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回族的族际文化交往
不同民族的族际交往不仅表现在物质文化上,还反映在深层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上。不同民族的互相交往,涉及不同的民族观念、民族意识等问题。在族际文化交往中,文化因子的吸纳和排斥,一直是一种客观现象。如果处理好了族际文化交往,必将有利于避免民族文化的冲突,有利于族际关系的和谐,从而促进族际交往的进一步发展。
一、回族族际节日文化交往
各民族之间的节庆文化交往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摄影:杨继国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极为复杂的文化现象,它包含了一个民族历史形成和积淀下来的各种文化要素,它包括性格、心理、信仰、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以及诸多民族文化深层内涵。不同民族的节庆文化后面均有宗教信仰的影响。各民族之间的节庆文化交往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尤其是杂居一地的不同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任何一个民族的节庆活动中都会有其他民族参与或祝贺的事实存在。如回族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重大节日活动里,回族的族际交往比较频繁,这种族际交往则主要表现为其他少数民族、汉族的亲友参与到回族的节庆活动。如回族的圣纪节,各地回族都会邀请当地的少数民族以及汉族同事、朋友等人来参加。同时在一些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方,作为杂居的回族也会受当地主体民族文化的影响,参与其他民族的活动,增强与其他民族的交往。如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回族,在白族传统民族节日——三月街,它作为一种集贸易、体育、文化于一体的民族节日,当地的汉族、回族、彝族、苗族等都会参与其中,当地机关、单位、学校等机构的各族人民都会放假,并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这些节庆活动。
在藏族地区,适逢藏族传统节日,回族也积极去参与并分享藏族人民的喜悦和幸福。如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回族,其藏族宗教文化对他们的生活都有深刻的影响。德钦县的藏族、回族家里均设有神龛,回族的神龛内摆有克尔白图和《古兰经》,藏族的神龛内除供有菩萨像外,同时都还有一张照片,那是20世纪50年代毛主席在北京与达赖喇嘛、班禅大师一起合影的照片。
香格里拉县的安南村,不管是回族还是藏族,家门口都有一个神的香炉,过春节、藏历年、初一、十五,安南村的回族和藏族一大早祈求平安,烧香,用松明点火,放些五谷、糌粑、酥油、糖、麦粒、青稞,洒点水祈求平安。
尽管这些习俗与回族的伊斯兰教信仰不符,但它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它诠释了当地藏文化对回族的影响。在这里,尽管回族有些“藏化”仪式,但他们却又固守着自己的传统宗教信仰。同时,在安南村,回藏有50%的亲缘关系。每当有婚丧嫁娶、重要节日时,村落办席必须按照回族的习惯来办,请村上的阿訇宰牛宰鸡,厨师一律是回族,这是因为当地的藏族尊重回族不吃自死的动物、血液、猪肉,以及未诵真主之名而宰杀的家禽等习俗。
在中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节日,这些节日均有宗教文化的背景,在不同民族的宗教文化中,这些民族节日发挥了巨大的聚合本族、交往他族的作用。回族的各种节日都具有浓郁的宗教意义,它透视出回族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内涵,它将回族的各种文化要素充分展现出来,使回族保持恒久的凝聚力,同时也是其他民族的人们了解回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具有宗教意义的回族节庆活动作为社会交往的基本形式,它是探索回族与汉族、其他少数民族之间文化交往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这些节日活动不仅增进相互间的了解,还增进了回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族际关系与友谊。
二、回族族际饮食文化交往
