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俄罗斯族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虽然他们在极左路线时期也经历了坎坷,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们又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春风,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俄罗斯族继续用他们的勤劳智慧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着力量,其间,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人物,他们有人大代表、政协代表、语言学家、画家、体育健儿等,不断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着。
一、李莎
李莎,女,出生于苏联的萨拉托夫州,于1964年加入中国国籍,教授,俄语语言学家。1941年毕业于莫斯科外语师范学院法语系,曾任莫斯科地质勘探出版社、莫斯科外文出版社技术编辑。1945年被授予“卫国战争期间英勇劳动奖章”。1946年随丈夫李立三来到中国,任哈尔滨俄语专科学校教员。新中国成立后,李莎即在北京外语学院任教授,并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俄语编辑部顾问。李莎培养了大批俄语专业工作者,并为俄语教材的审定作出了很大贡献。曾担任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主编有《苏联当代文学原著选读》,译有《水怪》《春芽》等。
二、戈沙
戈沙,黑龙江人,高级编辑、画家。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西北画报社创作室主任,《长春画报》编辑,吉林日报社美术组主任、高级编辑。主要从事报刊插图、油画、版画的创作。曾有许多作品获奖,如版画《古老的歌》获日中艺术交流金奖,《山村女教师》获全国少数民族美术展览佳作奖,《布达拉宫》获全国第十届版画展铜牌奖。戈沙还出版有《戈沙版画选》《戈沙丝绸之路版画选》《苏联藏书票选》等。柯尔波娃·娜佳(?~1985),女,全国人大代表,新疆伊犁地区红旗农业机械厂医生。娜佳出生于巩留县莫合尔山区一个贫苦的家庭,她12岁时就给地主家当佣人。后来父母生病,生活无法维持,她不得不带着两个妹妹沿街乞讨。新中国成立后,终于翻身当了国家的主人。1951年,她作为第一批少数民族先进分子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52年被选派往乌鲁木齐卫生专科学校学习。经过刻苦努力,她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在新疆伊犁地区,她身背药箱,走遍了那里的山山水水,在当时医疗设备比较简陋的情况下,她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术,解除了许多人的病痛,挽救了数十条生命。时至今日,伊犁当地的各族群众,还对她感念不忘。娜佳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好干部,并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三、尼古拉·于希河
尼古拉·于希河,又名达兰纳夫·尼古拉·果立亚·伊万诺维奇·于希河,笔名郗和、余禾、雪亭、尼卡莱·果立亚等。1945年12月8日,出生于新疆裕民县。幼年时随母去苏联,新中国成立前夕随父回国。20世纪60年代开始戏剧创作和表演。历任新疆塔城京剧团、秦剧团,青海省西宁市秦剧团,青海省戏剧家协会,青海省京剧团的演员、舞美、编剧,青海金桥艺术团团长,农工民主党青海省委宣传部副部长。1998年退休。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协会和中国舞台美术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编剧。尼古拉·于希河创作起步较早,多以创作和改编戏剧作品为主。主要作品有《一枕黄粱》《叶里麦——故乡》《奴尔萨帕的控诉》《喀浪古尔河畔》《不朽的欧阳海》《雷锋——活雷锋》《怨谁》《生死关头》《昆仑剑出鞘》《断案衔冤》《丑娘娘挂帅》等。曾在《小女婿》《大回潮》《大龙袍》《宝莲灯》《打渔杀家》《芦荡火种》《战斗到拂晓》《瑶山春》《沙海剑魂》等数十台评剧、京剧、秦剧、话剧、电视连续剧中担任过重要角色。于希河后来还涉足电视领域,编导《土族风采》《撒拉族风采》《江河源纪行》《雪山·太阳鸟》《日月山作证》《当代中国侨乡·青海专辑》等电视专题片、艺术片。同时他撰写发表了许多剧评和研究文章。其创作剧目《断案衔冤》获青海省庆祝建国35周年优秀作品奖,《丑娘娘挂帅》获青海省庆祝建国40周年优秀作品奖,编导的电视专题片《当代中国侨乡·青海专辑》获全国二等奖。
四、张素薇
张素薇,又名丽达,女,俄语二级翻译,内蒙古俄罗斯民族研究会名誉会长,原内蒙古师范学院(现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系办公室副主任。张素薇出生在苏联赤塔州,5岁时跟随河北籍的父亲和俄罗斯籍的母亲从赤塔州回到中国,长大后一直从事外事翻译工作,先后在呼盟、包头、呼和浩特市工作。
