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民间习俗
礼仪习俗
出生 小孩出生有六种习俗,即催生:孕妇产前,娘家给女儿送喜篮,内装鸡、红糖等;落地面:婴儿下地,打爆竹,煮面,在场每人一碗,以示谢意;报喜:小孩一出生,要用1壶酒、1封糕、2斤肉、1封爆竹到外婆家报喜。生男孩,壶嘴向前;生女孩,壶嘴朝后。送贺篮:外婆家和亲朋好友,一般送肉、面、蛋、糕点之类,乡邻一般送豆腐、鸡蛋。做三朝:孩子出生第三天,外婆家和送贺篮的亲朋好友到产家喝酒;产家煮面送乡邻,每户2碗,满60岁老人加一碗。满月:孩子出生1个月,乳妇到娘家省亲,吃过午饭即回,俗称“走满月”。
周岁 孩子满1周岁做周岁酒,外婆家送摇床、枷机、坐桶、立桶、衣服等。殷实人家还送银项圈、银手镯、银脚串、银长寿牌、天官锁、十八罗汉等。
十岁 小孩10周岁,做酒庆贺,外婆家送衣物鞋帽及书、纸、笔、墨、砚等学习用品,至亲好友送礼庆贺。
寿庆 年满60称“花甲”,有男满虚、女满实的习俗。妻子依从丈夫,丈夫满60岁,妻子只55岁,跟着丈夫做60寿辰;女长于男人,须待男满60岁时,双双做寿。生日前,出嫁的女儿要送寿被、寿衣、寿鞋、寿帽、寿肉、寿面、寿烛、寿爆、寿饼、寿桃等礼物,亲友送寿肉、寿面、寿糕、礼屏等。寿庆设寿堂,挂“寿”字或“八仙上寿”画轴,两边挂寿屏;晚上祝寿,次日清晨,鸣爆拜寿,晚辈们按辈分、年龄为序,双双叩拜,祝词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松柏常青”,“福寿无疆”等。寿宴由儿子做酒,款待宾客,吃长寿面、喝长寿酒。寿庆后给乡邻端面。
新中国成立后,敬老爱幼传统美德得到发扬,礼仪有所革新,拜寿免去跪拜;寿庆放电影、唱地方剧。21世纪,流行电视台、广播电台点歌,网上发帖,手机短信祝寿。
婚嫁 旧时婚嫁,礼俗繁多,一般过程有提亲:男方托媒到女方提亲。探访:女方想方设法探询男方人品、才貌、家底情况。合“八字”:双方同意后,将男女二人庚帖请算命先生排“八字”,看有无冲撞,如八字相克,婚事免谈。订婚:“八字”合上,再议彩礼,彩礼多少,视双方家庭经济状况而定,彩礼议成,男方择吉日向女方送去一半定礼,然后相互过门,婚事落实,双方不能反悔。送节:订婚后,每逢年、节、中秋,男方向女方送贺篮,肉、面、烟、酒、糕点之类。择日(送日子):男方父母请人挑选宜婚日,把吉日良辰帖呈送女方,男方彩礼如数送清。迎娶:有钱人家用大红花轿接新娘,一般人家用马,贫苦人家用木制独轮土车;花轿前旗锣伞盖,笙箫鼓乐,热热闹闹;土车前边,冷冷清清。上轿:新娘拜别父母,向亲友辞行,母亲临别训嘱,亲友送上轿,新娘头披红盖头。上轿(上马或土车):新娘脚不落地,由兄长抱,不能回顾;拜堂:新娘下轿(马或车),脚不踏地,新郎抱进屋,伴娘引与新郎同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入洞房,新郎揭去新娘盖头,两人饮交杯酒(又叫合卺)。闹新房:入夜,乡邻满座,喝茶抽烟,儿童嬉戏,爆竹不停,喝彩声不绝,新娘由伴娘(擦嘴婆)扶出洞房,为客人奉茶点烟,大人与小孩均可与新娘嬉戏,忽儿棕籽打头,忽儿耳边响爆,新娘笑颜以待,所谓“三日无大小”,“洞房越闹,发得越快”。回门:完婚第3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当日返回,有“好女三日回门”之说。
童养媳成婚很简单,三角钱烛仔,两角钱爆竹,年三十夜拜一拜了事。
入赘,在旧社会被人鄙视,把招郎女婿讥讽为“撑门杠”。
“剥包”骗婚:男子愚笨或外貌丑陋,找不到配偶,请他人代替相亲,欺骗女方,待成婚后,女方虽不满意,但受“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束缚,只有自叹命薄,饮恨终身。
旧社会婚姻,男人可有三妻四妾,女子却只能从一而终。寡妇再嫁,视为“不节”,不准白天走,要夜间走;不准走正门,要走后门;不准走村前大路,要走村后小路;脚不能履地,要请人背着出去,还必须在野地里过一个夜;不能坐大轿,只能坐“通肚轿子”(无底架子轿)。
新中国成立后,新婚姻法规定:婚姻自主,结婚自愿,离婚自由,任何人无权干涉。男女终身大事自己做主得到法律保护,只要符合法定婚龄,自愿结合,不是近亲,体检合格,就可登记领取结婚证书。鳏夫再娶,寡妇再嫁,完全自由。入赘不受歧视。20世纪50年代,婚礼比较简朴,不合“八字”,不讲彩礼,坐轿改为骑马,经人介绍,相互了解,情投意合,即行结合。“文化大革命”,举着红旗,敲锣打鼓接新娘,几个女友相陪,徒步走到婆家。1980年后,随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结婚形式增多,集体婚礼,旅游结婚渐成风尚。
