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侗族村寨溪流

侗族村寨溪流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黔东南地区,生物资源品种多,价值高,全州森林面积188.7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0959.7万立方米,覆盖率达62.2%,有各类植物2000多种,其中野生植物资源150余科,400多属,1000余种。野生动物上千种,草鹗、麝羊、彪豹、毛冠鹿、娃娃鱼、中华鲟等10多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生态资源_中国侗族

第四节 生态资源

侗族地区多分布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苗岭支脉延伸末端及云贵高原东缘向南岭山脉过渡地带。境内山川秀美,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岩叠峰,主要山脉有苗岭支脉、武陵山、佛顶山、弄相山、九万大山、大雾梁、青云山等,海拔多在500~1000米,地形地貌多样,有河谷盆地(俗称坝子或溪洞)、丘陵、谷地、山地等,其中又以山地为主,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山地面积约占侗族区域面积的80%以上。在有的地方,由于山坡褶皱起伏较大,河流纵横切割较深,民间俗语说:“上山到云端,下山到河边,隔河能对话,会面要半天。”由于地质构造运动用外力影响,在一些侗族地区还形成了形态特殊的地貌类型——丹霞岩溶地貌,其形态类别繁多,主要有:楔状地貌、块状地貌、墙状地貌、线状地貌、柱状地貌等,各类组合分布有序,按一定空间地域呈现相对集中,密中有疏,疏密结合,巧夺天工,有很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及旅游开发和科研价值。侗族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000~1600毫米,多集中在春夏两季。日照年均约1200小时,无霜期长,约在300天。湿热的气候条件,极适宜于粮食作物、瓜果、蔬菜和树木生长和畜禽的饲养。侗族地区是自然资源富集的地区之一,能源、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优势突出。

一、水资源侗族地区的水资源多属于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区域内大小江河数百余条,河流呈“扫帚”状分布,向北注入长江,向南则流入珠江。主要河流有都柳江、阳河、清水江、浔江、img15水河、沅水上游支流渠水等。至于沟溪,在侗族地区则是不可胜数,它们蜿蜒于山林村寨谷底,纵横交错,滋润着广阔的大地,浇灌着数以万计的农田。在黔东南地区,水能资源较为丰富,开发条件优越。水能蕴藏量332万千瓦,可开发的水能资源244万千瓦,河流天然落差大,全州农村小水电站装机容量达16.32万千瓦,凯里火电厂装机容量达50万千瓦时,2006年全州年发电量41.36亿千瓦时。国家电网覆盖全州,已形成水火互济的发、输电力网络。

img16

溪流淙淙

广西三江的年均降水量为1730.2毫米,水资源总量24.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7005立方米。全县有大小河流74条,全长687千米,河网密度为0.28平方千米。主干河流有3条:榕江(也称都柳江)、融江和浔江。

湖南新晃的水域宽广,有大小河流260余条,属长江水系的沅水支流——img17水河流经县境,还有平溪、西溪、中和溪、龙溪贯穿东南西北。

芷江是侗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其境内有大小河流294条,河流总长度1468.3千米,河网密度为0.7千米/平方千米。年平均降水量1321毫米,人均年占有水资源4434立方米,耕地亩均可利用水资源346.74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平均总量为1.9亿立方米。全县水能蕴藏量为18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5.91万千瓦,现已开发10.52万千瓦。其中img18水为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水系,境内干流总长95.2千米。

img19

奔流不息的都柳江

玉屏侗族自治县有包括阳河在内的大小河流36条,总长274千米,水能蕴藏量4.93万千瓦,可开发量为3.99万千瓦,现仅开发40%。

通道侗族自治县是湖南侗族主要的聚居地之一,境内溪河密布,流域面积5平方千米以上的溪河91条,总长1455.88千米,分属于两大水系,即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其中渠水发源于湖南通道与广西交界的分水坳,流贯全境,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3.8%。其支流较多,共87条溪河,主流流入沅江。它水质好,含沙量小,水量大,流速快,蕴藏着较大的水力资源。

二、动植物资源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繁茂的森林资源和各种动物资源,木材、药用植物、实用植物、菌类、水产、草地等等,在侗族地区均可寻觅到。侗族聚居区林木葱翠,森林覆盖面积大,林木种类繁多,有“林海”“宜林山国”之称,是我国西南地区主要的用材林基地和国家重点林区之一。尤其是杉树的种植,不仅材质好,生长迅速,而且对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在茂密的森林里,栖息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区域内动植物多样性十分突出。

在黔东南地区,生物资源品种多,价值高,全州森林面积188.7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0959.7万立方米,覆盖率达62.2%,有各类植物2000多种,其中野生植物资源150余科,400多属,1000余种。在种子植物中,有中国特有属24属,占全国特有属的11.7%,有秃杉、篱子三尖杉、银杏、鹅掌楸等重点保护树种37种,占全国重点保护树种的10.5%,占省保护树种的90.2%。药用野生植物400余种,盛产太子参、松茯苓、五倍子、天麻、杜仲等名贵药材。野生动物上千种,草鹗、麝羊、彪豹、毛冠鹿、娃娃鱼中华鲟等10多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是湖南省重点林业县和商品粮基地,全县有林地用地263万亩,森林覆盖率73.9%,活立木蓄积量1000万立方米。主要乔木树种有银杏、山蜡梅、香果树、楠木、杜仲等,属省级重点保护的有南方红豆杉、红花木莲等11种,其中的细叶红豆杉,叶呈紫红,质地坚硬,是极为珍贵的稀有树种;而靖州则是湖南楠木蓄量最多的一个地区,多为香楠、桢楠、闽楠、白楠等最为优质的品种。树干高,树冠大,纹理美。观赏树种有月桂、四方竹等。

