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三晋历史沿革

三晋历史沿革

时间:2023-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只能根据目前相关的研究,初步描绘其历史沿革。在这次抗秦斗争中,由于战争的影响,水族先民才往今黔桂边境迁移。水族先民所在的且兰国可能已纳入了秦的统治范围。水族聚居地区仍属牂牁郡辖的毋敛县。为了统治利益的需要,水族聚居地区领主蒙氏等与宋王朝之间曾多次发生斗争甚至战争。
历史沿革_中国水族

第三节 历史沿革

就整个水族聚居地区而言,由于年代久远,地处边区,汉文献中很少有关于水族先民社会历史的记载。水族虽有文字——水书,但还处于初创阶段,十分简略,也很少有关于水族社会历史的记载。加之水族古代主体先民可能还活动于广东、广西境内,属于骆越的一支,可能秦汉甚至更晚时才逐步迁入今黔桂边境的龙江、都江上游一带。我们只能根据目前相关的研究,初步描绘其历史沿革。据《水族简史》[14]分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尉屠睢发兵50万进军岭南,遭到西瓯、骆越的顽强抵抗。当时越人“皆入丛薄中……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他们凭借山林险阻,出没无常,到处袭击,使秦军受到重大打击,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主将尉屠睢被杀,“伏尸流血数十万”。后来秦始皇派史禄开通灵渠,保证秦军的军需供应和后继增援,到公元前214年才最后打败了越人武装力量,统一岭南。秦统一岭南后,置南海、桂林、象三郡,设官治理。其中的桂林、象郡,基本上就是设置在原西瓯、骆越的地域。在这次抗秦斗争中,由于战争的影响,水族先民才往今黔桂边境迁移。公元前207年,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被推翻,随之驻守南海郡的秦将赵佗割据南海,击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王国,自号南越武王。今三都、都匀一带,当时属于且兰国,秦代派将军常頞(或作常颇)自蜀领兵南下,开通了自今四川宜宾通往云南沾益、曲靖的“五尺道”,派官到沿线各地治理。水族先民所在的且兰国可能已纳入了秦的统治范围。西汉初年,统治者忙于整顿内地的封建统治秩序,无力顾及西南边疆,暂时中止了与夜郎、且兰等国的政治联系。于是,南越王国趁机扩张,将今云贵两省的大部分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而夜郎为了自保,也以南越作为自己的靠山。不过,南越还不可能直接统治夜郎,所以虽然“以财物役属”,“然亦不能臣使也”。水族先民所在的且兰地区,与南越之间大体也处于这种关系。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南越叛乱。汉王朝在发兵自今福建、江西、湖南分进合击的同时,派使征调夜郎、且兰兵力,准备沿牂牁江南下配合。不久南越乱事平定,汉王朝即命自蜀前往参与平定南越返回的军队,就近平定且兰叛乱。事后,废且兰,将原南夷地区从原犍为郡划出,另置牂牁郡。并将且兰国故地改名故且兰县,即为牂牁郡首府。当时,牂牁郡辖十七县,今水族居住的三都、荔波一带,即为牂牁郡属的毋敛县地。魏晋以来,政局不稳,南中骚动。牂牁郡县几经分合。蜀汉建兴元年(223年),牂牁郡丞朱褒联合越雟叟帅高定元和益州大姓雍闿反蜀,诸葛亮于建兴三年(225年)出兵平叛时,曾派将军马忠带兵进军牂牁。乱事平定后,诸葛亮以南中郡大难治,遂分原牂牁郡地另置朱提、兴古二郡,并划其部分辖地并入建宁郡,与今川西和云南境内的越雟、云南、永昌合七郡共同隶属庲降都督府统辖,府治设置于今滇东之曲靖,后西晋时又改为宁州。水族聚居地区仍属牂牁郡辖的毋敛县。两晋之际,成汉割据巴蜀。东晋咸和八年(333年),李雄弟破获尹奉,南中尽为雄所有。当时拜谢暹后裔谢恕为牂牁太守。东晋咸康六年(340年),成汉李寿又派征东大将军李奕攻之,久攻不下,只好引兵退去。由于谢恕“保境独为晋”,受到晋王朝嘉奖,加恕抚夷中郎将、冠军将军、宁州刺史。南朝梁太清二年(548年),侯景叛乱,梁王朝调宁州刺史徐文盛率兵勤王。于是宁州空虚,乌蛮(今滇东一带的彝族先民)首领爨氏乘机兴起,占据宁州,自称刺史,控制了今贵州中西部地区,割据南中。水族聚居地区仍保持着同南方汉族政权的政治联系。隋开皇元年(581年),杨坚废北周静帝自立,不久即派史万岁带兵自蜀沿秦代所开“五尺道”南下进入宁州,平定爨氏割据势力,使南中一带重新纳入中央王朝的统一政权管理之下。水族所在的牂牁地区,不久也归入了隋王朝的版图,谢氏仍是控制这个地区的土著大姓。