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饮食对每个民族而言,都是极具吸引力的。我们要了解一个民族,首先可能会想到该民族的美食,这种族际文化交往令人印象最为深刻。回族的饮食文化首先是具有伊斯兰文化因素,因为回族的先民们最早是7世纪中叶(唐初)由阿拉伯和波斯从海路来到中国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扬州、杭州及内地长安等地的穆斯林。他们中不少留华不归,建礼拜寺和公共墓地,置产任官,通婚繁衍,成为中国回族最早的先辈。他们不仅带来了本国的物产,还带来了伊斯兰教,同时也带来穆斯林特有的饮食习俗和饮食文化。但这种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经历了长期的融合、变迁,最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具有地域性的回族饮食。
“粉蒸牛肉”早已成为回民清真筵席和家常餐桌上的品牌菜肴。这是四川成都土桥的回族 摄影:穆群森
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没有一个民族像回族那样分布广泛。据文献记载,唐宋时期利用水路来中国华南地区贸易的伊斯兰教商人,在其居住的地区内始终保持着纯粹的伊斯兰教文化特色。相反,汉族却开始食用这些商人带来的槟榔。事实上,即使在色目人的屯营中,作为回回军队,士兵们吃的也是清真饮食。随军事驻屯的逐渐永久化,他们由驻军生活转变为屯田生活。在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后,色目人脱离屯田,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他们逐渐接受了各地的饮食文化,形成不同特色的饮食文化。在今天的中国,无论是城市中的回族人,还是农村回族人,当他们在外吃饭时,一般都在标有“清真菜馆”的饭馆中就餐,家庭烹调时使用的羊肉也是从清真店铺买来的。
中国北方回族的谷类食品丰富多彩,其中最普遍的是面类,如冷面、汤面、炒面、浇汁面、肉末面、细面、豆淀粉面等。此外,还有饺子、馄饨、馒头、羊肉包子等,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北方特色,是西北回族与当地各族进行长期族际交往后形成的。生活在南方的回族则以米食为主,因为内地的回族长期与汉族等民族交往,受其影响喜欢吃米饭,或把米煮成粥。新疆的回族则受维吾尔族的影响,他们一样喜欢制作抓饭。在肉的烹调方法上,回族一般是把羊肉与各种蔬菜搭配在一起,制作成各种可口的炒菜。西南的回族,由于长期处于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其饮食文化受当地少数民族的影响,凡是当地少数民族比较有名的菜肴,回族都会有相应的清真菜肴。不过回族的一些菜肴受汉族饮食文化的影响,除了一些关键的原料有区别外,其他方面与汉族的菜肴差别不大。在鱼类方面,伊斯兰教义中规定禁食无鳞的鱼,而鲤鱼、鲫鱼、草鱼等淡水鱼类则是回民餐桌上常见的菜肴。油香是回民节日和婚葬祭祀时制作的特殊食品,用开水和面,加上盐,然后把面泥做成饼状放入油中炸制而成,是回族最具特色的饮食之一。
回族的饮食由于受教法的限制,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可供选择的合法肉类主要是牛羊肉,从而使得回族对牛羊肉加工进行了深度开发。常见的牛羊肉加工方法主要有蒸、煮、炒、炸、炖、烩、涮、腊制、酱制等若干种,各地比较有名的传统清真牛羊肉菜主要有手抓羊肉、酱牛肉、酱羊脖、腊牛羊肉、烧牛蹄筋、蒸羊羔肉、羊肉小炒、粉蒸羊肉、清炖羊肉、烩羊肉、它似蜜、涮羊肉、果汁牛肉、羊杂碎、羊肉汤等。
这是四川西昌市的回族 摄影:穆群森
四川西昌市回民制作的“油香”呈球形 摄影:穆群森
在清代就有北京烤肉苑、北京马家烧麦馆、北京白魁清真馆、北京月盛斋、南京马祥兴菜馆、天津鸿宾楼、西安老孙家羊肉泡馍馆、上海洪长兴羊肉馆、北京东来顺饭庄、西安老同盛生牛羊肉铺、芜湖马义兴菜馆等牛羊肉饭馆和熟食店,它们大多已成为中华老字号。
回族的饮食文化中,茶类饮品很有特色,特别丰富。就全国而言,比较有名的有西安的煮湖茶、圪垯油茶、麻花油茶,宁夏、甘肃、青海的罐罐茶、盖碗茶、麦茶,云南的烤茶,贵州的炕茶等。一些民谣也充分反映了回族与茶的密切关系,例如:“云南的茶叶六盘山的水,谁不夸咱回回茶色香美”“金茶银茶甘露茶,比不上咱回回的盖碗茶”。回族的茶饮品是回族招待其他民族的最佳饮品之一,深受其他民族的喜爱。其他民族客人到回族家里,很喜欢喝回族特有的茶品。
回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饮食文化不断改造、吸收、拓展,同时也在不断传播。在此过程中,回族饮食文化对周边民族和中华饮食文化都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巨大影响,回族人民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作出了贡献,从而丰富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丰富了世界饮食文化宝库。这一切均是回族与其他民族长期进行族际交往的结果。
三、回族族际语言文化交往