丧葬 旧时丧葬过程有22道程序。即送终:人之将死,子女、家人日夜侍奉。烧起身钱:气绝,家人一面号啕大哭,一面烧钱化纸。沐浴:子女披麻戴孝,取水为死者抹身,梳理整容。穿戴:孝子先将寿衣穿温,然后为死者穿上,要三条五领(三条裤子,五件褂子),衣无扣,带系,七彩线系腰。请八仙:族人带孝子跪请八仙,不能入屋。入殓:先在棺材底部放七个铜钱,垫上钱纸,放上“鸡公枕头”、棉絮,择定入殓时辰,由孝子和八仙将死者抬入棺中,放正定位,再盖寿被、红纸,放入起身钱纸灰、家人衣领(无花色,几人几条)、死者生前珍爱物品等。盖棺:子女、亲人到齐,检视完毕盖棺,先由孝子钉三下,再由八仙钉严,紫钉上挂粮米袋。设灵:入殓后,停柩正屋厅东,头朝南,挂白布灵帐,设灵堂,摆放死者灵牌或瓷像,点长明灯;报丧:家人派人向亲友报丧,告之死亡、出殡日期,亲友准备香、烛、纸、挽联、孝幛等送葬。烧香:下葬前一天晚饭前,鸣爆,举哀,奏哀乐,亲友吊唁,三敬香,三敬酒,三叩九拜,孝子回拜(长辈下跪,平辈躬身);闹材:晚席散后,鸣爆,奏哀乐,子女家人痛哭,伴唱小戏。出殡:早饭前,子女披麻戴孝,八仙抬棺,敲锣鼓,将灵柩抬至祠堂前或众家禾场,设临时灵堂,孝子守候,铜鼓慢敲不停。祭别:先是子女、媳妇、女婿敬香敬酒拜别,再亲友烧香,乐队奏哀乐,爆竹响不停,最后八仙集体烧香,扎杠、祭杠、喝彩。送葬:鸣爆,八仙抬棺起行,举幡开道,接着花圈、幛幔,孝女端着灵牌,两边连接着棺木拖着两匹长白布的送葬队伍,儿子媳妇拿哭丧棒扶棺缓行,一路奏哀乐,散纸钱,路祭者打爆竹,孝子回拜;遇桥,孝子跪接灵柩通过。回灵:灵柩送上山后,送葬者在棺后作揖回家,灵牌亦由女儿端回家中,称“回灵”,忌走原路。开山:定好墓穴方位,鸣爆,鸡血祭奠,先孝子跪着锄三下,后由八仙挖掘墓穴。下葬:选定时辰,在穴中放上陈年麻秆,燃烧旺火名曰“雍坑”,置放七个铜钱,摆成北斗七星图样。抬棺入穴,正位,卷椁砖,盖土,垒坟堆,立碑石。圆堆:葬后第三天,孝儿、媳披麻戴孝到墓前烧香化纸打爆竹,整理坟堆,又称“关山”。接七:父母死后,每隔7天,儿女要烧香化纸,祭奠亡灵。安灵:出嫁了的女儿,在父母安葬后,要送灵屋,屋内设置灵牌,孝子每日要将饭菜放在灵牌前供奉。上神龛:灵屋在厅堂放1年或3年,中元节灵屋火化,称“上神龛”;守孝:孝子必须守孝3年;守孝期间,孝子不着华丽衣服,不佩戴饰物,不参加喜庆宴会,不参加科举考试,在外做官的要回家“丁忧”;过年时,门口对联第一年用蓝纸写白字,第二年黄纸黑字,第三年红纸黑字。拟联分别为“守我堂前孝,不知门外春”、“守孝易满,思亲难忘”、“守孝三年易满,思亲百载难忘”。
旧时礼仪相同,但贫富不一。阔气人家,为父母治丧、停柩7天以上,请风水先生相地择时,发讣告,开堂约吊,请礼仪先生赞礼致祭,请和尚做法事,请道士打醮,请官绅点主。出殡时,敲大锣、吹长号、扬旗伞,奏笙箫,打鼓钹,七僧八道,沿途设祭;一般人家,停柩3天,亲友吊唁;贫困人家,薄板棺材装殓,不择日,请八仙草草埋葬。花甲老人,葬礼隆重;青年逝者,当天埋葬,仪式从简。
新中国成立后,殡葬仪式不断改变,一般不“看地”,不设坛超度,不坐“灵屋”,不挑选吉日,停柩3天安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开始出现火葬。
生产习俗
下秧 早稻谷芽播种前,必须敬奉土地神。用一竹片,从中破半开,夹三叠钱纸、三支香,插于田埂上,祈求不烂秧,防虫、雀侵害。此习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后废止。
开秧门 早稻拔秧前,在秧田头点香、烧纸、放鞭爆,然后左脚下秧田拔二把秧,谓之“开秧门”。现在一些村庄仍有拔秧之前放鞭爆习俗。
采石 灶岗一带,采石放爆第一天,石场附近搭建人字形草棚,供奉土地神像,采石人员一一朝拜,燃香烧纸,祈求土地神护佑。其后,每天上午轮番拜奉,从不间断。此俗延续至20世纪60年代。
烧窑 砖瓦窑装满砖瓦坯,点火前“祭窑”,在窑壁上书画“赵公元帅”神位,然后将雄鸡冠血洒于窑门,焚香烧纸,对“赵公元帅”顶礼膜拜,窑师口中念念有词,然后以雄鸡头倒插窑门口,祈求窑火旺盛,烧好砖,卖好价。其后,逐渐消失。
耕牛偿节 春节期间,牛主人送牛“出行”,选择一晴好天气,点香、烧纸、鸣爆,牵牛出栏,栓于避风、向阳、平坦、干燥处,喂以细糠、枯、生饭、精饲料,为牛梳毛捉虱。端午之日,早起放牧,让牛吃鲜嫩露水草;早饭之时,细糠中拌生饭和一个馒头、一个鸡蛋、一个粽子,谓之与牛“开聋”。同日,耕牛休息,有“节日使役牛会流泪”之说。
