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夏商农业稳定性的步伐

夏商农业稳定性的步伐

时间:2023-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 夏商农业稳定性的步伐农业的稳定性也就是生产的稳定性。但农业的出现意味着生产的真正开始,意味着真正的人的活动的出现,农业的果实不再是纯粹自然的结果,人开始有意识地“生产”他的果实。现代田野考古学直接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遗存,包括当时的生产生活器具、居住方式、动植物遗存和墓葬等等。
夏商农业稳定性的步伐_夏商时代的社会与文化

第三章 夏商农业稳定性的步伐

农业的稳定性也就是生产的稳定性。农业是中国文明初曙时期以来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其他部门如牧业和捕鱼只具有附属的意义,而且也属于广义的农业的一个部门。农业是从采集发展出来的生产形式,采集是一种纯粹在大自然中进行的动物式的生产,它只是把大自然的成果直接现成地接收下来。这种生产直接地表现为一种消费,而生产过程本身则不如说是由大自然完成的,因此,它还不是真正的生产。但农业的出现意味着生产的真正开始,意味着真正的人的活动的出现,农业的果实不再是纯粹自然的结果,人开始有意识地“生产”他的果实。农业生产从一开始就表现为一个过程,不管怎样原始的农业生产,它都必定至少包含播种、管理、收获三个环节。也许在生产的原始阶段,中间管理这个环节会表现得相当软弱,甚至若有若无,但播种这第一个环节决定性地标志着农业生产的真正开始,它意味着人对自然过程的干预和人对自身目的活动的自觉。从这里开始,人和自然之间开始了某种真正意义上的交换,而不再纯粹靠自然的施舍。人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大自然的阳光、降水、水源、土壤和动植物,并进而努力追求调节改变大自然的阳光、降水、土壤和动植物。因此,对农业稳定性的考查从根本上说是对人与自然的感性对象性关系的性质的考察,它包括下面几个相互密切关联而递进的方面:1.对大自然的性质认知把握的深度和广度。2.对大自然的性质利用的深度和广度。3.对大自然的性质调节、改变的深度和广度。如果没有对植物品种、季节(热带除外)和土壤的一定认识,播种就是不可能的,因而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生产。而对大自然性质的利用也就是生产过程本身,对大自然性质的调节和改变的深度和广度则是生产发展的指示器。

虽然先民的生产已经那样渺远,再顽强的记忆也不足以反映其性质和面貌,以至于孔夫子就已经开始感叹上古材料的不足了。但现代考古学的兴起和丰硕成果以及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思想武器和实践释义学的方法却使我们有可能比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具有更多的对上古社会的认识和把握。现代田野考古学直接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遗存,包括当时的生产生活器具、居住方式、动植物遗存和墓葬等等。通过这些实物的提示,尤其是甲骨卜辞的考释,结合古文献中的零星记载,我们对从上古到夏商社会的社会生产,就有了一个大致明晰的轮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