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古迹与寺院
历史上,土族地区是西北多民族往来的重要地区,农牧业、宗教、各民族习俗激荡交汇,因此,这一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留着许多史前遗址,特别是古道、古渡、古战场、古建筑以及大量藏传佛教寺院遗址。
一、史前遗址
(一)喇家遗址
位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村,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唯一一处大型灾难遗址,被称为“东方庞贝古城”。1999年以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喇家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清理出规模巨大的环壕、供人们集中活动的小型广场、结构独特的窑洞式建筑等重要遗迹,包含了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的遗存,展现出多学科的研究价值。遗址中发掘出的因非自然性、突发灾难事件而死亡的群体人骨遗骸,揭示出前所未有的齐家文化时期的灾难遗址,是我国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遗址中发现的结构相当完整的窑洞式建筑遗迹,明确了窑洞式建筑是齐家文化的主要建筑形式这一长期困扰学术界的问题,对于黄土地带窑洞式建筑的发展历史和聚落类型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在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陶、石、玉、骨等珍贵文物,特别是反映社会等级和礼仪制度的“黄河磬王”、玉璧、玉环、大玉刀、玉斧、玉锛等玉器,对研究齐家文化的文明进程和社会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喇家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二)阳洼坡遗址
位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转导乡阳洼坡(铺)村东,为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80米。1980年发掘其中850多平方米的地方,发现房屋基址5座,还有窑穴、灰坑等遗址,出土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遗物3000多件。出土物既具有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特点,又有马家窑文化的主要成分,发掘者认为宜归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3号方型房子可复原成四面坡式屋顶,对研究中国古建筑史有重要意义。
二、古渡古城边墙
(一)临津渡
临津渡也叫官亭渡,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渡口,位于黄河上游甘青两省交界处,该渡口在汉代以前即已存在,是由陇右进入河湟地区的第一个要津。当时从临津渡渡河,可由官亭经允吾(今民和下川口一带)到令居(今甘肃河桥驿一带),或者取道古鄯,沿柴沟、峡门经乐都到西宁,再分路去河西走廊或柴达木以及吐蕃乃至南亚地区。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张由此渡河,进入小湟中。魏正始九年(248年),郭淮于这一带渡河占据白土城。隋朝时,该渡口称临津关,源自于前凉曾在此设立的临津县。隋大业五年(609年),炀帝“大猎于陇西,癸亥,出临津关”。唐朝时,该渡仍是重要的渡口。当时来往印度的使者,多由此渡河。明清时期,该渡口改称河州上渡。明朝曾在此设立长宁驿,由此东行可至河州,西进可赴贵德,北上可达西宁、甘肃连城。清朝时,此渡口为一级渡口,置有官船两只,水夫20名。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一条长约15米、宽约10米的大船摆渡,可载百人及卡车。1988年建立钢筋混凝土大桥一座,但古渡口遗址至今仍在。
