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京族哈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各个国家和民族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人口较少的民族往往世世代代生活在青山绿水之间,其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其居住的自然地理条件、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由于他们对耕种面积和资源的需求有限,对自然的索取度较低,因此良好的自然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人们根据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顺应自然建造村寨,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既包含文化景观、村寨布局、民居建筑、生活资料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含生产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价值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民族传统价值、建筑艺术价值等多方面。
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京族哈节”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京族受到了汉族、壮族等民族文化的影响,但其传统民间文化仍保留着自身的特点。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京族哈节”,更是京族民间文化的集大成者。自2005年以来,在文化部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具体指导下,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的积极努力,“哈节”于2006年已入选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京族哈节”,京语为tet7ha:t7,“哈”就是“唱”的意思,从字面上看,“哈节”就是唱歌的节日。京族聚居区各地欢度“哈节”的日期各不相同:尾是农历六月初十,巫头是八月初一,山心是八月初十,红坎是正月十五。[17]作为一种文化事象、文化遗产,越南沿北部湾地区的越族村寨也有过“哈节”的习俗。
迎神仪式 摄影:苏 凯
关于“哈节”的来历。民间传说镇海大王稳定惊涛骇浪、创造京族三岛,人们为了表达对神灵、祖先的敬仰之情,每年就在各自的岛屿被创造出来的那一天前后的三天三夜里,以歌的形式来抒发感情,一方面演唱哈歌,另一方面拜神祭祖,后来就成为京族的传统节日。另一种关于“哈节”的说法是:越南陈朝时代,有越南歌仙来到京族地区,以传歌授舞为名,动员京族人民反抗陈朝的黑暗统治,受到京族人民的敬仰,后人设神位纪念歌仙,唱歌传颂,一年一度的“哈节”便成为节日流传下来。“哈节”与滨海族群的海神崇拜有关,至今只有沿海一带的京族、越族人欢度“哈节”,越南别的地方的越族并不过这个节日。
迎 神 摄影:苏 凯
“哈节”融祭祀和文娱为一体,是具有浓郁海洋文化气息的民俗活动,包括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4项主要活动。
“哈节”的各项活动主要是在“哈亭”内举行。整个“哈节”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如下4个程序。
一是迎神。“哈节”前一天,村民们齐聚哈亭,待到吉时便集队举旗擎伞,抬着神架到海边迎神。迎神队伍由负责唱“哈节”主要仪式的人——香公(“哈节”初一、十五时负责烧香,平时每天还要负责给哈亭打扫卫生,接待客人)、翁祝(又称主祭,负责写祭文请神、祭神、送神)、正祭员(又称“万拜人”)、陪祭员(又称“哈头”)、通唱、引唱、执事,以及负责举旗擎伞方队、抬香案台方队、抬神架台方队,持各式鼓、钹的方队组成。近年来,迎神队伍中又新增了身穿京族传统服装的礼仪方队和文艺表演方队,还有受邀参加唱“哈节”的越南代表组成的方队。迎神队伍声势浩大,气派非凡。到达海边的迎神地点后,由香公、翁祝等几人面向江山半岛白龙尾上的镇海大王庙进行迎神祷告,然后香公面朝神架台上的神灵牌位卜“杯珓”[18],得“阴阳卦”后,表明神灵已同意村民们的祈福,可以将本村信奉的神灵迎回哈亭。回来时经过哪一户,户主都必须放鞭炮。各村供奉的诸神灵有所差异,尾、巫头两地的哈亭供奉的是镇海大王、高山大王、广达大王、安灵大王和兴道大王等,合称“五位灵官”,其中以镇海大王为主神,其余4位是副神;山心哈亭供奉的主神是兴道大王,副神是镇海大王和本境土地。