五、张晓兵
张晓兵,又名穆·特力,男,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原副主任,现为内蒙古俄罗斯民族研究会会长。张晓兵长期致力于中国俄罗斯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以及中国俄罗斯族生存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在担任了内蒙古俄罗斯民族研究会会长以后,他带领这个研究会在学术研究、文化保护、民族团结、研究会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开启俄罗斯民族研究事业、振兴民族精神、发展民族经济、传承和保护俄罗斯民族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兰松山
兰松山,又名瓦列金,男,原塔城市俄罗斯文化协会会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疆俄罗斯族帕斯喀节代表性传承人。1931年8月出生在莫斯科,父亲是山东人,母亲是莫斯科人。1938年父亲来到塔城。翌年,8岁的兰松山跟随母亲也来到塔城。已在这座城市生活了70年的兰松山,熟知俄罗斯族的民俗、音乐、舞蹈、饮食和服饰等方面的文化。
七、拉依萨·阿列克桑德洛娜
拉依萨·阿列克桑德洛娜,又名戴玉萍,女,全国人大代表,新疆塔城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与共和国一同成长起来的拉依萨·阿列克桑德洛娜怀着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法律工作,多次荣获“好法官”称号。她长期关注司法改革、中国俄罗斯族的发展和弱势群体,并多次将相关提案提交人民代表大会。
八、卢尼奥夫·尼古拉·伊万诺维奇
卢尼奥夫·尼古拉·伊万诺维奇,男,1965年出身于新疆伊宁市,全国政协委员,伊宁市俄罗斯学校校长。长期从事民族教育的卢尼奥夫·尼古拉十分关注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尤其关注俄罗斯族的教育发展,他一直在探索俄罗斯学校的发展问题,在政协会议上,他也带来了有关这一问题的提案,他希望只有小学的俄罗斯学校能开设初中班,以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另外卢尼奥夫·尼古拉还十分关注家乡伊犁的发展,他不仅亲赴俄罗斯、中亚等地为伊宁市召开的一些展销会做推介,而且在政协会议上他还提交了有关在伊宁市修建俄罗斯一条街,以及在伊宁市建立少数民族富民固边试验区以推动该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提案。
九、金莉
金莉,女,1954年3月出生,山东青岛人,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教育技术委员会外语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68年参加工作。1972年至1978年任山东兖州矿务局中学教师。其间,1974年至1975年在曲阜师范学院进修。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山东大学外文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3年任北京医科大学基础部英语教师。1983年至1986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美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86年至1990年任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二系教师。1990年至1993年赴美国得克萨斯州基督教大学英语系美国文学专业留学,获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4年在美国斯蒂芬斯学院任教。1994年至今历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英语系高年级教研室主任,英语系副主任,英语学院副院长、院长,副校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其间,2000年至2001年赴美国耶鲁大学英文系做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曾任北京市第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
张福来老人
十、张福来
