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英勇保卫祖国边疆
赫哲族同祖国各民族一样,祖祖辈辈生活在中国大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繁衍生息,依偎在祖国的怀抱里。赫哲族人祖祖辈辈聚居在黑龙江畔、乌苏里江畔和松花江畔,千百年来为保卫祖国边疆,不怕牺牲,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一、赫哲族英勇反击沙俄侵略者
清朝时期,野心勃勃的沙皇政府屡屡派出沙俄侵略者入侵中国领土,残酷镇压反抗的中国各族军民。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节节败退投降,向帝国主义割地、赔款,帝国主义列强,在我国设海关、开商埠,在中国享受各种特权,但具有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光荣传统的中国各族军民,却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给入侵者狠狠的打击。赫哲族人民异常英勇,冲锋陷阵在反抗沙俄侵略的最前线,与各族群众团结对敌,同仇敌忾,配合清军作战,表现出了英雄的民族本色。毛泽东早就说过:“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1]自从沙俄侵略者踏上中国的神圣领土的第一天起,各族人民并肩作战,大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居住在乌苏里江北路巡探的赫哲族保福,在1859年3月7日代替清朝卡官巡岗时,发现了全副武装的沙俄侵略者,虽然他独自一人又无武器,但他却凭着机智勇敢将敌人吓跑了。
在反击沙俄侵略的斗争中涌现了很多赫哲族英雄。葛依克勒·全亮就是其中之一。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身为统领的葛依克勒·全亮,面对沙俄的大肆侵略,在保卫古城依兰三姓中巧妙战斗,诱敌深入,军民里应外合,聚而歼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俄军占领巴彦通炮台后,顺松花江疯狂向古城依兰三姓袭来。他统领500余人的队伍,于7月27日在倭肯河西岸构筑工事,布置防御阵地迎战沙俄侵略者。7月28日,俄军向驻防在右岸倭肯哈达山前的清军阵地发起攻击,葛依克勒·全亮率清军奋力抵抗,相持不久,俄军炮船驶入倭肯河并占领东山之制高点,清军阵地暴露于敌炮口下。与此同时,步兵赶到,在炮火掩护下,俄军依仗洋枪向清军阵地疯狂冲来。但在全亮机智指挥下各个击破,时任营总佐领的赫哲族人舒连喜也是临危不惧,命令士兵冲杀敌寇,不得后退。而他自己早已身先士卒挥舞大刀冲入敌群,杀敌数名,使俄兵胆颤后俄兵齐上,舒连喜与敌死拼,但因寡不敌众,腹部中刺身亡。但在中刺时刻,他还用左手挥刀出去,刺杀俄军一名,践行了“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豪言壮语。最终毙伤俄军百余人,取得了倭肯河战役的胜利,但全亮身上多处是伤、血染征衣,所幸的是时隔月余身伤痊愈。
赫哲族的女人不仅勤劳、善良而且豪侠勇敢。赫哲女英雄扎拉西夫人就是其中之一。清咸丰十年(1860年)冬月,居住在黑龙江左岸彪尔郭地方的赫哲族喝珊达的猎人扎拉西外出狩猎未归,其妇守家。此时,有两名沙俄哥萨克匪军闯入,对扎拉西夫人进行调戏,追奸其未遂,恼羞成怒,举起铁锹就要殴打。扎拉西之妻毫不畏惧,举斧迎战向敌头部猛砍,二匪徒见势不妙,仓皇逃窜,逃得无影无踪……扎拉西夫人的大无畏英豪侠气,为后人所赞颂:
突来碧眼黄须虏,闯马入室难要遮;
妄思鸠占饵以利,继乃威逼弋矛加。
由来女子抱贞性,此身可碎心无他。
夫归方欲议迁避,狼声率类门前哗;
彼众我寡势不敌,编营焚尽蜗卢蜗;
可怜束缚置雪地,风刀猎猎翻银沙。
二女同居并同志,至死不屈宁嗟呀!
安良自古重除暴,似此节烈堪旌嘉,
遐方女子知大义,何况文物推中华。
蝗如桃李心冰雪,肯将咬玉遭行瑕?!
