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坚定维护祖国统一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门巴族聚居的门隅地区,早在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时,就已被有效地统一到了吐蕃的管辖之下,并与历代中原王朝产生了隶属关系。《红史》记载,松赞干布时分吐蕃为四如,南部起自珞和门。这里的“珞”,就是指珞巴族人居住的珞瑜地区;“门”则是指门巴族人居住的门隅地区。到了13世纪,元朝已经统治了包括门隅在内的整个青藏高原地区。明承元制,对西藏境内的地方统治者进行册封,并与西藏形成了亲密的朝贡关系;清朝则一直在西藏派有驻藏大臣,其位置与达赖喇嘛相当,对西藏与中央王朝的往来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19世纪初叶,英帝国主义不断侵犯我国西藏边疆,把魔爪首先伸向了门隅一带。1914年西姆拉会议期间,英国代表麦克马洪在中央政府代表不知情的状况下,私自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夏扎·边觉多吉签署了非法条约,炮制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将门隅、珞瑜、下察隅等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英属印度。西姆拉会议的内容披露后,我国各族人民无比愤慨,中央政府代表陈贻范拒绝在条约上签字,中国政府在1914年7月3日正式向会议声明:“凡英藏本月或他日所签之约或类似的文件,本国政府一概不能承认。”会议宣告破裂,“西姆拉条约”成了一部没有法律效力的条约,并成为英帝国主义侵略西藏的丑恶记录。我国历届中央政府都没有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1944年,一支全副武装的英军突然闯入我国达旺地区,在此构筑工事,设立哨所。帝国主义者的蛮横入侵当即遭到西藏地方政府的强烈抗议和当地民众的示威,最后英军只好撤到门隅达旺的色拉山口以南的德让宗、达隆宗一带。
1947年印度独立后,继续控制色拉山口以南的大部分土地。以后印度又陆续占领了除勒布四措以外的整个门隅以及珞瑜、下察隅的大部分地区,赶走了这些地方的西藏官员,强制占领了我国领土。1962年秋,印度扩张主义者在中印边界再一次发动了对我国的进攻,印军沿雅鲁藏布江北上,企图侵占我国领土。我国人民解放军对此给予了坚决而有力的反击,门巴族人民也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门巴族干部和群众积极参加了这场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他们当向导,做翻译,运弹药,送干粮,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墨脱地区,江北岸参加支前的有巴登村21户、波东村26户、阿仓村26户、江九村18户、哈金村7户、邦古村9户、地东村36户,其余各村每户一人[1]。青年背弹药,壮年背干粮,每人背运了两趟。门巴族群众参加支前运输,有力保证了战斗的胜利。地东村的门巴族民众嘎玛旺丘、当珍、罗布吉波、格让、更波、白登和普尔巴为部队做向导,门巴族干部尼玛、旺扎、索东和古阳等为部队当翻译。在门巴族民众的积极支援下,墨脱地区的中印自卫反击战获得了胜利,歼灭了许多印度侵略者,俘虏4名,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和其他作战物资。
在错那县勒布区,门巴族人民积极支援前线,他们组织民工,赶运作战物资,从勒布区运到克节朗草场。还有许多人为解放军当向导:贡日村次仁罗布、格桑;基巴村的旺堆、白马坎主、洛桑群培、吾坚丹增;麻玛村的巴桑、多吉、泽珠、普巴、仁真;勒村的康珠、充绒、在瓦桑珠、洛桑才旦、白马尖参、坚赞、降央赤勒。其中,勒乡长坚赞在反抗侵略保卫祖国的英勇斗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当向导的时间一个半月到两个半月不等,最远到了邦迪拉。人民解放军在门巴族民众的积极支持下,进展神速,战果辉煌,抓到了许多俘虏,缴获了大批武器和物资。
自卫反击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印度方面的侵略行动,保证了中印边界的和平,同时也扫荡了封建农奴主阶级的残余势力。门巴族人民在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国边疆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军帮门巴族人民建房
在自卫反击战中,门巴族人民与解放军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军民一道,形成了保卫我国边疆的坚强的铜墙铁壁。门巴族民众与解放军的关系好似一家人,部队需要草料、驮马、门巴族民众积极支援。每到节日,他们还请解放军到家里做客,请战士们喝茶吃饭,部队也组织战士到民众家里帮忙,叙家常,征求意见,军民之间的深厚友谊延续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