唐、宋时期,封建王朝实行羁縻制度。设立带有军事性质的都督府或州县,即任原来的土著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县令,以统治当地的人民。唐武德三年(620年),天下平定,谢龙羽遣使朝贡,臣属于唐。唐以其地置牂州,授龙羽牂州刺史,封夜郎郡公,兼管充、应、矩、庄、琰等州,约相当于今贵州省黔南州和安顺地区的大部,又黔东南州和铜仁地区、遵义市的部分县。到唐贞观三年(629年),可能属于牂牁谢氏支系的东谢蛮首领谢元深入朝,唐以其地置应州,主要地区即今水族聚居的三都一带。仍授元深为刺史,属黔州都督府。同年,又有南谢蛮首领谢强入朝,唐以其地为南寿州,次年改为庄州,辖境也包括今水族居住的都匀市一带,谢强也被授为刺史。以后谢氏子孙世袭其地,向唐王朝贡献不绝,保持着密切的政治联系。直到唐开元十年(722年),牂牁蛮大首领谢元齐死,仍由唐王朝诏立其孙嘉艺袭其官爵。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牂牁蛮大首领赵君道入朝进献方物。水族聚居地区自唐初东谢蛮首领谢元深内附以来,唐王朝即以其地置为应州,拜元深为刺史,属黔州都督府。同时在应州下置都尚、婆览、应江、陀隆、罗恭五县(今贵州三都、榕江、台江、雷山等县境)。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又置莪、劳、抚水等羁縻州(今贵州荔波及广西环江县境)。唐天宝三载(744年),朝廷又将东谢地所置之应州降为羁縻州。谢氏虽在牂牁全境失势,但在今黔桂边境一带水族聚居区域,仍是治理一方的大姓。五代时期,今贵州各地的政治归属虽时有变动,处于中原王朝和蜀、楚地方政权的剧烈争夺之下,但无论哪个政权控制,对水族聚居地区的统治方式,仍基本沿袭不变。宋代,谢氏权力可能已进一步衰落,失去统治地位,大姓蒙氏代之而起,在水族内部世袭首领位置,统治着这里的区、廖、潘、吴等姓人民。宋王朝因袭前代政策,自宋开宝三年(970年)以来,即在今水族聚居地区,先后设置荔波、陈蒙、合江、抚水等州。其中抚水州下辖抚水、京水、多逢、古劳四县。为了统治利益的需要,水族聚居地区领主蒙氏等与宋王朝之间曾多次发生斗争甚至战争。宋代自雍熙年间到大中祥符以来(984~1016年),抚水州领主蒙令地、蒙令扎、蒙顶、蒙汉诚、蒙虔玮、蒙填、蒙组、蒙承贵等,多次攻进宜州、融州、天河(今广西宜山、融安一带)等地,与宋王朝发生冲突。宋庆历四年(1044年),荔波白崖山领主蒙赶又联结环州领主区希范,攻破环州,镇宁州(今广西环江县一带)及宋王朝在这些地方建立的带溪寨、普义寨等地,准备建立“大唐国”,建坛场,祭天神,推蒙赶为帝,区希范为神武定国令公,区丕绩为宰相。这次斗争前后持续一年之久,后朝廷用计征缴,杀马牛并具酒,假装与之结盟,酒中放入曼陀罗花,后全部擒获。最后将区希范醢杀(剁成肉酱),赐给溪峒,缋其五脏为图。唐王朝对各羁縻州县,一般规定每三年一次向中央王朝朝贡。当时今黔南各地封建领主进贡的方物有朱砂、石英、芙蓉、名马、水银、犀角、毡、药物、蜜蜡、名酒、药酱、香炉、铜鼓等。其中不少种类就包括有水族领主进献的贡物。而王朝则往往以赏赐的名义回赠以丝绸、衣着、银钱、食盐、布匹等边区急需的物资,其中也有不少就是赠送给水族聚居地区的。另外,由于这些羁縻州、县纳入了王朝统一的管辖之下,内地不少商贩纷纷前往经商,将水族聚居地区缺乏的食盐、铁器等用品大量运入,同水族群众换取土特产品。这不但解决了水族人民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也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唐宋时期的缗钱已大量传入水族聚居地区,成为交换的媒介。这些,说明水族先民自秦代迁入今黔桂边境以来,经过了近千年的发展,水族作为一个单一的民族在唐宋时期已经形成。

