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国时期重要文献

民国时期重要文献

时间:2023-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民族志调查文献的出现,可以说是畲族研究的一大突破。在卷二《地理志·风俗》较详细地记载有关当地畲民的风俗,对我们今天了解浙南一带民国时期畲民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线索。
民国时期重要文献_中国畲族

第二节 民国时期重要文献

民国时期除了方志,还出现了一些早期的民族志调查资料。虽然数量不多,而且多局限于局部地方的调查,但这是对畲族社会进行有组织的社会调查的开始,不仅一改过去史志中多以传言为主要来源的叙述方式,大大加强了资料的可信度,扩大了畲族文献资料的种类,而且对畲族社会情况记录也更为深入、全面,为我们今天留下了大量关于畲族社会情况的可信资料。因此,民族志调查文献的出现,可以说是畲族研究的一大突破。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与民间民族志调查兴起相反,民国时期地方编撰的方志反而越来越少出现关于畲民的记载了。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经过长期的互动,畲族已经与当地汉族差距越来越小,以至于作为一个族群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另一方面,则可能与民国时期的民族政策有关,畲族不在“五族”(汉、满、蒙、回、藏)之内,自然是不会被作为独立的族群加以关注的。这一时期关于畲族的重要文献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畲民调查记》《括苍畲民调查记》

《畲民调查记》(发表于1924年《东方杂志》第21卷第7号)和《括苍畲民调查》(载于1925年《北京大学国学门周刊》第1卷第4、5期)二文是早期民俗学家沈作乾先生在浙江南部畲族聚居区进行民族志调查的基础上所写成的调查报告。报告对浙江丽水一带畲族的语言、社会生活、文化风俗等进行了忠实的记录和介绍,对我们了解和研究20世纪初浙江畲民的生活状况提供了难得的资料,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二、《浙江景宁敕木山畲民调查记》

《浙江景宁敕木山畲民调查记》是曾在上海同济大学任教的德国学者哈·史图博和他的中国学生李化民所著的一本畲族民族志文献。在1929年夏天,史图博和李化民克服交通、生活等诸多艰难,从上海坐船出发,在温州登陆,途经处州、云和,来到浙江省的偏僻山区,深入浙南景宁敕木山畲族地区开展民族学考察。在景宁县城一对银匠父子陪同下,他们来到景宁敕木山村,与村民同吃同住6天。走访了暮垟湖村(周湖)、敕木山等畲族村,勘察了汤氏庙,登上敕木山顶。通过细心地搜集查证,忠实详尽地记录了当时畲民的生活起居,撰成《浙江景宁敕木山畲民调查记》一书。《调查记》对景宁敕木山畲民的民族渊源、服饰饮食、农耕生产、体质特征、婚丧风俗、图腾祭祀、语言民谣都作了详尽记述,并留下珍贵的照片,是研究我国畲族的宝贵学术文献。

三、《建德县志》(1919年)刊本

《建德县志》共十五卷,首一卷,附二卷。夏日璈等修,王韧纂。王韧(1870~1966年),男,建德乾潭人。从小好学,考取秀才后补廪生。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乡试中副榜,曾任浙江省视学、严州双峰书院院长。民国任《建德县志》总纂。新中国成立后,曾受聘为建德县文史馆馆员,建德县第一届政协常委。在《建德县志》卷三《风俗志》中,记录了大量当地畲族的风俗,成为我们今天研究畲族的重要参考资料。

四、《龙游县志》(1925年)刊本

《龙游县志》是民国十四年余绍宋纂,共二十三卷。余绍宋(1883~1949年)字越园,浙江龙游人,生于浙江衢州。日本东京法政林学毕业。宣统二年(1910年)回国,以法律科举人授外务部主事。民国元年任浙江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教务主任兼教习。翌年赴北京,先后任众议院秘书、司法部参事,次长、代理总长、高等文官惩戒委员会委员、北京美术学校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法政大学教授、司法储材馆教务长等职。1921年,应聘主纂《龙游县志》,力避讹伪,“无征不录”,四年成书,为方志界推重。在卷二《地理志·风俗》较详细地记载有关当地畲民的风俗,对我们今天了解浙南一带民国时期畲民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线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