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李翱及其复性学说

李翱及其复性学说

时间:2023-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旧唐书》本传称其系“晋凉武昭王(李暠)之后”。贞元十六年,李翱娶韩愈从兄弟弇之女为妻。第四阶段,辞官隐退直至卒于襄州。李翱早年师从韩愈,《旧唐书》本传称其“幼勤于儒学,博雅好古,为文尚气质”。李翱认为,要恢复人之本性,须克服一切情欲。
唐宋时期_甘肃省志·社会科学志(古代—1990年卷)

第四节 唐宋时期

一、李翱及其复性学说

李翱(772—841),字习之,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李翱是后魏尚书左仆射李冲的十世孙,与唐室皇帝同宗。《旧唐书》本传称其系“晋凉武昭王(李暠)之后”。其祖父李楚金明经出身,初授卫州(今河南汲县)参军,又授贝州(今河北清河县)司法参军。其父李行,曾因袭贝州事业,毕生平平,不为李翱称颂。唐代宗大历七年,李翱出生,祖父已故,家道艰难,他自己曾说“翱穷贱人也”(《荐所知于徐州张仆射书》),“翱者,穷贱朴讷”(《谢杨郎中书》)。李翱的一生大体可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学童至登进士第之前(6~26岁)。李翱“自六岁始读书”(《复性书》),“十五以后即有志于仁义”(《与淮南节度使书》),二十二岁时(贞元九年)就州府贡举,直到二十六岁,连年试于礼部,皆不及第,往来奔走,“困苦饥寒,踣而未能奋飞”。

第二阶段,从登进士第至面数宰相李逢吉过失、出为庐州刺史(27~53岁)。贞元十四年(798),李翱登进士第。次年授校书郎。贞元十六年(800),李翱娶韩愈从兄弟弇之女为妻。同年第一次出京做官,任滑州观察推官。五十三岁前,他做过京兆府司录参军、国子博士兼史馆修撰、岭南节度掌书记、浙东观察判官摄监察御史、舒州刺史、礼部郎中、庐州刺史。宪宗元和十四年,第二次被召进京,任国子博士兼史馆修撰。长庆三年(823年)十月李翱第三次被召入京,为吏部郎中。这一阶段,李翱不仅意气风发,自信自负,除完成其哲学代表作《复性书》之外,还写成了《从道论》、《学可进》、《去佛斋》、《正位》、《百官行状奏》等等,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这个时期的主要思想。

第三阶段,从任庐州刺史至任山南东道节度使(54~65岁)。《新唐书》记载:“时州旱,遂疫,逋捐系路,亡籍口四万,权豪贱市田屋牟厚利,而窭户仍输赋,翱下教使以田占租,无得隐,收豪室税万二千缗,贫弱以安。”对李翱在庐州的业绩给予了肯定。文宗太和元年(827),李翱第四次进京,做谏议大夫,知制诰。太和三年二月,参拜中书舍人。太和五年,再出为桂州刺史、御史中丞,充桂管都防御使。太和七年,为潭州刺史、湖南观察使。太和八年(835),李翱最后一次回朝任职,征为刑部侍郎。又转户部侍郎,再转襄州刺史,充山南东道节度使。这一阶段,李翱有了“功成身退”之念,“累求罢去,尚未得,以为愧”,情绪低落。

第四阶段,辞官隐退直至卒于襄州(66~70岁)。李翱的退隐生活大概是在襄州度过的,因为开成五年(840),李翱在《卓异记序》中自称“在檀溪”。檀溪,乃襄州城外一名水,更因俗传刘备“跃马过檀溪”而著名。诸葛亮曾隐居过“隆中”,离此不远。李翱卒于唐武宗会昌元年,《旧唐书》记载,李翱“会昌中,卒于镇,谧曰文”。