生活习俗
主食 主食为稻米,兼食小麦、红薯、大麦、荞麦等杂粮。新中国成立前,家常饮食,贫富悬殊,富人一日三餐白米饭,常有鸡鱼肉蛋作菜谱;穷家半年糠菜兼杂粮,配菜是盐菜、霉豆腐、萝卜、辣椒、青菜之类。
稻米的食用方法是:用籼米煮成干饭或稀粥(穷者饭粥中拌芥菜或薯米、薯渣、麦麸);磨成粉做米鼓、蒸发糕、榨粉;糯米打麻糍、煎丸子、酿甜酒,有钱人用熟糯米粉拌猪油、白糖,用开水冲食。
小麦磨成粉后做馒头、包子,蒸发糕或拉成长条细面;比较简单的是揉成面团再捏成小片放入沸腾的菜汤或稀粥中,煮熟食用;还可以用油炸成煎饼吃。
红薯生食、熟食均可。磨成粉去渣晒干叫薯粉,可作酒席上的糊羹,薯渣是旧社会穷人度荒的食料。红薯刨成片煮熟晒干再用油煎或沙炒,是待客点心。
荞麦磨粉筛去皮,用开水揉成团,再捏成小块(荞麦米鼓)放入沸腾的菜汤或稀粥中煮熟食用,可捏成薄饼油煎食用。
新中国成立初,粮食不充足。1949年,人均用粮180公斤左右。1952年,春荒缺粮,灾民间食野菜、粗糠。1960年,受灾减产,实行“低标准、瓜菜代”。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粮食渐次充足。1982年,人均用粮450公斤以上。1990年始,生产的粮食,相当一部分加工成商品出售。
肉食 一般人家平时很少食用,过春节买1公斤肉招待亲戚朋友。1952年,人均年食肉1.50公斤左右。1982年,近10公斤。1990年,超过20公斤。此后,人们兴吃排骨、瘦肉。民间食肉方法有家乡肉、红烧肉、糁肉(米粉肉)、猪油渣炒辣椒、腊肉炒笋等。
酒席 民国年间,一般人家多用“墨带席”:9个菜加1碗瓜子(或豆子),共10碗,意为“天长地久,十全十美”。菜谱是:豆子(也叫二龙抢珠)、墨鱼、肚肺、银鱼(粉丝上放少许银鱼)、红烧肉、海带、木耳炒鸡、糊羹(放少许虾米)、丸子、鱼(出菜时来源于水、陆的相间而出)。还有一种糁肉酒,中间放一笼床米粉肉,周围配上4~6个小菜,如冻鱼、豆腐、干笋、粉丝、芹菜之类。有钱人家做酒十分铺张,有海参席、燕窝席、鱼翅席等,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俗话说:“富人一席酒,穷家半年粮。”新中国成立初期,酒席简单,鱼、肉、笋、豆腐之类。20世纪80年代后,酒席越来越丰盛。菜肴更加讲究:冷切有猪心、猪舌、香肠、板鸭等;红烧有猪肉、牛肉、猪脚、鸡、鸭、鱼等;炒有猪肉丝、猪肚片、猪肝、猪腰花、牛肉、鳝鱼片等;汤有清炖全鸡、心肺、排骨、甲鱼、鲫鱼等。配有糕点水果。各地名菜,应时上席。
家常吃食 以肉煮挂面和凉拌米粉独具特色。肉煮挂面,先用文火炒面,再以旺火速烧肉丁、冬笋丁,加适量豆豉(酱油)和水煮面,放入姜泥、辣椒粉(胡椒粉更好)、葱花,趁热而吃,香辣鲜美,暖胃可口,再加三个煮蛋,是待客美食。凉拌米粉,俗称湿粉,以手工榨出的新鲜米粉条为原料,吃前用凉水漂净,挑入碗中,拌以专门配作好的汤汁及麻油、长韧滑口,经济实惠。夏、秋时期,集镇庙会上,常有米粉小摊,吃者甚众。
小吃 以米、麦加工为主。落水浮:以纯糯米粉做成米团烧汤,加上葱、蒜、麻油等佐料,熟后都浮于汤面,故称落水浮,也叫“元宵”,柔软味美。煎团子:将红薯去皮煮熟捣烂,拌糯米粉做成小团,放入沸腾油中煎,呈暗黄色捞取即成,吃起来喷香爽口。麻糍:将糯米蒸熟捣烂,用白糖拌吃,或用油煎,爱吃者多。煎油头(哈喜):将面粉搅成糊状,用苋菜叶沾连,在滚油中煎熟,又香又脆。另有炒花生、花生糖、冻米糖、芝麻糖、薯片、糖豆、五香瓜子、糖爽姜片等为待客点心。
煎草凉粉 是境内人民喜欢的解暑饮料。以中草药煎水取汁,凉后加入薯粉、白碱等搅匀煮沸,冷凝后漂于清水中,形似豆腐,黑色透明,划碎加糖拌食,清热解暑。
饮茶 是境内居民的嗜好。茶有红茶、绿茶之分。好茶初饮时味略苦,随后清香,润喉止渴。迎宾待客,都少不了茶。有钱人家,一年四季皆饮,一般人家只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时饮茶,平时一般喝生水。
酿酒 有谷酒(谷烧)、米酒(米烧)、甜酒(水酒)、老酒(也叫冬酒或封缸酒)之分。尤以冬酒为佳。此酒用上等糯米于立冬后酿造,掺少许烧酒,上瓮密闭,至少一年后开饮。暗红色,透明清香,味甜可口,醉了不知。藏时愈久愈好,营养滋补,可治红痢。