丹阳古城
(二)白土城
(三)明长城
位于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境内,亦称“边墙”,是青海现存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修筑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是为防御正德、嘉靖年间由内蒙古河套地区移牧青海湖地区的土默特蒙古部众对西宁卫的侵扰而建造,是西宁卫城重要的外围防御工事。东起与互助土族自治县相接的阎王边,西至娘娘山山顶与湟中县分界处,现存长度有50245米,其中夯土墙体长度7577米,石墙35米,山险墙1196米,山险26985米,壕堑4849米,另外,还残存有烽台、敌台15座,取土场4个,关、堡6座,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军事防御体系。
三、古建筑
(一)威远镇鼓楼
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什字,始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为三层重檐十字歇山式木结构建筑,基座为方形,边长12.85米,通高15米,建筑面积165.12平方米,共有三层,由低到高,逐层递减内收,四周均有回廊。楼体的檐柱、门窗上均有精致的雕刻和彩绘。楼顶覆盖有绿色琉璃瓦,脊为黄绿色,有宝瓶兽吻。整个建筑工艺精巧、结构玲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高大庄重、气势雄伟,是一座具浓郁民族风格的砖木结构建筑,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明代中叶后,威远堡成为军事要塞,鼓楼随之成为军事设施的一部分,此后,军事功能逐渐淡化,其文化价值日益凸显。新中国成立后,在设计青稞酒的商标时,鼓楼成为了商标图案的主体。如今,鼓楼成为了互助县最重要的形象标志。
威远镇鼓楼
(二)年都乎古寨
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年都乎乡年都乎村,是同仁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寨土城呈长方形,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00米,城墙均系土筑,残墙高10米,开东、北二门,北门为古寨正门。古寨选址于年都乎河北岸的悬崖之上,两面依山,东、南两旁傍水,居高临下,寨内布局十分精巧、紧凑。自建寨之日起,寨内便是屯民居家栖息之处,胡同小巷四通八达,排水渠道纵横交错,民居建筑基本保存完好。寨内民居庭院多为四合院式,房屋为土木结构平顶房,一般民居都有飞椽花藻之类。屋内一般以木板作隔扇,有护炕木板、护墙木板、墙围,且多雕花草于其上。房屋一般面阔三间,正面以木板隔墙并装上木板条方格小花窗。佛堂独立设在正屋中间的房子,位置突出。生活起居和接待客人一般在两个角屋或其他房屋,主次分明。院落中央一般都竖有挂经幡的旗杆,还设有桑台,具有明显的藏式特点。
四、藏传佛教寺院
明清以来,甘肃、青海的土族群众大多信仰藏传佛教,因此,土族聚居区内有许多藏传佛教寺院。据不完全统计,青海、甘肃的土族聚居区有藏传佛教寺院40余座,其中许多寺院历史悠久、规模较大,不仅是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对土族群众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作为宗教文化的物质载体,保存着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
(一)佑宁寺
