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高步古侗寨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高步古侗寨

时间:2023-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 风物特产侗族地区风光旖旎,民族文化浓郁,物产丰富,其风物特产异彩纷呈。其风景资源品质在我国丹霞地貌风景区中为佼佼者。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属国家级保护的珍稀树种45种。清水江风景区位于侗族地区的中西部,以锦屏为中心,包括都匀、剑河、锦屏、天柱以及下游沅江河畔的黔阳。渠水河风景区位于侗族地区东部。其中的芋头古侗寨、皇都侗族文化村、高辅侗寨、梓坛侗寨等,展现了侗寨无穷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风物特产_中国侗族

第六节 风物特产

侗族地区风光旖旎,民族文化浓郁,物产丰富,其风物特产异彩纷呈。

一、风物

(一)秀丽的山川

侗族生活的地区,山奇水美,花艳林密,它们是侗族人民栖息之地,也滋养了这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走进秀丽的山川,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浸润于其中,领悟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带来的震撼,在奇峰异石与清流润泽中获得心灵的歇息。下面择其中有代表性的景致,作简要介绍。

万佛山风景名胜区。“北有张家界,南立万佛山,两山皆峻秀,欲分高低难。”万佛山为湖南省省级地质公园和风景名胜区,位于通道县临口镇境内,距县城15千米,总面积达168平方千米。其风景资源品质在我国丹霞地貌风景区中为佼佼者。1997年3月和2000年10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建立了省级地质公园。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属国家级保护的珍稀树种45种。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被誉为天然氧吧。自然形成的山、石、峡、洞桥等自然景观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九龙潭大峡谷风景区。位于通道县南部的坪阳乡境内,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境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田鼓楼,在数百户聚居的侗寨,还有阳洞滩峡谷、阳洞滩瀑布、青龙洞等,其中的阳洞滩瀑布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瀑布跌落处浪花四溅,水珠轻扬,响声若雷,十分壮观。1972~1979年,这里修建了一座库容量为10万立方米的水库,筑起高13.5米的大坝,阳洞滩水电站于是成了这里独特的风景线。

青云山。青云山(独岩)坐落在通道县城双江南一千米处,只见数十座石山平地而起,座座石山峻峭挺拔,争雄斗奇。最高一座石山叫独岩峰,峰中围直径约100米,峰顶海拔602米,与桂林的独秀峰相类似。独岩峰脚下,溪水潺潺,花草芬芳。山脚绝壁上有一处岩洞,洞内可容纳数百人。从前在岩洞口曾建有一座佛庵,佛庵有很多门,每开一扇就可以看到一尊菩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群众捐资新修一座佛庵——青云庵,每逢节假日,常有人去参观游览,是县城近郊的旅游区。关于独岩峰的来历,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明洪武年间,侗族人民在吴勉领导下,曾进行过反压迫反剥削的农民起义,占领了黎平、通道、靖州一带。明廷震惊,派来重兵残酷镇压。吴勉势单力薄,就把桂林一带的石山化作一窝猪,赶来堵住明兵。但赶到双江时,不意被一妇人识破,这群猪便又变成了石山,其中一只母猪就变成了独岩峰。吴勉又急又气,将妇人打了一记耳光,把妇人的发髻都打到脑后,因而现在通道一带侗族妇女的发髻都绾到脑后,不像贵州侗族妇女的发髻绾在一边。

侗区四大水系。都柳江、清水江、阳河、渠水是侗族分布区四大水系,流域广布,支流纵横,江两岸自然风光旖旎,侗族风情迷人。

都柳江是位于侗族地区南部的一条大河,河畔有贵州黎平、榕江、从江和广西三江、龙胜等县。沿岸有鲜为人知的美丽景观榕江古榕、龙塘湖,从江太阳山、月亮山、龙潭瀑布、贯洞溶洞,三江柳江风光、老堡地貌,龙胜矮岭温泉、花坪林景、石门月夜、龙脊山姿等等。

