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畲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的哪个地方

畲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的哪个地方

时间:2023-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畲民“燔土为肥”的治地技术,对后来定居于畲族原聚居区的客家、福佬等汉族民系的山地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居住我国东南部山区的畲族、汉族人民,至今仍沿用畲族传统的“燔土为肥”以改良土壤的技术,并称之为“溜火粪”。经过畲族人民的苦心开垦,闽东、浙南一带的可耕地面积迅速扩大。
民间科技_中国畲族

第二节 民间科技

畲族是个农耕民族,但在长期游耕和后来定居农耕的过程中,畲族所耕的都是些地力单薄、水源不足的山地。为了将这些难以耕种的山地治为良田,畲族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开发祖国的东南部山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畲族的民间科技,也突出地体现在治地技术和农业技术上。

一、“燔土为肥”的治地技术

传统上,畲族以耕山务农为业,刀耕火种是畲族游耕时期最基本的耕作方式。由于畲族分布的山区地力浅薄,土壤贫瘠,畲族先民不得不以游耕兼营采集、狩猎的方式来应付生产生活。所谓“随山散处,刀耕火种,采实猎毛,食尽一山则他徙。”[5]即使到了清代逐渐定居之后,畲族仍有抛荒和轮耕的习惯。因此,地方志记载说他们“其田弃瘠就腴,每耕三年后,则又徙而至他处耕种,又三年亦如之”[6]

然而,随着定居日久,生活也逐渐稳定,畲族的这种游耕方式也开始改变,逐渐被定居农耕所取代。定居之后的畲族先民想尽了办法,从传统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中汲取经验,改良土壤,提高生产效率。汉族文人的笔记和地方志的史料中,对畲族整治山地,改良土壤的做法有过许多详细、生动的描述。在《临汀汇考》中,杨澜对畲族先民如何将贫瘠的土地变为沃土的做法,叙述得最为准确,他说畲民“粪田以火土,草木落黄,烈山泽雨瀑灰浏田遂肥饶”[7]。“粪田以火土”,就是说畲民用焚烧过的草木灰和泥土作为肥料,使土地肥沃。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是“火土”,并不是有些学者所说的“草木灰”。“火土”与“草木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杨澜的记述,正好道出了畲族先民改良土壤的秘诀——“燔土为肥”。

李调元对粤东輋户的生产方式也有过类似的记载,他说輋户“其人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日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虫蛇死以为肥”[8]。这个说法大致是准确的,但说“土暖而虫蛇死以为肥”就有点想当然了。使土地肥沃的,是畲族先民“燔林木,使灰入土”的技术,而绝不是因为“死虫蛇”的缘故。

畲民“燔土为肥”的治地技术,对后来定居于畲族原聚居区的客家、福佬等汉族民系的山地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居住我国东南部山区的畲族、汉族人民,至今仍沿用畲族传统的“燔土为肥”以改良土壤的技术,并称之为“溜火粪”。其做法是:用锄头把田地周围的草木连同地上的表层土壤一起铲起,暴晒几日后,再将这些草木和表土一起焚烧。焚烧后的草木灰和焦土的混合物,正是杨澜所说的“火土”,畲、客山民眼中的“火粪”,是提高地力十分有效的肥料。

“燔土为肥”的技术虽然简单,但无疑是畲族对山地农业的伟大创造。千百年来,勤劳的畲族人民就是靠着“燔土为肥”的技术,将闽、浙、粤、赣等省广大山区的草莽山林变成了沃野千里。

