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代人物
一、哈穆则
哈穆则,中亚撒尔塔人,被东乡族尊称为先辈学者。1340年受元朝穆斯林群众的邀请,率领40位伊斯兰教先贤学者来到中国传播伊斯兰教义。他们先在东乡达板四十斤村乃玛斯苦顺(现存有遗址)聚礼,然后来到和政南门外河坝(现建有拱北)举行祈祷仪式,此后又回到东乡达板阿玛萨(东乡语,意为红泥滩)等地传教。后来,40位先贤四散分开,哈穆则等14位先贤学者则留在了东乡地区。
哈穆则精通阿拉伯文、波斯文,对伊斯兰教造诣颇深,待人热情,乐于助人,受到东乡人民的广泛爱戴。
哈穆则除了在大礼拜寺教满拉、领礼拜、过正常的宗教生活外,还成立了“哈吉司”,并依据《古兰经》处理百姓与百姓、村庄与村庄之间的各种矛盾,被群众尊称为“哈吉大师”。元惠宗至正十年(1350年),元朝统治者任命他为“宁河工甲匠达鲁花赤”,统领附近十多处工匠机构。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哈穆则被朱元璋封为土司,颁赐“肃静”“回避”牌,竖在土司衙门两边,土司衙门统管兵、刑、民、财各政。1375年,哈穆则将5个孩子分散到各地传教。老大高俩力在今东乡高山洒勒村,老二在龙家山,老三在今龙泉乡那楞沟,老四在唐汪洪济桥,老五在临洮县马御山吊庄。明建文二年(1400年),哈穆则去世,享年90岁,后人将他安葬在龙家山。东乡族人民为了纪念他,将龙家山改名为“哈穆则岭”(即韩则岭),并在此修建了拱北。在哈穆则拱北中存有记载先贤来东乡的纪念碑文。
每年农历八月十六日是哈穆则巴巴(巴巴,是东乡族对伊斯兰教贤达的习惯性尊称)的忌日。这一天,要在哈穆则岭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凡哈穆则宗族成员,不论远近,有条件者皆来参加。这一天也因此成为宗族成员相互交流的日子。由于参加的人数众多,这一纪念活动往往要持续一个星期左右。目前,哈穆则宗族中有成员近2万人,分布在东乡、临夏、广河、积石山、康乐、和政、榆中、永登、兰州、夏河、玉门、安西等地及青海、宁夏和新疆的部分地区。
二、张玉煌
张玉煌,字普吉,经名穆罕引吉尼,波斯者俩尼(今伊朗者俩尼)人,生卒年不详,著名伊斯兰教学者,中国伊斯兰教库布忍耶门宦创始人。传说张玉煌在少年时代曾去白格达地(今伊拉克巴格达)求学,潜心研究伊斯兰教苏非主义学理,学成后开始传教。相传他先后三次来中国传教,第一次行至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地;第二次行至云南、四川、河南等地;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他第三次来中国传教,经新疆、青海到达甘肃。当他来到东乡北岭大湾头(又名落凤山)时,当地张姓群众送给他9亩地,从此,他从一个侨居的传教士,变成了自食其力的东乡人,并取姓为张,名玉煌。之后,大湾头阴洼张家汉族皈信库布忍耶教义。张玉煌在他创建的大湾头清真寺任教长,病故后葬在大湾头,故称“大湾头门宦”,也叫张门门宦。其子孙传袭张门门宦,至今已有11代。
张玉煌的两个儿子,一个回国,一个随同张玉煌定居在大湾头。张门宗族谱系清楚,族人多从事宗教职业,成员主要分布在东乡、康乐、兰州等地。凡男性成员,均被张门门宦教徒尊称为“巴巴爷”,有较高的地位。该宗族自产生至今,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始终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东乡地区的望族之一。