清水江风景区位于侗族地区的中西部,以锦屏为中心,包括都匀、剑河、锦屏、天柱以及下游沅江河畔的黔阳。清水江两岸杉木密布,河水清澈,江景诱人。清水江风景区的主要景点集中在剑河、锦屏和天柱三县。剑河有清水江上的第一险滩十里长滩、平静无波的江段十里平潭、淡水湖雷打塘、疗效极佳的氛硫温泉以及白水洞三叠瀑布、平墉坡溶洞群、青山界、天堂界和老山界等。锦屏段的清水江最有观赏价值,其江流滩连潭、潭连滩,既奇险又清幽,既奔放又温柔。两岸或绝壁对峙,或绿林连绵,或山花灿烂,令人目不应暇,美不胜收。此外,还有八河风光、亮江景致、小江奇观、敦寨铜鼓溶洞群等。天柱有金凤山溶洞、岩寨岩景、三棒岩和“石柱擎天”等胜景。

阳河风景区位于侗族地区的北部,流经镇远、玉屏、新晃、芷江等县,是一条风光秀丽的河流。两岸奇峰异石、长谷幽洞、平湖险滩、叠水飞瀑美景层出,令人眼花缭乱。阳河的胜景集中在施秉至镇远的河段上。著名景点有三叠水瀑布、仙人桥、孔雀岩、思凡阁、玉镜重圆、闺门三秀和鸳鸯湾等。镇远往下,主要景点有玉屏白水洞瀑布,有清代诗人管伦题诗“龙标南去夜郎西,万卷书岩望人迷”的玉屏万卷书屋,还有新晃三奇洞和仙人桥等。

渠水河风景区位于侗族地区东部。渠水从通道、靖州和会同境内川流而过,两岸风光旖旎,特别是通道境内山势雄伟、溪流纵横,奇观盛景很多。其北部是莽莽的原始次森林,东部是松山林海,中部是被地理学家称为“天然万里长城”的老堡地貌东北段,自然生态保持较好,整个县境就是一座美丽的森林公园。县内的主要景点有阳洞滩瀑布、风神洞、独岩峰等。靖州的飞山被誉为“楚南第一峰”,其峰上有峰,横空出世,气势磅礴,山顶三座小峰若鼎,造型奇特。山腰悬崖绝壁,奇洞环生。靖州铺口龙涎洞,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中飞瀑,涌云溅玉,蔚为壮观。[73]

(二)迷人的民俗风情

侗寨风情。侗族村落环境优美,多姿多彩,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得益彰,由此也成为人们向往之地。湖南通道是侗族主要聚居地之一,侗寨遍布境内,村落布局古色古香,建筑错落有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侗寨风景线。其中的芋头古侗寨、皇都侗族文化村、高辅侗寨、梓坛侗寨等,展现了侗寨无穷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芋头古侗寨位于通道县城西南9公里处。该寨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占地11.6公顷。明嘉靖三年(1524年),户增人旺,建筑规模扩大,形成村落。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遭火灾,复建后形成以芋头溪流为轴线向两边分置的7个聚居群。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建寨脚桥及龙氏鼓楼、牙上鼓楼。清嘉庆五年(1800年)建中步和塘坪桥。清道光、光绪年间分别维修驿道和牙上鼓楼。芋头寨古建筑群因山就势,结构造型具有典型的侗族风格,鼓楼、门楼、芦笙场、古井、萨岁坛、古墓葬群、侗族楼屋及青石板驿道等一应俱全,其中鼓楼4座、风雨桥3座、门楼1座、古井2口、萨坛2个、古吊脚楼78栋,古驿道1.6公里。整个村寨历经几百年,虽几经维修,但仍保留了原来的格局和风貌,大量清中期以前的建筑物在这里交相辉映,被建筑史学家称为“民居建筑实物博物馆”。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辅侗寨距通道县城25公里,全寨有450多户2340多人,为南侗地区的一大寨。村寨的南岸,有里边、正龙、高仁3个寨子;北岸有土寨、岩寨、田寨3个寨子,素称高辅六寨。高辅四周山岭连绵,溪流纵横,林木葱翠。沿河两岸,三里一村,两里一寨,鼓楼耸立,花桥飞架,民风民俗古朴敦厚。其中的回福桥、永定桥为坪坦风雨桥群中的两座,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梓坛侗寨与高辅相邻,由坪寨村、牙大村、双斗村、下宅村、吉大村、中步村、坪稳村7个侗寨组成,是一个具有850多户4350多人的大寨。这里的干栏式建筑保存完好,石坪、石板路举目尽是,农闲时节,各寨间的“为耶”(月也)活动十分盛行,是侗族地区集体做客、走寨活动的代表。

