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鲁庵印泥调配之辅料添加的介绍分析

鲁庵印泥调配之辅料添加的介绍分析

时间:2024-09-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镉红▲大德红粉▲银朱▲红色颜料众所周知,在我们实际制作鲁庵印泥的过程中,由于使用印泥的对象不同,对印泥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所以对印泥的制作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图中的这罐红粉是张鲁庵在研制印泥时购入的德国全进口的、由大德颜料厂生产的狮马牌红粉。但因其颜色艳丽,所以张鲁庵将其作为印泥的调色剂。

【鲁庵印泥调配之辅料添加】

▲镉红

▲大德红粉

▲银朱

▲红色颜料

众所周知,在我们实际制作鲁庵印泥的过程中,由于使用印泥的对象不同,对印泥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所以对印泥的制作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比方说画水墨画的画家,他的印泥就要求比较艳丽、鲜红;而画花鸟的画家他所使用的印泥需要红中偏黄一点。因此,我们就按照不同画家的需要,制成不同颜色、不同规格的鲁庵印泥,其中有的硃砂印泥它会增加大德红粉,这是张鲁庵先生多年来总结出来的一个经验,尽管量不多但是添加以后,会使原来的硃砂印泥更加鲜艳夺目;再有,有的花卉画家,他的印泥需要红中带黄,所以我们在原有硃砂印泥的基础上同时再加进相应的硃膘,使它的颜色更接近于书画家自己喜爱的和所需要的。鲁庵印泥的制作,会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要和要求来制作符合其需要的鲁庵印泥。有时候,会需要添加适当的辅料。

▲德国进口大德红粉,张鲁庵手书标签

大德红粉

大德红粉是张鲁庵发现的一种印泥调色剂。图中的这罐红粉是张鲁庵在研制印泥时购入的德国全进口的、由大德颜料厂生产的狮马牌红粉。现在已经无处可寻,所以尤其珍贵。

大德红粉是一种工业生产用的化工产品,主要成分为汞的化合物。但因其颜色艳丽,所以张鲁庵将其作为印泥的调色剂。因为在制作印泥时,由于每个人对印泥颜色的需求各不相同,有的喜欢清丽淡雅的硃膘色,有的则喜欢沉静古朴的深红色,现有的天然硃砂有时候达不到要求,所以张鲁庵会在硃砂印泥中适当添加一点点的大德红粉,使原有的硃砂色更趋艳丽。但大德红粉只是制作印泥的一种辅料,用量也很少,在使用者对印泥的颜色有特殊要求的时候才添加,一般制作的印泥还是以硃砂或硃膘为主。

▲大德红粉粉末

银朱

银朱,又名猩红、紫霜粉,是用干式法人工合成的无机性红色颜料。它的化学成分与天然硃砂相同,都为硫化汞。另外与银朱相近的还有朱磦和广磦,它们同样是人工合成的无机性红色颜料,化学成分与银朱相同,但是以湿式法制成。

▲苏州姜思序堂制硃磦(银朱)

干式法是用硫磺与汞(水银)按分子或重量充分混合后,将黑色硫化汞放入铁质或瓷质的锅中加热,使之升华后而成美艳的云红色粉末,吸附于接拾器内的一种加工方法。吸附出的粉末,经捣碎、细研、洗涤、水漂、干燥后,就成了银朱。而湿式法是将硫与汞的混合物,放入氢氧化钾溶液中,慢慢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黑色的硫化汞渐渐会变成红色的硫化汞,也就是朱磦和广磦。干式法制成的颜料颜色鲜红而质量重,而用湿式法制成的颜料颜色偏黄而质量稍轻。干式法制成的银朱和湿式法制成的朱磦、广磦的区别在于湿式法可调节温度使色彩由黄向红移动,可以随自己的需要决定色相,这是朱磦、广磦的特性,而一旦确定颜色,在常温下则可历久不变。

但用银朱或朱磦、广磦等人工合成的无机性颜料制成的印泥与硃砂印泥相比较,没有硃砂印泥那样沉着、纯朴、厚实和带有微紫的沉静色相;而且如果时间经过越久,硃砂印泥则依然会柔糯可爱,饱满且富有光泽度,而用银朱制成的印泥的品相则会相对差些。

黄蜡和白蜡

▲黄蜡

▲白蜡

在制作鲁庵印泥所需要的油剂时,有时候由于会受到原料质量以及加工者自身能力的限制,有时候精制出来的蓖麻油稠度并不理想,这时候就可以用蜂蜡或白蜡添加到蓖麻油中来提高蓖麻油的稠度。因为蜡的性质稳定,与油、硃、艾都不会发生任何化学反应,所以不会对印泥的品质造成太大的影响。

蜡,主要是由高碳脂肪酸和高碳一元脂肪醇(也有少数二元醇)构成的酯所组成的物质。可能含有少量游离碳脂肪酸、游离高碳脂肪醇和高碳烃等。蜡在常温下多为固体,与树脂相比,蜡有较明显的熔点;与油脂相比,蜡较难于皂化,在空气中比较稳定,不易变质。一般蜡可分为动物蜡,如虫蜡、蜂蜡、鲸蜡、羊毛蜡;植物蜡,如棕榈蜡、甘蔗蜡、米糠蜡等;矿物蜡,如褐煤蜡等。此外,如石蜡、地蜡、聚乙烯蜡等,其化学组成都不是酯,但因其性质与蜡相似,习惯上也称为蜡,主要用于制作皮鞋、地板上光蜡、复写纸、化妆品、药膏、蜡纸、蜡烛、模型、绝缘材料及防潮材料等。

