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福建畲族传统文化习俗

福建畲族传统文化习俗

时间:2023-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畲族民间艺术,也面临着重重危机。由浙江省丽水地区文化局组织编导的四幕畲族风情歌舞剧《畲山风》和鹰潭市艺术团创作演出的畲族山歌戏《七彩畲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民族艺术创新_中国畲族

第三节 民族艺术创新

畲族历史悠久,畲族文化具有独特的个性与魅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随着社会发展,在强势主流文化的推动和渗透下,畲族文化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部分传统畲族文化内容渐渐消失。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畲族民间艺术,也面临着重重危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多次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开展畲族文化调研,对畲族文化进行保护、继承和发展,促进了畲族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畲族民间文化艺术在既体现本民族的基本特色,又大胆地借鉴和吸收兄弟民族文化的长处,既植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不被传统所束缚的基础上,努力解放思想,将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在民族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使畲族民间文化艺术重新焕发了生机。

一、畲族民歌音乐的创新

畲族民歌(也称为“山歌”),是畲族人民传统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根基扎实、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畲族人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艺术,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一份优秀的民间文化精粹。过去,畲族山区处处飘歌,他们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以歌代言,以歌表意。无论是婚丧节庆,还是待客会友,都唱歌、对歌。形成了叙事歌、风俗歌、时政歌、劳动歌、情歌、时令歌、小说歌、革命歌、儿歌、杂歌、祭祀礼仪歌与识理斗智歌等多种不同场合演唱的民歌类型和独唱、对唱、重唱和齐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并巧妙地运用“假声”和“平讲”的演唱技巧,创造了被称为我国民歌中的“稀有明珠”的二声部重唱——“双条落”。可见,民歌在畲族民族文化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生活的压力和现代流行音乐的冲击,现在已经很少有年轻人会唱传统山歌了,健在的老年歌手也是寥寥无几,畲族民歌音乐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为了抢救珍贵的畲族民歌音乐,除了通过一些学者深入社区进行畲族民歌艺术的调查、记录、整理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畲族地区的地方文化、教育部门(机构)、文艺团体也加入到抢救队伍中来,他们通过机制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传承形式上,改变过去畲族民歌在田间地头、婚丧节庆场合耳濡目染和向族内歌手学习的传统传承形式,将畲族山歌引进民族小学、民族中学的课堂,作为音乐课和地情课的重要内容,并组织畲族民歌演唱兴趣小组,培养了一批畲族民歌的传承队伍。

在演唱形式上,改变过去单调的清唱形式,将民歌的演唱与音乐、舞蹈等结合起来,并将畲族民歌搬上文艺舞台,使畲族民歌的表演更富有吸引力。

在演唱方法上,在保留原有特色唱法的基础上,大胆引入一些通俗唱法或说唱形式进行演绎,使畲族民歌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在歌言内容上,与时俱进,在传统流传歌言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创作了一批反映畲族人民美好生活的优秀作品。

在歌会组织上,畲族聚居区的地方政府部门将弘扬畲族民歌音乐文化作为地方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组织各种“赛歌会”“盘诗会”,如各地畲族的三月三歌会,福安、霞浦的四月“封龙节”歌会,福安六月初一的白云山歌会,七月初七的白岩山歌会,宁德城乡的八月中秋盘歌等等。这些歌会的举办,为畲族民歌的传承、发展和繁荣提供了重要平台。

总之,通过传承创新,包括演唱形式创新、方法创新、内容创新和组织创新,畲族民歌重新焕发了活力和艺术魅力,为我国民间文艺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畲族歌舞创新

畲族的民歌、舞蹈多是独立表演的。畲族民歌的演唱既不用音乐伴奏,也无需动作,完全是清唱。至于畲族舞蹈,在日常生活中更是难得一见,“由于畲族舞蹈在历史上主要蕴藏在祭祀活动中,以至于曾经有人认为畲族没有民间舞蹈”[5]。只有在巫师做道场、祭祀等宗教仪式场合中,我们才能偶得一见畲族民间舞蹈的影子。在部分巫术仪式中,甚至还能看到歌、乐、舞三位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有关部门和学者、专家、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依附在宗教祭祀仪式中的畲族民族舞蹈被逐渐地发掘出来,成为畲族民间艺术中的一朵亮丽奇葩,如《奶娘催罡》《祭祖长舞》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随着畲族民间文化的进一步发掘,一批以畲族的生产、生活、民俗活动为原型的民族舞蹈,如祭祀舞、婚礼舞、祈福舞、生产劳动舞等被开发出来,大大丰富了畲族的民族舞蹈内容。这些具有表演性和参与性的民族舞蹈,作为畲乡风情旅游的娱乐性节目,受到了游客的喜爱。