下午在哈亭内要举行一场简单的小型祭祀仪式,为翌日开始的祭神活动作准备。譬如宰“养象”。所谓“养象”,是由上年唱“哈节”结束后新选出的8名陪祭员各饲养一头大猪,在当年祭神仪式开始前从中选出养得最大最肥的猪,这头被评选出来的大肥猪就叫做“养象”。先把猪赶到哈亭绕亭三周,然后半夜杀猪来祭神。近年来这一环节也被简化,由“哈亭事务委员会”用公积金购买一头猪做“象品”,还有一项独特的仪式,即在祭祀仪式完成后,众人将一红色圆木(俗称“封庭杆”)横着置于哈亭中部两柱之间,意为留住从海边迎回的神灵,同时不让与之无关的鬼神进入哈亭。
二是祭神。迎神后的当天下午三时许开始祭神。祭神仪式分大祭和小祭,“哈节”第二天是大祭,一般持续两个小时,随后都是小祭,每次约一个小时。
祭神仪式受道教及汉文化的影响,与当地汉族在祠堂里举行的春秋二祭大体相同。先由正祭员读迎神祝词:“恭维王! 三江孕秀,五岳储精。秉北方之正气,维东海之英灵。天地共其德,日月秉其明。……”[19]众人要齐声应答:“是!”接着奏乐,摆放祭品,祭祀人员用桃叶水洗净双手后,给神灵进献香烛烧酒,同时哈妹们伴以《进香舞》《进酒舞》,然后众礼生抬着用木架箍住的喃字写成的祭文立在祭台前,由主祭用京语或当地方言吟诵出来。内容大致为:谁谁谁(敬神者)敬献,敬某某神,祈求啥啥啥等,气氛庄严肃穆,最后将纸宝、祭文在灵位前焚烧。主祭在“哈节”期间,每天下午要念一篇自己写的祭文,然后烧掉。20世纪80年代,重新恢复“哈节”,如何写祭文已几近失传,主祭苏维坤等人前往越南找越南的“哈节”主祭才拿到了祭文的范本。祭神的全过程,除念祭文外始终有锣鼓乐伴奏,每个程序都有固定的鼓点。“哈节”的祭祀礼仪词一般由正、副通唱用京语诵读。“哈节”祭祀程序及祝文如下。
(通唱)序班。鸣钲鼓。执事者各司其事。祭员与执事各诣盥洗所。盥洗。悦巾。陪祭就位。祭员就位。上香进宝帛。礼迎神鞠躬拜。跪四。兴。平身。(通唱)行初献礼。(引唱)诣酒樽所。司樽者举觅。酌酒。司爵者奉爵。诣大王神位前。跪。进爵,俯伏。兴。平身。复位。分献读祝。(引唱)司祝者奉祝。诣读祝位。跪。(通唱)皆跪。(引唱)转祝。读祝,俯伏。兴拜(凡二)。平身。复位。(通唱)行亚献礼。(引唱)诣酒樽所。司樽者举觅。酌酒。司爵者进爵。诣大王神位前。跪。进爵。献爵。俯伏。兴。平身。复位。(通唱)分献行终献礼。
(引唱)诣酒樽所。司樽者举觅,酌酒,司爵者奉爵。诣大王神位前。跪。进爵。献爵。俯伏。兴。平身。复位。(通唱)分献。(通唱)饮福。(引唱)诣饮福位。跪。饮福。受祚。俯伏。兴拜(凡二)平身。复位。(通唱)礼辞鞠躬拜(凡四)。兴。平身。司祝者焚祝,司宝帛者焚宝帛。礼毕。[20]
三是入席(也称乡饮,俗称“坐蒙”)。祭神礼毕后,还要在哈亭内设席饮宴和听哈,称为“入席”或“坐蒙”(宴席中盛放菜肴的长方形木托盘在京语中称为“蒙”,所以乡饮、听哈称为“坐蒙”,也称“哈宴”)。乡饮铺席,席地而坐。四人、六人或八人一席。菜肴由各人轮流带来,放在长方形木托盘上,整托置于席中。每“蒙”四到六个菜,全为通底荤菜,吃不完由出菜者带回家。哈头备办的祭品也平均分到各席。凡是本地京族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龄(16岁或18岁),便有资格入席参加“唱哈”。入席时按各人的等级高低,分别就座于哈亭正堂东西两侧的多级台阶上。除了严格的尊卑等级制度外,对入座人员的资格和身份也有明确的规定与禁忌。入席名额每户只限一名成年男子,而且必须身心健康、家庭祥瑞。妇女负责捧菜上桌,但不能入席。至于带孝者和外族人是不能入坐的。近年来这些规定与禁忌正在演变。如今,妇女入席得到默认。在“坐蒙”过程中,热情好客而又开朗大方的京族人,也并不拒绝游客的友善参与。大家欢聚一堂边宴饮边欣赏歌舞表演。
四是送神。“唱哈”结束后就送走神灵。“哈节”最后一天的吉时,香公在神位前念诵《送神词》:“恭维王!三江孕秀,五岳储精。秉北方之正气,维东海之英灵。天地共其德,日月秉其明。感之必通,求之必应。今日良辰,起驾还宫。来年仲秋,再御龙亭。承蒙圣德洋洋,瞻仰天恩浩浩。相安相乐,男女康宁。”[21]然后卜“杯珓”,得“胜珓”后,撤下“封庭杆”,表示神灵可以走了。哈妹们跳起《花棍舞》,将神灵平安送走。唱“哈节”最后一天还要举行新旧哈头交接仪式,用以表彰刚卸任的“哈头”为唱“哈节”所作的贡献,同时选出新一届的“哈头”(筹“哈节”祭品的人),继续履行“哈头”的职责。送神仪式后,“哈节”便告结束。