李翱治学著述的思想背景。唐太宗李世民倡导儒家典籍整理,但过于看重儒家学说的意识形态功能,《五经正义》成了官方教科书,发挥了儒学“讲论经义,商略政事”的外王之道;而相对忽视了儒学向里通向身心性命,由“正诚格致”来安顿生命,升华生命的内圣意义,扼杀了儒学发展的灵性和生机,造成了初唐儒学在形式上的繁荣;儒学不再是文人学士真诚的信仰,而成了他们通往仕途的阶梯,他们真实的兴趣多在或诗文、或功名、或入禅门以佛教安身立命,致使唐代诗文繁荣、佛教鼎盛、儒学冷落。唐代中期官方儒学日趋僵化,佛、老迅猛发展,儒学不再“独尊”,社会影响亦远不及佛、道,一些自居正统的儒家学者则起而排佛、排道,韩愈、李翱属其典型代表。重建儒学精神、恢复儒学道统、回归孔孟、确立儒学正统地位成了韩愈在学术上的主要追求;韩愈对佛教的批判是其学术逻辑的重要前提,他提出“性三品说”以与佛教“佛性说”相抗衡。

李翱早年师从韩愈,《旧唐书》本传称其“幼勤于儒学,博雅好古,为文尚气质”。李翱和韩愈共撰《论语笔解》,有“墨海金壶”本存世。李翱的文风思想,均追随韩愈,辞致浑厚。李翱一生著述不少,却留传后世者不多,但皆为“精品”,所著《李文公集》在《四部丛刊》、《全唐文》中均有收录,只是《四部丛刊·李文公集》比《全唐文》少收七篇。在学术思想上,李翱力排佛、道,推崇思孟学派,其哲学代表作《复性书》提出了著名的“复性说”,却也大量阴取、吸收佛学、道家思想,开宋明理学之先声。其书有言:“我以吾之所知而传焉。遂书于书,以开诚明之源,而缺绝废弃不扬之道,几可以传于时。命曰‘复性书’,以理其心,以传乎其人。”

李翱复性学说的要旨大端,一是虚构与现实。李翱为了给他复性说提供历史根据,虚构了一个以孔子为起点而秦始废缺的圣人之道。他认为这个圣人之道最先由孔子传给颜渊、子思等人,子思著《中庸》四十七篇,后遭秦始皇焚书,仅存一篇,“于是此道废缺,其教授者唯节行、文章、章句、威仪、击剑之术相师焉,性命之源则吾弗能知其所传矣”(《复性书》上)。照此,李翱的圣人之道是指性命之学,是关于人性及其修养方法的理论。二是性与情。性与情是李翱复性说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前提。他认为“性者,天之命也”,是先天的内在本质,属善;“情者,性之动也”,是后天的外在表现,属恶。人性的善恶只关乎情,圣人者把握天性而不为情所感,百姓者则为情所困而不能反本于性。三是灭情复性。李翱认为,要恢复人之本性,须克服一切情欲。他吸收融会佛、道治心修身的方法;提倡“勿虑勿思”,“寂然不动”,情既不生,乃为正思;推崇和强调儒家《中庸》的“至诚论”。只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性与情之间的冲突,使人性复归为本然状态,从而亦达到复性论的最终目的。

总体来看,李翱的复性说是以儒学伦理为归宿,又大量地吸收佛学思想而成,其主要论点都表现出佛学影响的痕迹。这不仅在理论上为“人人皆尧舜”的道德境界留下了地盘,也类似于禅宗“人人可成佛”的含义,为儒家心性论与佛教佛性论相抗衡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吸收了道家的思想材料,如圣人有性无情说,就源于魏晋玄学家何晏。李翱的复性说虽以对抗佛、老为出发点,实则表现出儒、释、道三教融合的趋向,成为宋明理学的理论准备。所以,李翱的复性说是儒学发展史,也是中国哲学史上影响重大而深远的理论。

二、吴玠、吴璘及其武功韬略

吴玠(1093—1139),字晋卿,南宋名将,德顺军陇干(今静宁县)人,后因其父葬于水洛城(今甘肃庄浪县),故迁居水洛定居。北宋末年,不满二十岁的吴玠便参加了泾源军。徽宗政和年间,西夏侵犯边地,他勇敢善战,因功补升进义副尉,不久升为队将。靖康初,西夏进攻怀德军,吴玠出奇制胜,晋升第二副将。随后曾为前锋,迎击金兵于秦雍,攻克华州(今陕西华县)。金帅娄宿和撒离喝长驱入关,吴玠奉命在彭原店拒敌,金兵溃窜。