回族先民的由来决定了回族语言文化的多元性,而各地聚居的回族在保持了回族自我的传统语言外,还大量采借和吸纳当地少数民族语言,这种现象充分反应了回族与当地少数民族、汉族交往的程度及成果。早在公元7世纪(唐代),回族先民从阿拉伯、波斯、中亚等处进入中华大地。当时他们所操语言非常复杂,有的讲阿拉伯语,有的讲波斯语,有的讲突厥语,也有的讲南岛语(即南亚语)。这些从异域东来的穆斯林用汉族人所不能理解的殊音,来念礼斋课。他们所到之处与当地群众进行商业贸易、经济交往,双方利用语言交流的时候,必须依靠舌人(翻译)的帮助。大约到唐末至宋代,一些生长在中国境内的土生番客中的上层人士开始学习和使用汉语,但其中绝大多数穆斯林仍然在使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语被回回人所借用,回回人开始普遍使用汉语大约开始于元明之际。
回族并没有独立的民族语言,回族人无论民族内部交往,还是与其他民族成员交往,都以汉语为交际工具。但回族在使用汉语时,却打上了鲜明的本民族语言烙印,这在回族聚居地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这种鲜明的民族语言特征主要表现在回族内部的口语交际中,所以称之为回族话。其实,回族话并不是简单的汉语方言现象,回族话是超越了地域界限而形成的特殊语言现象。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文化载体,回族特有的语言代码在文化内部认同与整合下,在异质的汉文化语境下仍然得以保持,它反映出回族的民族认同、民族心理、民族边界。
回族学习和使用汉语,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居住环境、与汉族通婚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回族语言发展到今天,仍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如在海南岛三亚回辉村和回新村的回族,他们在会讲汉语、普通话、海南方言的同时,还保留着回族特有的民族语言“回辉语”。云南的回族由于生活在众多的少数民族地方,他们经过长期的发展、融合,已经成功采借了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如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洱源县、剑川县的回族,他们的第一语言是白族语(亦称民家话),他们最善于表达思想、情感的话语是白族语。小孩子刚出生,学会的是白族语,而不是汉语,汉语成为当地回族的第一门外语。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当地回族长期生活在白族的文化环境之中,他们的周围都是毗邻而居的白族,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交往最密切的是白族,白族文化是主体文化,在长期的族际交往中,尤其是族际通婚后,回族最终选择采用白族语作为自己的通用语言,其次才学习汉语。而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回族,首先选择采用藏语作为自己的第一语言,其次才学习汉语。这里的回族为了便于和藏族交往,甚至每个回族都有自己的藏族名字。这里的回族有穆斯林特有的经名,还有与藏族相关的藏名,但却没有汉名。这种情况在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并不少见。但在大多数回族地方,回族在族际交往和日常生活中都在使用汉语,除了在宗教活动中使用阿拉伯语、波斯语外,把汉语作为回族的本民族共同语。
四、回族族际建筑文化交往
一个民族的建筑是其文化的载体,它的发展、演变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交往状况,而回族的建筑文化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回族的宗教建筑
回族的宗教建筑包括清真寺、经堂、道堂和陵墓(拱北或麻扎)等建筑形式。清真寺作为穆斯林礼拜、聚礼的重要场所,它们不能脱离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回族在发展进程中,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其最具表现力的是清真寺,它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有力见证之一。从历史的视野来看清真寺建筑的演变、发展,可以看出这些建筑的社会文化背景、空间布局、外观形式、细部装饰等要素无不凝聚了其他民族的建筑智慧,这些建筑要素透视出了回族与当地汉族、少数民族交往、交融的成果。
回族清真寺建筑源于伊斯兰教建筑,由于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和唐帝国的昌盛,使伊斯兰教向中国的传播成为可能。先知穆罕默德于公元622年从麦加迁徙到麦地那,建起了第一座清真寺。虽然清真寺形制简单,但以礼拜的方式凝聚穆斯林,从此成为日益牢固的清真寺形制模式。清真寺建筑与伊斯兰教的传播同步发展,伊斯兰文化的许多特征都在清真寺建筑上体现了出来。据《册府元龟》记载,从唐永徽二年(651年)起,伊斯兰化了的波斯(大食)国就不断遣使大唐,有的使者长住长安,在长安建起了礼拜寺。随着哈里发统治时期海上贸易的扩大,阿拉伯商人在中国沿海城市广州、泉州、杭州等地经商,在所到之地建起了礼拜寺,也随之为死在当地的番客、胡商建起了墓地拱北。这些早期的礼拜寺、拱北建筑,较多地保留了西亚阿拉伯伊斯兰教风格。