藏语称“郭隆强巴林”,意为“郭隆弥勒洲”,简称“郭隆寺”。位于互助县城东南35公里处,在今五十镇东北6公里的寺滩村。据说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三世达赖索南嘉措由西藏前往蒙古途经今佑宁寺所在地时,天空雷鸣电闪,顷刻间大雨倾盆,很快,雨霁云散,天上现出一道七色彩虹。三世达赖认为这是吉祥之兆,于是对前来觐见的人们说,等他返回时,要在这里修寺以谢神恩。然而,三世达赖圆寂于蒙古地区,修寺的夙愿没能实现。万历三十年(1602年),四世达赖云丹嘉措自内蒙古入藏坐床,途经此地。当地的扎的、浪加、阿加、火日、华仁、觉查、塞查等十三部落头人以三世达赖授记为由,请求四世达赖建寺。年底派代表入藏再请。次年,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和四世达赖派西藏达波扎仓寺住持第七世嘉色活佛端悦却吉嘉措前来主持建寺事宜。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嘉色在一世松布丹曲嘉措的协助下建成嘉色寝宫、经堂及部分僧舍,并建成显宗学院,后由拉卜楞寺寺主嘉木样活佛建成密宗学院,遂成为显密双修的格鲁派大寺。此后,该寺受到漠西蒙古和硕特部首领顾实汗等地方势力的支持,不断扩建。清顺治四年(1647年),四世班禅、五世达赖和顾实汗联合签发寺产执照。康熙年间,佑宁寺有大小经堂、僧舍、囊欠等2000多个院落,僧侣7000多人,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规模非凡。雍正二年(1724年),因部分寺僧参与罗卜藏丹津事件,寺院被清军焚毁。后因驻京章嘉和土观活佛再三恳求,雍正帝于雍正十年敕令重修,并赐额“佑宁寺”,重修后寺院规模远不及前。同治五年(1866年),该寺再经兵燹,珍贵藏经被焚,文物损失严重。不久,六世土观罗桑雪珠囊秀奉清廷之命重建。“文革”期间,寺院大部分被拆毁,今天看到的建筑大部分为改革开放后所新建。
青海互助佑宁寺
佑宁寺寺主为嘉色活佛,常驻西藏,全寺的行政、教务由总法台总理。自明万历年间创建至清末,佑宁寺先后有30多位活佛,有的后来分寺另居,有的清同治以后未再转世。1958年前,该寺主要有五大囊活佛和九小囊活佛。其中五大囊活佛在清代均受封为呼图克图,其中章嘉和土观是驻京呼图克图,地位尤尊。历史上佑宁寺属寺众多,被誉为“湟北诸寺之母”。1949年前,该寺管辖的寺院共有49处,分布在甘青新藏区。每年举行的法会有农历正月祈愿法会、四月的释迦牟尼诞辰会、六月法会以及腊月举行的骡子天王经会等。
(二)却藏寺
法名原称“却藏具喜不变洲”,后易名“佛教宏扬洲”。位于互助县城北约20公里处,在今南门峡所在的却藏滩。据说该寺前身是一座帐房寺院,后由第一世却藏南杰班觉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扩建为土房寺,因而取名“却藏寺”以示纪念。初建时有经堂一座、囊欠一处,后经却藏二世、三世相继扩建,颇具规模。清雍正元年(1723年),在罗卜藏丹津事件中被毁。雍正十年(1732年),经章嘉和土观活佛呈请清廷敕令重建。道光十年(1830年),再次进行了大规模修建,道光皇帝赐名“广济寺”,并赐御制“广济寺”匾额一块,不久再赐“祥林永护”匾额,并许建九龙壁一座,其建筑风格颇似今北京北海公园的九龙壁,为安多地区佛教寺院中所仅有(“文革”中被毁)。同治年间(1862~1874年),该寺再次毁于兵燹。光绪十三年(1887年),五世却藏罗桑图登雪珠尼玛重建,但规模远不如当初,寺僧由鼎盛时期的843人减至270余人。1958年前,却藏寺较为富裕,拥有土地2万余亩。全寺有大经堂、小经堂、千佛殿及活佛拉让和吉哇囊共94个院落,设有显宗、时轮学院,采用西藏哲蚌寺郭莽扎仓教程,并在郭莽扎仓内设有本寺的“却藏康村”。下辖的属寺有化隆县的夏琼寺,湟源县的扎藏寺,贵德县的白马寺,乌兰县的都兰寺及新疆焉耆县哈拉沙的却藏苏木寺,和靖县的夏日苏木寺等,在青海省海东、海西、海北的藏、土、蒙古族中很有影响。1958年,除却藏囊和章嘉囊的一部分外,其他建筑全部被拆毁。1980年6月批准开放后,除陆续重建了部分经堂、僧舍,恢复了部分法会。1985年,仿照原却藏拉让的四柱经堂重修千佛殿,堪与循化县文都寺大经堂媲美。1988年9月7日被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10日被批准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松番寺
亦写作“松蕃寺”,或称“松树湾寺”,藏语称“辛隆热丹桑珠林”,意为“辛隆永固如意洲”。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和乡克麻村西北的山坡上。据《安多政教史》记载,该寺由佑宁寺僧人哇日噶居扎巴初建,后归属大通县广惠寺,寺主为敏珠尔活佛。清同治年间,寺院被毁,后来修复。1949年时有经堂1座,吉哇囊1院25间,僧舍430余间,寺僧70余人,1962年被关闭。1987年10月25日开放。1988年修廊房4间,1991年修建经堂5间。该寺原设有法台1人,由敏珠尔活佛指派,三年一换,吉哇老爷1人,众人推选,两年一换。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十四和六月初八、十四进行晒佛活动,为当地盛大集会。