祭神、娱神与乡饮等活动实际上并非截然分开,而是或分或合或交叉进行。除了祭神之外还要娱神。这里的娱神,指的是在祭神过程中,哈妹穿插其间向神灵和先祖三行献礼并唱歌跳舞。“哈节”的本意乃是唱歌来娱神,因此唱歌是“哈节”的重头戏。从祭神起,“唱哈”就已经开始了,分下午和晚上两段。哈妹们跳着《进香舞》《花舞》《跳天灯》《竹竿舞》等祭祀舞蹈以及一些新编排的反映京族人民生产生活的舞蹈,唱着内容丰富的“哈歌”。由哈妹二人和哈哥一人共同演唱:主唱的哈妹站在哈亭中间,手拿两个小竹片,边唱边敲;伴唱的哈妹坐在旁边的地上,敲竹梆和之。哈妹唱完一句,哈哥拨奏三弦琴一节,如果主唱的哈妹唱累了,就由另外一个哈妹来主唱。“唱哈词”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民间宗教信仰,目的在于借助神灵来对族人进行道德规范教育。第二,京族各种故事传说(民间叙事诗),如《琴仙》《宋珍和陈菊花》等。第三,汉族古典诗词,主要是叙事诗和抒情诗,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都译成京语用京曲演唱。第四,哲理诗和抒情诗。第五,情歌。当哈妹唱到精彩处时,旁边有人负责敲击鼓、钹应和,将“哈节”的气氛推向高潮。除了哈妹在哈亭里唱哈之外,京族男女还在哈亭外不远处的树林间自由对唱。
以前在“哈节”开幕之前,还举行斗牛、男子比武角力等活动,如今已经消失了。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哈节”后,“唱哈”的也只有哈妹没有哈哥。现今的“哈节”,祈福禳灾的宗教因素逐渐淡化,社交娱乐的成分日益增多,增添了许多新的具有时代特点的因素,除了唱哈、跳舞、弹独弦琴等传统京族节目外,还吸收了许多外来的和现代的文化艺术,如西洋乐、健美舞、扭秧歌和通俗歌曲等。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京族“哈节”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特征:一是凝聚了京族节日习俗、信仰习俗、村社习俗、宗教习俗、文娱习俗、社节习俗。二是拥有固定的场所、时间和相对稳定的内容和程序。三是形成了世代相传的民间管理组织。四是反映了中越两国跨境民族密切的文化联系以及中华民族族际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弦琴艺术、鱼露制作工艺
(一)独弦琴
独弦琴,京语称“旦匏”,即匏琴,因它的共鸣筒是用大半个葫芦(匏瓜)做成的。又由于它的音律悲凉婉转,因此民间又把它称为“悲凉琴”。关于独弦琴的来源,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它是中国的传统乐器,另一种认为独弦琴来源于古代的骠国(今缅甸)。
过去流传于京族民间的独弦琴较为粗糙,只用简易的竹筒(也有木制的)做成,摇杆为竹片,鱼网丝线为琴弦,完全依靠一条琴弦和一个摇杆来实现对音乐作品的演绎,因此琴声很小,调子枯燥,要弹奏出好的曲子很不容易。所以,京族人最初仅将它安在船头,单纯用做消遣之用,最多在自娱自乐时偶尔作个伴奏,打个节拍,图个热闹而已。
竹制独弦琴一般选用毛竹制成,把一截长1米、直径12~16厘米的竹筒顺竹纹削去2/5,所余部分即成琴身。把竹筒内竹节挖空,剖面朝下,在竹筒表面右端10厘米处钻一小孔(用以穿弦),筒内侧立一竹制琴马,琴底置一木制弦轴。再在竹筒表面左端4厘米处钻孔插入一竹制摇杆,摇杆下端穿过一个去底的小葫芦做的共鸣器。把琴弦张好固定住,便可用竹制的挑棒进行演奏了。
木制独弦琴的结构和竹制独弦琴一样也分琴身(共鸣箱)、弦轴、摇杆、葫芦共鸣筒、琴弦、挑棒几部分,所不同的是质料和形制上的区别。木制独弦琴外观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匣状,琴身由面板、底板和框板胶合而成,面板使用桐木制作,表面呈微拱型;底板使用松木制作,底板首端留有一个方形缺口,用于安装琴弦,也是出音口;框板用红木或花梨木制成。弦轴是木制锥形轴或金属齿轮轴,置于琴首腔,旋柄伸出框板之外。摇杆有竹制的,也有牛角或象牙制成的,摇杆下端插在琴尾的中央部位,直穿过木材旋制的半片小葫芦共鸣箱。琴弦可以是钢丝弦,也可以是尼龙缠钢丝弦,右端压住琴马,穿过琴面弦孔,缠绕于琴首内的弦轴上,左端用葫芦系于摇杆的下部。挑棒多用竹片制作,现代也有采用有机玻璃、牛角或象牙制作的。
在京族地区,由于民间艺人师徒作坊式传教或父子相传的保守授琴法,使得通晓这一乐器的人极其有限。20世纪80年代以来,独弦琴在乐器改进、演奏技法探索和人才培养上取得了很大进步。
独弦琴已将扩音喇叭改制为外置电源音箱和琴体电声一体化两种形制,可以弹奏复杂的乐曲。一些新的演奏技法使得所奏乐曲音调丰富、音色优美。例如,独弦琴演奏家何绍根据竹制独弦琴的特点,保存其竹制外形,制作了“京族多功能独弦匏琴”,并且把用竹签弹奏改为指套弹奏,小指第一关节切弦。这种独弦琴使用牛角做摇杆,去掉葫芦匏,琴弦直接系于摇杆上,外接音箱。琴面上像古琴那样标出了泛音位置,并在琴面增设木制指板,类似吉它,共十六品位。演奏时用指套上的金属块压住琴弦,与品位接触,奏出实音,这种演奏方法丰富了独弦琴的音色与表现力。此琴获得1993年文化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在演奏技法方面,何绍采用的是左手“中指挽杆”法,即在原先的“拳(全)握式”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改变了过去的那种左手整个握住摇杆的弹法,但又保留了左手相对摇杆的固定性。左手采用中指扣住摇杆,握杆位置低。这种方法使左手的控杆位置固定,便于音准的控制,能灵活控制装饰音。