宋代以后,清真寺及拱北等建筑的形制和风格逐渐适应地域性环境,开始起了变化,渗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元代,伊斯兰教礼拜寺被称为清真寺。到了明代,随着中国回族共同体的形成,清真寺、拱北等建筑则多以中国传统的四合院殿堂式的建筑形制和风格出现,而且多分布在内地江河交通发达地区,如运河沿岸。这也反映出大量内地的汉族和其他民族成分的人成了回族形成的主要构成部分,在长期的族际交往中,回族把多种文化因素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带进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之中,带进了他们共同信仰的一个外来宗教之中。
虽然伊斯兰教的传统教义教规传承千年而不变,但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国回族在与其他民族长期的族际交往中不断吸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因子,这些文化要素在清真寺建筑上得以完美诠释。绝大部分地区的清真寺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其总体结构演变为中国传统四合院殿堂式形制。如现存的回族古代清真寺建筑,建于唐代的有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开封北大寺、广东怀圣寺、杭州凤凰寺、镇江剪子巷清真寺、太原清真寺、大同清真寺7座,建于宋辽金西夏时期的有北京牛街清真寺、扬州仙鹤寺、宁波清真寺、安徽王回岗清真寺、内蒙古阿拉善西夏黑水城遗址西南城墙边的清真寺,建于元代的有北京东四清真寺、河北定州清真寺、山东济南南大寺、山东青州真教寺、上海松江清真寺、福建泉州圣友寺、湖北辕门口清真寺、云南昆明南城清真寺等。一些少数民族地方的清真寺,却具有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如云南大理洱源县的“白回”清真寺,却又凸显了精美的白族风格雕刻。西双版纳地区的清真寺,也充分反应了当地傣族的部分文化风格。这些不同风格的清真寺建筑均是回族与其他民族进行长期族际交往的文化载体。
2.回族的民居建筑
回族的民居建筑既保持了回族文化传统,又不断适应社会环境的变迁。在具体的建筑实践中,民居建筑的特征、造型风格、结构类型、空间布局、使用材料等方面无不受到地域的限制与影响。如西北回族民居建筑在其物质材料的使用、平面布局的设计及空间排列、装饰风格等方面体现了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其主要表现为在建筑形式上追求实用简朴的审美风格,反对结构、布局、造型、装饰的繁文缛节。在民居建筑的整体设计中,由于西北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大部分传统的民居建筑属于土木结构的平顶房。在民居建筑的物质材料选择上,多就地取材。西北回族在民居建筑中选择材料时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多采用周围的材料——石头、土坯、麦草、树木等搞土木建筑。现在多用砖瓦结构或木质结构。无论是木质结构,还是土木结构或砖瓦结构,都追求一种实用、简朴的建筑风格。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回族,则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如彝族地区的回族则采用彝族式的土掌房,藏族地区的回族则多采用藏式碉房建筑,白族地区的回族采用白族传统建筑形式“三房一照壁”等。各地回族的民居建筑风格充分显示出了回族与各民族进行族际交往的状况。回族的建筑文化体现了回族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宗教信仰,无论是清真寺建筑,还是民居建筑,其发展、演变的整个历程无不凝聚了回族与其他民族进行长期族际交往的文化成果。
纵观历史,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回族的族际交往一直在持续不断地传承和发展,回族与其他民族的族际关系成为制约回族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在全球化进一步推进的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回族族际交往的层次和水平仍需要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回族与其他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