(四)卡地卡哇寺
位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甘沟乡南的静宁村,由宗喀巴大师弟子绛喇嘛却吉加布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是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在民和地区所建的三大寺(即宏化、灵藏、卡地卡哇寺)之一,清代汉文文献中称之为“静宁寺”。关于卡地卡哇寺名的由来,藏文史籍中有传奇式的记载:却吉加布从西藏带着一尊释迦牟尼佛像来此地建寺,一日见雪地上有孩童足迹,遂沿迹寻去,发现一株旃檀树,树梢上有只红嘴乌鸦鸣唱,口水如一缕金线顺嘴而流,阳光下成悬彩、佛幡状,以为吉兆,遂在此地建寺,取名为“卡地卡哇寺”,意为“乌鸦嘴寺”。该寺原在一座城堡内,占地60亩,鼎盛时期有大小殿堂13座,寺僧近千名,下辖今民和县境内的卧佛寺、乔家寺、达子庄寺、峨尔哇寺和化隆县境内的塔加寺、白家寺及甘肃凉州地区的6座属寺。清朝同治年间毁于兵燹,后由寺主辛家活佛从蒙古族地区募化布施重建,但规模小于以前,主体建筑有大经堂、护法殿、鼓楼、客房、茶房、僧舍等。寺内现存有宗喀巴大师像一幅,为该寺主供佛像。传说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当地商人诺尔布桑保去西藏会晤宗喀巴大师,返回时大师以自己鼻血掺和其他颜料绘成此像,让他带给母亲香萨阿切。商人觉得此像非凡,另绘一幅交给大师的母亲,而将大师亲手所绘像带到卡地卡哇寺供奉。以此缘由,卡地卡哇寺蜚声藏区,以至西藏僧侣对去西藏朝拜的安多信徒有“不拜卡地卡,何来三大寺”之说。历史上,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曾亲临此寺巡礼。
卡地卡哇寺
(五)广惠寺
亦称“郭莽寺”,位于大通县东峡镇衙门庄。顺治七年(1650年),由赞布·顿珠嘉措(1613~1665年)初建。顺治十年(1653年),五世达赖在此寺举行大型佛事活动,扩大了寺院的影响。康熙四年(1665年),一世敏珠尔在顾实汗孙墨尔根珲台吉的支持下,修建了显宗学院、密宗学院、医明学院和总领全寺的大经堂,广惠寺遂成为显密双修的格鲁派大寺。后在罗卜藏丹津事件中被焚毁。雍正四年(1726年),二世敏珠尔被清廷封为“敏珠尔呼图克图”,并敕赐帑金重修被毁寺院。自此,寺院发展很快,一直是青海湟北地区仅次于佑宁寺的格鲁派大寺。雍正九年(1731年),题赐“广惠寺”匾额。乾隆年间御赐“法海寺”匾1方,“大利益殿”匾1方。同治五年(1866年),该寺再毁于兵燹。光绪年间(1875~1908年)重修,建成五层砖木结构大经堂、九间楼及僧舍500多间。1958年时,该寺有大经堂、释迦殿、夏鲁经堂、甘珠尔经堂、天女殿、护法殿等殿堂6座,僧舍420间。1958年后关闭。1981年批准开放,现重修二层楼式经堂1座,僧舍34间。每年有农历正月十五日、六月十五日“观经”,四月、九月的观经会,十月宗喀巴圆寂日等法事活动。
广惠寺地位最高的活佛是敏珠尔和先灵佛。敏珠尔系统为该寺寺主,共传八世。先灵佛源于西藏高僧夏鲁哇·勒巴坚赞,曾为广惠寺代理寺主。历史上,广惠寺与塔尔寺、佑宁寺、夏琼寺和隆务寺被并称为青海五大格鲁派寺院。广惠寺设有上下显宗、秘咒、密宗、医明等5个学院,采用哲蚌寺郭莽扎仓教程,学经制度比较严格,尤以寺僧多通藏医而闻名。现寺内藏有明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初一大明皇帝所赐“灌顶圆修净慧大国师孛隆迪瓦桑尔加领真”的圣旨1轴,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钦赐的“法海寺”匾额1方,九世班禅来广惠寺时亲笔手书的藏文长挂轴3幅,敏珠尔的“净明禅师之印”等。
(六)会宁寺