元王朝统治者在唐、宋两代实行羁縻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西南少数民族中的上层首领实行招抚,建立起了土司制度。然后设立了一套从路到总督府、军民府的军政统治机构,用以安置归附的各族首领。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四川行省参政曲立吉司用武力镇压今黔南“九溪十八洞”的少数民族后,强迫各族首领前往元王朝统治中心大都,觐见元朝皇帝表示归附。于是元王朝按归附者原来所辖地区的大小,分设州、县,加封各族首领土知州、土知县等官爵,通过其他民族进行统治。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元王朝在水族聚居的今三都烂土设定云府,改陈蒙、合江两洞为州。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又增设陈蒙烂土军民安抚司以总其地,隶八番顺元等处宣抚司都元帅府。元大德元年(1297年),元并广西行省属庆远路总管府与南丹安抚司为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下属四州、六县,即包括今水族居住的荔波在内。当时水族、布依族聚居的荔波,隶属庆远府的南丹溪洞等处安抚司,境内分为十六“埲”,各有“埲目”(土目)。到了元代末年,由于各埲之间相互兼并,最后形成蒙、皮、雷三姓土司分据的局面。

明初实行土流并治。在元代土司制度基础上,根据各土司辖区的大小,封以宣慰使、安抚使、长官以及土知府、土知州、土巡检等封号,属中央吏部、兵部管理。各级土司仍可世袭,但必须报请中央王朝批准赐封。土司在自己领地里虽然有很大的独立性,但仍属王朝命官,负有“谨守疆土,修贡职,供征调”的义务。其统治方式日臻完备。

明王朝在洪武初年,又消灭了蒙、皮、雷三姓土司的势力,结束了三姓土司的割据局面,但仍使用当地的土著上层进行管理。同时,随着中央王朝对水族聚居地区统治的加强,人民的反抗也日益加剧。于是,前往“征讨”的军队将士便“留守”在当地,被封为土司官。如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设置的陈蒙烂土长官张均,就是“征讨”后留任的。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后,王朝中央政权发觉各地土司各据一方,不利国家政令畅达。如黔南、黔东南一带土司,发展成“梗隔三省(黔、湘、桂),遂成化外”,于是在清雍正四年(1726年),在水族聚居地区以武力弹压的形式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在水族地区增设府、州、厅、县。如清雍正九年(1731年)在都江置厅,隶都匀府;雍正十二年(1734年)设独山州同(驻三脚屯),并将原属广西省庆远府的荔波县改隶贵州都匀府,还在广大城镇和乡村普遍建立“营”“汛”等军事机构,加强统治。这种统治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

1914年将三脚屯州同改为三合县,都江厅改为都江县。1941年,又将两县合并为三都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水族聚居地区相继得到解放,并于1957年1月在水族聚居中心成立了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水族自治县。

水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以及相邻的县市,以下仅对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县、都匀市、独山县和云南省富源县古敢水族乡的历史沿革稍作简介。

