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带姓氏好听小孩名

带姓氏好听小孩名

时间:2023-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 取名习俗过去,京族地区由于生活条件和卫生医疗条件都很差,婴儿的存活率不高。由于受汉族文化浸润,京族人的学名同汉族人的基本相似。与汉族人一样,京族人随父姓,也是姓在前,名在后,多数是单姓双字名,少数也有单姓单字名。京族人熟人间有诨名,以某人的面部特点、肢体缺陷或从事的行业等给对方起诨名。
取名习俗_中国京族

第六节 取名习俗

过去,京族地区由于生活条件和卫生医疗条件都很差,婴儿的存活率不高。因此,婴儿一出生,便由家人立即把婴儿的出生年月日及时辰,写在红纸上,附以封包,请算命先生或懂阴阳历算的“嘎古”(即村中长者)代为“占吉”,俗称“定花根”。若占出婴儿命中带“煞”,其“煞”属什么,就要以什么为婴儿的“契爷”(即义父),以“解煞”“免苦”,谓之“认契爷”,并额外给婴儿再加一个名字。比如,婴儿“煞”属人中之杜姓,就要择一姓杜的人做他的“契爷”,然后由“契爷”给“契子”赐名为“杜生”“杜养”或“杜保”之类。若是“煞”属物(如石头、木头、铜铁等),就得请法师根据所属“煞”物念咒祈祷,替婴儿加名为“木生”“木养”“木保”或“石生”“石养”“石保”……若是“煞”属神(如观音菩萨或李广神等),就由法师直接代神给婴儿赐名“观生”“观养”……京族民间认为,带“煞”或“命苦”的孩子,认了“契爷”,并被赐加一名,就可以托“契爷之福”“神的庇佑”得以消灾解难,平安成长。

京族人一般出生后都有一个乳名,多为京语称呼。学龄前则有一个学名。由于受汉族文化浸润,京族人的学名同汉族人的基本相似。与汉族人一样,京族人随父姓,也是姓在前,名在后,多数是单姓双字名,少数也有单姓单字名。京族的大姓有刘、阮、黄、吴、苏、武、裴等。虽然五代以外另立分支家族,但取名时,有同辈排一相同字的习惯。旧时京族人的名字中间多用垫字。男的常用的字是“文”“有”“得”“公”,女的常用的字是“氏”。例如,“阮文龙”“陈氏莲”等。如巫头岛的灵光禅寺内铸于1781年的一口铁钟上刻的《灵山寺钟记》,提及的人名,男子名有“黄文艚”“范得禄”“潘禄忠”“阮登科”“刘有公”“段公恩”等,女子名有“刘氏惠”“段氏赡”“黄氏榴”“刘氏”等,女子出嫁后不再随父姓,多为“夫姓+氏”。从民国10年山心村的哈亭碑上刻有的“龚世进”“黄廷富”“阮理兰”等名字来看,京族人的名字与当地汉族已经相差无几了。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男女平等,女子名字带“氏”的情况已几乎没有了。

京族人熟人间有诨名,以某人的面部特点、肢体缺陷或从事的行业等给对方起诨名。叫对方的诨名,有表亲昵或诙谐之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