此外,贵州黎平肇兴、堂安、竹坪、岩洞,榕江车江、晚寨,从江高增、小黄,三江的程阳、林溪、高定、独峒,龙胜的平等、龙坪,镇远的报京,等等,也都以其特有的侗族风情吸引着八方来客。

黎平侗乡风景区。黎平侗乡是国务院2004年审定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的侗乡腹地,行政区域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是全国唯一以民族风情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贵州省3个优先重点发展旅游区之一。黎平侗乡景源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古朴完整的侗族村寨和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被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称为“隐藏着的文明”。“侗族大歌”蜚声中外,被誉为“清泉闪光的音乐”。有与挪威王国共建的国内第一座侗族生态博物馆——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侗族鼓楼、花桥、戏楼、吊脚楼建筑艺术独特、精湛,被誉为“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二是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厚重深远的长征文化。三是清新旖旎的自然山水和优越的森林生态环境。人文景源是黎平侗乡的资源主体,整体资源具有独特性、原生性、群众性、脆弱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点,极具观赏、文化和科学等价值。

榕江古榕风景名胜区。榕江旧称古州,为江南八百州之一,历史文化悠久,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原始古朴,文物古迹保存完好,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享有“风情浓郁、璞玉浑金、无迹不古、山水独秀”的美称。古榕风景名胜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由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景区总体规划和科研报告,规划突出立足于千株百年古榕树资源和侗苗民族文化祖源地。规划分为4个景区,分别是:三宝千户侗寨景区、宰荡侗族大歌景区、七十二寨侗乡景区、龙塘奇观景区,景区之外规划有39处独立景点。景区共规划有景物67个,其中一级景物10个、二级景物38个、三级景物15个、四级景物有4个。主要集中分布在两大片区,其一是乐里片区,包括侗族七十二寨的民族风情和龙塘奇观,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以古朴浓郁的苗族侗族风情和风格独具的侗族建筑、村寨、服饰为景源特点;其二是县城古州、车江乡、忠诚镇、栽麻乡片区,以古榕群和千户侗寨为景源特征,是风景名胜区的重点片区,具有交通方便等优势。

三江侗族风情。三江是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以鼓楼、风雨桥、侗族民居等木制建筑艺术闻名世界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拥有中国最完好、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侗族建筑群。该县的侗族服饰绚丽多姿,色彩斑斓,在全县13个乡镇和3个流域内,可以充分领略到风格迥异的侗族民族服饰文化。三江还号称“百节之乡”。正月十五斗牛节、三月初三花炮节、八月十五赶坡会、九月初九新禾节以及十一月二十二日的冬节等富有侗族风情的节令接踵而来,“百家宴”上惊天动地的酒令,从年初行到年尾。侗族民间的酸鱼、酸鸭、酸猪肉以及各种酸蔬菜、打油茶等独特的饮食文化,让人垂涎欲滴。此外,侗族大歌、侗琵琶、芦笙舞、哆耶文化和萨文化等民间文化,源远流长。梅林乡有“广西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著名的景点有:程阳桥景区、侗族生态博物馆、三江鼓楼、丹州景区、马胖景区、良口景区、独峒大塘坳区、孟寨景区等。

二、侗区特产

侗族地区物华天宝,大自然的赐予与勤劳民族的共同创造,使侗乡物产异彩纷呈,令人流连忘返。除了糯稻、侗布、侗锦、侗带、腌鱼、腌肉、油茶、桐油等外,还有许多已名扬他乡。其中的玉屏箫笛即为佼佼者之一。玉屏箫始创于明代末期万历年间,称“平箫”,后称玉屏箫。玉屏箫是中国著名乐器之一。1913年,在英国伦敦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获银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被誉为“贵州三宝”之一。玉屏笛据传是郑家子孙在抗日战争时期以本地水竹做成笛子,音色远胜南北各地所产的竹笛,称“玉笛”,将箫与笛配对,称“平箫玉笛”,远销日本、美国等地。2006年,玉屏箫笛被国家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外,还有从江椪柑、香猪,榕江西瓜、侗乡蜜,黎平古钱茶、茭瓜与茶子油,芷江麻鸭、绿壳蛋鸡、白蜡,三江良口禾花鲤鱼、大糯、茶油、丹州蜜柚、梅林夏橙,靖州的茯苓,通道生姜,玉屏的油茶,恩施侗乡的茶,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