弦独而音不独是独弦琴的最大特色。演奏时,将琴置于桌上,演奏者端坐于桌前,右手用竹制挑棒拨动弦线,外掌边轻轻演奏时,用右手掌(或手指)一侧指轻触于琴弦等分音位上(即切弦),手握竹棒或手带假指甲弹挑。弹弦时,小指迅速离开琴弦,使发出的琴弦切取部分的泛音和全弦振动的基音,这种复合音响,泛音十分优美,很柔和,音量较大,基音反而比较弱。独弦琴通常使用切弦于二分点、三分点、四分点、五分点、六分点、八分点,六个音位切弦取音必须要同起同落—— 食指弹弦,小指切弦。切弦于二分点时,发出基音上高八度的音;切弦于三分点时,发出基音上高八度加一个纯五度的音;切弦于四分点时,可发出比基音高两个八度……以此类推。弹奏时不仅要弹出清澈干净的音色来,既不能哑也不能尖,而且在音位把握上要十分严格。
独弦琴的摇杆位于琴身的左端,它起到改变音高、修饰音色的关键作用。在弹奏独弦琴时,通过摇杆柔韧度的拉伸变化,从而改变弦长并使音高发生各种变化(摇杆左拉弦长增长音高上升,摇杆右压弦长缩短音高下降)。所以独弦琴除具有用切弦提取泛音一个突出特点之外,更重要的是将摇杆控制得当、准确把握音准,才能大大地发挥此琴的艺术美感。当具体表现乐曲时,摇杆就能够灵活运用,起到润色点缀的功用。
独弦琴代表性传承人苏春发 摄影:苏 凯
独弦琴演奏全用泛音,但却不会使人产生乏味感,原因在于它有个依附性的低声部。泛音演奏的主旋律,加上依附的基音低声部,形成独弦琴独特的艺术风格。其音多带有颤音和装饰音,琴声丰满、淳厚,音色清澈,优美动听,委婉之中透出清亮宽广的气质。
京族琴师弹奏时大多不看乐谱,全凭记忆弹奏或即兴发挥。优秀的民间琴师,在伴奏民歌时,往往能和歌手达成惊人的默契,歌声出而琴声至。目前京族独弦琴弹奏曲目最为古老的是《高山流水》,其他流行的曲目有《过桥风吹》《穿针引线》等,都为越南民歌改编。这些民歌在流传过程中,本身已经与越南本地同名乐曲有所不同了,所以改编成乐曲之后也有所差别,还有一些短小的曲子,人们都会弹,一听就知道是越南的曲调,但是却说不上名字。京族的独弦琴手,最著名的前有苏善辉后有阮世和,现今则有苏海珍、苏春发等。苏善辉善弹的曲子有《高山流水》《骑马》《这样好那样好》等。阮世和善弹的曲子有《高山流水》《静静的大海》《做海歌》等。苏海珍曾专门前往越南学习独弦琴的演奏技术,苏春发则从事独弦琴的传承和发扬,他在自家的阳台上安装了高音喇叭,演奏时全村人都能听到其琴声,时而婉转抒情沁人心脾,时而呜咽悲凉如夜莺啼鸣,时而活泼轻快如溪水涓涓。他们将其个人的艺术造诣与民族的集体创造相结合,为京族独弦琴艺术增添了光彩。
随着时代的发展,独弦琴不断尝试其他民族风韵的乐曲,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对吸收外来音乐元素,对乐器的改革创新,对拓展乐曲创作道路无疑留有更深更广的空间。实践也证明,独弦琴以其独到之处极具魅力的演绎糅合出更多的音乐艺术精华。2002年,独弦琴从乡土气息颇浓的京族民间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大雅之堂,这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它的知名度,扩大了受众面。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开始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它的艺术魅力投入极大的热情。这说明独弦琴正是有了“名易实难”的特性,才能散发出意味隽永的艺术感召力。如果说在苏善辉的时代,中国京族的独弦琴风格与越南是一脉相承的话,那么现今的独弦琴在中国则有了它独特的风格,与越南的演奏方法已大大不同了,已真正成为京族独特音乐的突出代表。
2007年,京族的独弦琴艺术和“哈节”文化一起入选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08年,53岁的琴师苏春发入选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009年,由文化部公布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名单中,广西东兴市由于京族独弦琴而榜上有名。
(二)鱼露
鱼露 ,是一种主要以鱼为原料发酵而成的调味酱汁。其制作原理就是利用鱼体内的有关酶及各种耐盐细菌发酵,使鱼体蛋白质水解,经过晒炼融化、过滤、灭菌而成。我国沿海的广东、福建省也有鱼露,它在东南亚国家尤其是越南、泰国和柬埔寨是常见的调味品。有人认为鱼露原产自中国,因为西周时期人们就懂得把鱼肉加盐和酒腌制成美味的调味酱,这门技艺随着移民迁徙而后传到其他东南亚国家及地区。其实,不同的地理环境,是不同文化类型和不同文化特性产生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类文化类型与特质的形成。