据2004年调查,通道侗族自治县拥有林地面积18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7.7%以上,活立木总蓄量达7622179多立方米,已被列为全国林业“百佳县”,是湖南省重点林区之一。境内树木种类繁多,除常见的杉、松、杨、椿、槐、枫、青冈木、竹类外,珍稀树种就有22科、36种。中外罕见的珙桐在这里生长,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有钟萼木、篦子三尖杉、杜仲、香果树、银杏、胡桃、巴东木莲、香榧、楠木、沉水樟等等。这些树种经济、生态价值都较高,有的还是治疗重病的良药。除外,还有各种花卉600多种,以及各种野生药材、山珍特产等,如天麻、七叶一枝药、淫羊霍、四两麻、三七、大血藤、还阳草、松茯苓、党参等。而经济林桐油、茶油、生漆、棕片、乌桕、松脂、竹柏等亦闻名遐迩。茂密的森林也是许多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家园,如华南虎、华南穿山甲、猕猴、青猴、花猫、灵猫、岩羊、金钱豹、娃娃鱼、水鹿、水獭、麝羊、白头翁、蛇鸟、竹鸡、猫头鹰、石鸡等奇兽珍禽,将葱郁的森林渲染得生机盎然、热闹非凡。

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森林覆盖率约41%,林木种类繁多,其结构可分为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水源林、薪炭林。用材林分布广泛,树种以杉、松、竹子为主。经济林以油茶林为主,还有桐油、茶叶柑橘、板栗等。水源林以常绿阔叶林樟、乔木等树种为主,多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且还有原始森林。县境动物资源包括鸟类、兽类、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5个大类85种动物。属国家保护动物9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1种。

三、矿产资源

侗族地区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已探明矿产有重晶石、汞、煤、铁、锰、锑、铜、磷、钾、黄金、水泥石灰石、石灰石、方解石、硫铁矿、石英岩、大理石、铅、锌、锰等数十种,特别是黔东南的重晶石冠甲中华,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0%,金矿和石灰岩等矿产也极具优势。

四、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侗族地区自然风光神奇秀丽,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民族风情浓郁迷人。贵州黔东南地区有着遮天蔽日的亚热带森林,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是理想的避暑胜地。1992年,国际旅游年会就已将黔东南列入世界“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十大旅游景区之一,随后又被联合国保护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列为世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而以黎平、从江、榕江为代表的侗族风情,独特的建筑艺术令人赏心悦目,文化底蕴浓郁,黎平高屯天然石拱桥和述洞侗族独柱鼓楼、榕江车江八宝寨鼓楼等世界之最已列入吉尼斯纪录,从江银潭侗寨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从江小黄则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黎平肇兴堂安侗寨为中国与挪威国际合作项目生态博物馆,“黎平侗乡”已成为著名的国家风景名胜区,“肇兴侗族民间文化保护区”已被文化部批准列为首批“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10个建设试点区”之一。

img20

花桥、流水  供图:任和昕

通道有侗族独具特色的建筑、织绣、服饰等,在祖国文化艺术的宝库中,璀璨夺目。建筑以鼓楼、凉亭、花桥最为出色,被誉为侗族建筑“三宝”,有的已被列为国家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织绣以侗锦、侗帕最负盛名。通道侗乡一向被誉为“歌舞之乡”,其中以琵琶、侗戏、侗歌、哆耶、芦笙最受人们喜爱。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奇观胜景遍布。主要有被地理学家称赞为“天然万里长城”的100余平方千米的丹霞地貌万佛山风景区,2009年12月,万佛山侗寨风景名胜区已被列为第七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保存较为完好的陇底原始次森林和100万亩松涛森林风光。有巍然屹立,可与桂林独秀峰媲美的独岩峰。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阳洞滩瀑布。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如保持侗族民族特色原汁原味的芋头侗寨古建筑群、民族风俗多姿多彩的“百里侗文化长廊”、雄伟壮观的马田鼓楼,现已成为最新的旅游胜地。其中,芋头侗寨古建筑群、马田鼓楼已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img21

寨蒿河流经车江侗寨

芷江侗族自治县的旅游资源也极为丰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公坪中国侗文化城、蟒塘溪—明山风景区、罗旧花山寨已成为著名的旅游名胜区。

玉屏是全国5个侗族自治县之一,境内风景名胜计有自然景源和人文景源二大类,其中自然景源分3个中类12小类;人文景源分4中类加2小类,计景物景观54个:即自然景物景观30个、人文景物景观24个。主要以北侗民族的民居建筑、居住环境和风情及赶坳、侗族民歌、侗族傩技为主。朝阳、丙溪、大湾3个村寨,是较为典型的北侗民族村寨,村寨布局、民居建筑、环境等都有一定的特色。

img22

风景优美的古榕群(车江侗寨)

三江是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秀美的山水、古朴典雅的人文景观,已使其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有着“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精神家园”之誉。侗族圣湖大塘坳、圣山三省坡、独峒林略梯田、林溪大培山均已成为当地知名的景点。而三江侗族的人文资源更是别具特色。目前三江境内共有鼓楼180多座、风雨桥111座,其中的程阳永济风雨桥、岜团立交风雨桥和马胖鼓楼已蜚声海内外,它们均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依山傍水的全木结构干栏建筑群与其生境相映成辉,多姿多彩的民俗事项更体现出侗族别样的风情,它们都已成为吸引世人的重要旅游资源。

img23

田园风光  供图:任和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