绍光元年(1131),金兵将领没立自凤翔(今陕西凤翔县),另一将乌鲁折合自阶成(甘肃成县),出散关(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约定日期,合击兵屯咽喉之地和尚原的吴玠、吴璘军,拉开了和尚原战役的序幕。此战吴玠指挥若定,大获全胜。金将娄宿死后,兀术会合各路金兵十万余众,再犯和尚原,吴玠、吴璘兄弟以少胜多,打击了金兵的嚣张气焰。吴玠也因此役擢升为镇西军节度使,吴璘升为泾源路马步军副总管。后金兵觊觎仙人关(甘肃徽县南),以企牵制吴玠,而围绕仙人关的几次战役,金人损失惨重,不得夺关入蜀,且深感吴玠“终不可犯”,只好退守凤翔,“不敢妄动”。

吴玠与岳飞都是南宋初年的抗金英雄,据《宣和遗事》记载:“张浚明州一捷,之后有太湖之捷,金山之捷。岳飞静安之捷,牛皋安丰之捷,吴玠和尚原之捷、杀金平之捷、采石之捷。凡十三战功,自是中国之兵势复张矣”,金人受挫而南宋暂得安定。吴玠素佩岳飞,赞之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并愿结为友好。惜吴玠后来居功骄傲,“晚节多嗜欲,使人渔色于成都;喜饵丹石,故得咯血疾以死”,年四十七岁。

吴璘(1102—1167)字唐卿,吴玠弟,与兄并肩抗金,同为南宋名将,积功至閤门宣赞舍人。吴玠死后,代兄统兵,朝廷授璘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吴璘为人刚勇,喜大节略苛细,读史晓大义,及病危弥留,亦不念亲人,一心保蜀,耿耿为国,遗表说:“愿陛下毋弃四川,毋轻出兵。”噩耗传到京城,朝野悲痛,停止上朝两天,以示哀悼,追封其为信王。享年六十六岁。

绍兴七年(1137),金人废弃傀儡刘豫,归还河南、陕西两地。楼炤出使陕西,打算让郭浩驻守鄜延(今陕西延安),杨政驻守熙河(今临洮一带),吴璘驻守秦凤(今天水市一带),还准备把川口的守军调往陕西,实行三帅分陕而守的策略。吴璘极力反对:“金人反复难信,惧有他变。今我移军陕右,蜀口空虚,敌若自南出,直捣蜀口,我不战自屈矣。当且依山为屯,控其要害,迟其情见力疲,渐图进据。”楼炤表示同意,随命吴璘与杨政两军屯内地以保蜀。不久,胡世将以四川制置权宣抚司事至河池,吴璘拜见并陈词说:“金大兵屯河中府(山西永济县蒲州镇),止隔大庆一桥尔,骑兵疾驰,不五日至川口。吾军远在陕西,绥急不可追集,关隘不葺,粮运断绝,此存亡之秋也。”当时,南宋朝廷恃和忘战,欲废仙人关,经吴璘慷慨陈词,晓以利害,胡世将在朝廷上力辩得失,认为“仙人关未宜遽废,鱼关仓亦宜积粮”。获准后,吴璘便派亲兵三队赴秦州,留大军守阶、成山寨。

绍兴十年(1140),金人背盟南下,直逼凤翔。吴璘力排众议,调兵遣将,严阵迎战,金兵溃逃,但隔渭河对峙,见宋军严阵以待,乃叹曰:“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此难与争”,遂引残兵而去。绍兴十一年(1141年),吴璘又与金兵统军胡盏战于剡家湾,璘创“叠阵法”,重创金兵,恢复秦陇诸郡。绍兴三十一年(1161),完颜亮背盟,宋军告急,年过六旬的吴璘,力支病体,重上仙人关驻守。是年冬,吴璘兵出汉中,收复商、虢二州。此后又连续作战,收复了河源州及积石、镇戎军、大散关;亲自督战,八天便恢复德州,继而又攻克会、熙、巩等十三州。这一连串收复失地的战绩,终因朝廷与金议和而放弃。

