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回族文化“走出去”战略

回族文化“走出去”战略

时间:2023-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贸易走上国际市场。与此同时,回族文化走出去战略也是树立民族文化形象的过程。回族文化在“走出去”战略中当务之急是提升“软实力”,用坚实的民族文化品牌效应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在走出去的同时可引进外资对回族文化产业进行项目合作或投资,使文化产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回族文化“走出去”战略_中国回族

第三节 回族文化“走出去”战略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第一次对文化产业发展作出的规划,是指导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10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国家第11个产业振兴与结构调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成为国家战略产业。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贸易走上国际市场。

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指通过发展文化贸易特别是文化服务贸易,促使中国的文化产品特别是内容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在获取文化产品出口和投资收益的同时,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11]

回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成员之一,“走出去”是一种必然趋势。利用自身文化特色,打民族牌。2010年中阿经贸论坛在宁夏银川顺利召开。这一举措为回族文化走出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得回族文化被更多的伊斯兰国家认同,以阿拉伯国家为主的国际市场成为回族文化走出去的主要目标,中阿经贸论坛必将有力地推动回族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一、回族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意义

回族是一个重商的民族,商业是回族悠久的具有历史传统的行业,不仅重视对内商业贸易,还十分重视海外贸易,所以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对回族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1.开拓国际市场,树立文化形象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文化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文化“走出去”可谓是一种趋势。如宁夏回族自治区连续举办两届中国宁夏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大型回族舞剧《花儿》赴北京首演成功,并参加意大利中国文化年交流活动;《月上贺兰》赴埃及、卡塔尔交流演出;回族艺术团体赴美国、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这些成为回族文化加强与国际交流合作的很好例证。

与此同时,回族文化走出去战略也是树立民族文化形象的过程。美国政治学家布丁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它是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是一个结构十分明确的信息资本。[12]回族文化走向国际市场最重要的一步不仅是对回族文化形象的打造有利于其真正“走出去”,而且也是中国在国际上树立其形象的契机。

2.构建回族文化多样性和多元化发展的对外交流新格局

2005年10月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被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回族文化有着它独特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回族文化对外交流渠道和形式多样化。回族的饮食文化、语言文化、节日文化、风俗文化等都展现出回族文化的多样丰富。如河南沈丘回族文狮舞,又名“文狮子”,流传于周口市沈丘县槐店回族镇一带,它由狮子舞、麒麟舞、独角虎舞组成。沈丘回族文狮舞就是多元文化在中原地区的长期积淀和融合而成,是中原回族群众在劳动生产生活过程中智慧的结晶,也是回族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现。同时,回族文化需扩大与世界各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的交流,促进国际文化多样性和多元化发展。文化的魅力在于多样性,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在于多样性。回族文化因兼收并蓄而丰富多彩,因博采众长而永葆活力。优秀的回族文化只有走出去,与外部各种文化进行交流,既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又吸收借鉴外部各种文化之精华,才能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不断发展。

3.是丰富回族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客观要求

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第32届会议,会议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和保护工作不断升温,这股文化潮流也让回族文化“走出去”的几率和影响力得到提升,让回族文化资源得到相应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文化的国际交往有助于文化的交融和发展,对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同样的功效。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交往作用,通过保护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推动国际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地区和谐与稳定,因此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成为国家之间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桥梁,民族之间联系沟通的纽带[13]。换言之,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人民也对回族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希望了解和感知回族文化,这也成为回族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契机。

二、回族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定位

所谓战略定位就是确立文化“走出去”的基本动机和方向问题,就是具体回答为什么“走出去”以及到底走向何处的问题。

1.提升“软实力”

当国际竞争由专注经济和军事力量的“硬实力”竞争,转型为包括政治、科学、文化和国民素质在内的综合国力竞争时,文化品牌国际贸易便不可避免地成了一个博弈场,是一场“软实力”的竞争。

“软实力”的概念是美国政治学家约瑟夫·奈首先提出来的,其含义是国家的非经济、非军事力量怎样在国际争夺中发挥作用,主要包括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等。[14]文化竞争是国家“软实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学者亨廷顿曾指出,21世纪的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纷纷调整文化政策,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展开了新一轮实力竞争。

回族文化在“走出去”战略中当务之急是提升“软实力”,用坚实的民族文化品牌效应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在走出去的同时可引进外资对回族文化产业进行项目合作或投资,使文化产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如前文提到的“清真”文化。“清真”文化即属“软实力”。在和阿拉伯及其他欧美国家的贸易往来中,“清真”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品牌。提升“清真”文化内涵,转变观念将文化作为一种可以进行贸易往来的商品,使回族清真牛羊肉、日用百货、服装、饰品等都能借助“清真”文化品牌走出去。

当然“软实力”的提升还需要国家对回族文化品牌的对外贸易制定一系列指导性政策,保护回族文化品牌免受外来文化侵害,加大对回族文化品牌在国际上的宣传力度。现今社会,全球化与传播技术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文化品牌的表现形式,刺激了文化市场的需求,推动了国际文化贸易的发展,并在相当程度上催生了适应这种国际环境的大型媒介集团,可谓对提升回族文化品牌的软实力能走出去做了很好的铺垫。

2.增强具有文化内涵的竞争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地指出了在当今世界中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意见”中提出了要着力培养外向型文化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目前经济实力在国际上的排名位次已居于第二位。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产业和事业,并研究“走出去”战略及其他贯彻“意见”的行动,以提高我国国力的综合竞争力,具有紧迫而深远的意义。

文化“走出去”面临着国际文化竞争的新格局和新趋势。提升文化的“软实力”就是为了增强文化品牌的竞争机制,回族文化走出去,必须具备这种机制。

首先,回族文化要走向主流,即主流的消费人群、主要的展示平台和主流媒介。回族文化产品的消费群体不能仅局限于回族自己,而要把发展目标拓展为各个民族的主流人群。同时,地域上也不能仅局限于中国,而要拓展至海外。如回族文化品牌最好的主流市场就是中东及其他阿拉伯国家,由于相同的信仰会让回族文化较快进入市场,为大众所熟知。

其次,回族文化要走向产业核心环节和中心市场。回族文化“走出去”,其一需要确定关系到民族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文化行业。其二,进军国际文化市场、国际化发展必然要在相关文化行业的国际市场交易中心占据一席之地。回族以自身的宗教信仰特点,结合世界伊斯兰文化大背景,发展可以与其他穆斯林同胞对话的文化产业。如饮食文化产业。

img129

回族花儿已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摄影:范毅强

第三,回族文化产品和服务要具有特色,能够深入人心,让人们喜闻乐见。如宁夏回族肉类加工食品深得阿拉伯国家消费者的喜欢。不仅因为宁夏地理环境造就了当地肉类的良好品质,而且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对“清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从而使宁夏回族肉类食品有着良好的市场和销售前景。因此,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指中国文化精品和中国文化建设发展的优秀成果走向国际。同时,回族文化要走入人心,需要在文化产品和服务上做文章,让广大消费者真正被回族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元素所吸引。

回族文化“走出去”战略更深层的含义是通过回族文化的影响力,对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构建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