俗称土官寺,位于今青海省大通县景阳镇土关村。该寺系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西宁卫著名土族土司会宁伯李英倡建,并以李英的爵位命名。据《西宁府新志》载,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兵部尚书郑洛经略青海时,会宁寺僧众因配合政府安定社会秩序有功,得到明廷的奖赏。该寺先后曾由李土司和土官昂管辖,直至1931年废除土司制度后始由村民自管。宗教方面,原与佑宁寺土观呼图克图系统关系密切,自清末以来,与塔尔寺赛赤呼图克图系统建立密切联系直至现在。1990年,该寺被批准为县级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常住僧人最多时达到7人,少时仅有1人,多数为土族,亦有藏族和蒙古族。现在虽无常住僧人,但每遇一般佛事或较大的祈愿法会时,便请塔尔寺的活佛、僧人来寺举行。
(七)吾屯上庄寺
亦称“森格央上寺”,藏语称“华丹群觉林”,意为“吉祥具法洲”,坐落在青海省同仁县隆务镇东7公里的吾屯上庄东侧,坐北向南,属格鲁派,为隆务寺子寺。据《安多政教史》记载,约建于1385年,寺内有宗喀巴大师和弥勒佛塑像,释迦佛铜制像,存有《甘珠尔》等经卷。据传该寺前身为投毛寺,投毛寺上迁以后,上下庄分别修建了寺院。该寺第四代寺主智格日俄仁巴玛海木达瓦为第一世夏日仓嘎旦嘉措的弟子,自此该寺成为隆务寺子寺。1946年前后因失火焚毁,1949年重建,建筑面积约80亩,有大经堂、弥勒殿、护法殿、活佛行辕、僧舍等建筑,香火部落为吾屯上庄。该寺地处热贡艺术中心地区,长期以来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画工,高手名家层出不穷,遍及藏区,被人们誉为“艺术学校”。著名画家、国家级艺术大师夏吾才让,就是该寺僧人出身的一代名师。
吾屯下庄寺
(八)吾屯下庄寺
亦称“森格央下寺”,藏语称“格丹彭措曲林”,意为“具善圆满法洲”,坐落在青海省同仁县隆务镇东7公里的吾屯下庄东侧,与吾屯上庄寺、年都乎寺、尕沙日寺、郭麻日寺、卧科寺等并称“隆务四寨子寺”。按当地较为普遍的传说,大约在吐蕃赞普赤热巴巾执政时期(约815~841年),唐蕃休战后,吐蕃戍边军队中有5名指挥官率部在此屯军,并建有一座叫“玛公娘哇”的小庙,现在的下庄寺就建在该庙址上。后来,隆务寺第一世夏日仓活佛的经师东科多吉嘉措一度扩建,并改宗格鲁派。17世纪中叶,嘎旦嘉措的弟子智格日俄仁巴上迁投毛恰尕寺(该寺早已毁没,寺址传说在吾屯下部塔山),与“玛公娘哇”合并,形成后来的吾屯下庄寺。此后,曾3次修缮改建。该寺大经堂及弥勒殿内四壁绘有大量的壁画,既有热贡艺术发展前期的作品,也有热贡艺术发展晚期的作品。该寺的泥塑分为单色泥塑和彩塑,大多是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期当地雕塑艺术成熟时期的作品。此外,该寺还有木刻、石刻、酥油花等各种造型艺术品。该寺的各种热贡艺术作品与青海其他藏区佛寺的作品在艺术风格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尽管其他地区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有热贡艺人的作品,但却无法与吾屯上、下庄寺相比。
(九)年都乎寺
藏语法名为“年都乎噶尔扎西达吉朗”,意为“年都乎吉祥兴旺洲”,位于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乡年都乎村北山脚下。据《安多政教史》记载,年都乎寺为热贡高僧丹智钦创建,至三世夏日仓根敦赤列(1740~1794年)时期成为隆务寺属寺。此后应当地僧俗之请,由隆务寺堪钦活佛根敦嘉措任该寺住持。据1954年统计,全寺除有大经堂、弥勒佛殿和释迦佛殿以及护法神殿各一座外,还建有活佛府邸5座,有寺僧85户、210人。20世纪50年代以后,保存下来的有大经堂、弥勒殿、密咒房、茶房以及活佛府邸各1座,僧舍5院。1987年2月开放。该寺于农历每月十五日、三十日集体诵经,正月初八日至十三日举行祈愿法会,十二日展出堆绣的释迦牟尼大佛像。该寺擅长绘画雕塑的艺僧辈出,留下了不少艺术珍品。
年都乎寺
(十)天堂寺
天堂寺位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乡,是该县境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该寺历史悠久,据说远在唐宪宗(806~820年)时期,此处就有一座叫雍仲寺的本教寺院,后被毁。元代初年,在雍仲寺的遗址上建起了萨迦派寺院,藏语称为“萨什迦贡”。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四世活佛噶玛若贝多杰在当地群众的要求下,于寺前平地——扎西滩建造镇龙塔108座,建塔之地遂得名“乔典堂”(即“塔儿滩”之意),原萨迦派寺院改宗为噶举派寺院。