灌装鱼露 摄影:苏 凯
过滤后的鱼露 摄影:苏 凯
京族的鱼露,又称“鲶汁”,其色泽澄黄、味道鲜美,是可替代酱油的调味品,用于调味或下饭。鲶汁有生、熟之别,对没吃过鲶汁的人来说,气味很冲,刚吃时有股异味,随后即会感到别有风味。无论什么菜肴,只要放上适量的鲶汁,味道就会变得鲜美可口。京族人较少吃酱油,而是用“鲶汁”来替代。每年农历三月到六月的渔汛期,收获得来的小鱼比较多,就可以拿来做鲶汁了。其制作方法既简单又讲究:先在干净的大瓦缸底部垫稻草和沙包作过滤层,在过滤层的缸脚边凿一个小孔,嵌入装有塞子的小竹管或胶管作导汁管。随后将洗净的小鱼和盐一起,一层一层地放入缸中,鱼和盐的比例一般为3∶2。待到装满缸后,上面放入大石块,压平缸面,之后盖上盖子密封。5~7天后,将导汁管的塞子拔出,缸中的鲶汁便源源不断地涌流出来。最初滤出的鲶汁,称“头漏汁”,色泽金黄,奇香扑鼻,鲜美可口,是鲶汁中最上乘的佳品,多用来待客和上市销售。过后再往缸中注入冷却的盐开水,继续压滤,所滤出的鲶汁称“二漏汁”,色、香、味比“一漏汁”稍差,但仍是鲶汁中的精品,多用销售,少量留自家食用。最后还要再压滤一次,即“三漏汁”,属鲶汁中的三等品,一般不出售,留自家食用。至于缸内残存的鱼渣,由于富含磷钾等元素,是上乘的农家有机肥。因为用料的不同,鲶汁的味道也有差别。上等鲶汁是用被当地人称为“黄腊秧”和“石岩”的两种小鱼做成的,由于这两种鱼捕获量不是太大,故一般很难吃到,京族多数留给自家食用或作为送礼的佳品。鲶汁一般置于阴凉干燥处,妥善保存,供淡季食用,常年不坏。将鲶汁分装到玻璃或瓷瓶中,密封后打上商标,便可拿到市场上出售。除当地食用外,产品大部分外销东南亚各国。因为每缸可产鲶汁过百斤,对京族家庭来说,每年出售鲶汁的收入是很可观的。在三岛之中,以山心村产量最多,素有“鲶汁之乡”的美誉。
值得一提的是,鱼露毕竟是以鱼虾为原材料加盐腌渍发酵经霉变而制成的一种食品,在发酵过程中不免滋生了一些真菌,而且鱼露食盐量在30%左右,有大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被食管和胃吸收后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近年的研究发现,喜爱吃鱼露的地区,多为食管癌和胃癌等消化道癌症的高发区。香港有一位生物化学家从鱼露中分离出了亚硝胺成分,认为致癌物质可能是在用盐腌制的过程中或之前产生的。因此,鱼露虽味美,但不宜多吃。以前的京族聚居区,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人们的饮食结构单一,大量食用鱼露,因此患消化道癌症的人比例很高。随着京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为健康的饮食结构、饮食习惯逐渐被人们所接受,鱼露食用量也大为减少。如今,京族鱼露的制作,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民族文化传承的自觉。2008年,京族鱼露制作工艺入选第二批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京岛鱼露制作最受人推崇的、享年63岁的黄尚文入选第二批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三、防城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喃字、京族服饰
(一)喃字
2007年,喃字、京族服饰与独弦琴艺术、鱼露制作工艺一起入选防城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喃字即“南国的文字”之意。它是古代越南的知识分子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地方化的方块字。在喃字产生之前,汉字已经在越南使用了1000多年,而且一直是越南官方文字。但由于汉字毕竟是外来文字,它与越南口语脱节,越南人用它来表情达意颇不方便。于是,一些知识分子便借助汉字的字形字义来构造新文字。
喃字的造字方法有三种。一种是形声法,它是把两个汉字合成一个喃字,其中一个汉字表音,另一个表义。如“巴+三(左右结构)”,读音为“巴”,意义为“三”。另一种是假借法,是借用一个汉字来表示与之读音相近的越南语,如借用“固”来表示“姑”或“有”的含义。还有一种是会意法,也是用两个汉字组合而成,如用“天+上(上下结构)”来表示“天”等。由于喃字的造字方法与汉语息息相关,故要读懂喃字必须先学汉字。汉字已经够复杂的了,而喃字较之汉字更为繁杂,须用更多的字元才能表达意义,因此越南人花了很长时间才完善了喃字系统。