吴家兄弟善于治军带兵。军事将领,既要威重士卒,又要胸怀韬略。吴玠有远谋,爱士兵。选将不依亲故权贵,而是量才录用;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当时他一边作战,一边屯田,解决了将士的军需之用,同时也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深得老百姓的拥戴。宋高宗因吴玠战功昭著,授予“四川宣抚使,陕西阶、成等州皆听节制”,“孝宗淳熙年间被追封为涪王”。至今徽县城北古柏参天的山巅上有他的墓和立于南宋初年的吴玠碑,徽县嘉陵江边有古迹吴王洞,汉中略阳有吴王城,均是后人立祠纪念吴玠的地方。宝天铁路途中天水县“吴砦”,就是吴玠当年屯兵抗金之地。吴璘带兵,“严而有恩,虚心询受,虽身为大将,卒伍至下者得以情达,故士乐为之死”。另一方面,他统兵打仗常常亲临沙场,身先士卒,士兵们无不以一当十,“人益奋搏”。在选拔将帅上,吴璘同其兄一样,注重在实践中考察、选拔人才,并能量力、量材使用。他慧眼独具,不徇私情,严防投机取巧者以小技得志。有人荐才,他便说:“官兵尝试,难知其才。以小善进之,则侥幸者获志,而边人宿将之心怠矣。”

吴家兄弟谙熟兵法,知己知彼,深谋略,重防御。吴玠死后,有部将询问吴璘其兄制胜的原因,吴璘说:“璘从先兄有事西夏,每战,不过一进却之顷,胜负辄分。至金人,则更进更退,忍耐坚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战非累日不决,胜不遽追,败不至乱。盖自昔用兵所未尝见,与之角逐滋久,乃得其情。盖金人弓矢,不若中国之劲利;中国士卒,不及金人之坚耐。吾常以长技洞重甲于数百步外,则其冲突固不能相及。于是选据形便,出锐卒更迭挠之,与之为无穷,使不得休暇,以沮其坚忍之势。至决机于两阵之间,则璘有不能言者。”吴玠与金兵交战能做到知己知彼,不骄傲轻敌,以己长攻彼短,乃胜。而吴璘亦深通兵法。有一次宋高宗问他胜敌之术,他说:“弱者出战,强者继之。”高宗称赞“此孙膑三驷之法,一败而二胜也”。天水正当陇蜀咽喉,一百多年的宋金对抗,天水自然是主战场。为固守天水,吴璘在天水西(今天水市秦城区汪川乡)依山势地形,构筑连环防御工事,堡寨相连,长达三十里,互为依托,易守难攻,其主体建筑有城堡十二座,人称“十二连城”;又于其平川地带按水脉地势,开凿水渠五百五十四条,渠道纵横连绵,形若布网,平时灌溉农田,战时则是敌人墓场,《直隶秦州新志》称之为“地网”。连城地网构成完整的立体防线,成为宋军多年掌控天水这一兵家必争之地的坚强保障。

吴璘还特别重视战略战术的总结。他著有兵法二篇,其大意是:“金人有四长,我有四短,当及我之短,制彼之长。四长曰骑兵、曰坚忍、曰重甲、曰弓矢。吾集蕃汉所长,兼收而并用之,以分队制其骑兵,以番休迭战制其坚忍;制其重甲,则劲弓强弩;制其弓矢,则以远克近,以强制弱。布阵之法,则以步军为阵心,左右翼,以马军为左右肋,据马布两肋之间;至帖拨增损之不同,则系乎临机”。他多年与金人打仗,在其兄吴玠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制胜金兵的战略战术,成为后来带兵打仗者必须牢记的经验。吴璘守蜀二十多年,威重西南,声名仅次于兄玠。

南宋时期,金人垂涎西蜀,再三兴兵掳掠,妄图占据西蜀“天府之国”。从富平之战宋军失利后,秦、凤皆陷金人之手,蜀地门户洞开,西南形势十分吃紧。吴玠、吴璘兄弟率军突起,统兵拒敌,使金人阴谋始终不能得逞,谱写了抗金史上光辉而灿烂的一页。人们称誉吴玠兄弟俩是镇守秦陇、保卫蜀汉的长城。宋史赞曰:“吴玠与弟璘智勇忠实,戮力同心,据险抗敌,卒保全蜀,以功名终,盛哉!”这评价是公允的、名副其实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