服饰 昔时富人穿绸缎,劳动人民生活水平低,衣着只求遮体御寒,衣服补丁加补丁。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之说。孩子的衣服,总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衣料都是家织土布,略有颜色,亦自染成。取自天然颜料或购买青、兰染料,加水拌布煮沸,摊开凉干即成,色泽不匀。多数村妇,将纱染色,手工织成格子布或条子布。此布称“家机布”,幅窄而厚,保暖耐穿。民国期间,“洋布”充市。新中国成立初期,花布流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青年男女则以涤纶、腈纶、尼龙、毛料当先。农民说:“50年代羡士林,60年代穿二绒(灯芯绒、平面绒),70年代穿棉毛,80年代穿毛料,90年代后,多数不买布料买成衣。”衣式变化较大,民国时期,农民一般男穿对襟褂,女穿大面襟褂,男女都穿摺腰长脚裤。有钱有地位的男人穿长袍,外罩马褂,贵少妇穿旗袍。新中国成立初期,穿列宁装、干部装、青年装、学生装;后兴穿中山装、西装;“文化大革命”中,青年男女兴穿军装、工人装;20世纪80年代后,衣料款式繁多,城乡青年穿着无区别。2007年前后,服饰款式多,品种多,主要有时装、西装、休闲、运动衣等。
饰戴 旧时小孩戴银项圈、响铃银手镯、银脚串,胸前挂银链“长命富贵”锁,狗头帽上缝银质“八仙”。有钱女人饰戴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玉石手镯、碧玉簪;穷家妇女以铜代金。有钱男人戴戒指,还镶宝石;穷人什么也没有。20世纪60年代,以戴手表为荣。80年代,戴戒指、耳环、项链,别胸针、胸花之风兴起。90年代后,手机流行,既是通讯工具又是饰品。
鞋帽 新中国成立前,境内农民白天打赤脚或穿草鞋,晚上洗脚穿布鞋。冬天,条件较好的穿蚌壳棉鞋,鞋子均为自制,用土布做面,用多层旧布层叠纳成鞋底。雨天穿牛皮做鞋面、木材做鞋底加铁钉的拖板鞋,或布鞋抹桐油、底板加钉的油鞋。有钱人偶有平口胶鞋,年轻女子喜穿绣花布鞋,图案有梅、兰、菊、竹、花、鸟、虫、鱼,配有吉祥美好祝愿文字。此后,居民鞋着多求方便、美观、耐穿,购买商品鞋者居多。有力士鞋、解放鞋、球鞋等,也有商品布鞋。青年女子做鞋也多买橡塑鞋底配做鞋面。木板拖鞋于20世纪70年代被各式塑料拖鞋、凉鞋代替。80年代,高筒套靴基本普及。城市兴起旅游鞋,乡间农民下田操作穿上水田袜、农田靴。现代居民鞋着繁多,有皮鞋、皮凉鞋、皮棉鞋、运动鞋、休闲鞋、波靴,青年女子喜穿高跟皮鞋。新中国成立前,居民穿布袜。新中国成立后,流行纱织袜。20世纪60年代为尼龙袜。20世纪80年代为丝光袜。21世纪喜穿纯棉袜。
民国时期,小孩和男人戴瓜皮帽,老先生冬天戴披肩风帽,老农戴猴头套帽,有钱人戴礼帽;老年妇女冬天用黑绉纱缠头或戴黑丝绒帽,农妇则以面巾或布方巾裹头。农民雨天穿蓑衣戴斗笠,晴天带麦秆编制的草帽或小竹笠。新中国成立后戴军帽、学生帽,工人鸭舌帽。现在除老年人冬天戴遮耳帽或猴头帽外,青年人多不戴帽。
发型 民国时期,男孩剃“锅铲”头,稍大剃“车边”;老人多剃光头;中年人理平头、西装头;女孩打蝴蝶结,长大留单条长辫,嫁人后多绾鬓,用网格,插簪子(碧玉簪或金钗、银钗),青年妇女戴花夹,年老的用素色夹。20世纪50年代,女孩扎“双帚子”,长大留双条长辫,辫长为美;60年代,女干部、女职工兴“游泳头”;70年代,有“娃娃头”、“青年头”、“学生头”;80年代,兴烫发,有热烫、冷烫,发式有“刘海式”、“花瓣式”、“菊花式”、“波浪式”等。90年代后,除烫发外,还兴染发,白发染成黑发,黑发染成红发。进入21世纪,少男理“小平头”,青年多理大包头,中老年人理西装头或平头,也有“和尚头”。中老年妇女多为齐肩短发。
图30-1 农村传统民居 (2008年摄)
住房 新中国成立前,乡村建房材料以土砖、泥瓦、木材为主。房屋结构形式主要为穿斗式、满堂柱(有5落柱,7落柱,9落柱)、三间(两边房,中间厅)、两层(下层略高);墙出屋,有墙垛,鱼龙衔角;三间两进中天井(少数多进多天井);前正中开大门,后偏东或偏西开小门,东侧或西侧开侧门(多进多天井的有多个侧门、“金字屋”和“假六间”一般无侧门)。农村建房多用老尺,习惯以丈、尺为计量标准,末尾数字用“八”,如丈四八、丈六八、丈八八等,说是“越要发,不离八”。厅的宽度末尾也都用八,厅宽房窄,阴暗潮湿。墙分土砖墙、眠砖墙、斗砖墙、人字墙、山石墙、风火墙(用碎砖细土或沙泥灌斗)。殷实人家多为砖墙四向封檐,画栋雕梁,前有院落,后有花园。穷人做屋,柱小梁细,多用土砖(未烧土坯)砌墙或外砖内土砖称之“金包银”,有以板壁或泥糊篱笆代墙,编织稻草“扇”遮雨挡风,非常简陋。有的甚至无片瓦遮身,住祠堂庙角。