对于喃字最早产生的年代,学界意见不一。目前越南发现的最早的喃字实物是建于李英宗宝应十一年(1173年)的《奉圣夫人黎氏墓碑志》,但在该文的一段仅有4处夹杂着8个喃字,可见那时喃字还处于胚胎时期。第一篇用喃字写成的成文作品是13世纪阮诠的《祭鳄鱼文》,此书现已失传。越南第一本喃字诗集是阮鸷的《国音诗集》,产生于15世纪。喃字产生后,越南的官方并不重视,只有极短的时期将它列入官方文字,而绝大多数时期仍然以汉字为通用文字。16世纪,京族人迁入中国,便带来了这种土俗字。
由于喃字比汉字更易表达京语的原意,因此喃字在京族民间有一定的基础。由于有了喃字,京族的一些口头文学得以记录成文,一些歌谣、俗语、成语得到收集和整理。修家谱、丈量土地、记录天灾人祸、记录民间偏方、抄写宗教法事经书等都用到喃字。喃字长期以来没有进行规范,因此会出现因地域、时代、抄写人的不同而有所变异的现象。由于喃字的读音反映了当地京语和汉语的特点,因此京族地区的喃字和越南的喃字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是研究当地京语和汉语方言的珍贵材料。总之,喃字在京族民间顽强地生存了几个世纪,其历史悠久,有深厚的社会基础,是京族人宝贵的文化遗产。
掌握喃字的基础是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汉文水平,然而直至清末,京族三岛才开始出现私塾,会汉文的人毕竟是少数,喃字也主要在道公等群体里流传,这就限制了喃字的普及和推广。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统一教育的推行及民间宗教活动受到一定限制,汉字得到了普及,喃字的使用人群日趋萎缩。截至2003年,京族三岛会喃字的只有七八个人。[22]
作为京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京族喃字是体现和研究京族语言文化的珍贵资料,保护京族喃字资料,是保护京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族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重要性,已经承担起了开设喃字培训班、义务讲授喃字的重任。经过几年努力,会喃字的京族人有所增多。2009年,京族喃字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在尾岛哈亭正式挂牌成立,有效整合了京族三岛文化研究资源,形成了传承和研究喃字的合力,这意味着京族“哈节”的文化色彩更丰富,文化底蕴更深厚,标志着对京族文化宣传展示又增加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对京族文化的传承又开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
(二)京族服饰
京族人有自己的传统服饰,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旧《防城县志》有载:“安南人的服装,男衫长过膝,窄袖袒胸,腰间束带;女衫长不遮臀,裤阔……”从中可窥京族人传统服饰的大致轮廓。
京族传统的服装,朴素美观,独具风格。妇女一般身穿菱形遮胸布,着窄袖紧身对襟无领的短上衣,长而宽的黑色或褐色裤子,外出时加穿窄袖的白色长外衣(好像旗袍,但较长,下摆较阔)。男子的上衣长及膝盖,窄袖袒胸;裤子宽阔而长,腰间束带。
过去京族人在平时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男性穿的是长没膝盖、无领无扣、窄袖袒胸的衣衫,宽而长的裤子,束以彩色腰带。腰带一般是一两条,也有多达五六条的,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富有和才干。由于衫长过膝,为便于劳作衫侧边开叉很高,所以平时就把两边的衣服撩起来打成结,置于腹部。当然,由于深受汉文化影响,穿沿海汉族渔民对襟上衣的也不少。男衫的颜色多用浅青、淡蓝或浅棕三种,裤子多为黑色,其裤裆尤长,几乎是裤长的三分之二。妇女的下装与男性无异,既宽又长,遮过脚背。上装也是无领袒胸开襟,但有三颗纽扣,袒胸处遮以一块绣有图案的菱形小布。“胸掩”的用色与年龄相关:年轻人用红色,中年人用浅红或米黄色,老年人则用白色或蓝色。与男衫相反,女衫紧身窄袖、衫脚仅至腰间,长不及臀。衣袖甚窄,其宽度仅能穿臂。这种式样的女装何时开始流行不得而知,但从越南的史料来看,1744年,阮朝尊儒的皇帝倡导女性穿着纽扣式上衣与裤装,之后的皇帝则下令禁止女性穿裙子,于是裤装开始流行起来。由此看来这种女装是从18世纪才开始出现并流传入京族聚居区的。不同年龄段的妇女对衣裤颜色的要求有所不同,青年人一般喜欢白、青或草绿色的上衣,配以黑色或褐色的裤子;中年人是青色或浅绿色上衣,配以黑裤;老年人多用棕色衣或黑衣黑裤。