二、山地开发和灌溉技术

唐代以后,大量中原汉人进入畲族聚居区,畲族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挤压。漳、汀设治之后,“贵家辟产,稍侵其疆,豪干诛货,稍笼其利。官吏又征求土物蜜蜡、虎革猿皮之类”[9],畲民深受其害,不得不辗转于崇山峻岭之间,迁往更为偏僻的深山或汉人还没有到达的地方,以垦山为业。史籍说“畲民勤播植,傍山结茅,男女皆事力穑”[10]。他们随山种插,尽力耕耘,凡山间荒地,“皆治为陇亩”。

img16

凡山间荒地,皆治为陇亩

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大规模迁居闽东、浙南一带的畲族人民,俨然成了当地的一支垦荒大军。当时的闽东、浙南一带,仍然是人烟稀少、莽林阴翳的蛮荒地带。畲民到来之后,披荆斩棘,拓地千里,“燔土为肥”,很快将莽林丛生的闽、浙山区,变成富庶的茶粮之乡。在景宁,“邑之陇亩,其(畲民)所治者半”[11];而在云和,更是“云邑荒田,多来开垦”[12]。经过畲族人民的苦心开垦,闽东、浙南一带的可耕地面积迅速扩大。

在畲族人民大力开发中国东南山区的过程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们对山坡梯田的开发。在畲族先民到来时,山间平坝等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大多已经被汉族人所开垦。他们只能向山要地,在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岗麓坡地,开山辟岭,倚山造田,建设属于自己的家园。就这样,一片片造型优美的梯田,便错落有致地镶嵌在东南数省的大山之间。同时,畲族人民还与当地汉族人民一道,依山就势,将山中的泉水引向层层梯田,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的局面,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畲族山区的梯田是壮观的、充满魅力的,浙南的云和梯田则堪称畲区梯田的代表。云和梯田多开辟在海拔200~1400米的山间,最多的有600~700层。阳光下的梯田,层层叠叠,从山脚一直叠到山顶,一层层裹住大山的伟岸身躯。在大山间,云和梯田线条高低错落,行云流水,点线相谐,每一块梯田都扭动着优美的曲线,清新、流畅、柔和。高山水田,因水气循环圈异常活跃,一年四季变幻出万千气象:春飘条条银带,夏滚道道绿波,秋叠座座金塔,冬砌块块白玉。一幅幅天然画卷因四季变化而变幻,成为震撼人心的人间奇观。如今,云和梯田已经成为云和县首个4A级景区,是中国摄影之乡丽水的十大摄影基地之一。

三、作物套种技术

畲族山区地块狭窄,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效率比较低。为了解决生产不足的问题,畲族人民很早就采用了套种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在传统畲族山区,很难找到种植单一作物的农地。

在旱地梯田,最常见的套种作物有茶叶、金橘、番薯、萝卜,有时还间杂种些大豆、玉米、高粱或葵花子;一般地块边沿种茶叶,地块中间隔数米栽一棵金橘树。金橘树下,便是番薯、萝卜、大豆的领地。

img17

旱地套种

在水源较便利的薯蓣地里,更成了农作物套种的示范园。长得最高的一层,两米出头,是以小木棍支撑的大薯(有些地方也叫脚扳薯)、豇豆、豆角和黄瓜秧,它们藤蔓相牵,一排排地构成几道绿色的墙,是伏夏前后山村畲民餐桌上最重要的蔬菜来源;在大薯、豆、瓜秧下,是茁壮成长的槟榔芋,那片片如锅盖大小的芋荷叶遮天蔽日,荷叶是很好的家猪饲料,荷杆则可做成鲜美脆嫩的农家小菜;槟榔芋之下,则是生姜、茄子、草菇等喜阴作物的天下。待出伏之后,黄瓜、菜豆之类的作物过气,便拔断其根任其枯死,或者剪下它们的藤叶喂牛、喂兔,为大薯、芋头的最后成熟留出更多的阳光。秋风渐起,则是大薯、芋头收获的季节。

多种农作物套种技术,不仅充分利用了阳光和有限的土地资源,使单位面积的产量最大化,而且改善了畲民的食物结构。同时,畲民对套种地的细心呵护,不断追加农家肥,也大大改善了土壤结构。畲族农谚说:“一年薯蓣地,种得三年粮。”说的正是套种地的土壤改良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