张福来,又名阿纳托里,新疆塔城市原体委副主任。初中文化程度。塔城市一、二、三、四、五届政协委员。张福来在改善和提高基层体育事业的工作之余,刻苦自习摔跤裁判法,经过4年刻苦努力,通过了中国式、国际式、柔道三项自治区考核,授予国家一级裁判。1986年他被授予全国体育“优秀裁判员”称号并荣获荣誉奖章一枚。1990年又被自治区评为“群众体育工作者”先进个人,同年9月他光荣地观摩了第十一届亚运会。在“祝福北京——56个民族祝福北京之旅”活动中,张老被推选为祝福大师候选人,他能拉会唱的才艺,通过电视展示后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半年多来,全国数以万计的观众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参与投票,最后张老凭借着个人魅力胜出。他获得的种种荣誉是对他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他自身的肯定。
十一、刘丽娜
刘丽娜,女,运动员,是目前中国国家马术队中唯一的女骑手。自从15岁被教练由田径队挑选到马术队,刘丽娜已在马背上度过了14个春秋,这种常年在外训练比赛的日子,她已经习以为常。从2002年起,将近6年的时间里,刘丽娜一直在丹麦和德国训练,为了尽快熟悉马术运动术语,她身上随时揣着一本《英汉小词典》,硬是靠韧劲儿学会了英语和德语,自己打理一切,变得独立而坚强,技术也有了大幅提高。经过不懈的努力,刘丽娜作为中国国家马术队中唯一的女骑手,参加了在西班牙举行的最后两场奥运会资格赛,骑手和马匹组合在每场比赛中均有三名以上裁判员给了64分至67分的高分,国际马术联合会盛装舞步委员会致函中国马术协会,正式确认中国运动员刘丽娜的成绩达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术项目盛装舞步比赛的参赛标准。这是中国国家马术队有史以来获得的首张马术项目奥运会入场券,进而也使中国在北京奥运会上参加全部28个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刘丽娜以两轮成绩143.052的成绩夺冠,不仅为新疆队夺得首枚金牌,也拿到了自己在全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同时为新疆队夺回阔别8年的盛装舞步金牌。
十二、新疆女篮中的俄罗斯族姑娘
当我们在为沉寂多年的新疆篮球再次走向辉煌而欢呼,为广汇男篮征战CBA赛场而喝彩的时候,我们不禁想跨越历史的长河,打开新疆篮球史40多年前的回忆——曾经一群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姑娘为新疆篮球写下了近半个世纪无人能及的篇章,他们就是在1963年11月15日夺得全国篮球联赛女子冠军的新疆女子篮球队,而在这个篮球队中不乏俄罗斯族姑娘的身影。
1959年贾德民从北京体育大学篮球专业毕业后,作为支援边疆体育发展的大学生来到了新疆,帮助新疆篮球备战第一届全国运动会,那时的贾德民只有23岁。1960年贾德民接手新疆女篮,当时的新疆女篮与全国水平相比,是一支训练设施及身高条件都很差的球队,全队仅有一个1.81米的球员,中锋也只有1.73米,其余的都是1.6米多一点,被其他省市笑作“土豆”“萝卜”队。没有训练场,找块地画上线就是球场。当时,新疆女篮中有来自乌鲁木齐的丁文郁(担任后卫和队长),塔城的郭秀英(担任后卫)、曲桂香(担任前锋)、丁春香(担任前锋),布尔津的张凤岐(担任中锋)等5位俄罗斯族姑娘。和其他队员一样虽然身高不太高,但都有着良好的体质。贾德民发现了这个优势,开始了针对性的训练,采用大运动量来打造队员们的钢铁之躯。每天超强度的训练都在7小时以上,2小时的早操足以令人生畏:100次30米的冲刺,15次100米的冲刺,每人要跑1200米的速度耐力接力跑,还有可怕的3000米长跑,这是每天早晨的必修课。一周只有星期天的下午半天的休息时间,晚上还要进行文化课和基础理论的学习。40分钟的全场紧逼训练累得姑娘们大汗淋漓,但俄罗斯族姑娘和其他队员一样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坚持训练。3年的体能训练,队员们竟然达到了专业田径运动员的水平,尤其是俄罗斯族姑娘郭秀英100米短跑的水平超过了新疆田径队,丁文郁的3000米长跑水平超过了田径运动员。丁文郁开创了背后运球的先河,开创了一项新技术,很快引起全国其他篮球队的关注,成为中国背后运球的第一人。
那个年代,不讲科学训练,只能以魔鬼训练方式来储备体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比赛时以体力战胜对手,这也是新疆女篮的唯一优势。那时队员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有一个信念——要为新疆体育事业争光。1963年,是诞生奇迹的一年,新疆女篮最终捧回了全国联赛冠军奖杯,当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万里将金光闪闪的奖杯交到新疆女篮的手中时,队员们都哭了。新疆女篮由1962年的全国第二十一位跃居第一位。新疆女篮取得的成绩是全体队员不懈努力的结果,我们只看到了她们的成功,却不知他们背后付出的沉重代价。我们的俄罗斯族姑娘在新疆女篮中奋力拼搏,和其他队员一道为新疆的篮球事业默默奉献的精神确实可以彪炳史册,令后世学习。
中国俄罗斯族的杰出人物还有很多,由于资料和篇幅所限,我们只能向读者介绍上述几名代表。但我们深信中国俄罗斯族众多杰出人物所创造出的不朽功绩早已刻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刻在老百姓的心坎里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