以上是日常劳作时的穿戴形式。如果要离村外出、赶圩入市或探亲访友,则要穿得较为正式一些。妇女在外边套一件淡色的类似旗袍的长外衣,矮领窄袖,下摆较宽。
婚礼上的穿戴,则比较隆重正式。新郎穿的是草绿或浅绿色的长袍衫和深蓝或浅蓝色长裆阔脚裤,新娘穿的也是长袍衫和长裆阔脚裤,只是其衫是大红或浅红的,其裤是黑色或褐色。服饰贫富有别,有钱人家的衣服质料,多用丝绸、香云纱,且在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贫苦家庭则一身衣服一年穿到头。
头饰方面,过去京族男子喜用黑布包头,京族妇女则很讲究发式。未婚女子梳长辫,辫上系红丝带;已婚妇女则是将头发正中平分,两鬓留着“落水”,结辫于后,用黑布或黑丝线缠着,再将辫子自左至右盘于头顶,状如一块圆形砧板,故俗称“砧板髻”。妇女喜欢戴耳环,不戴项圈。一般女孩儿长到六七岁就穿耳洞,并一律选定在端午节进行,认为那天有“龙王水”,穿耳洞最吉利。14岁就开始梳分头、盘结“砧板髻”和戴耳环,表示已经进入成年,可以去唱歌谈恋爱了。
礼服“奥黛” 摄影:苏 凯
值得一提的是京族的女装礼服。看过有关影视宣传片的观众,对京族服装的印象是这样一幅画面:海风轻拂,长发飘逸的京族少女,着白袍长衫,戴尖形斗笠,优雅地在海滩上奔跑。这种女服叫“奥黛”,翻译过来就是长衫的意思。“奥黛”的复兴和流行,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京族地区富裕起来之后。京族妇女平时一般不穿它,在重大场合和节日才穿,是非常隆重的礼服,已成为京族文化的一个符号。
第十一节 申遗项目
作为一个中国人数较少的民族,也作为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的原生态文化是集沿边、沿海、跨境为一身的文化,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自有其独特性、重要性、不可替代性,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化进程中京族的一些传统民俗逐渐淡化甚至消失,有形的京族历史民俗文化几乎丧失,无形的京族民俗文化没有得到系统而连贯的继承和发展,京族文化在京族群众的现实生活中已显现“水土流失”的危机。在现实生活中,京族的后人更倾向于接受现代文化,京族文化不再为京族群众喜闻乐见,势必因缺乏群众基础而失去生命力。京族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亟需抢救、整理和挖掘,有关项目进行申遗对可持续性地传承、保护和利用京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自“哈节”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每年一度的京族“哈节”成为京族地区旅游的金字招牌。各级政府行政力量的介入,也使得京族文化遗产有了强大的行政支持。然而,当京族文化遗产选择与商业“携手”,体现其“价值”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产生为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对民族传统艺术进行人为的“改造”,致其“变味”的现象。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不少文化学者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务之急是抢救和保护,然后再开发利用,应在保护与利用中寻找平衡点,最好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原汁原味”地利用和发展。当前,京族传统文化要“申遗”,要保护、抢救、挖掘相关项目,应该尽快建立相应的开发利用与科学弘扬机制,让法律保障体系的建设逐步规范化,进一步完善建立自治区、市、县三级名录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制度,在整个社会形成自觉保护的意识。
京族博物馆
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有效模式和有效途径。2009年,东兴京族博物馆暨东兴京族生态博物馆顺利开馆,以广西民族博物馆工作站的形式,与广西民族博物馆结成“联合体”,将京族主要分布地尾、巫头和山心划归保护范围,通过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当地居民参与的形式,共同承担起京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研究、传承与展示任务。该馆同时也是一座以收藏、研究、保护和展示京族传统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专题博物馆,通过实物、场景、图片、音像来全方位展现京族文化。
