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博物馆学研究的起步与停顿
从兰州解放到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博物馆刚刚开始工作,重点是对接收的博物馆旧班底进行整顿、改造,筹备发展新的博物馆。1953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博物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十多年的时间内,甘肃的博物馆数量有所增加,虽然有的馆并未冠以“博物馆”,工作在进行中,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经过1956年和1960年两次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对博物馆的基本性能和主要任务开展了讨论,明确了博物馆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甘肃的博物馆学研究开始起步,期间成果主要表现为参加全国性学术讨论会宣读的论文、讨论稿,以集体名义发表于《文物通讯》中的文章,还有一些意见、观点散见于其它学科文献中。个人署名极少,成果反映比较琐碎。由于处在草创阶段,成果多偏重于工作经验总结,就事论事,而对基础理论的研究不够。论文中虽然提出研讨,不立论、不争鸣,那时我国建立的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是学习苏联经验,人手一册的《苏联博物馆学基础》是“最系统最完整的书”,“这本书可以作为博物馆工作者的工作指南”。(《考古通讯》1960年第4期)这种盲目性不仅给甘肃乃至我国整个博物馆事业都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妨碍了对其他外国经验的汲取,而且公式化、概念化的一些东西,在以后长时间中,成为博物馆学研究工作的流弊。
“文化大革命”动乱中,博物馆从体制到工作内容全遭无理批判,被冠以“修正主义”,研究人员的成果被随意处理,研究者也被戴上“修正主义苗苗”的帽子。甘肃刚刚起步的博物馆学研究完全停顿了,更有甚者对1950年代已经确立的我国博物馆学基本理论进行错误批判,妄图全盘否定博物馆学这一学科,在人们思想上造成很大混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