这是反映赫哲烈女强烈反抗沙俄侵略者诗章,歌颂了赫哲妇女爱国主义的精神风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赫哲人热爱祖国、保卫边疆的誓死决心。
二、为消灭日本侵略者,赫哲族舍生忘死为抗日联军送情报
1945年6月的一天,赫哲族兄弟俩冬友和冬贵,在街津口得勒乞山下遇见了从深山密林而来的要过江北到苏联的两位抗日联军战士。他们是要到江北抗日联军大本营汇报战况的。此时,得勒乞山上日本鬼子的碉堡密布,战壕纵横,山顶上无数挺机枪的枪口正虎视眈眈注视着黑龙江面,如果一有风吹草动,江面有响动,守候掌握机枪的日本鬼子就会把雨点般的子弹射向江面。日本鬼子是为防止抗日联军与苏联红军密切配合并肩作战,又怕赫哲人通苏泄露日军军情才森严设防,严密控制。在这样情况下,兄弟俩冒着被日本鬼子机枪打成筛子眼的危险,不怕牺牲,悄悄地用轻盈的桦皮船帮助两位抗日联军顺利渡过江北。来到江北抗日联军的指挥部,兄弟俩想到日本鬼子对赫哲族的残害,想起日本鬼子对赫哲族肆意践踏,想到赫哲族处在水深火热中,想到祖国母亲需要儿女们保卫,要求参加抗日联军。兄弟俩被批准参加抗日联军后就接到新的任务,即回得勒乞侦察日本鬼子在山上布设的火力网、营房、碉堡、工事、军火库等的方位、数量、种类等。兄弟俩回到得勒乞后,冒着在敌人枪口下的危险,舍生忘死为抗日联军和苏联红军送军事情报。根据兄弟俩侦察到的日军情报,抗日联军和苏联红军在1945年8月15日对驻守在黑龙江南岸的日本侵略者发起全线总攻,顿时万炮齐鸣、山叫海啸、排山倒海,以摧枯拉朽之势爆发了复仇的怒火,无数颗带着仇恨的炮弹从江北呼啸飞跃黑龙江,准确地爆炸在南岸日本侵略者的碉堡、军营、火力点和工事上,给日军以措手不及与毁灭性的打击。日本侵略者在春雷般炮声和硝烟中魂飞魄散,湮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这最后的战斗时刻,赫哲族人民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赫哲族兄弟俩冬贵和冬友舍生忘死,保卫了伟大的祖国。
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年,美帝国主义怀着企图霸占全世界的野心侵略朝鲜,想着通过朝鲜这个大门进犯中国。望着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燃到中朝边境鸭绿江畔,赫哲族青年眼里燃烧着愤怒的火焰。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赫哲族青年纷纷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仅同江市街津口的就有10人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这10人中有的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有的负了重伤转回到我国后方医院。他们当中有一个“哈拉莫昆”氏族的“孙木恩”家族的赫哲族“撮撮”(小伙子)。他叫孙有禄。当时,他随着中国人民志愿军长长的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
他在1950年1月入朝作战。当时他只有17岁,分到志愿军三十九军一一七师警工营一连任战士,主要任务是排地雷、埋设地雷,为首长修指挥所。指挥所放在哪里,山洞就挖在哪里,白天不动,晚上进攻,夜晚就当白天,在惊心动魄的五次战役中,他的胸和颈部多处受重伤。
1953年9月3日,他与三位战友在作战间隙挖防空洞。当他与战友们把从防空洞里挖出的石头背出二里多地的山路,回来路过一条河时,忽然发现一百多米宽的河水中有一个十二三岁的朝鲜小姑娘正在河水中挣扎着,时隐时现,眼看就要沉没江底了,情况万分火急,他来不及在头脑中过滤反应,来不及说出话,来不及脱掉衣服,就纵身跳下陡峭的山崖,扑入河水中向小女孩拼命游去。河的两岸是陡峭的石壁山崖,非常湍急的河水深不可测,河面旋转着漩涡翻涌着急速流淌。小女孩不知何时掉下去的,他也顾不得叫喊,在汹涌的激流中拼命往上游。从小在黑龙江边长大的孙有禄,以他特有的毅力和气魄能横渡七里多宽的黑龙江,而现在由于背山洞石头,过量超负荷的劳动,他的体力消耗了一大半,又时值9月,刺骨冰冷的河水猛然浸透了他的棉衣,使他颤抖不止。但救人要紧,这个念头使他忘记了一切痛苦和疲劳,化成一股强大的毅力和决心,他拼命奔向小孩游去,很快,游到了小女孩的身旁。他托起她就往回游,漩涡几次把他淹没了顶,但他仍紧紧抓着小女孩,把她托在自己的头顶拼力向岸上游去。他的身体感觉有千斤重,他的感觉像一片轻盈的云飘飘忽忽,激流以飞快的速度把他们向下游扔去。与此同时,岸边三位不会游泳的战友呼喊着、奔跑着。战友们的呼唤不断鼓励着他,给了他勇气和力量,经过一阵与激流的奋力拼搏,终于游到了岸边,由于岸边石崖陡峭,脚下又不够底,只好一边踩水一边把小女孩托给了岸边上的战友。小女孩得救了,他却支持不住,手一松就沉入水里,被激流冲下20多米才浮出水面,最后被战友拽上岸。
他不顾疲劳,不怕危险,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很快在全军传开了,成为罗盛教后保护朝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第二个楷模。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给他记“三等功”一次,并颁发了立功证明书。证明书这样写道:“……在他又饿又累的情况下,不顾危险去抢救水深流急中的朝鲜女孩,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发扬了国际共产主义精神,是活着的罗盛教。”
赫哲族在历次保卫祖国边疆的战争中总是冲锋在前,不怕牺牲,为保卫祖国的幸福和平献出了青春的光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