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中国成立后八景人民武装

新中国成立后八景人民武装

时间:2023-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境内设有观上公社、礼港公社、礼港镇3个人民武装部。1971年,民兵组织恢复正常活动,称八景公社人民武装部,有部长1人,副部长1人,干事1人。4月撤乡设镇,改称八景镇人民武装部。参加地方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兵在清匪反霸、巡逻、放哨、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等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境内民兵组织建立以来,
新中国成立后八景人民武装_八景镇志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八景人民武装

组织建设

民兵组织建于1950年,农会设民兵正、副队长,按自然村建小队。乡建立后,乡设乡队部,乡长、书记分别担任民兵队长、指导员。每年进行民兵整组,召开民兵大会,总结工作,表彰先进。清退年龄、身体或政治上不合格者,吸收合格青年参加,改选民兵干部,修订有关制度。

1957年3月,境内设有观上、礼港、灶岗3个乡治安武装工作委员会。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实行全民皆兵,大队建民兵营。

1961年,民兵年龄由原15~50岁改为16~40岁(基干民兵男16~30岁、女16~25岁)。境内设有观上公社、礼港公社、礼港镇3个人民武装部(简称人武部)。

1962年,观上公社、礼港公社、礼港镇组建武装基干民兵连3个。

1964年4月,观上、礼港公社合并为礼港公社,公社人武部有民兵营18个,连54个,班267个。

1966年~1968年,因“文化大革命”,民兵工作中断。

1969~1970年,公社人武部、大队民兵营负责人均参加本级革命委员会。1971年,民兵组织恢复正常活动,称八景公社人民武装部,有部长1人,副部长1人,干事1人。

1978年礼港大队民兵营获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民兵工作“三落实”先进单位。

1981年6~8月,进行民兵组织整顿,取消武装基干民兵编制,分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两大类别,民兵年龄改为18~35岁(基干民兵18~28岁),并实行民兵服预备役制度,基干民兵服一类预备役,普通民兵服二类预备役。同年全社有民兵营14个。

1984年3月,撤社设乡。4月撤乡设镇,改称八景镇人民武装部。

1988年,成立民兵应急分队,主要执行防洪爆破任务,参与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1991年,实行村委会民兵营长由副村长兼任。1992年,通过民兵整组,全镇共设普通民兵营17个;基干民兵营1个。

2001年3月,镇党委、镇政府批准镇人武部《八景镇民兵配合公安部门围捕刑事犯罪应急方案》、《防洪抢险方案》,组建由基干民兵组成的各种情况处置指挥作战体系和通信、医疗、武器装备、车辆、给养保障体系。

2003年,普通民兵组编13个营;基干民兵组编1个营,12个排,28个班。2007年,镇人武部设部长1人,干事2人,下辖民兵营13个;基干民兵营1个。

镇(乡、公社)人武部先后3次受到宜春市(地区)委、政府、军分区嘉奖,20多次受到市(县)委、政府、人民武装部嘉奖。

八景镇(乡、公社)历任人武部长:席联祥、陈武林、甘昭池、蓝海清、徐述恒、刘采军、晏农田、席永春

军事训练

民兵训练主要是训练民兵干部和基本民兵。1957年始,利用冬季农闲时,采取就地分散方法,每年义务训练3~5天,军事训练以队列动作、军械知识为主。1962年始,将冬训时间增至7~10天,军事训练以队列、射击、投弹、防空等单兵技术为主。1973~1980年,训练时间增至10天以上,公社武装部集训武装基干民兵,大队负责集训普通民兵。

img118

图15-1 八景镇民兵集训 (2007年摄)

1981年后,每年用7天左右时间训练基干民兵。1983年,根据“围绕四化办民兵、发动民兵干四化”指导思想,民兵参训人员进一步减少。1984年后,民兵训练集中到县人武部训练基地。1988年后,镇人武部每年组织应急小分队进行防洪爆破,协助围捕罪犯训练5~7天。2007年,训练民兵爆破技术骨干15人。

img119

图15-2 泉港分洪爆破骨干培训 (2007年摄)