明朝末年,噶举派寺院衰落,格鲁派高僧丹玛·崔臣嘉措在此修建了一些禅房,称为“朝天堂”(即“乔典堂”之音转),并带领弟子学修,此即天堂寺前身。清顺治四年(1647年),四世东科呼图克图多居嘉措主持扩建寺院,并改名为天堂寺,成为天堂寺寺主,天堂寺亦成为东科尔寺的属寺。顺治九年(1652年),五世达赖赐名为“吉祥增长洲”,汉语意为“广慧寺”。天堂寺历史上号称“黄河北部地区五大古寺”之一,鼎盛时有常住僧人800多名,号称“天堂八百僧”。1956年时,该寺有佛殿14座,经堂40座,活佛囊欠17座;僧人院落300多廓,房屋4000多间。1958年寺院被毁。1983年后逐渐恢复。该寺是学修五部四续经学的学院式大寺,主体是闻思学院,下分时轮和密宗两个学院,开设显宗五部经典(即般若、中观、释量、戒律、俱舍)与密宗学科,显密兼备,尤重密宗,并以无上瑜伽密为最高修行次第。寺院有一整套修业、升级、考核及学位评定制度和严密的学经制度,培养出了大批高僧,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的名寺之一。
天堂寺
(十一)石门寺
藏语称“嘉格让雅尔隆图尔钦噶丹贤巴林”,位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石门乡,由明代国师罗桑丹巴曲吉尼玛初建。清顺治九年(1652年),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进京途中曾到过该寺。据传,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被蒙古和硕特首领拉藏汗废黜后,在押解送往京师途中曾辗转来过此寺,居住达一年之久。清雍正二年(1724年),因受罗卜藏丹津事件的牵连而毁于兵燹,后于雍正五年(1727年)开始重建,至乾隆八年(1743年)竣工,称为达布寺,清廷御赐匾额“格丹勒措哇”(意为“宗喀巴的信徒”),还发给250名僧人的供奉,赐给藏文版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清同治五年(1866年),在反清事件中遭到局部破坏。新中国成立初期尚有经堂2座,囊欠多处,活佛2人,僧人及其他人员共有48人。1960年后被陆续拆毁,1981年正式开放。历史上曾有许多土族僧人在此寺修行过。
(十二)西大寺
藏语称“赛拉隆噶丹旦曲琅”,意为“冰雹沟具喜圣教洲”,因寺院建在甘肃永登县连城妙因寺之西的赛拉隆沟内而得名。该寺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起初只有9名静修者居住。初属萨迦派,明末清初改宗格鲁派。后经善穹·罗桑扎西和松巴·益喜环觉的扩建,初具规模,僧人一度达到800多人。清代,西藏嘉色佛和佑宁寺松巴佛任该寺寺主,寺属部落为土族聚居的连城河西三堡,亦称河西四族。寺院设有举巴扎仓和参尼扎仓,并有自己的一套修学制度,培养了不少人才。同治八年(1869年),该寺毁于兵燹,光绪年间(1875~1908年)迁新址,陆续建有措钦堆康、赞康、玛尔当拉康·吉哇等,并有囊欠7座。1949年,全寺有僧人50多名,土地80石(永登斗),森林2000亩,牲畜数百头。1958年寺院被拆毁,1981年10月重新开放。现有活佛支家仓、阎家仓,其中阎家仓为连城红山寺活佛,明代被封为都纲,清代封为呼图克图。
(十三)毛藏寺
藏语称“霍尔秀恰贡”,简称“霍尔寺”,藏民民间称“霍尔贡巴”,意为“霍尔人的寺院”。位于天祝藏族自治县毛藏乡境内。据《安多政教史》记载,该寺“是霍尔一位大成就者转世居住的地方”,建于清代。同治年间,寺院毁于兵燹。民国24年(1935年)修复,有大经堂1座、囊欠2处,其他佛殿数座。1949年时,有僧人10人,土地45石(古浪斗),牦牛500头,羊1500只,骡、马各60匹。1958年寺院被毁,1982年5月8日重新开放,现有寺僧2人。
(十四)勺哇寺
藏语称“勺哇克珠林”,意为“勺哇贤哲洲”,位于甘肃省卓尼县勺哇土族乡大庄村。该寺由出生于当地的勺哇仁波且(1631~1705年)奉五世达赖生前的指示所建,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归卓尼土司才旺敦珠管理,从此成为卓尼寺属寺,但卓尼寺并不派遣法台,具体寺务由勺哇仁波且的历代转世主持。该寺毁于“文革”期间,1982年后重建。现有经堂1座,僧房数十间,僧徒10余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