房屋取向依村基地形而定,屋后地形高于房前,讲究靠背山。屋内一般不开窗,在东西两间前空长约30厘米、宽约10厘米竖形小窗棂透光,房内光线差。
20世纪60年代,农村建房多为穿斗式、7落柱三间两层的“金字屋”或6落柱的“假六间”,或5落柱的“大四间”,或两间边房边厅,建天井屋极少。硬山顶、合子墙。墙有眠砖、一斗一眠、斗层斗。有的人家为节约木材(建房木材比较紧缺时期),把梁、桁条搁置墙上。新农村规划建设安排屋后建小院、厨房、牛栏、猪圈,人畜分居,卫生安全。20世纪80年代,集镇乡村出现砖混结构平顶楼房,多为2~3层。
1990年,全镇建房14253.70平方米,人均住房39.20平方米。其后,八景集镇楼房林立,有集体职工宿舍、店面楼房、商住楼房、私人住宅楼房。进入21世纪,出现私人别墅。楼房6~7层,内有一室一厅、二室一厅、二室二厅、三室二厅不等,造型各异。别墅有独体和联体之别。2007年,坦湖村有住房138栋,计1104间,面积27600平方米,人均住房1.75间,面积43.81平方米。
旧时农村建房,都有择吉日破土动工定磉竖栋上梁传统习惯。吉日选定后,请石匠定磉,木匠定材。上梁之日,亲友送礼庆贺,东家摆酒接待。屋梁用红布(红绸)或红纸包卷,将屋梁置放新屋中堂,点烛烧香,敲锣打鼓,燃放鞭爆,家人结对跪拜。上梁时,木工师傅将雄鸡血、酒滴洒在屋梁上,屋梁置放,喝彩,抛糕点糖果。午夜过后,木工、石匠、众多族人好友,打着灯笼火把,手持大刀、长矛、短剑、响钗之类,用雄鸡血祭栋柱,祭石磉,喝彩,一壮汉掮木马走前,众人簇拥,锣鼓声喧天,喊杀声震地,在新屋内外、大路小巷,最后到一水塘边,将木马投入水中,众人悄然而回,此谓之“逐煞”。
图31-2 蓑衣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提高,择吉、拜梁、祭梁、逐煞等迷信活动逐渐废除,上梁请客喝酒等习俗仍在流行。砖混结构房屋没有屋梁,上梁酒改为完工酒。
用具 明清时期,一般人家用具简单。厅堂有方桌、板凳、竹椅、小木凳;厨房有灶、锅、粗瓷碗、陶钵、篾筷、木盆、木桶、水缸、碗橱;住房内有木床、四面橱、桌橱、木箱;育婴用具有坐桶、立桶、摇床、枷机;盛食物用陶器有坛、罐;烧开水用铁锅或瓦壶;照明用灯盏。有钱人家,油漆花厅,上摆油漆香案、八仙桌、太师椅、长条凳,两边小桌子、茶几、木椅;烧水用铜冲壶;照明用铜灯盏、马灯;餐具有细瓷杯、盘、碗、碟;出门用雨伞;睡觉有蚊帐。穷人正如戏里所说:“床有三只脚,靠墙半边锅,棉袄似渔网,稻草做被窝。”民国期间,有少数人享用宁波床、层橱、梳妆台。
图31-3 量具——斗
图31-4 纺车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20世纪50年代,普通人家开始购买搪瓷盆钵、竹壳保温瓶、手电筒、蚊帐等。60~70年代,洗脸用瓷盆、毛巾、香皂;漱口用牙膏、牙刷;喝茶用保温瓶;照明用电灯。木勺、木盆等逐步淘汰。80年代,农民家具开始转向中、高档,有沙发椅、挂衣橱、高低橱、五斗橱、书桌等;家用电器渐次购置收音机、收录机、黑白电视机、电风扇等。90年代,普遍用上彩电、冰箱、洗衣机、电饭煲、电热壶、电风扇、高低床、席梦思、组合家具等;电热毯、羽绒被、药物枕等床上用品进入普通家庭。
图31-5 风车
2007年,八景农村每百户有彩电81.50台,轿车3.30辆,空调12.80只,电脑4.60台,摩托车、电动车69.80辆,冰箱22.10只,洗衣机12.30台,电风扇151台;集镇每百户有彩电120台,轿车23辆,空调45只,电脑22台,摩托车、电动车110辆,冰箱98只,洗衣机40台。
图31-6 土灶
车乘 明清时期,官员出行坐大轿,鸣锣开道,前呼后拥,路人回避。官员级别不同,轿的颜色,品位和抬轿人数亦不同。
民国时期,有钱人出行坐轿,年轻人多骑马;小财主坐长工推的小车;穷人出行步行,短途贩运靠肩挑背驮;殷实人家妇女走娘家坐独轮小车;商人大宗货物运输用帆船。
20世纪50~60年代,居民出行主要靠步行,远行坐火车、汽车或轮船。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工人上班,农民走亲访友,当圩赶集多骑自行车。80年代末至90年代,摩托车代替自行车,小汽车开始进入农民家庭。2007年,普遍使用摩托车、电动车,富裕家庭小汽车;农民乘飞机外出旅行渐次增加。
民间陋习