一、三都水族自治县

三都水族自治县在夏朝属梁州东南裔;商属于荆州西南裔;周属越,领牂牁国地;秦属象郡且兰县地;汉属牂牁郡;晋至南朝宋属牂牁郡的东南角和武陵郡的西南角等处交界地;南朝齐属牂牁郡东南角和齐熙郡西北角等处交界地;南朝梁、陈属南牂牁郡;隋属牂牁郡。唐初开始在三都境内设治,贞观三年(629年),置婆览县,即今三都恒丰、塘州、合江一带;都尚县,即今三都都江一带,属应州管辖,州治在都尚县。宋代属夔州路绍庆府(今四川彭水县)所辖五十六羁縻州的南部东段边地。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西南夷中下烂土等处洞长忽带等人,以三百洞、一百一十寨内附。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在烂土建立定云府,改陈蒙洞为陈蒙州,合江为合江州。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设陈蒙烂土军民安抚司。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改都匀定云安抚司为都匀安抚司。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授张均为合江州陈蒙烂土长官,隶都匀卫。明弘治七年(1494年),长官司改属独山州,隶都匀府。清代分属都江厅和独山州三脚屯州同,均属都匀府。清雍正九年(1731年),置都江厅通判,即今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镇,隶都匀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以烂土司地置三脚屯州同,即今三合、大河、普安、中和等乡镇。民国2年(1913年),都江厅改称都江县,三脚屯州同改称三合县。民国29年(1940年),整理各县行政区域实施委员会考察了三合、都江两县,认为都江人口不足两万,地方贫瘠,风气闭塞,设县条件不备,三合人口仅四万余人,地方尚称富庶,又与都江相连,合为一县,融合长短,以利发展。民国30年(1941年)将都江、三合两县合并,各取一字,改名三都县,设治于三合。1949年12月6日三都解放,1950年1月14日三都县人民政府成立。1957年1月2日,三都水族自治县正式成立,县治设三合镇,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此后,县名、县治一直沿袭至今。

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县世居的少数民族有水族、布依族、苗族等。水族主要聚居在九阡、廷牌、恒丰、三洞、中和、水龙、塘州、周覃等乡(镇),全县所有的乡(镇)都或多或少有水族聚居的村寨。布依族主要聚居在大河、合江、丰乐、普安、周覃、九阡等乡(镇)。苗族主要聚居在普安、丰乐、都江、坝街、三合等乡(镇)。汉族主要聚居在县城以及一些乡(镇)中心村,使用典型的三都本地汉语方言。其他在三都的少数民族除了侗族、瑶族形成村落以外,均因为婚姻、工作或特殊移民进入,没有形成村落。

三都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月亮山、雷公山腹地,地跨东经147°40′~148°14′,北纬25°30′~26°10′,地处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以南的都柳江上游和樟江支流。东面、东北面与榕江、雷山两县接壤,南面与荔波县搭界,西面和西北面与独山县及都匀市为邻,北面与丹寨县毗连。东西最宽56千米,南北最长73千米,距省城贵阳247千米,距州府都匀87千米。全县总面积2400平方千米,县政府驻三合镇。

二、荔波县

荔波县是与三都水族自治县相邻的一个水族聚居地,水族主要聚居在水利、水尧、永康三个水族乡。秦始皇帝三十六年(前211年)时,中央王朝在今荔波县设置象郡毋敛县。唐贞观三年(629年),改称婆览县(即今三都恒丰,原属荔波);唐开元元年至天宝三载(713~744年),又改置劳州和莪州(劳州即今捞村乡,莪州在县城附近)。宋开宝三年(970年)置羁縻荔波州,后改为抚水州荔波县。元至元元年(1264年),荔波为蒙、皮、雷三土司领地割据。明洪武元年(1368年)统一蒙、皮、雷三土司领地,荔波被并入广西思恩县;后置方村、蒙村、窘来村三巡检司,易十六埲为十六里,改属广西河池州。明正德元年(1506年),又在荔波改司设县,仍属河池州。明万历元年(1573年),县治设在喇轸村(今时来旧县),改属贵州都匀司。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重定荔波、南丹地界,立石碑定县界。清顺治元年(1644年),荔波县属贵州。清雍正十年(1732年)荔波县改属贵州都匀府。清乾隆五年(1740年)置游击署、守备署、千总署。清末属都匀府,设有方村县丞。民国时期,荔波县直隶贵州省长公署,先后属贵州第十一、第八和第十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均驻独山)。民国3年(1914年),以方村县丞辖地置方村分县,属荔波县。民国24年(1935年)属第十一行政督察区。民国25年(1936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同年,撤销方村分县,并入荔波县。民国26年(1937年)以后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30年(1941年),与广西省协商,将南丹县插入荔波境内的翁昂等地划归荔波。1949年12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荔波、三都一带。