【注释】
[1]《京族简史》编写组:《京族简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4页。
[2]陈时见:《京族近现代教育及其特点》,《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第4期。
[3]陈时见:《中国京族古代的教育活动论略》,《广西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
[4]周建新、吕俊彪等:《从边缘到前沿:广西京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变迁》,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258页。
[5]李耀宗:《中国少数民族谚语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38页。
[6]滕红丽、杨增艳、范航清、梅之南:《广西滨海生态过渡带的药用植物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8年第7期。
[7]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局药品检验所:《广西民族药简编》,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局药品检验所印,1980年。
[8]余丽莹、缪剑华:《广西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概况》,第二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论文,2005年。
[9]滕红丽、杨增艳、范航清、梅之南:《广西滨海生态过渡带的药用植物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8年第7期。
[10]滕红丽、杨增艳、范航清、梅之南:《广西滨海生态过渡带的药用植物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8年第7期。
[11]管华诗、耿美玉、王长云:《21世纪——中国的海洋药物》,《中国海洋药物》,2000年第4期。
[12]过伟:《南方民族文化与民间文学》,广西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77页。转引自陈益源.:《广西民间故事〈金仲和阿翘〉的采录与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3] 阮大荣等:《广西京族社会历史调查》,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8页。
[14] 《人口较少民族推介之六:京族》,《中国民族》,2006年第10期。
[15]《京族简史》编写组:《京族简史》,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32~33页。
[16]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六,中华书局,1985年,第453页。
[17]“文革”前巫头和尾的“哈节”同为农历六月初十,1985年“哈节”恢复后,考虑到各村分别举行“哈节”,可以增进彼次的友好和交流,也能使节日气氛得以延长,因此巫头的“哈节”改为农历八月初一。
[18]“杯珓”,流行于民间的一种占卜吉凶的用具。多为两块半月形木块,有的也用贝壳,其正面平滑,反面凸起。占卜时,两块“杯珓”皆反面凸起,为“阴”卦,属“凶”;皆正面便为“阳”卦,属“吉”;一正一反便是最上乘的“阴阳卦”,俗称“胜珓”。
[19]符达升、过竹、韦坚平、苏维光、过伟:《京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96页。
[20]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京族社会历史调查》,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36页。
[21]符达升、过竹、韦坚平、苏维光、过伟:《京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96页。
[22]苏维芳:《京族语言与喃字研究》,2008防城港市京族文化研讨会内部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