迷信 明代中期以来,府、县皆有令,乡有乡规民约,有“远巫道,禁纸钱、迎神、赌博”条文。但借神鬼骗取钱财者,男有巫师、道士、斋公、半仙、活佛及会道门徒;女有巫婆、神婆、仙姑、灵姑、斋婆。另有算命、看相、卜卦、抽签、看地、观风水以及巫医设坛。因笃信迷信,人财两空者为数不少。据《杨氏族谱》载:康熙戊戌年(1718),境内有户人家“子病,母命买舟请人于元旦(正月初一)起程,往池中九华进香,于二十五日下午抵家,而其子初八已逝”。乡间迷信还有:小孩萎靡不振、惊异,视为吓掉了魂,要“收吓”、“叫魂”;大人头痛、腰痛、腿痛、手痛等一时不愈,视为中“邪风”,要请人“簸风”;家里偶出事端,认为房屋有“邪气”,请道士、算命先生、巫婆、神汉之类“出煞”治邪;家里人久病不愈,斋戒沐浴到庙上烧香拜佛、磕头许愿等。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宣传唯物主义,提倡科学,破除封建迷信,以事实揭穿各种迷信骗局,信者越来越少。
赌博 民国时期,赌风流行,以春节、庙会为盛,平素喜庆、闲时亦多。赌具有纸牌、麻将、骰子、天九等。赌法有打纸牌、搓麻将、推牌九、掷骰子、比点子等。赌技高明者称“相符”,嗜赌者号“赌棍”、“赌徒”,聚赌“抽头”谓“庄头”。对于赌博,人们都知道“十赌九输”、“久赌必输”的道理,赌来赌去,钱都落入“庄头”腰包,然而总有人落入圈套。迷赌之人有的卖田、卖地,倾家荡产;有的嫁老婆,卖儿女,妻离子散或沦为乞丐、盗贼。因赌债逼迫跳河、吊颈或逃债客死他乡。虽说政府也禁赌,但仅流于形式,因聚赌之人与官府勾结,故屡禁不止。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将赌博列为刑事犯罪活动,严厉禁止,坚决打击。镇政府、公安派出所全面开展禁赌、查处赌博活动,赌风渐息。
社会新风
男女平等 封建社会,妇女被视为男子的附属品,恪守“三从四德”礼教,受族权、夫权、神权束缚,处于受压迫、奴役、歧视地位。绝大多数妇女连姓名都没有,结婚后跟着丈夫姓,如谢王氏、席李氏等。民国时期也提男女平等,但旧习相沿,妇女在经济上不能独立,政治上低于男子一等,婚配听命于人,成年累月忙于家庭琐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高妇女地位,《宪法》、《婚姻法》从法律上明确规定妇女的合法权益。土地改革时间,妇女参加站岗放哨、抓土匪、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地,参加抗美援朝宣传等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妇女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男女同工同酬;不少妇女走上领导工作岗位,受到人民的尊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提高,涌现出女能手、专业户、女强人,不少家庭形成以妇女为中心的家庭经济结构,妇女成为计划生育、勤俭持家、劳动致富、家庭和睦、教育子女的主要力量。
自由婚姻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实行婚姻自主、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禁止重婚、纳妾、童养媳和干涉寡妇婚姻,结婚、离婚,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所在地民政部门或镇(乡、公社)政府进行婚姻登记。
晚婚少生 封建社会,受多子多福旧观念影响,早婚、早育现象十分严重。十四五岁从父母之命结婚,不到十七八岁生育子女较为普遍,损害青年身心健康。新中国成立后早婚现象虽渐遏制,但计划生育状况依然未止。20世纪70年代,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提倡晚婚少生,优生优育,男24岁,女22岁以上晚婚者增多。2000年,全镇晚婚夫妇85对,占当年结婚人数20%。“只生一个好”,逐渐被群众接受。
节日习俗