三、都匀市

水族主要聚居在都匀市的基场、阳和、奉和三个水族乡。都匀市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属于牂牁古国。战国及秦、汉时期,分别属夜郎古国所辖的且兰国和毋敛国。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牂牁郡,都匀属之。唐贞观三年(629年)设置应州,都匀属之。都匀原名都云,因城东1千米处有一个仙气氤氲的都云洞而得名。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平羌将军何福残酷镇压都云苗族人民起义后上奏朝廷,认为“云之为物,变化莫测”,应改为“匀”,取“均匀”之意。皇帝批准,都云从此改为都匀。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都云设置军民长官司。明洪武十九年至二十八年(1386~1395年),都云分别设置长官司、安抚司以及都匀卫。明弘治七年(1494年),改设都匀府。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改都匀卫为都匀县,隶属都匀府。民国3年(1914年),改都匀府为都匀县。民国9年(1920年),都匀直属贵州省长公署。1956年建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成为黔南州首府。1958年,都匀建市。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都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建设日新月异。

四、独山县

水族主要居住在独山县的甲定、翁台和本寨三个水族乡,其他乡镇也有分布,独山县位于贵州南部。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始,独山为毋敛县所辖,属牂牁郡。新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毋敛县改称有敛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称毋敛县,独山仍属之。东汉永元十一年(99年),毋敛县人尹珍赴东京洛阳从许慎学“五经”,归回设馆,始开黔学之风,为黔地文化的奠基者。蜀汉、晋、南北朝(221~561年)间,毋敛县一直相沿。隋至唐初(589~628年),无毋敛县名,为牂州牂牁郡南中间地。唐贞观三年(629年),置石牛县,为南寿州治。唐贞观四年(630年),更州名为庄州,谢强为庄州刺史。唐贞观十一年(637年),置庄州都督府。唐开元年间(713~ 740年),庄州降称羁縻。宋初置中平县,属南丹州。宋大观四年(1110年),废中平县,并入庆远府河池县。元置独山州蛮夷军民长官司,隶湖广行省。明洪武年间置丰宁长官司、九名九姓独山州长官司,属都匀卫。明弘治七年(1494年)置独山州,为建县(州)之始。清代,独山州属都匀府。民国3年(1914年)改置独山县至今。

五、古敢水族乡

云南省富源县的古敢水族乡距离三都县和相邻县市水族聚居地区相对较远,其历史沿革大体如下。

富源水族聚居地区,秦属夜郎且兰县地。汉属牂牁郡宛温县地。三国属兴古郡宛温县地。两晋南北朝属漏卧(今罗平)。唐武德四年(621年)置西平州于兴古郡地,辖附唐(今兴义)、盘水(今普安)、平夷(今富源)。唐贞观八年(634年)改西平州为盘州,水族聚居地区属盘州辖地。唐南诏时期属摩弥部,隶拓东节度。元至元二年(1336年)划出罗雄州(今罗平)块泽河东岸置亦佐,富源水族聚居地区属亦佐县地为罗雄所辖。明属亦佐县地,罗雄州辖。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以平夷、亦佐两地置平彝县,属平彝县。民国初期,富源水族聚居地区属向义区;1937~1939年属八区、九区;1939年调整区划,属平黄镇。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富源县设6个区,33个乡,今古敢水族乡属六区安边乡。1952年全县设7个区,149个乡,今古敢水族乡属黄泥河区古敢乡。1988年2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原黄泥河区古敢、补掌、沙云三个乡合并建立古敢水族乡,为云南省唯一成建制的水族乡。全乡辖古敢、补掌、沙云3个村公所,13个村民委员会,38个自然村,61个生产合作社。境内居住着汉、水、彝、布依、回、苗、白、壮8个民族。[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