张门门宦经过张玉煌及其后裔的传教活动,不断发展壮大,教徒已发展到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陕西等地。张门门宦的主要拱北有东乡大湾头拱北(主要是张玉煌及其长子艾哈默吉·克比勒·白格达地的后裔墓地)、高山洒勒拱北、康乐草滩拱北、上湾拱北、封台拱北、兰州五星坪拱北等。
三、马哈三
马哈三,东乡族,东乡县高山乡岔巴村人,生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是中国伊斯兰教高山门宦创始人。马哈三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在众教民中有很高威望,被人们尊称为“贵太爷”。
幼年时在本坊清真寺念经,品学兼优,聪颖好学,通晓波斯文、阿拉伯文以及伊斯兰教经典。青年时期开始传教,至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其教徒已从高山、那勒寺等地发展到免古池、坪庄、大树、达板、汪集、赵家等地。
马哈三是胡门门宦创始人马伏海的表兄,比马伏海年长30多岁,对胡门门宦初期阶段的发展给予了帮助。马伏海的第一个穆勒吉(信徒)是马哈三推荐的。
马哈三晚年在那勒寺郭泥沟静修,清乾隆三十六年农历腊月初五去世,享年89岁。起初葬于郭泥沟,后迁至高山岔巴,因此有两处拱北。马哈三归真后,妥家沟的妥三、那勒寺郭泥沟的马德成、高山五柱赤冈的三太爷、大树徐牙老人家四位“纳伊布”(阿拉伯语,副手的意思)在不同地区传教,后马德成和三太爷传贤陈家穆罕默德·白岁如。
四、马伏海
马伏海,经名艾布力则吉,字呈瑞,东乡族,生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东乡县达板镇红泥滩人,是中国伊斯兰教胡门门宦创始人。
马伏海少时家境贫寒,以务农为业。6岁时进本村清真寺念经,学习阿拉伯文。12岁外出拜师求学。由于他聪慧好学,悟性很高,学识日渐渊博,学业长进很快,至19岁时已基本通读了阿拉伯文与波斯文经典,对伊斯兰教基本教理、教义有了较深的理解与感悟。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马伏海联络志同道合的牙勒(意为同学),千里迢迢,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徒步到陕西,拜西安崇文巷化觉清真寺王尕锥为师攻读经典。在夜以继日、苦学达旦的三年学习生涯结束后,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斋月返回故乡红泥滩。从此,他在家乡开始传教,并立志以传播伊斯兰教为己任,为振兴伊斯兰教而努力。
马伏海讲经,明义通理,深受大家欢迎,拜他为师的人越来越多。此后,他以红泥滩为起点,开始向东乡以外的广河、和政、康乐等地传教,影响越来越大,使达板红泥滩成了胡门门宦的发祥地。
70岁时,马伏海修建了红泥滩和广河太子寺两处道堂和拱北。80岁时,马伏海修长雪白的胡子突然变黑,教徒尊称他为“胡子太爷”,称其创立的门宦为“胡门门宦”。又因他晚年定居于广河太子寺,所以胡门门宦也被叫做“太子寺门宦”“街上门宦”。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立生碑,陕西省诰授奉直大夫米天成撰,陕西抚标左营千总马士杰书,记载了其传教生涯和子嗣承传教门的要事。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病故,葬于广河太子寺,享年97岁。生前著有《正本大贤体》《七十二汇本》等伊斯兰教经典书籍。
五、马葆真
马葆真,东乡族,祖居今东乡族自治县果园乡赤干郭峦(东乡语意为白庄),后迁居春台北庄村(原称白庄,现习惯写为北庄),是伊斯兰教北庄门宦创始人。