春节 是中华民族最隆重传统节日。从腊月二十四“小年”始,一直闹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腊月二十四,俗谓小孩子过年。同日打扫卫生,清除垃圾,晚上家家送灶神,灶门口贴一对联:“上天奏好事,下地降吉祥.”除夕,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即大年夜。这一天,各家上坟焚香烧纸“压岁”;用三牲到本祭庙敬菩萨、堂前祭祖;张贴春联、年画、门神、挂钱,悬挂大红灯笼;家人团聚,吃团年饭,庆祝丰收;正堂“烧旺火”,通夜不灭;家人围坐“守岁”,享天伦之乐,长辈给小孩发“压岁钱”;接灶君下天庭;深夜关门打爆竹,谓“封财门”;户主通宵不寐,“守岁”至天亮;凌晨,打爆竹“开财门”。大年初一,早晨吃长寿面;早饭后拜年,先拜家人长辈,再拜乡亲。拜年要“恭喜”上前,按辈分称呼。对长辈要下跪,平辈抱拳躬身;拜年毕,开始各种娱乐活动。男子荐棍、拔河、下棋、打扑克等,女子踢毽子、拍皮球等。整天停止生产活动,禁忌挑水、扫地、洗衣、动刀剪等。初二到外婆、岳父家拜年,有“初一乡上,初二外甥、姑丈”之说。初三,俗称“穷鬼日”,只限为新故长辈拜年,谓“拜大年”(礼港一带俗同清江,初三为新姑丈到岳母家拜年日,谐“初三”为“初生”之音)。初四,开始给其他亲友拜年,按辈分尊卑、戚属亲疏、年龄大小依次互拜。一般在初七以前拜完。过了初七拜年,在情谊上淡薄一些。拜年礼物各有厚薄,多为糕点之类,谐“一年比一年高”,“交情”越来越深厚之意。初七称“上七日”,拜年基本结束,开始生产劳动。早晨吃“七馍羹”,有“吃了七馍子羹,男人寻扁担,女人寻车担”之说。一般十三开始玩龙灯。龙有纸龙、布龙,又称“竹节龙”、“滚龙”;灯的花样颇多,龙灯、狮子灯、鲤鱼灯、鸡公灯、走马灯、兔子灯、猴子灯等;开始请戏班唱戏,一直唱到十五。正月十五称“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或“灯节”。这天,上祖坟烧纸点烛“散灯”;晚上团聚吃汤圆赏元宵;夜晚,龙灯聚会,舞狮、滚龙、玩灯,龙参屋,送龙须,吃龙须酒,灯烛辉煌,通宵达旦,俗有“三十夜的火,十五夜的灯”之说。
新中国成立后,春节仍很隆重。然拜年下跪叩头多被免去,地方先给军属、烈属拜年,再集体“团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酒席越来越丰盛,拜年礼品越来越丰厚。
20世纪90年代始,以手机拜年,互相通话,互致问候,或发短信贺年,或点歌祝福为盛。进入21世纪,网上拜年,贺词新颖时尚,如“健康是最好的礼物,知足是最大的幸福,诚信是最好的品德,关心是真挚的问候,牵挂是最无私的思念,祝福是最好的话语,祝你新年快乐、平安幸福”等;此外,春节期间还有送“财神”、送“春牛图”、送“土地神”、“打花鼓”的民俗。
清明节 清明是个时令节气,在公历每年的4月上旬,也是扫墓祭祀日。乡间有清明“前三后四”之说(“寒食”日除外),届时家家蒸“清明团”,上坟扫墓,坟上插小旗,坟前燃香、烧纸、放鞭爆、供米团,整修坟墓,寄托哀思。
立夏 立夏,也是时令节气,在公历每年的5月上旬,兴吃米粉肉,吃咸蛋,有的地方还兴摆酒宴请亲友,名曰“撑夏”。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叫端阳。当日,家家门上插菖蒲、挂蕲艾;墙根、房角、厨下、缸边等处洒上雄黄酒;孩子额上和鼻梁上点雄黄酒,有“驱邪”之说。早上吃粽子、包子、馒头、熟大蒜瓣、茶蛋、咸蛋,此叫“开聋”;儿童用红绿丝络袋装染红的熟蛋挂在胸前。姑娘和新媳妇们把自制的新型多彩的绣花香包系在腰间,为节日的饰品。
境内农历五月十八习俗与初五相同。
六月六 农历六月六日为天贶节。兴吃腌蛋、鸡。有“六月六日吃蛋,踩得石头烂”、“六月六日吃鸡,做事快如飞”之说。当日,晒衣被、书籍等,传说不会生虫。
中元节 农历7月15日为中元节,俗称“鬼节”,也称“七月半”。旧俗,守孝之家,请道士介灯,焚烧纸屋、纸箱、纸钱等,将灵牌归入祖宗灵位,称“上神龛”。月半祭祀之俗仍存。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团圆节,家人团聚。入夜,青少年赛西瓜灯,烧“宝塔”;用柚子、西瓜、月饼、苹果等为供品,点烛焚香敬月、赏月;话丰年,吃月饼。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二九相重,故叫“重九”,也叫“重阳”。民间有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登高习俗。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新的内容。1989年,国家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提倡尊老敬老。
