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现代化”:玛丽斯·吉莱特有关西安回族的研究
究竟是什么原因令玛丽斯·吉莱特(Maris Gillette)对西安穆斯林产生了研究兴趣?在这本《在麦加与北京之间:都市中国穆斯林的现代化与消费》(Between Mecca and Beijing:Modernization and 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s,以下简称《在麦加与北京之间》)中,我们已难见其端详。现任教于美国海沃福德学院(Haverford College)人类学系的吉莱特于1992年初访西安时,她并没有打算写一本围绕消费实践的民族志(2000:21)。但是,如她所言“当地人的兴趣”,即他们对于现代化和社会发展论的理解和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些国家分类法的普遍运用,引导着自己开始关注一系列社会进化论下的概念如何出现于人们的日常实践中,特别是消费活动里。
吉莱特著作封面
吉莱特的田野契机源于两个爱好时尚的回民女子:燕与雪。从一开始,雪的着装就引起了吉莱特的注意。炎热的夏天,雪穿起了短袖衫,一件令吉莱特略有疑惑,似乎不符合穆斯林要求的上衣。“我们回民比较封建”,雪如实说。在雪看来,当越来越多的西安年轻女性穿起了表征妇女解放的“现代”短袖时,回民却依然顽固,比其他人传统,不够先进。逐渐地,吉莱特被诸多类似的表述所吸引,为人们对于消费和商品所付诸的关注程度和他们解释消费行为的方式所震惊。她发现,穆斯林社区的居民用消费来衡量人们的社会地位,将之应用到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他们的用词和行为促使吉莱特以新的角度来看待“传统”与“现代化”,进一步认识人们用以理解世界的诸多观念与概念所带来的真实的社会学后果。
西安回坊清真饮食一条街
这项研究基于深入的民族志训练与田野考察。吉莱特在“研究方法”部分提到:她于1994年1月至1995年8月完成了主要的田野考察,此外,1992、1996、1997和1998年的暑期分别有四次短期访问。尽管当时在中国“做田野”(1)已经没那么难了,但是出于各种原因,吉莱特并没有住在她所研究的社区中,而是居住于西北大学的留学生宿舍,骑自行车到回民区约需十五分钟。吉莱特对这一穆斯林社区的观察来自于和六个扩展家庭的深入交往,她还与约200个成人进行了访谈或聊天,并同十个清真寺都有一定的联络。经过18个多月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吉莱特于1997年完成博士论文并通过答辩,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题作Engaging modernity:Consumption practices among urban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2)。《在麦加与北京之间》便是她根据博士论文修改而成的,2000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发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