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数量呈缓慢发展态势
1953年,怒江州的怒族总人口是12736人,1964年为14486人,11年增加1750人,年均增约159人。1982年,怒江州的怒族总人口为21959人,18年间增加7473人,年均增约415人。1990年,怒江州的怒族总人口增至25830人,8年间增加3871人,年均增约483人。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怒江州的怒族总人口是26670人,10年间仅增加840人,年均增加84人。2009年,怒江州怒族总人口为28697人,9年中增加2027人,年均增约225人。从1953~2009年的56年中,怒江州内的怒族人口从12736人增加至28697人,净增15961人,年均增约285人。
从以上统计资料中我们看到,在1953~2009年的56年中,怒江州的怒族人口发展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轨迹:1953~1964年这11年中,年均增约159人;1964~1990年这26年中,年均增约436人;1990~2009年的19年中,年均增约151人。(参见表1)
表1 1953~2009年全国及怒江州怒族人口增长概况表 单位:人
*碧江县于1986年撤销,故1990年以后无数据。
我们初步分析,出现这种现象有三种原因:其一是1953~1964年的这段时间,边疆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保障水平还很低(据分析,新中国成立前怒族地区的新生婴儿成活率还不到47%),怒族的人口出生率和新生婴儿的成活率仍处在缓慢提高的阶段。这期间还遇到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全国经济困难,加之后来的“四清”“社教”“三个扩大化”“清理阶级队伍”、搞“政治边防”等运动导致了少量怒族人口出境谋生。其二是1965~1990年这25年中,边疆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在改革开放之前,计划生育工作也还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人口涨幅较快。相反,人口的质量却不高。其三是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1年以后,外出打工的怒族青年有增无减,远嫁他乡的怒族女青年也有增无减;又因国家计划生育法规的有效贯彻和怒族群众计划生育意识的日益增强,1990~2009年这19年,怒族人口发展速度放缓,发展趋势走低。
二、人口分布呈现由“大聚居、小杂居”向“小聚居、大杂居”过渡的格局
怒族的口传材料和史学家的调查研究表明,怒族是澜沧江、怒江两岸的古老居民。在明朝之前,他们几乎是属于一个民族的先民独居澜沧江及怒江两岸某一地段的大聚居的格局。明清以后,随着傈僳族、白族、汉族等民族先民的迁入,才逐步形成了怒族现在的“小聚居,大杂居”的格局,形成了以怒族为主的村落和怒族与傈僳族、白族、藏族等民族杂居的村落并存的格局。
怒族是怒江州的特有民族。毋庸置疑,怒江州是我国怒族的大本营。(怒族人口的分布情况,以1990年和2000年的两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例,见表2[3]。)
表2 1990年及2000年怒族人口分布概况表 单位:人
自1986年碧江县撤销,该县人口一分为二,分别并入福贡县和泸水县。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福贡县是我国怒族人口最集中的县,该县怒族人口为16783人,占全国怒族总人口的58.36%;作为全国唯一的怒族乡福贡县匹河怒族乡也是全国怒族人口最集中的乡,其怒族人口为9812人,占全国怒族总人口的34.12%。
三、人口性别比例呈基本平衡协调的状态
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还是现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各地怒族中并不突出,更不会有鉴别胎儿性别、丢弃或溺死女婴的恶毒现象。一部分居住在农村的怒族育龄夫妇甚至朴素地认为生男生女是天赐的,应当尽心哺育才是。随着怒族地区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及广大怒族育龄夫妇科学生育观念的确立,怒族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接近13‰,新生婴儿成活率高达95%以上。在怒族人口中,各个年龄组的比例和男女性别比例呈现基本平衡协调的状态,人们的平均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夕的40岁左右提高到现在的60岁左右(见下图)。
2000年怒族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示意图[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