发生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副业极不发达,特别是其中的商品经济成分所占的比重更小。这种以物易物的自然交换习俗,是新中国成立前拉祜族社会商品交换的基本形式。
拉祜族的族际交往_中国拉祜族

第八章 拉祜族的族际交往

由于长期处于原始落后的封闭状态中,拉祜族社会没有发生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副业极不发达,特别是其中的商品经济成分所占的比重更小。虽然数百年前拉祜族地区就有商人往来,但由于拉祜族社会的特定因素,如自古以来就有的“以务商为耻”的行为规范等,使其商业贸易一直发展甚微,至清末才有了五天一街的集市。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这种轻商观念使拉祜族社会除少数季节性商人外,没有产生专业性的商人阶层,也没有形成本民族的传统商业。

新中国成立前,拉祜族社会内部,由于分工和交换的不发达,没有形成本民族单独的市场,商品交换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由汉族人开辟的民间集市进行交换;二是一些季节性的拉祜族商人到汉族地区集市交换。交换主要采用以物易物的形式,即将拉祜族地区的采集物如药材、狩猎物野味以及家禽家畜等,拿到集市摆摊交换,换取从汉族地区运来的日用必需品,如食盐、布匹、铁锅、针、线、酒等。此外,拉祜族村寨各户也要向各种手工匠人换取各种生产、社会用具如铁器、木器、篾器、银器等,或以粮食、实物作为报酬支付给工匠。这种以物易物的自然交换习俗,是新中国成立前拉祜族社会商品交换的基本形式。由于缺乏商品经济观念,加之拉祜族人民淳朴憨厚,不善于做生意,从不讨价还价,因此在交换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不等价交换,外来商人多有投机钻营者,如用1根缝衣针换取十几个鸡蛋,3根针换取1只大母鸡,1斤食盐换取30斤稻谷等,拉祜人吃亏的很多。

新中国成立前,拉祜族地区只有一般的初级市场(当地称为“街子”),零星小商小贩,上市货物少,只有少量的粮食、草兰烟、茶叶、干辣椒、白酒、猪、牛、禽、蛋、土陶器等。没有工厂,工业品和副食品都由私商从外地输入,日用工业品多由缅甸输入,称为“洋货”,生活用品多由内地输入,卖价都比较高,工农业产品差价大,且货物少,百姓赶集不容易,一般要走上几十里路甚至上百里,如遇上雨季,道路泥泞,山洪暴发,江河阻隔,更是不易。市场上通用的货币是1930年使用的滇币银元“半开”,国民党政府的纸币并未通行,辅币有清朝的铜钱如铜板、银毫子、通洞钱等。市场状况呈现为:集市少,不繁荣;工业品少,价格高;农产品少,价格低;百姓赶集难,生活需要无保障。这一状况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

新中国成立后,拉祜族地区逐渐建立起了国营贸易公司,盐业、百货等专业公司和供销社,后调整为民族贸易公司。拉祜族商业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一个以国营商业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生产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拉祜族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市场日趋兴旺发达。固定集市贸易市场,季节性街场,百货、贸易、农资土产、食品、石油公司,中心商店,购销店、门市部等商业网点遍布拉祜山乡,根本上改变了拉祜族商业贸易的落后状况,满足了拉祜族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然而相对于内地汉族发达的商业贸易,拉祜族商业贸易尚处于起步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