九月二十八 民歌云:“九月二十八,杀鸡又杀鸭,带份香纸,去朝百刚菩萨。”相传这一天是百刚菩萨的忌日,吴百刚在本邑为官时,明令保护耕牛,农民受益甚大,百姓为纪念他,立庙朝拜。现在,朝拜菩萨习俗已改,但这一天,百姓仍杀鸡杀鸭;且蒸米鼓、打麻糍、煎团子习俗仍然存在。
冬至 也是时令节气,并为境内传统祭祖日。旧时,村有冬至会,吃“冬至酒”,村上人口的出生、死亡和嫁娶都要在这一天进行登记(叫上谱),家家户户给祖坟添土,修整坟墓,立碑,祭祀,又叫“挂冬至”。
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又称阳历年。行政、企事业单位开展文体比赛活动。
国际劳动妇女节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每年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为国定节日——“三八”妇女节。当日,妇女放假半天。各单位组织妇女开展文娱活动。
植树节 1979年,国务院规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各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学校师生,开展植树活动。
劳动节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每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为国定节日——“五一”劳动节。当日,各单位开会纪念,奖励劳动模范,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
青年节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每年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各单位开会纪念,表彰优秀青年,发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建功立业。
儿童节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每年6月1日为儿童节。学校儿童放假1天,开展歌咏、舞蹈、朗诵等比赛活动,表彰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
建军节 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纪念日。党政部门、学校、机关、团体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赠送礼品,举办晚会与复员退伍军人军属烈属联欢。
教师节 1985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提案,规定每年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党政部门、学校表彰教师,弘扬尊师重教传统。
国庆节 1949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日,称国庆节。全国各地张贴大红标语,扎牌楼,出刊物,召开庆祝大会,举办各种文娱体育活动。
庙会习俗
庙会是民间文化活动之一。境内百姓敬奉的“神灵”有:许仙真君、天符大帝、观音菩萨。许仙真君传说在江西捉“孽龙”治水有功,为民敬仰;天符大帝为拯救一方百姓而死,百姓崇拜;观音菩萨救苦救难普度众生,送子赐福,群众敬奉。
境内庙会主要有礼港、牛鼻嘴“天符”庙会,灶岗“观音”庙会和上保“娘娘”庙会。
牛鼻嘴“天符”庙会,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月二四日《高安民报》《牛鼻嘴、天符出游、热闹异常》为题载:“二区讯:该区境内牛鼻嘴,于农历八月十八、十九为天符大帝出游之期,兼之扮演古装故事,马百余匹,以及滚龙、狮子、地故事,不计其数,只见善男女,衣冠楚楚,拥挤异常,诚人神比赛之胜会也。少顷,金鼓喧天,铜锣震地,仙旗飘展,尤其天符大帝驾到更争先让避膜拜焚香,颇不乏人。此种迷信,实足表现中华民族之弱点云。”
礼港五月十八日“天符”庙会,将龙舟竞赛、唱大戏、物资交流融为一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