近年来,畲区文艺工作者深入社会实践,将畲族传统的山歌、音乐、舞蹈结合起来,推陈出新,创作出了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歌舞剧作品,并将它们搬上舞台,受到了畲族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欢迎。由浙江省丽水地区文化局组织编导的四幕畲族风情歌舞剧《畲山风》和鹰潭市艺术团创作演出的畲族山歌戏《七彩畲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畲山风》是由浙江省丽水市人民政府组织创作的一部大型的畲族风情歌舞剧,用歌舞诗的形式,再现了畲族的图腾崇拜、祭祖场景、婚丧习俗及服饰、民歌、劳动舞蹈等民族文化元素,充满了浓郁的畲族风情韵味。全剧分为“冬祭”“春歌”“夏恋”和“秋嫁”四幕,第一次完整地用畲族人民独特的音乐语言和肢体语言,将山野的清风与江南的诗韵融为一体,充分表现了畲族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未来、奋发向上的民族个性和精神。正如畲族学者雷阵鸣所说:“《畲山风》的成功,关键在于它的新。”这种“新”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创意新。使人一看便知是“畲族的”,其主体内容与多种民俗事象统一,包孕了畲族风俗的方方面面,而不显得臃肿与杂沓。二是结构新。各幕之间没有相对固定的情节,也无贯连到底的人物形象,但是它分而不散,统而可析,既突出各幕主体事件又一气贯成。三是形式新。既体现了综合化、多样化的功能,又突出了生活化、艺术化的特色。四是导向新。把优秀传统民俗风情与现代审美观相结合,不仅使畲族人民看了感到亲切,其他观众同样感到美的享受。[6]《畲山风》1996年开始酝酿,1998年组织编排,在“’98浙江景宁畲乡风情节”上首次公开演出,而后晋京演出又获得北京文艺界的一致好评,并作为浙江省第十次党代会献礼剧目受到肯定。1999年《畲山风》获浙江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01年经对剧本、舞蹈、服装、道具、背景的再修改和完善,参加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演出金奖和创作金奖。正是不断的创新,使《畲山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七彩畲乡》则直接取材于生活,它反映了鹰潭樟坪畲族乡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歌颂了以党支部书记蓝山为代表的畲族新一代青年热爱家乡,带领农民群众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的精神品格。《七彩畲乡》在创作过程中,从音乐、舞蹈到演员表演和化妆造型等都从畲歌、畲舞等畲族艺术中汲取营养,在形式上独树一帜,以畲乡山歌为载体,将歌、舞、剧熔于一炉,表现了浓郁的畲族风情。《七彩畲乡》在艺术特色方面突出地域性、抒情性和歌舞性,在艺术氛围中体现民族气息、乡土气息和现代气息,在艺术手法上,以传统为根基,以创新为灵魂,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声、光、电等辅助手段,使舞台光彩夺目、绚丽多彩。全剧洋溢着新时代、新生活的气息,充分展示了畲、苗两个少数民族的人情美、人性美、风情美、画面美、歌舞美、服饰美,给观众带来了美的感受。《七彩畲乡》创编于2008年,2009年初在江西省文化厅主办的“相约春天——2009新春优秀剧目展演”中首次公开演出,便获得领导和观众的极高评价。2010年6月5日,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在北京向大型畲族山歌戏《七彩畲乡》颁发了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金孔雀”综合大奖及艺术策划、优秀编剧、优秀导演等10个单项奖,以表彰其取得的艺术成就,成为江西省第一次荣获全国性综合大奖的少数民族题材戏剧。2010年7月,在宁夏银川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中,《七彩畲乡》以其富有时代特色的主题、浓郁的地域风情、独树一帜的艺术表现形式、异彩纷呈的舞台效果深深地吸引了观众,赢得评委们的高度赞誉。喜获综合金奖,并荣获优秀编辑、优秀导演、优秀音乐设计、优秀舞美设计、优秀灯光设计、优秀服装设计、优秀编舞和三个优秀表演等全部奖项,成为唯一囊括全部奖项的团队。