马葆真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虽然家境贫寒,但对父母长辈极为恭顺。起初在本村清真寺学习阿拉伯文,接受启蒙教育;及长,在八坊王寺从师于漫山门下,进而在花寺深造,学业日精。遵行“舍勒尔提”(五功),向往“妥勒格提”(内功),是远近闻名的伊斯兰教徒。后来,又师从于学问渊博、修养高尚的阿不都里哈吉。清嘉庆五年(1800年),28岁的马葆真听说学问更深、德行更高的穆罕默德第32世(又说是28世)后裔舍赫奥尼亚在新疆莎车(叶尔羌)传教,于是便和井沟马开泰口传心授专程前往新疆拜望求教。
在莎车(叶尔羌)求学一年,马葆真懂得了“身体常道、心体中道、性体至道”的道理,懂得了“奈格实般定耶”“天人浑化”的道理,随后回到东乡开学讲经,明显“舍勒尔提”,隐传“妥勒格提”。因他学问精深,讲经透彻,学习者不仅从他的口传心授中学到知识,而且在其模范的遵行中受到启迪、感化。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马葆真和马开泰第二次去新疆莎车道堂,求见舍赫奥尼亚。舍赫奥尼亚见马葆真学识好,求教虔诚,将马葆真收为“穆勒什德”(弟子),将虎夫耶的主张和干功要点传给他,并把传教凭证交给他,教他以《古兰经》、“圣训”为本,干好五功,静修养悟;并命他去麦加朝觐,全美功课,然后再去传教。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马葆真历尽千辛万苦赶往麦加,完成了天命功课。回来后,大力传播虎夫耶教理,最终创立北庄门宦。北庄门宦与当时河州的穆夫提、大拱北、花寺齐名,同时也得到了各教派门宦的赞赏。马葆真殁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享年54岁。
马葆真生有三子。长子马恒福,字介五,经名豪三,教徒称为大太爷,著有《杜乎凡杜里曼阿杜米》(意为《一个礼数》)。马恒福曾朝觐两次,是北庄第二辈老人家。次子豪三尼,三子郁素福,“皆博学”,有著作,是河州地区的著名阿訇。
六、妥得璘
妥得璘,又名妥明,经名达乌德,今东乡县免古池乡妥家沟村人,是中国伊斯兰教虎夫耶门宦新疆吐鲁番东道堂的创始人,清同治年间新疆各族农民起义时乌鲁木齐地区的著名首领,是反击阿古柏侵略者的爱国英雄。
妥得璘自小在妥家沟清真寺念经,18岁时负笈访师游学于被称为“中国小麦加”的河州各寺。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慕名投师于东乡著名经师马葆真门下。由于品学出众,讲经深入浅出,富于感染力,后被派遣到河州、青海、宁夏、新疆开学。道光六年(1826年),马葆真临去世时,被选成北庄门宦“纳依布”之一。他对伊斯兰教的传播贡献卓著,新疆叶尔羌道堂的圣裔乌尼亚任命他为伊玛目兰巴尼教团叶尔羌分支在乌鲁木齐、吐鲁番地区回族中的哈里发(传教者)。北庄门宦札记和传说中的“口外哈里发妥爷老人家”即为妥得璘。妥得璘成名之后,继续传教于西北各地,陕、甘、宁、青、新都有其传教据点和足迹,门徒众多。吐鲁番地区东道堂信教群众奉妥得璘为东道堂创始人。
七、闵殿臣
闵殿臣(1830~1875年),经名叫阿不里克里木,今东乡县郭尼沟人,被人们俗称为郭尼沟阿訇。闵殿臣自幼学习伊斯兰教经典,28岁时成为阿訇,在本村教满拉(学生),深受穆斯林群众拥戴。后来他被请到和政三十里铺开学传教,不久举家迁居三十里铺瓦窑庄,故又称瓦窑阿訇。
闵殿臣为人豪爽、重义气,是清同治年间甘肃回民反清起义的首领。
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为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弥补国库亏空,加重了对黎民百姓的剥削和掠夺,加之民族歧视和压迫,使各族人民不堪忍受,致使陕甘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回民起义。