蜂蜡,即黄蜡,是由工蜂腹部蜡腺分泌出来的,也是蜂巢的主要构成成分。一般为黄色或棕黄色的固体,比重约为0.95—0.97(15℃),熔点为62度,不溶于水。碘化值为9(KOH mg/g),使用时需要经过漂白。

▲蓖麻油加蜡

▲蓖麻油加蜡后状态

白蜡,即虫蜡,是雄白蜡虫的分泌物,色白名。比重和熔点基本都与蜂蜡相同,碘化值为2(KOH mg/g)。白蜡一般都经过精制出售,使用时可看质量来决定是否要经过漂洗。

一般来说,白蜡较蜂蜡更硬点,从处理的经验得知,往蓖麻油里加入白蜡,处理时如果不彻底,时间长了会有一部分从油里析出,这是加白蜡的缺点;但优点是白蜡色泽洁白,加入蓖麻油后透明度好,对朱料色泽没有太大影响。蜂蜡的优点在于性软,融入蓖麻油后很稳定;但缺点是色泽偏黄,遮盖率高,对朱料呈色有一定影响。

蓖麻油里加多少蜡,主要看油的稠度和朱粒的粗细而定。朱粒粗,则要求稠度高些,蜡也要多加一些,以增加油的浮力。朱粒细则可以少加一些。但无论如何,一般加蜡的量不宜超过1.5%,因为蜡加太多,钤出的印文有蜡光气。所以说,加蜡只是一种补救的方法,能不加蜡的话最好还是不加,这主要还是看蓖麻油精制后的结果而定。

【课堂实践

试一试,自己动手来钤印印章。

▲阿Q正传印蜕

【历代经典文萃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写于1921年12月,文章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作者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字豫才、豫亭,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20世纪初,先是在日本仙台医学院学医,后弃医从文,希望以此改变国民被麻木的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石。

《阿Q正传》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阿Q正传》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共九章。《阿Q正传》中的人物有赵太爷、阿Q、吴妈等。文章讽刺了一些心灵丑陋的旧中国人,同时也道出了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存在的劣根性。

精神胜利法,是阿Q精神的核心。可以解释为:对自己的失败命运与奴隶地位采取令人难以置信的辩护与粉饰态度。自欺欺人,在自我幻觉中变现实真实的失败为精神上的虚幻的胜利。

《阿Q正传》享有世界声誉,已有近40种不同文字的译本。最早的译本是在美国出生的中国华侨梁社乾的英译本,于1926年出版,同年,法译本也同时出版。《阿Q正传》的日文译本有十几种之多,很为日本读者所喜爱。

篆刻家——江成之】

江成之,1924年生于浙江嘉兴,原名文信。因《论语·卫灵公》有“信以成之”句而字成之,又《诗经》中有“福履成之”句,而号履庵。别署亦静居。开始工作后不再用原名,而以字行。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之一、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顾问

江成之7岁时被送到嘉兴念小学。读书之余,在大人们的指点下,常常临碑摩帖,尤好北碑金石文字,喜其劲挺豪放,有笔有刀。在中学读书时的一次全校书法比赛中,以一幅掺以北碑笔意的书法作品首次取得了名次,得到师长们的首肯。

1943年,江成之拜访了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书法篆刻一代宗师王福庵。福师看了其双勾的八家印稿和刻印习作后,甚是嘉许,收其做弟子。在王福庵循循善诱的引导下,江成之大量双勾摹勒了《十钟山房印举》《伏庐藏印》《双虞壶斋印存》等秦汉印谱。

1947年,经王福庵推荐,江成之加入了心仪已久的西泠印社。同时入社的有秦彦冲、叶潞渊、吴朴堂、方去疾、高式熊等人。

20世纪60年代初,为庆祝西泠印社建社60周年,江成之参与创作了一部《西湖胜迹印集》,该谱共收录印章55方,江成之刻了其中4方。参加刻印的有高洛园、马公愚、来楚生、钱君匋、吴振平、高式熊、方去疾等。

1983年,由上海《书法》杂志主办,苏州艺石斋和上海西泠印社协办的《全国篆刻征稿评比》活动中,江成之的作品被评为一等奖(全国共十名)在其作品中有一方“遍地英雄下夕烟”印,得到评委们全票通过。

1990年,上海书店出版社为其出版了《江成之印存》,内中收录了其40余年来各时期的篆刻作品300多方。

1992年,上海书店出版社为推出“明清篆刻家丛书”,特邀其为编辑,整理编辑了《丁敬印谱》《赵之琛印谱》《钱松印谱》这三本印谱,同年10月正式出版。1995年,江成之精选出百钮印章,由学生钤拓成谱,名为《履庵藏印选》。

江成之跟随王福庵先生研习浙派的同时,兼收各家之长,其印以汉印文字及古墨章法,从浙派的切刀中回顾了汉人之锥凿,宋人之切玉,兼及徽派之冲刀;其作品在光洁中有着锐劲之势,平稳中寓意着险意,对王福庵先生的浙派篆刻艺术做了进一步推动与发扬。为人淳朴,印如其人,德艺双馨,堪称一代尊师。

【课后问题】

1.你可以列举出在制作鲁庵印泥时需要添加的辅料分别有哪些吗?

2.如果制作印泥时,蓖麻油不够稠厚,可以在油中加入适当的蜡来增加其稠度,那么这个蜡需要经过漂洗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