三、畲族民间工艺的创新

在畲族民间,曾经有着源远流长的民族工艺传统,它们质朴多姿、活泼生动且世代相传。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越来越多的民族民间艺术被挤到了主流文化的边缘,有的甚至逐渐失传。至近代,畲族民间工艺美术中的许多形式已不复存在,只保留了纺纱织布工艺、织花带工艺、缝纫和刺绣工艺、竹编草编工艺以及纸刻工艺等少数工艺形式,木刻工艺、金属饰品工艺等古老的工艺装饰形式,在畲族民间也还有残存。这些古老的民间工艺,是千百年来畲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扎根于畲族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仅体现着畲族社会的风土人情,也传承着畲族的文化与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物资的日渐丰富,许多传统的工艺被机器生产所取代,民间工艺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如纺纱织布工艺,由于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就已经没有畲民用手摇纺纱机纺线,也没有人再穿着自纺土布。20世纪80年代后,除了少数偏僻山区,畲族山民也基本不再编织草鞋,而改穿胶鞋了。如何使畲族的传统民间工艺在市场和科技的冲击下突围而出,得以传承和发展,是各级文化部门面临的一个难题。

从目前的经验来看,包括畲族在内的少数民族民间工艺要想突破困境,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依靠国家政策。这一点,我国的民族文化保护政策和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已经为民间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二是走创新之路。在现代科技和市场的压力下,民间文化要想求得生存的空间,只有面对现实,不断创新,才能有出路。

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近年来畲族民间工艺在抢救、发掘、创新的道路上艰难摸索,通过培养传人、创新工艺、拓展功能、政策扶持等多种手段,使一些民间工艺重新焕发了生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畲族银饰工艺的重生,就是一个较好的例子。

img48

畲族银饰工艺传承的代表——“珍华堂”

畲族人民自古以来就十分崇尚银器,其蕴涵着吉祥平安的美好祝福。无论是婚丧嫁娶等人生重大日子和民族传统节日、盛事,还是日常生产生活,畲家人都与银器密不可分,畲族银器工艺技术已成为了畲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从事畲族银器制作的匠人越来越少,畲族银器工艺技术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为了使畲族银器工艺技术能够得以传承下去,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抢救力度:一方面大力加强工艺技术人才的培养,使畲族银器工艺技术后继有人;另一方面加大技术研究与革新,使畲族银器工艺技术和产品能够推陈出新,适应市场的需要。著名的福安珍华堂在这方面贡献尤为突出,为了培养后备人才,珍华堂与当地职业技术学校开办银雕班,培养畲族传统银饰技术传承人。目前,第一期18名学员已学成毕业,悉数进入珍华堂,第二期在读,第三期专门针对畲族银饰的银雕班开课在即。为了加强科研力度,研发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2009年9月27日,宁德市畲族银器工艺技术研究所在珍华堂银楼揭牌成立,成为全省唯一的一家“畲族银器技术研究所”。注重人才培养和科研投入,使珍华堂在民间纯银工艺上处于领跑地位,被评为福建省珠宝首饰业著名品牌,名声越来越响亮。2006年6月,以珍华堂为代表的福安银雕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07年7月,珍华堂作品“龙腾五洲”获福建省第二届民间艺术珍品展金奖。2008年6月,董事长林仕元被评为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福安银器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此外,一些畲族银饰工艺企业还尝试制定产品标准,如景宁畲族自治县畲山凤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就在景宁县质监局的积极帮助和指导下,制定了首个畲族银饰产品标准,并通过专家和标准化评审员审定,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依法给予备案,使之作为该产品组织生产、流通、使用等各方面的准则和依据,使企业摆脱了无标准生产的困境,结束了该产品无标准生产的历史,对促进传统畲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产生了积极意义。

此外,近年来,畲族的彩带编织工艺也在“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的契机下,确定了遗产的传承人,并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培养彩带编织工艺人才,使畲族传统彩带工艺逐渐摆脱了失传的危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