1862年八月,宁夏同心回民起义首领马兆远写信给河州穆斯林请求援助。闵殿臣与东乡北庄门宦马悟真共商后,自告奋勇从东乡锁南、达板、汪集及和政三十里铺等地挑选出数百名青年前去参加海原回民起义。1863年八月,马悟真、闵殿臣再次聚兵攻打河州,并推举西乡足智多谋的阿訇马占鳌为首领。1864年五月,徽县知县赵必达率川军五营自北路援河州。马悟真、闵殿臣等率河州起义军趁其半渡黄河时发动袭击,清军惨败而逃。十月,被围困8个月的河州已是粮尽援绝,没费多少力量,河州城破。1872年春,马占鳌在分析形势、权衡再三后决定乘胜降清。闵殿臣坚决不投降,回到家乡,受到清军监视、限制、搜查。1874年十一月,闵殿臣再次高举反清旗帜。
1875年十二月底,闵殿臣等数十人在积石山被发现并被四面包围,闵殿臣在拼力抵抗后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押送兰州后被杀害。
八、马悟真
马悟真(1833~1875年),今东乡县春台乡北庄村人,人们通常称其为尕大师博,是北庄门宦创始人马葆真之孙,东乡族起义军领袖,反清首领。
马悟真早年苦学《古兰经》,后又转习汉文。他虽非“老人家”,也非阿訇,却在门宦、家族中有相当高的威望。当时,宗教活动、地方事务中发生的问题,都请马悟真出面处理解决。
1862年十月,马悟真领导东乡族群众东渡洮河,攻临洮,直逼兰州,有力地声援了陇东、陕西回民的反清斗争,1863年八月,为扩大起义军队伍,壮大反清力量,马悟真与闵殿臣联络太子寺门宦马万有、八坊花寺门宦马永瑞、穆夫提门宦马云等人推举西乡大阿訇马占鳌为统帅,组成统一的指挥部,于1864年攻下河州城,占领河州十年之久。1871年,左宗棠在镇压了陕西回族起义和甘肃马化龙领导的回族反清起义后,率军进攻河州。是年冬天,反清起义军夜筑冰城打响了太子寺“黑虎掏心”战役,取得空前胜利,击毙清军提督以下将领20多人,清军全线溃退数十里。面对胜利,反清义军中的许多将领主张乘胜追击,直取安定。马占鳌从全局角度出发,在分析敌我双方力量及当时形势对起义军的种种不利因素后,提出乘胜投降,保全河州回民。他说服了大部分起义军领导人。马悟真为民族生存着想,支持了马占鳌以胜降清的主张。
反清义军与清军的抗争在经过8年后以起义军的缴械投降而告终。左宗棠欲“以回治回”,马悟真不愿把刀枪对准同胞弟兄,不想为官,被马占鳌再三劝服。马悟真整天烦闷不乐,投降不久,便郁悒而终。
马悟真任军职多年,在河州、循化、化隆、贵德、辗伯、西宁、大同等地也有较高的声望和威信。在他的支持下,修建了北庄拱北,并在发展巩固北庄门宦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九、马万有
马万有,生卒年不详,约在世于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是生活于广河县的东乡族,中国伊斯兰教胡门门宦的传承人。其祖父马成河是胡门门宦创始人马伏海之长子,其父肥三又是马成河之长子,他本人则是肥三之长子,三世居长,在门宦内部地位突出。他自幼研读伊斯兰教经典,潜心于宗教,有志于发扬光大胡门创始人马伏海的教门。及长,正式“穿衣”成阿訇,在同宗叔伯仲昆中排居老六,故人称六阿訇或六大人。
清同治初年,清朝政治腐败,陕甘回民起义。久困暴政的河州回、东乡、撒拉等民族在马占鳌、马悟真、马万有、马永瑞等的带领下与同治元年八月(1862年)举行了反清起义,马万有号召胡门教下团结一致,与各教派门宦同心同德,结成联盟,共同抗击清军的镇压。
太子寺战役胜利后,马占鳌率众降清,各等首领分别被清朝委以官职,唯马万有以年事已高为由辞不受官。他说:“我们闹到这个地步,做了官如何对得起百姓,我只要保全性命就够了。”
晚年的马万有长期在拱北中,不接俗务,一心一意执掌门宦教务,对胡门门宦的发展多有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