民兵教育

“文化大革命”前,民兵教育以阶级教育、党的政策教育为主,配以战备形势和时事政策教育,一般结合民兵训练进行。1963年3月,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教育活动。1971~1980年,民兵教育时间增多,大队、生产队举办民兵政治夜校,每月3~4个晚上组织民兵学政治。1981年,改为一月一堂政治课,利用广播讲座、录音教学,对民兵进行政治教育。1986年,按照上级要求,基干民兵政治教育由每月一课改为每季一课,重点进行形势教育和国防教育,同时,全面开展刊授教育。1991年,人武部、民兵营在开

img120

图15-3 八景镇民兵集结点验大会 (2007年摄)

展“达标”创建活动中,利用办民兵宣传栏、开展民兵整组等多种形式对民兵进行政治教育。1994年,民兵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实行民兵动态管理,发给“外出务工证”,建立外出民兵花名册,掌握外出时间、地点和变动情况,建立与外出民兵的联系,及时反馈民兵整组、政治教育和有关工作安排,组织外出民兵回乡后集中补课。

进入21世纪,民兵政治教育逐步改革,在坚持“三落实”教育基础上,紧紧围绕“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进行民兵政治教育,组织民兵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分专题开展季课教育,采取集体教育与个人学习相结合方法,把教育贯穿于平时工作和训练中。

参加地方建设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兵在清匪反霸、巡逻、放哨、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等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1962年,境内发生洪涝灾后连续两个多月干旱,观上公社杨家大队组织85名民兵,出动牛车29部,脚车11部,抽水机1台,日夜车水抗旱,经过70余天奋战,保住86.40公顷晚稻,亩产达155公斤。

1968年7月,组织全社600余名民兵参加赣西大堤复堤堵口。

1970年,组织200余名民兵参加修筑井冈山铁路。

1975~1976年全镇5000余名民兵参加治理肖江大会战。

1992年,镇人武部在龙窝山创办珍禽养殖场,建立“以劳养武”基地。同年组织3000余名民兵参与肖江圩堤(石头渡段)复堤堵口。

1995年,组织全镇3000余名民兵参加连锦圩堤改造工程。

img121

图15-4 八景镇民兵应急分队集结点验大会 (2008年摄)

1999年,组织1000余民兵在劳武基地植树造林,面积6.67公顷。

2002年4月7日晚至8日凌晨,境内礼港、盐湖等村遭受百年一遇的强风(冰)雹袭击,镇政府动员2个民兵救灾小分队共100人,为村民送瓦80余万片,盖瓦房46栋。

2004年,上保民兵营组织民兵参与新农村建设,调整农业结构,栽桑养蚕,建立“一村一品”。2007年12月,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上保“先进民兵营”称号。

境内民兵组织建立以来,共为群众做好事3000余件,接受抗洪、抗旱等急、难、险、重任务200余次,扶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180余户。

兵员征集

新中国成立初,实行志愿兵役制。规定18~30周岁男青年,政治历史清楚,身体健康,身高不低于1.54米均要服役。志愿兵当兵期间,其家属生产生活由地方政府代耕、优抚解决。

1954年,实行义务兵役制。1955年3月,国家颁布《义务兵役法》。规定男女青年年满18~22周岁,思想品德好,政治历史清楚,身体健康,均可自愿报名应征。1978年后,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义务兵服役期满,可申请并经上级批准后,继续留部队当志愿兵。志愿兵服役期限不超过12年,年龄不超过35岁。义务兵服役期间,其家属生活由当地政府优抚。

实行义务兵役制,适龄青年争相报名,让祖国挑选。征兵要求严格,对报名青年先摸底目测,确定应征对象,然后进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分初检和复检,体格检查合格者,再进行严格的政治审查。政治审查和体格检查均合格者,方可应征入伍。“一人参军、全家光荣”成为社会风尚,兄弟争参军、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参军事例年年都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