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一节水文传略及地质与工程立传人物

第一节水文传略及地质与工程立传人物

时间:2023-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人物传略本节收录立传人物4人,以卒年为序。1951年5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45军135师政治部颁发革命烈士家属证书。3个月后父亲病故。1965年3月,不满17岁,由于态度坚决,身体合格,批准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当谢良能使劲将小孩托到岸上后,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被洪水冲走,牺牲宝贵生命,时年32岁。谢良能舍己救人的消息在全县传开后,人们无不为他的献身精神所感动。
人物传略_八景镇志

第一节 人物传略

本节收录立传人物4人,以卒年为序。

廖丰根(1907~1949)

又名廖芳根,杲溪村人。六岁随父亲廖德来、母亲谢曾妹学做农活。贫困的家庭使他失去上学的机会。12岁时,父亲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妹妹廖走秀被迫给人做童养媳。养家糊口的重担落到年幼的廖丰根肩上。面对一家老幼饥寒交迫,朝不保夕的困境,1947年,廖丰根只好自卖300银元当了壮丁,以解决全家的生活。临行时含泪嘱咐一目失明的小弟廖双根:“这是为兄的卖命钱,要将此款细心赡养年迈的父母。”

1948年10月10日,在辽西省锦县转入中国人民解放军45军135师45团3营机炮连任战士,在每次战斗中都表现得英勇、果敢、顽强。1949年1月14日,在解放天津战斗中光荣牺牲。1951年5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45军135师政治部颁发革命烈士家属证书。

席星如(1948~1973)

1948年12月出生在礼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3个月后父亲病故。1965年3月,不满17岁,由于态度坚决,身体合格,批准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副连长。

1973年3月,正当准备和同乡战友回家探亲,组织上临时决定派他到军里去参加军事演习,他接受任务。4月3日,从军里演习回来,听说连队里组织一批新兵进行实弹训练,他深知实弹训练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必须加强组织力量,以免发生意外。于是,急忙赶到训练现场参加实弹训练指挥。对新战士既反复说清投弹的要领,又耐心做示范。训练中一个新兵由于心情过于紧张,将一颗手榴弹抛在另一个新战士身边,手榴弹的导火线发出咝咝的响声,眼看就要爆炸,新战士惊呆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席星如一个箭步,扑到这位战士身上。手榴弹爆炸了,战士得救了,而席星如却中弹牺牲了!

席星如舍己救人,英勇献身,1677部队党委为他追记二等功。

席星如烈士安葬在山西省运城县烈士陵园。

谢良能(1956~1988)

1956年9月30日出生,庄头谢家边村人。初中文化。1974年7月,参加乡镇企业工作。

1988年5月21日早晨,西山溪洪水暴涨。谢良能冒雨从家赶回厂里上班,当走到西山村边时,见两名六七岁的小孩正撑着雨伞在溪边戏水。谢良能走过十几米后,两个小孩雨伞被风刮到溪中,一个小孩去捞雨伞时不慎跌入溪中。此时,谢良能听到另一个小孩的呼救声,立即转身飞跑过去,发现小孩已被洪水冲下四五米远,不习水性的谢良能毫不犹豫地跳入溪中抓住小孩,被激流冲下十几米。当谢良能使劲将小孩托到岸上后,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被洪水冲走,牺牲宝贵生命,时年32岁。

谢良能舍己救人的消息在全县传开后,人们无不为他的献身精神所感动。

1988年7月4日,中共高安县委、高安县人民政府发文“号召全县人民群众特别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民兵和青年向谢能良同志学习,学习他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献身精神;学习他临危不惧、挺身而出的大无畏精神;学习他关心他人、扶危救困、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学习他爱国家、爱集体的高贵品质”。

1989年3月1日,国家民政部批准谢良能为革命烈士。

谢松根(1936~2006)

1936年1月出生,西山村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及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1961年,在江西省地质局901、903地质大队工作。1974年5月,调江西省八景煤矿,历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技术职称,先后担任组长、分队技术负责人、分矿地质组长、矿生产科地测技术负责人。

1985年1月,任江西省八景煤矿副总工程师。主持、指导治理省内4起(八景煤矿峨四井、峨六井,新华煤矿二井、丰城市吉子岭煤矿)重大恶性突水淹井灾害,救活4对生产矿井,挽回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1993年10月,获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享有“有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专家“称号。在省级及以上科技杂志发表科技论文15篇,有4篇被省科协、省煤炭学会、省地质学会评为获奖优秀论文。

1984年3月,当选政协高安县第五、六、七届委员,高安县人大第十一届、高安市人大第一届代表,中国民主同盟高安市总支委员会(1991~1997)两届副主委。他的事迹多次被《现代人才报》《光华日报》《江西日报》等新闻媒体报道,先后被评为江西省煤炭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西省地质勘探与煤矿防治水先进个人,同时被中国民主同盟江西省委员会评为优秀盟务工作者,1995年,获江西省江铃科技贡献奖。1996年2月13日《江西日报》在《赣江之子》栏目以《一盏晶亮的矿灯——记全省优秀煤炭科技工作者谢松根》为题,报道他找煤治水的先进事迹。

1996年4月退休。退休后他仍为地方煤炭工业发展和周边县市寻找地下水源开展科技咨询,把全部的智慧和余热奉献给社会。

2006年11月逝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